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伪君子》 《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剧本的锋 芒指向教会,具有强烈的揭露性。喜剧根据 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写成。 首次在宫中上演后便遭到大主教和皇太 后的反对,第二天就被禁演。为此,莫里哀 一直努力了五年,先后三次给国王路易十四 上陈情表,为此剧辩护。后来,由于皇太后 去世,莫里哀又多次上陈情表,路易十四才 同意解禁。
(三)类型化人物比较突出人物的共性和普遍性的品 质,而忽视了人物的特殊性和个性。 类型化人物的创作的理论渊源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和贺拉斯的《诗艺》中就有萌芽。笛卡尔的唯理论是古典主 义的哲学基础。他的《方法论》和布瓦洛的《诗的艺术》都 强调理性,这必然导致人物的类型随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个性化典型论的发展,类型化的文学创作逐渐被取代。但 是,类型化的创作基本上是属于现实主义的,莫里哀的创作 不仅为古典主义也为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剧的艺术成就:※ 在剧中,莫里哀熟练地运用古典主义规 则,使它们有利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这部喜剧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戏剧的优 点,如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形象突出。喜 剧矛盾冲突集中尖锐,层次分明。 创新点: (一)莫里哀在《伪君子》中不顾古典 主义关于各种体裁严格划分、不许交错的原 则,在喜剧中插入了悲剧的因素。
《无病呻吟》
一、1659年-1663 年:古典主 义戏剧的开 创期。主要 作品:《可 笑的女才子》 和《太太学 堂》等
二、1664年-1668年: 全盛期。主要是 讽刺喜剧。主要 作品:《伪君 子》、《堂璜》、 《恨世者》、 《吝啬鬼》等。
三、1669年1673年: 创作晚期。 主要写滑 稽剧和芭 蕾舞剧。 主要作品: 《贵人迷》 和《司卡 班》的诡 计》等。
莫里哀是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时期最杰出的演员、戏 剧活动家和戏剧大师。在欧洲戏剧史上,莫里哀是继莎士比 亚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将欧洲戏剧提 高到真正近代戏剧的水平。他的代表作有《可笑的女才子》、 《斯卡纳赖尔》、《丈夫学校》等。他在创作上取得了伟大 的成就,但是他笔下的人物也不免有类型化的特点。其笔下 类型化的人物特征有: (一)类型人物往往是许多优美品质或恶德的集中概括。 (二)类型化人物偏重于静态美,而缺少了人物对社会 环境的反抗和改造的动态感。
莫里哀一生写了30个剧本,其基本 倾向是反封建、反教会。在艺术上,他 基本上遵守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他的 喜剧具有古典主义戏剧的优点,结构谨 严,戏剧冲突集中,人物形象具有高度 的概括性,但他并不墨守成规。他的喜 剧笑料不是出自表面的滑稽情节和俏皮 话,而是来自现实生活和对社会恶习的 揭露与嘲讽,在艺术上借鉴民间艺术的 经验,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的 创作把喜剧艺术真正提高到近代喜剧的 水平,对欧洲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古典主义有其自身产生的基础: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 (三)唯理主义思潮的兴起。 (四)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反驳。(思想的继承,形式的反 驳。)
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 的利益,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 的特征。在黎希留和法兰西学士院的 倡导之下,古典主义文学很快发展起 来,到17世纪60年代,已成为法国文 学的主流。有的要求国王以仁政治理 国家(如高乃依),有的对专制暴政提 出谴责(如拉辛),有的认为王权应该 是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支持者(如 莫里哀)。 古典主义文学的另一个特征是崇 尚唯理 主义。 古典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征是模 仿古人,重视规则。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文主义者已经掀起了学习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的高潮。
