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应急与救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应急与救护

刺激性气体过量吸入可引起以呼吸道刺激、炎症乃至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状态,称为刺激性气体中毒。

(一)主要毒物

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酸类和成酸化合物,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等酸雾;又如成酸氧化物(酸酐)一一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五氧化二氮、五氧化二磷等;又如成酸氢化物一一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硫化氢等。

(2)氨和胺类化合物,如氨、甲胺、乙胺、乙二胺、乙烯胺等。

(3)卤素及卤素化合物,以氯气及含氯化合物(如光气)最为常见。近年有机氟化物中毒亦有增多,如八氟异丁烯、二氟一氯甲烷裂解气、氟里昂、聚四氟乙烯热裂解气等。

(4)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如氧化镉、袒基镍、五氧化二钒、硒等。

(5)酯、醛、酮、醚等有机化合物,前二者刺激性尤强,如硫酸二甲酯、甲醛等。

(6)化学武器,如刺激性毒剂(苯氯乙酮、亚当气等)、糜烂性毒剂(芥子气、氮芥气)等。

(7)其他,如臭氧(03)也为一重要病因,它常被用做消毒剂、漂白剂、强氧化剂,空气中的氧在高温或短波紫外线照射下也可转化为臭氧,最常见于氩弧焊、x线机、紫外线灯管、复印设备等工作。现代建筑材料、家具、室内装饰中已广泛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故其失火烟雾

中常含大量具有刺激性的热解物,如氮氧化物、氯气、氯化氢、光气、氨气等,应引起注意。

(二)刺激性气体的毒性作用

刺激性气体主要毒性在于它们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及损伤作用,这是因为它们可在黏膜表面形成具有强烈腐蚀作用的物质,如酸类物质或成酸化合物、氨或胺类化合物、酯类、光气等。

有的刺激性气体本身就是强氧化剂,如臭氧,可直接引起过氧化损伤。

上述损伤作用发生在呼吸道则可引起刺激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化学性炎症、水肿、充血、出血,甚至黏膜坏死;发生在肺泡,则可引起化学性肺水肿。化学物的刺激性还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可导致肺水肿。(三)刺激性气体中毒症状

刺激性气体中毒主要存在三种中毒症状。

1.化学性(或称中毒性)呼吸道炎

主要因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黏膜的直接刺激损伤作用所引起,水溶性越大的刺激性气体,对上呼吸道的损伤作用也越强,其进入深部肺组织的量也相应较少,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各种酸雾等。此时,可同时见有鼻炎、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表现及眼部刺激症状,如喷囔、流涕、流泪、畏光、眼痛、咽干、咽痛、声嘶、咳嗽、咯痰等,严重时可有血痰及气急、胸闷、胸痛等症状;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吸人可因喉头水肿而致明显缺氧、紫绀,有时甚至引起喉头痉挛,导致窒息死亡。较重的化学性呼吸道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

轻度刺激性气体中毒,或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吸人早期,应及时脱离中毒现场,给予适当处理后多能很快康复。

2.化学性(中毒性)肺炎

主要因进入呼吸道深部的刺激性气体对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的刺激损伤作用引起中毒性肺炎,常见表现除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较明显的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咳剧、痰多,甚至可咯血;体温多有中度升高,伴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头痛、畏寒、乏力、恶心、呕吐等,一般可持续3~5天。

3.化学性(中毒性)肺水肿

肺水肿是吸人刺激性气体后最严重的表现,如吸人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在短期内迅速出现严重的肺水肿,但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肺水肿多由化学性呼吸道炎乃至化学性肺炎演进而来,如积极采取措施,减轻乃至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肺水肿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生呼吸急促、严重胸闷气憋、剧烈咳嗽,大量泡沫痰,呼吸常达30~40次/分以上,并伴明显紫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不能平卧。多数化学性肺水肿治愈后不留后遗症,但有些刺激性气体,如光气、氮氧化物、有机氟热裂解气等可引起的肺水肿,在恢复2-6周又可出现逐渐加重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甚至死于急性呼吸衰竭;还有些危险化学品,如氯气、氨气等可导致慢性堵塞性肺疾患;有机氟化合物、现代建筑失火烟雾等则可引起肺问质纤维化等。(四)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急救措施

刺激性气体中毒现场急救原则是:迅速将伤员脱离事故现场,对无心跳呼吸者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1.群体性刺激性气体中毒救护措施

(1)做好准备。

(2)根据初步了解的事故规模、严重程度,做好药品、器材及特殊检验、特殊检查方面的准备工作,并与有关科室联络,以便协助处理伤员。

(3)根据随伤员转送来的资料,按病情分级安排病房,并在人院检查后根据病情进展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各级伤员应统一巡诊,分工负责,严密观察,及时处置。原则上凡有急性刺激性气体吸入者,都应留观至少24h。

(4)严格病房无菌观念及隔离消毒制度,观察期及危重伤员应谢绝探视,保证病房安静清洁的治疗环境。

2.早期(诱导期)的治疗处理

(1)所有伤员,包括留观者,应尽早进行x线胸片检查,记录液体出入量,静卧休息。

(2)积极改善症状。如剧咳者可使用祛痰止咳剂,包括适当使用强力中枢性镇咳剂;躁动不安者可给予安定镇静剂,如安定、非那根;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剂吸入或氨茶碱静脉注射;中和性药物雾化吸人有助于缓解呼吸道刺激症状,其中加入糖皮质激素、普鲁卡因、氨茶碱等效果更好。

(3)适度给氧。多用鼻塞或面罩,进入肺内之氧浓度应小于55%;慎用机械正压给氧,以免诱发气道坏死组织堵塞、纵膈气肿、气胸等。

(4)严格避免任何增加心肺负荷的活动,如体力负荷、情绪激动、剧咳、排便困难、过快过量输液等,必要时可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并可适当利尿脱水。

(5)抗感染。

(6)采用抗自由基制剂及钙通道阻滞剂,以在亚细胞水平上切断肺水肿的发生环节。

(五)案例

2004年4月15日下午,重庆市某化工厂2号氯冷凝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厂方随即进行处置。16日1时左右,裂管发生爆炸。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漫。由于附近居民和单位较多,重庆市连夜组织人员疏散居民。16日17时57分,5个装有液氯的氯罐在抢险处置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导致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近15万人疏散。事故发生后,重庆市消防特勤队员昼夜用高压水网(碱液)进行高空稀释,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氯气扩散。

为避免剩余氯罐产生更大危害,现场指挥部和专家研究决定引爆氯罐。18日,存在危险的汽化器和贮槽罐终于被全部销毁。全市解除警报。

对该起事故的应急救援过程分析,迅速疏散群众避免进一步伤亡是本次应急响应的亮点,但对氯罐的处置过程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