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4.5主备人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4.15复备人

复备人所在单位

课题小数的近似数课型新授课课时分配1课时第 1 课时上课时间

项目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

能力

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过程

方法

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经历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过程。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

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课件展

示)

986413 35628 65214

90088 670008 870089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

的。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

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

学生完成作业

生:看书53页例2、3,从中得到数学信

息。: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84400千米,

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生:交流信息。

生:384400÷10000=38.44

生:缩小10000倍

生:小数点向左移4位

生:用100000000来除。

生:缩小100000000倍

生:向左移8位

生:7.8亿

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让学生读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及木星离太阳的距离。使学生感到

直接读出这两个数比较困难,启发

学生想:“这些数怎样表示读写比较方便”,从而引出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

做单位的数”。

三、合作交流 共享航海

师:把142800千米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学生总结: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

师:把778330000千米改写成用“亿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且只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学生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再根据“四舍五入”法对小数取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

生小组总结 生:完成下面的练习:

2. 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

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

数。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继续完成下面的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

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教学反思

1.学生对于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但对于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数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难。

2.对于典型题中形如9.956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还是存在不知如何进位的问题。

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名师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页例3,做一做及第8页练习二的第2-4题。 例3学习的是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算理及算法,是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再次运用转化的方法将两个因数同时转化成整数来进行计算。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会应用转化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发展学习的迁移能力。 (三)学习目标 1. 结合宣传栏刷油漆的情境,通过自主探究,能运用转化的方法正确解释小数乘小数的竖式写法和算理。 2.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地解释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对比,能准确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3. 能运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学习难点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乘小数》PPT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口算,说一说算式之间的联系。 2×3= 20×30= 2×0.3= 200×30= 0.2×30= (2)南北对决:列竖式计算。

南:1.8×23 北:7×0.86 (二)课堂设计 1. 导入 同学们,经过暑假的装修,我们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起走进美丽的校园吧! (课件出示正在刷油漆的宣传栏)看!工人叔叔正在给宣传栏刷油漆,可是有个问题却难住了他们,请你来帮忙! 2. 问题探究 (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师:先独立阅读信息,找出要解决什么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然后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小结:要解决宣传栏刷油漆问题,要先解决宣传栏的面积问题,再解决所需油漆数量的问题。 列式:2.4×0.8=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2)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①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先估一估,2.4×0.8的积大约是多少?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小结:把2.4和0.8分别看成整数,所以2.4乘0.8的积大约是2平方米。 ②试一试,体会算法算理 师: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学习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生尝试计算。 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预设1:把米化成分米 因为2.4m=24dm 0.8m=8dm 24×8=192dm2 192dm2=1.92m2 所以 2.4×0.8=1.92(m2) 预设2:借助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小数单位换算和近似数

小数的近似数 一、复习 1.小数大小比较 2.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缩小到原数的10 1;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扩大到原数的 1001;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扩大到原数的 1000 1; ...... 练一练: 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33缩小到原来的 101、1001、10001 各是多少? 新课 一、(一)单位换算

1千米=()米1千克=()克 1米=()厘米 1吨=()千克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1.将下面小朋友的身高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11m 132cm 0.95m 80cm 2.将下面数换算为规定单位,并排列大小。 1)2.3m 23dm 232cm 45dm 23cm,换算为m作单位 2)2.3m 23dm 232cm 45dm 23cm,换算为dm作单位 3)2.3m 23dm 232cm 45dm 23cm,换算为cm作单位 从上面发现了什么? 总结:不同单位之间比大小,将大单位换算为小单位,再比大小。 巩固训练 1.将下面的数字换为米? 1m45cm= m 1m2dm= m 95cm= m 1m16cm= m 1m1dm1cm= m 10.1dm= m 2.将下面数字换为单位cm? 1.1m 1.5m 11dm 10.5dm 3.将下面数字换算成对应的单位。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此处安排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 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七单元导学指导案 课题:近似数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8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91例10和“做一做”及92页练习十八第4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法:谈话、启发法。 学法:小组合作研讨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91、92页例10和“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4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接着数数。 1998、()、()、()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205 306 402 ()< ()< ()(三)1、引入课题: 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

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近似数。(板书课题:近似数)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一)、教学例10 1、出示主题图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下面的文字。 (1)引导学生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近似数“将近10000人”的含义。请猜猜参 赛运动员人数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 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说说图中两人关于参赛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 “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3)交流汇报。 指出:9985这种说法特别准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把像9985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叫作“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比较容易记住,所以10000是一个近似数,10000这个和9985接近的数就叫作“近似数”。 (4)比较9985和10000这两个数,体会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5)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一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近似数更容易记住,所以,近似数一般选情况下择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数,方便记忆。 (二)、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有时不需要用准确数,用近似数就可以了,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 举例: 1、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304和300各表示什么数?(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2、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最新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取近似值对结果的精确程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 4. 标签 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生成情境 1.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求出下列各数省略万后面尾数后是多少? 12 953 560 890 20 114 536 2.省略千后面的尾数又是多少? 3.求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什么方法? 4.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整数的方法类似. 二、自主探究