莫里哀在巴黎创作演出的第一个剧目 《可笑的女才子》(1659) 《妇人学堂》是他这一时期最重要的 作品,该剧的上演也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 喜剧的诞生。 从1664年开始,莫里哀的创作进入全 盛时期。 《伪君子》揭露了宗教的伪善。 《唐璜》(1665)和《恨世者》(1666) 是揭露贵族的作品。 《悭吝人》(1668)是讽刺揭露资产者 的一部杰作。 《乔治·唐丹》是讽刺资产阶级虚荣 心的作品。
答丢夫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宗教的虚伪性,更重要的是通 过这个形象,莫里哀揭露了宗教伪善对于社会的危害。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 和危害性。天主教在当时的法国是反动势力的代表,而伪善 正是它最显著的特点。 具体而言,答丢夫的性格特点有:※ (一)伪善:声言不图安逸,不好色,不贪财,不杀 生,却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充分暴露出真实面目。伪善者的可 憎在于:作恶的自觉性,作恶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伪善的语 言:第一次亮相的开场白:“劳拉,把我的鬃毛紧身跟鞭子 都好好藏起来……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
(二)在主人公达丢夫形象的塑造中,莫里哀运用了大 胆创新的艺术手法,把答丢夫安排在第三幕才第一次出场, 而在第一、第二幕里,他通过奥尔恭一家人围绕着答丢夫为 人如何的问题而引起的争论,为他的正式出场作了大量的铺 垫,从而使观众有“未见其人,已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剧中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 莫里哀的喜剧创作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喜剧高峰。
重点:掌握莫里哀的创作倾向,分析《伪君子》中答丢夫形象及该剧的艺术成就。
一、生平与创作 莫里哀(1622—1673)是17世纪法国 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原名让巴蒂 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的艺名。 从1652年起,莫里哀接替杜佛莱尼 领导剧团,而且开始为自己的剧团写作 剧本。他的创作和演出在外省获得成功。 1658年,率剧团回巴黎,在卢浮宫 演出,得到国王路易十四的赏识,从此 莫里哀和他的剧团就在巴黎安顿下来。
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是古典主义的理论家, 他总结了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作家的经验,写成诗体的 理论著作《诗艺》(1674),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法典。 让·拉封丹(1621—1695)从文艺思想来讲,也是拥护古 典主义的作家。 拉·封丹寓言
17世纪后,欧洲许多国家在不同时 期接受法国的影响,出现过古典主义文 学。英国最有成就的古典主义作家是约 翰·德莱顿(1631—1700)。他是宫廷诗 人,曾受封为“桂冠诗人”(1670),创 作了大量诗歌和戏剧,其“英雄剧”深 受高乃依影响。他更突出的贡献在文学 理论方面,被称为“英国批评的创始 者”。 《论戏剧诗》(1668) 《悲剧批评的基础》(1679)
Biblioteka Baidu
“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文学在意大利和西班牙较为盛行。 西班牙文学在塞万提斯和洛卜·德·维加之后也失去了 “黄金时代”的光辉。巴洛克文学流行一时。意大利有 “马里诺诗派”,西班牙有“贡戈拉诗派”。 如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1600—1681) 英国的骑士派和玄学派诗歌被认为是英国17世纪巴洛克 文学的代表。 骑士派诗人的作品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及时行乐的 思想,在诗歌的语言和技巧上比较讲究,代表作家有赫 里克(1591—1674)、加莱(1594—1639?)、萨克林(1609— 1642)等。玄学派因该派诗人“喜用玄学”(德莱顿语)而得名, 他们写爱情与宗教的主题,从哲学与神学中抽取意象,写 论辩式的诗句。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多恩(1572— 1631)。
英国的清教徒文学,内涵更为丰富, 艺术水平更高。
约翰·班扬(1628—1688)写 了讽喻小说《天路历程》(1678), 描写一个“基督徒”从毁灭之城 出走,经过绝望泥潭、名利场、 怀疑堡等地,历尽艰险,最后到 达天国,以宗教性梦幻故事的方 式讽喻现实,批判贵族阶级。 约翰·弥尔顿(1608—1674) 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也 是当时欧洲最杰出的诗人。
