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化释义
《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文。”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笺》谓:“文即文身之文,象 人正立形……即刻画之文饰也。”

《易· 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 它沿着两个方向引申: 一是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符号、文物典籍、
礼乐制度、与“德行”相对的“道艺”等。 二是引申为修饰、人为加工,并与“质”、 “实”相对。
文化:西汉刘向《说苑· 指武》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
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 后加诛。”---“文”与 “化”合成一个整词
西晋束皙《补亡诗Leabharlann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见龙在天,天下文明。”---- 《易· 文言》 乾· 孔疏曰:“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方物,故 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 照大地。简言之,“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 造的双重含义,接近于所谓的广义的“文化”。 “文明”一词,英文和法文均为civilizition,亦来 此拉丁文civil,其原义为公民、国家、政治的意思, 后引申为文雅的含义,大约相当于汉语中与“野” 相对的“文”字。在古代西方人看来,他们是文明 民族,就在于他们过的是公民生活,参与城邦政治。 亚里斯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
(二)文化的分类
1、物态文化 3、行为文化 4、制度文化 5、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工器物,即 “物化的只是力量”构成是物态文化层。 制度文化层:有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 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行为文化层:有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在人际交往中约 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泰勒(1832-1917)
——《原始文化》
“文化者,人类心能 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 业”,“文化是包含人类 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 业果而言。” ——《什么是文化》 载《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梁漱溟(1893-1988)《中国文化要义》

文化,就是吾 人生活所依靠之一 切。„„文化之本 义,应在经济、政 治,乃至一切无所 不包。
三、关于文化



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开个玩 笑,一个男人站街角,呸一口唾沫飞出去,就是一个文化现 象了。如果是两个女人,一个哼一声儿,一个呸一声儿,这 文化就复杂多了。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我被托付一件困难的工作,就 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 磨。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 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范围它的意义, 这正象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 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 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 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
思考题
1、阐述文化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2、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有何意义? 3、分析制度与制度文化的区别。
《逸周书·谥法解》:“道德博厚曰 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锡民爵位曰文,愍民惠礼曰文,经纬 天地曰文。”
“化”,本作“匕”,是一个倒过来 的人的形象,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之 义, 《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词语包括了三个小概念,即中国、 传统、文化。有关后面两个小概念参考前面所述,不 再重叙。 所谓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1)天子所 属之城,即京师,与四方诸侯对举;(2)商周封域, 与远方对举;(3)专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 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对举。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 发生深刻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 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 中国各民族;由中华大地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 家的专称。国度性、民族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文物典籍、礼乐制度、“道艺”
《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 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 焉” 《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礼乐)不 在兹乎” 《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郑玄注:“文,道艺。”即礼、乐、射、御 (驭)、书、数等六艺。
修饰、人为加工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


宋人叶绍翁的《四朝见闻录》
载,朱老夫子“引诱尼姑二
人,以为宠妾,每与官所, 则与偕行,谓为能修身也, 得乎。”后被人弹劾,天字 第一号老流氓,皇帝宋宁宗
都不愿意要他了,朱夫子赶
紧上表请罪:“草茅贱士,
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
岂适明时之用”。
二、我之看法



总之,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思想史, 摆脱不了为时人所利用的命运!在网上,同志们说得豪 爽点:历史就是个婊子,人尽可夫!何清涟女士说得文 雅多了:历史就是个小姑娘,任由人打扮!当然,还有 说得更粗犷的:研究历史,就是老狗刨千年屎! 吴思,著有《潜规则-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何清涟, 本科读历史,读研则读经济学,文章老辣深厚,著有 《现代化的陷井》,《我们仍在仰望星空》。最后一位, 黄仁宇,著有《万历十五年》等。 严格说来,历史经常不是记忆的工具而是遗忘的工具, 历史与其说是让我们记住过去的事实,不如说是规定哪 些事实应该让我们忘掉。历史不会重演,如果重演,最 大的可能就是,我们将把曾经的辉煌和永久的灾难重新 演上一篇。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
反思,明确它在形成中国人个性特 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 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面对、适应 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优势和缺陷, 自觉而有效的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 和塑造。
(三)利用文化史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孙武
日本新宫市徐福公园雕像
墨子
孙膑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 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 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 尤其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职 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了解中国的国 情,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走出世俗偏见的误 区,以文化的眼光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提高 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
杜寸 鹃寸 黄 再河 遵 拜山 宪 忧寸 《 天寸 赠 泪金 梁 任 侉公 精 卫离 同 无分 年 穷裂 》 填力 海谁 心任 。
?
, ,
参考书
柳贻徵《中国文化史》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梁启超《中国文化史》中华书局,1936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正中书局,1948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商务印书馆,192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 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 层累地堆积着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 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 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 豪感。
1972年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 单衣,身长128厘米,总重量49克。
《庄子·刻意》:“化育万物。”
《周易· 贲卦· 彖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 下。” ♂日月往来交错纹饰与天,即“天文”,亦即 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律, 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 “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 教化”的思想十分明显。
传统在现代意义上是英文tradition的汉 译,是指由历史沿传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 文化、思想、道德、风俗、心态、艺术、制 度等,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观事物最一 般规定性的概念。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 界上各个民族各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从文 化社会学的角度阐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 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 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 等。
心态文化层:有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活动中长期絪 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 心态文化层。。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 子层次。
(三)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语言词汇里,“传”的本义,最初指驿站, 后来引申为递传、传达、传送等含义。刘熙载《释 名· 释典艺》曰:“传,传也,以传示后人。”“统”, 《说文》解释为:“纪也”(“纪”,别丝也),段 玉裁注“纪者,别理丝缕”,“众丝皆得其首,是谓 统也。”《周易》中有“乃统天”的说法,颜师古注 为“统,继也。”而“统”的本义是指缫丝时从众多 蚕茧中抽出的头绪所打的结,抓住它便可以顺利地缫 出一束丝,后经衍化,与抽丝相似的抽象问题和抽象 含义,也可称之为“统”。可见,“传”、“统”的 本义,都含有相传、相统、正统以及世代相继之义。
中 国 史近 论代 文 化
第一讲


一、我之态度 二、我之看法 三、关于文化
一、我之态度
河清涟女士说,内心深处,她认为追求 心灵自由是件很神圣的事情,但这种神圣在 这个日益痞子化的社会里却饱受奚落-在这 种嘲笑道德与崇高的的痞子氛围中,追求心 灵自由竟然要以半嬉皮的方式去掩饰……她 认为这是时代的悲剧。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何种姿式滑过心灵 的天空,早有定规。第一,学得权与术,货 于帝王家。第二,远离权与术,采菊东篱下。

在一个有理性的 存在者里面,产生一 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 的目的的能力,从而 也就产生一个存在者 自由地抉择其目的之 能力,就是文化。 ——《判断力批 判》,商务印书馆 1985

康德(1724-1804)
摩 尔 根 文野 蒙 明蛮 昧 时时 时 代代 代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 总体,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 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 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 惯。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
文 化 是 一 种 “ 总 合
体”,“中国文化 就是中国之历史、 艺术、哲学„„之 总合体。除此之外, 并没有别的东西可 以单叫做中国文 化。”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 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 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 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 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 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 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 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 即是文化。
我们将这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 因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称之为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的结晶,但 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 生命的东西。因为“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 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 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 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 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 步。”

参考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4 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 出版社1989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0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三、关于文化
《老子》第十四章译文:看它看不见名叫
“夷” ,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 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从究诘, 它是浑沌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 面也不显得阴暗,它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 一切的运动都会还回到不见物体的状态,这 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状,叫它 做“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随 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后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