1.揭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小数的时候,有时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 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课件出示例1. 豆豆身高0.984米,平常没有必要说的那么准确,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0.984米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分别是多少呢? (1)学生独立练习. (2)小组内交流. (3)策划表现方案. (4)全班交流. [学法尝试:根据整数“四舍五入”的方法,小数要保留两位小数,就 看第三位小数,0.984的第三位是4,小于5,舍去,因此0.984米≈0.98 米.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第二位是8,不管第三位及后面的数,8大于5,向前一位进1,而前一位是9进1变成了10,因此0.984米≈1.0米.要保留到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也就是十分位上的数,而不管百分位、 千分位上的数,因为9>5,向前一位进1,0.984≈1米.] 4.全班讨论:0.984保留一位小数0.984≈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各小组分别发表意见,老师给予点评. [学法尝试:0.984≈1.0=1,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保留为1.0时,就是1,大小是不变的.] 5.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953 18.346 9.538 4 19.82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 近似数》研讨课教案_17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8课时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页例10,以及练习十八第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豆子,透明碗,教学课件或挂图。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 (1)出示主题图91页例10。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并交流发现的信息。 图中两人关于参赛运动员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生:(9985这种说法比较准确,9985接近10000,将近10000是一个近似数。)师:在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用准确数,用近似数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方便记忆。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国家大约13亿人口我的手机2000元左右等)我们看看谁能说出下面习题的答案? (1)完成91页做一做。集体评价。 (2)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句子:“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生回答。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3.练习: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4~6题。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写万以内数的近似数,通常我们师找接近准确数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后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不需要用准确数的时候,就可以用近似数来进行描述。 五、课后任务 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7~12题。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求小数的相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71页《求小数的相似数》。 教学目标 .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相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优良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 2.谈话:“这节课重点解决‘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 样’和‘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可以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清撤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例外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剧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相似数,根据例外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相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相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相似数例外? 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准到哪一位。 2.学生独立思考“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数的相似数的2”,“什么时候小数的相似数的2.0”。 讨论得出: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时,保留小数的数位例外,精准程度也例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教谈话为学生创设解放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解放选择的松弛和怡悦。 三、巩固应用 .黄河的流域面积是75.14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教案小数与近似数

小数与近似数(一) 教学内容: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哪一位的具体含义。 3.知道在表示近似数的结果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知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求近似数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 预设:“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 2.你们学得真不错,老师准备了几个题目考考你们: (1 (2 32□645 ≈32万 46□045 ≈47万 小结:用“四舍五入”法来凑整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否小于5。小于5的舍去,大于或者等于5的就向前一位进1。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为什么要把整数改写成近似数吗?(为了方便,不必说出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小数有时也不必说出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求整数的近似数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不是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与近似数) 探究一: 出示:某年 6.5294人民币。 (1) (2)有什么疑问? 想一想:如果我把1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究竟应拿回多少钱才是合理的?

生: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元角分,小数部分只有两位就可以了。 师:那么应该保留到哪一位小数呢?我们又应该看哪一位数来决定呢? 生:分在百分位上,保留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师:千分位上的数字是9,说说你的想法。 9>5,向前一位进1. (2)A、1欧元能兑换多少元人民币? B、10欧元能兑换多少元人民币?(思考是先凑整再计算,还是先计算再凑整) C、1000日元兑换多少元人民币? (3)学到这里你能说说,怎样保留两位小数? 师小结: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小数部分千分位(第三位)来决定四舍五入 探究二:小数的凑整 师:生活中人民币需要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但有时候还会要求我们根据其他不同的要求对小数进行凑整。 ①按要求把8.0813用四舍五入法分别凑整: 8.0813≈保留一位小数 8.0813≈保留两位小数 8.0813≈保留三位小数 师:什么叫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哪一位?看哪一位(看第几位)? 生独立尝试、全班交流。 ②师:那么保留两位小数呢?三位呢?(学生回答) ③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将小数凑整,那请你说说用四舍五入法将小数凑整与将整数凑整有什么异同点? 小结: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小数和凑整整数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看省略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根据这一个数字的大小决定四舍还是五入。 跟进练习 将6.6995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 师:将6.6995分别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 保留两位小数呢? 思考: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有0可将小数化简,那么在这题中,能不能就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呢? 小结:虽然这三个小数的大小相同,可是它们表示的精确度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四舍五入”凑整时,遇保留得到的小数末尾有0,这个0是不能去掉的。 三、巩固练习 1、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凑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近似数》同步教案

