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峰期


清代。 康熙、雍正年间最著名的出版工程《古今图书 集成》,该书一万余卷,仅目录就有四十卷, 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的工程。 乾隆年鉴编撰《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规 模最大的综合性丛书,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 清代的校对大家有:段玉裁《与诸同志论校书 之难》,王念孙与《读书杂志》,章学诚《校 雠通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等。

这种分流的萌芽状态发生在编修《四库全书》之 时,已设置总校官、分校官。 机械印刷开始后,这种分流开始普遍化、固定化 和制度化。标志性事件是商务印书馆建立后不久, 专门设置了与编辑机构并列的校对机构,并配备 了专职校对人员。 1980年中宣部出台《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 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 有错漏与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 典型事例是五十年代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 在校对大王白以坦的率领下经过十多个校次,使 排字差错逐步下降为零。
阎崇年陷“悬赏门”
找一错奖千元
山西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副教授白平称 阎崇年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有420处错 误,并坚持通过法律途径让对方履行承诺, 要求其支付奖金42万元。
给予该报一版责任 编辑赵婷珑解聘处 理,省内新闻出版 系统三年内不得录 用;撤销朱朝旺总 编室主任职务,予 以解聘;撤销陈豪 副总编辑职务,予 以解聘;给予南昌 晚报总编辑黄洪涛 行政记过处分。同 时对南昌晚报实行 停刊整顿。
全面发展时期

东汉,蔡伦发明纸张。隋唐开始雕版 印刷。宋代,雕印普遍应用于印刷图 书。并出现以图书交易为目的的官刻、 私刻和坊刻。官刻和私刻比较注重校 雠,而坊刻由于利益驱使,校雠质量 比较粗糙。

官方明确规定了校对规矩:诸字有误者, 以雌黄涂讫别书;或多字,以雌黄圈之; 少者,于字侧添入,或字侧不容注者,即 用朱圈,仍于本行上下空纸上标写;倒置, 于两字间书“乙”字。……此外,规定和 提倡作者、编者和校者以及刻工、写工和 装潢工在书中署名;在官刻的大型图书上, 书首还要刊登都勘官(总校勘官)和校勘 官联名的表文。以此确认个人职责,并使 出版物的质量与个人的名声、利益挂钩。

子夏长与文学,曾“序诗”,传易”。他 的校对活动见于《吕氏春秋·察传》:子 夏前往晋国,鲁国卫国,有读史者曰: “晋师三豕(shi)涉河。”子夏曰:“非 也,是已亥也”。夫已与三相似,豕与亥 相似。原来古文字已与三、豕与亥形似, 所以造成讹误。这一事例,是我国校雠史 上以灵活性见长的“活校法”的最早记载。

校对理论:校对历史、功能、校对地位及
作用、校对方法、校对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计算机校对原理。

校对实务:图书校对、期刊(杂志)校对、
报纸校对、音像校对、影视校对、电子书、 互联网出版物校对。
如何来学这门课
一、课堂讲授 二、课外实践 三、课内研讨 四、课内实践 18课时 6课时 4课时 2课时
如何来学这门课
学习目标

素质目标:了解什么是校对;了解现代校
对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现代校 对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知识目标:熟悉校对的概念;掌握校对发
展的历史;深入理解现代校对的意义。
技能目标:熟知现代校对人的基本业务素
质;明确方向,在今后的校对知识的学习中 能够熟练掌握校对技能。
校对学包含内容

宋代发展了精校和粗校,误字当刊(修改), 衍字当削,脱逸当增,殽字当乙。南宋学者 楼大防还制订了通用的“正误表”,表格列 出“卷、版、行、字、误、改”六大项目, 后面留有空格,以备填写和后人借鉴。 宋代校雠家名人辈出,经宋人校勘、句读、 注释等整理后的书籍一般书名中都镶嵌有 “考”、“考异”“纠谬”“辨证”“勘误” 等字样。如郑樵与《校雠略》、吴缜与《新 唐书纠谬》、朱熹与《韩文考异》等。
参考答案: 圆点居中 一四无二——1452 际迂坎珂——际遇坎坷 举足轻重——无足轻重 顷尽全力——倾尽全力 三、四天——三四天 十四世纪未的璧画——15世纪末的壁画 晚步——晚餐
明代未年,在反对文字覆古主义逆流的斗争中, 以李贽,袁宏道(郎中)为首的公安派功不可默。 袁中郎反对“文必秦汉,诗必胜唐”的主张,大 声急呼,提倡舒发性灵,认为作诗作文,只要独 抒巳见,便是嘉作。他晚年不得志,钟情山水, 琅跻江湖,放荡形赅,有人还说他曾出境到印度, 香港、越南、台湾等国游玩云。(摘自2002年度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中级)
刘向为什么用“校雠”取代“校” 呢
经过孔子整理的六经到了秦朝时期遭到厄 运,加之项羽火烧秦皇宫,大量典籍被烧毁。 汉朝建国以后,为了抢救中华文化,开始 搜集整理民间残存藏书。 大量古籍残缺不全,错漏太多,汉成帝河 平(公元前26年)八月,朝廷开始组织大规模 的校书活动。 艰巨复杂的校书活动,只用校的比堪意 义远远不够,用“校雠”一词表示校书的新功 能和新方法。
校对学
著名画家达.芬奇出生于一四五二年,前半 生际迂坎珂,怀才不遇。直到43岁时,才有 一个公爵让他去给一所修道院的饭厅画装饰 画。这是一件举足轻重的活计,一个普通的 匠人即可完成。但是他却顷尽全力去创作, 经常一连三、四天画到暮色沉沉也不肯从脚 手架上下来。这幅创作于十四世纪未的璧画, 就是现今人所周知的《最后的晚步》。(摘 自2004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考试试题中级)
为什么将比勘订正古籍的活动称作“校”
说法一:
“校”的本义是“木囚”,即木制的桎和枷。 《说文解字》“校,木囚也。”
《易》“屦校灭趾,何校灭耳。” 对合、就范
说法二:
校,本义“横木”,后作为“榷”的假借字。
古代学者们用“校”的“推敲”义表示比勘订正。


