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习题

1. 选择题:

⑴ 依照分子轨道学说,由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所需遵循的原则是:

A .能量相近原则 B. 最大重叠原则 C. 对称性原则 D. 电子配对原则

⑵ 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 .CH 3CH 3 B. CH 3OH C. CH 3CH 2OH D. CH 2=CH 2 ⑶ 碘溶解在丙酮中不显紫色,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 A .氢键 B. 电荷转移络合物 C. 包合物 D. 胶团 ⑷ 反映价电子运动特性的波谱是:

A .可见-紫外光谱 B. 红外光谱 C. 核磁共振谱 D. 质谱 ⑸ 丙烯分子中存在的电性效应是:

A .σ-p 共轭效应 B.π-π共轭效应 C.p -π共轭效应 D.σ-π共轭效应 ⑹ 下列关于键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键能是共价键强度的量度;

B. 对于双原子分子而言,其键能就是该键的离解能;

C. 对于多原子分子而言,其键能则是断裂分子中相同类型共价键所需能量的均值;

D. 键能越大,表明所形成的键越牢固。

⑺ CH 2=CH-CH 2-C ≡CH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A .sp 2 B. sp 3 C. sp 4

D. sp 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价键理论认为共价键是由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形成的;

B. 分子轨道理论以形成共价键的电子是分布在整个分子之中的观点为着眼点;

C. 共振论是描述电子离域的一种简便方法;

D. 共振论是对分子轨道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2. 共价键的形成本质可用哪两种理论来解释?这两种理论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3. 两个p 轨道能以下列A 或者B 的方式重叠形成π键或σ键,下列哪一种重叠方式形成

π键或σ键,如何区分两者?

+

+

A

B

4.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常见的原子轨道杂化方式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何特

性?

5. 可用以反映共价键本质和特性的参数有哪些?

6. 目前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中,被誉为物质分析的四大波谱是哪些?

7. 波谱解析确定未知化合物结构的一般步骤如何?

8. 名词解释:

⑴ 化学键 ⑵ 共振结构式 ⑶ 电性效应 ⑷ 诱导效应 ⑸ 共轭效应 ⑹ 超共轭效应 ⑺ 氢键 ⑻ 电荷转移络合物 ⑼ 包含物 ⑽ 离域电子

9. 下列何种纯物质在液体状态下可形成氢键?在液体状态下不形成氢键的物质中,何者

可在水中形成氢键?

⑴ CH 3-OH ⑵

C H

3

C O

C H

3

⑶ CH 3- CH 3

⑷ CH 3-O -CH 3 ⑸

C H

3

C O

O H

10.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错误的?

C H

3C

O

C H

3

C H

3

C O C H

2

H

C H

2

C C H

2

H

.

C H

2

C C H

2

H

.

C H

2

C C H

2

H

.

C H

2

C C H

2

H

.

.

.

11.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氢原子除外):

⑴ CH ≡C-CH 2-CH=CH-CH 3 ⑵ CH 2= CH -O -CH 2CH 3 ⑶ CH 2=C=CH 2

⑷ H -C ≡N ⑸ CH 3CH (CH 3)2

⑹C H 3

12. CH 3CH 2OH 和CH 3OCH 3的沸点分别为78℃和34.6℃,试解释原因。

13. 硝基化合物结构式的一种表示方法如下:

N

O

O

R

物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N —O 键的键长相等,既不同于N —O 单键,也不同于N=O 双键,试用共振论解释这种情况。

14. 填空:

⑴ 以叁键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电子总数为 。

⑵通过原子间电子转移所形成的化学键为。

⑶形状象哑铃的原子轨道是。

⑷甲烷分子中的四个共价键均为键。

⑸sp3轨道的空间形状为。

C

H H

O

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习题参考答案

1.⑴A. B. C. ⑵C. ⑶B. ⑷A.⑸D. ⑹A. B. C .D. ⑺A. B. D. ⑻D

2.电子配对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价键理论认为共价键是由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形成的,分子中的价电子被定域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的区域内。分子轨道理论则是以形成共价键的电子是分布在整个分子之中这样的观点为着眼点,考虑到了全部原子轨道子间的相互作用。

3.依照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式不同,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可分为π键(A)和σ键(B)两种类型。

σ键中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发生重叠。其特点是:在键轴方向上进行最大程度的重叠,可以自由旋转,形成的价键比较稳定。

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重迭交盖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π键。π键的特点是:在σ键的基础上构建的,因而只能与σ键共存;不能自由旋转,不牢固,易断裂,是化学反应易发生的部位。

4.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常见的杂化方式有:sp3杂化(如乙烷中的碳)、sp2杂化(如乙烯中的碳)和sp杂化(如乙炔中的碳)。见教材P。

5.键能、键长和键角等参数。

6.可见-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

7.见教材P 。

8. 名词解释:

⑴化学键:化合物分子中,相邻原子(两个或多个)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⑵共振结构式:在共振理论中,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按价键理论可写成两个以上

的结构式,这些结构式即称为共振结构式。

⑶电性效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影响电子分布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称为电性效

应。

⑷诱导效应:在共价键中,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相同,使得整个分子的正负电荷

分配不平衡,电子云向一侧成键原子偏移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

⑸共轭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