《近似数》同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流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1998、()、()、()9997、()、()、()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205 306 402 ()> ()> ()()<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感知近似数 1、提供材料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介绍了我们学校的一些情况,老师课前也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24个班级,学生大约1300多名,教职工大约60名。 师:你能猜猜我们学校的这些信息的准确数据是多少吗? 生猜。 师:我去了解了一下,知道我们学校有24个班级,学生1324名,教职工56名。 2、观察数据、比较 师:比较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组数是准确数,第一组数是大概的数。 3、揭示概念 师:象第1组这种大概的数,在数学上我们叫它为近似数(板书:近似数) 4、初步比较:这两组数据有什么关系? 小结:近似数都比较接近准确数。 5、辨别准确数和近似数 ⑴飞云江大桥全长1700多米。 ⑵2004年浙江省交通事故6344起。 ⑶湖州有911个村民委员会。 ⑷织里镇小轿车有8000辆左右。 ⑸中心公园有花木大约有3550棵。 ⑹实验小学有学生2165名。 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体验近似数 1、体验近似数的特点。 ⑴观察这些近似数,有什么特点? ①独立思考

最新四年级人教版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小数的近似数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根据需要,求下面信息中的近似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太阳的直径是1389000千米,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2)梵天寺是92650人,大约是多少亿人?刚才同学们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都用到了什么方法?(1、为什么都是看下一位?2、后面的数位省略了,前面的数位怎么了?)2.刚刚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的近似数,我这里还有一些数,他们?什么特点?一起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引导探究,方法迁移 最近豆豆的学校在体检,豆豆去测量了身高。 1.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出豆豆身高。 2.出示例题,发现数学信息。 豆豆的身高是0.8845米,小明说:“豆豆的身高约0.88米”,小宁说:“豆豆的身高约0.9米。”小红说:“豆豆的身高约1米。” 师:为什么会有三个不一样的近似数呢? 3.研究小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那0.8845是怎样得到0.88的呢? A.独立思考:要保留到哪个数位?关键看哪个数位? B.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一下。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做补充。 D.共同完成板书内容。 (2)小结:你们刚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8845保留两位小数的? 你们很了不起,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来解决求小数的近似数! 4、还有小红和小宁的,我们分组研究下。 (二)小组探究,积累经验 1.明确任务要求: 把0.8845再依次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你能试试看吗。(完成在练习本上,之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8845保留一位小数是() 0.8845保留整数是( ) 3.通过刚才我们求近似数的过程,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将方法板书) 2.知识运用。 (1)0.984保留一位小数时应保留到哪个数位?关键看哪个数位?保留整数呢? (2)近似数1.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写成了1.0才能使人知道这个近似数是保留了一位小数,是省略了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得到的,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三)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结合实例,体会1与1.0的不同 师:到底1和1.0表示的精确程度有什么不同?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练习,也许你就明白了。(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0,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一个两位小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猜数游戏:教师或学生指定一个4位数(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的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较容易记住,10000是一个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么数。 (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这里的`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容易记住?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碰到过哪些近似数?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页练习十八第4~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43958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560890、20114536呢?如果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多少? 二、新课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首先要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整数的含义。它们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用四舍五入法。省略部分最高位是5或5以上的数,省去尾数后在前一位加1,是4以下的数则舍去。 让学生试算得出:2.953≈2.95 2.953≈3.0 2.953≈3 让学生逐题说明是怎样求出近似数的。

提问:上面求出的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3.0和3,哪个更精确些?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3.0是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3是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所以3.0要更精确些。因此,近似数3.0末尾的0不能去掉。教师可利用线段图说明两者精确度不一样。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试做课本“做一做”第1题: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3.781(保留一位小数) 0.0726(精确到百分位) (4)讨论分析:3.0和3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右图)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5)小结:教师提出问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合还是人。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6)“做一做”第2题,分组合作学习。 3.教学例2:1999年我国生产家用电风扇615814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1)教师提问:把615814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581400台=6158.14万台)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 (2)例3下面的“做一做”第1题:把24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教学例3:1999年我国生产水泥573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1)学生讨论: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同步测试C卷(模拟)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同步测试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 1. (6分) (2019四下·仲恺期中) 在横线填上<、>或=。 99×0.99________99 0.98×9.8________9.8460千克________0.46吨 3.6×0.23________0.23 4.9________4.9×1.1 5.2米________522厘米 2. (1分)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0倍是18,这个数原来是________。 3. (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9.9×7.9________80B÷0.99________B×0.99(B>0) 6.8÷0.5________6.8×2 4. (6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2.69×0.96________2.690.04×1.07________0.04 1.57×0. 83________1.57 14.7×0.9________14.7×1.0914.7×0.9________14.7×0.0914.7×0.9________14 7×0.09 5. (2分) (2020五上·广饶期末) 6.08×0.56的积是________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6题;共18分) 6. (2分) (2019五上·通榆期中) 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7. (2分)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乘数大。() 8. (2分) (2019五上·灵宝期中) 两个数的商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的积。()