再次,古典主义剧作家都以追求形式的完美为己任,他们 的剧作大多结构严谨,情节单一。 为了把剧本写得精炼、集 中,或者说写得更合乎“理性”,更具有“古典”特色,古 典主义剧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遵守着所谓的“三一律”,也 就是“三个整一规律”,即:戏剧时间的整一,剧情发生在 一昼夜之内,戏剧地点的整一,剧情发生在同一地点,以 及,剧情本身的整一,即单一线索。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有三 位大师,他们是:悲剧作家高乃依和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
1669年以后,莫里哀的创作发生了变 化,剧本的思想内容继续发挥前一时期创作 的主题,在艺术上他更多运用了民间笑剧的 艺术手法。 1670年的《醉心贵族的小市民》发挥了 《乔治·唐丹》的主题,讽刺资产阶级的虚 荣心。 1672年的《女博士》发挥了《可笑的女 才子》的主题,嘲笑贵族沙龙。 1671年的《史嘉本的诡计》是他晚年 最杰出的作品。 1673年2月17日,莫里哀带病主演他最 后一个剧本《无病呻吟》,演出后咯 血不止,不到三小时便去世。
古典主义理 论家布瓦洛说过: “首先须爱理性: 愿你的一切文章 永远只凭着理性 获得价值和光 芒。”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对法国民族文学和民族语言的形成起 了重要的作用,对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也产生过不 小的影响。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成就是多领域的,其中以戏剧方面 的成就最为卓著。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第一节 概述

重点:古典主义
一、历史和文学概况
17世纪的欧洲处在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时期。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世纪 的终结和近代史的开端。 但是,当时欧洲的多数国家中,封建制度仍 占统治地位,封建势力,特别是天主教势力, 还相当强大。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西欧文坛上,先 后兴起“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和古典主 义文学思潮。
莫里哀的喜剧观有:※ (一)观照现实:“修饰本世纪的肖像”。反映现实人 生的矛盾,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二)批判意识:“抨击本世纪的恶习”。实行“中庸 之道”,批判不彻底,表现了妥协倾向。 (三)民主思想:塑造平民英雄形象。对下层人没有偏 见,对上流社会没有好感。 (四)笑的艺术:喜剧表现手法。性格的矛盾、喜剧语 言、喜剧动作。
古典主义戏剧在各国的共同之处。 首先,古典主义戏剧家,尤其是悲剧作家,大都从古希 腊罗马文学和历史中寻求戏剧题材,就像当初古希腊悲剧作 家都从神话中寻求题材一样。 其次,古典主义剧作家大凡都崇尚理性。这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们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是崇尚理性的。二是当时盛 行于欧洲大陆的唯理哲学思想影响很大,尤其是笛卡尔的理 性主义哲学,一度为众多的文人作家所信奉。也就是说,古 典主义的文学理想是克制个人情感、为恪守理性原则而作出 自我牺牲的“英雄行为”。
彼埃尔·高乃依(1606— 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 创始人。代表作是《熙德》。 他的《熙德》、《贺拉斯》、 《西拿》、《波利厄克特》 被称为高乃依的“四大悲 剧”。
彼埃尔·高乃依
让·拉辛(1639—1699)是后起的古典主义悲剧作家。他 一生写有十一部悲剧,代表作《安德洛玛克》被认为是古典 主义悲剧的典范。拉辛的悲剧有三个特点: (一)他常常将“理性”置于残酷的戏剧冲突之中,先 激起观众的恐惧和愤怒情绪,然后便产生了期待“理性”胜 利的心情。 (二)他虽严格遵守“三一律”,但“三一律”在他手 里不仅不是一种束缚,相反成了他得心应手的工具。 (三)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分 析,可谓入木三分,而这是一般古典主义悲剧作家难以做到 的。
《失乐园》、《复乐园》、一部诗 剧《斗士参孙》
约翰·弥尔顿
古典主义※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是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流行于欧洲各国的 一种文学思潮。 亨利四世时代的诗人马来伯(1555—1628)最先提出:诗歌要为王权服 务,语言应该纯洁、明晰和合乎逻辑性,创作要有严整的格律。 他的后继者沃日拉(1585—1650)、沙普兰(1595—1674)、盖兹· 德· 巴 尔扎克(1595—1654)等人都积极加以推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