西汉成帝时,为了整理秦火后幸存的书籍, 刘向奉朝廷之命,专职领校经、传、诸子、 诸赋等宫中藏书,并在校书的基础上写成 《别录》。刘向死后,刘歆继续领校群书, 并在校书的基础上写成了《七略》。 刘向把“死校法”和“活校法”结合起来, 最早提出了“校”和“雠”两个校书方法和 校书功能。他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 误,曰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 对,曰雠。”
图书(3)、报刊(4)、影视字幕(2) 数字出版物(2)、户外媒体(4)
第一章 校对的历史
几则小故事


一字千金
该成语的意思是称赞文辞精妙,形容文章 价值极高。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 吕不韦 列传》。魏相国吕不韦,布咸阳市门,悬 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 者予千金。
几则小故事


现代版 一字千金

段玉裁提出校“本子之是非”和校“作 者之是非”。 校“本子之是非”,旨在 捕捉复制本中不同于原稿的异。他说, 不校正这种异就不能恢复底本的原貌, 则多诬古人。和校“作者之是非”,又 称立说之是非,义理之是非,相当于今 天我们常说的原稿中的作者留错。不校 正这种非,则多误今人。
分流期


包括校勘与校对的分流,又包括编辑与校对分 流。我国校雠的分流期大致开始于清末明初, 活版机印引入我国之后,基本上结束于20世纪 80年代,激光照排机在我国兴起之时。 分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版本印染取代了书皆 抄写,即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二是人间摹刻 以市易者滋多,即图书空前商品化。校对者的 地位开始得到提升,校对从编校合一、勘校合 一中分流出来而独立地成为专业。

百度文库 萌芽期

校对例证:距今约2800年的西周宣王 时期正考父校先商王朝的《商颂》。 此事记载在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太史左 丘明编写的《国语· 鲁语》之中。原 文是:
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 师,以《那》为首。

这件校事的背景是:周灭商后,让商王室的后 裔、贵族和遗民建立一个诸侯国——宋。正考 父为孔子的七世祖,是宋国的大夫,是殷商后 裔的封国。能体现商王朝遗风余韵的宋国礼乐, 到正考父时已经散失,而这十二篇“商之名颂” 还能体现商朝的礼乐。所以正考父决定通过校 事,还《商颂》本来的面目。正因为颂是要配 以乐谱、伴以舞蹈来表演,所以正考父请求 “乐官之长”周太师来校正。从这一校事中可 以看到“校是非”“今天专家外校”的萌芽。
人民日报2010年8月15日版
校雠演变示意图
校(先秦)
出版方式:甲、金、简牍 校雠(两汉)
广义校雠 狭义校雠 出版方式:简牍、缣帛、纸抄本 校勘(南北朝) 出版方式:纸抄本 校勘、校对(隋唐宋至清) 出版方式:雕版印刷、泥活字排版
近现代校对
出版方式:铅活字排版
校对历史
萌芽期(夏商周时期) 载体:甲骨文、石头书、简牍书和帛书 猜猜看: 我国从事图书“校对”第一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正考父 D夸父



“未年”——“末年” “文字”——“文学” “覆古”——“复古” 严格说李贽不属于公安派,只是对公安派影响很大, 改为“在李贽影响下,袁宏道……” 郎中为官职,也是中医,这里指官职;中郎为袁宏道 字。 “功不可默”——“功不可没” “胜唐”——“盛 唐” “大声急呼”——“大声疾呼” “舒发”——“抒发” “巳见”——“己见” “嘉作”——“佳作” “钟情山水”——“纵情山水” “琅跡”——“浪迹” “放荡形赅”——“放浪形骸” 删去台湾、香港 删去“云”
奠基期



启动于春秋,代表人物孔子和子夏师生, 完成于汉代,代表人物是刘向和刘歆父 子。 校对的对象主要是简牍和缣帛 例证:
孔子曾删《诗》《书》、定《礼》、 《乐》,赞《易》,修《春秋》,可见 他对六经做了大量的整理和编校工作。



孔子修《春秋》时,明知原文“伯于阳”为 “公子阳生”之误,却故意保留原文讹误不改。 用意是借此启示后人,校书切不可对文献和原 著妄加臆断和轻易改动。 孔子明知《春秋》原文中“夏五”之下脱“月” 字,也故意保留原文不补,他认为“文或不尽 于此”。就是说,此处可能不止脱了一“月” 字。如果只补上一“月”字,使文从字顺,后 人不再生疑,便可能把存在的更多错漏给掩盖 上。 这是我国校雠史上以严肃性见长的“死校法” 的最早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