小数的近似数及整理和复习讲课稿

小数的近似数及整理和复习 本周教学内容: 一是小数的近似数,二是整理和复习,是课本52页至58页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小数的近似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内容一: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2.经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感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

3.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建议: (1)精心设计学习准备,促进学习经验的迁移。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学生在之前学习过求整数的近似数,已形成基本的学习经验。因此,在学习新知前可进行些求整数近似数的练习,唤起学生的经验,回忆“四舍五入”的方法,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和铺垫。 (2)利用现实情境,加强数感培养。 现实情境对培养学生数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例1“求豆豆身高的近似数”这一现实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求小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加强对比分析,深化学生的理解。 理解数的改写方法是从算理入手的。在例2中,把389400km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看384400里有几个10000,应当除以10000,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学生理解这些问题是理解改写方法的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对改写前后两个数的对比,突出理解为什么要在改写后的数的后面加上“万”字,在分析对比中总结方法。再如,教学例3时将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和保留一位小数之后的数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将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的区别。(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突出方法的提炼。 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氛围,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同时要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小数乘小数 第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及验算。(教材第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验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 例5主题图,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先请同学说一说,说得不完整的,再请其他同学补充。 2.把下面各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 23.7 12 30 427 二教学实施 创设故事情境,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随之出示例5图。 1.理解题意。 (1)结合故事情节,表述题意。 (2)指名说出题中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3)提问:你怎样理解“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这句话? (4)猜一猜:追得上吗? 2.分析数量关系。 (1)找准一倍量。(非洲野狗的速度) (2)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一倍量的。(“是”的后面是谁,谁就是一倍量) (3)想一想,怎样求鸵鸟的最高速度。(用一倍量乘倍数) 3.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56×1.3。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4.学习验算方法。 (1)投影出示教材中的错例或教师巡视时发现的错误。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

同学们说出各自的验算方法。(一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做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 (3)独立验算。 师:现在我们身边没有计算器,怎么办?(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师提示验算格式。 集体在练习本上验算,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反馈。 请计算有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了。 集体观察教材中的错例,说说错误出现在哪儿。 (5)探究再发现。 师:其实验算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找出另外一种验算方法。 教师板书:23×1.80.37×0.425×1.067×0.860.6×0.3927×0.43每组做一题。 集体订正计算结果,教师板书计算结果。 23×1.8=41.40.37×0.4=0.14825×1.06=26.5 7×0.86=6.020.6×0.39=0.23427×0.43=11.61 引导学生观察。23×1.8,25×1.06,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那么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 0.37×0.4,7×0.86,0.6×0.39,27×0.43,因为第二个因数小于1,那么积一定小于第一个因数。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7×1.8=0.625×0.6=26 2.在○里填上“>”“<”或“=”。 123×0.8○123 1×0.86○1 3.18×1.2○3.18 26.3×2.1○26.3 3.河马的最长寿命是52岁,蓝鲸的最长寿命是河马的1.7倍。你能算出蓝鲸的最长寿命是多少吗? 4.张老师到商店给7名同学买奖品,一副羽毛球拍1 5.6元,如果每人一副,张老师买奖品共花多少元? 5.先计算,再填空。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不对 4.86 不对15 2. < < > > 3. 52×1.7=88.4(岁) 4. 1 5.6×7=109.2(元) 5. 6.4 16 5.44 0.68 0.255 0.612 教材习题

沪教版(2015秋)四年级下册 小数与近似数

小数与近似数(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哪一位的具体含义。 3.知道在表示近似数的结果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知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胡老师知道你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一些求近似数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 预设:“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 2.你们学得真不错,老师准备了几个题目考考你们: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他们的近似数。 986534≈ 50047 ≈ 58741 ≈ 31200 ≈ 398010 ≈ 14870 ≈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 ≈32万 47□05 ≈48万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刚才胡老师知道了一些同学的身高,那你们知道胡老师有多高吗? 胡老师上次测量到的高度是1.703米,一般我们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1.7米就可以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许多小数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与近似数) 【以身高引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减少陌生感。】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小胖有1美元,他想兑换成人民币,根据2011年4月20日的人民币汇率表,可以兑换多少元? 出示:6.5294元人民币就是6元5角2分…… “2”后面的数怎么办呢? 预设:人民币最小的单位就是分,后面的数就可以不要了。 对,我们把6.5294四舍五入到分就可以了,那么应该保留到哪一位小数呢?我们又应该看哪一位数来决定呢? 预设:分在百分位上,保留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千分位上的数字是9,说说你的想法。 9>5,向前一位进1.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 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重点: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难点: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5874131200 50047398010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导入新课 1.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 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三、新课: 师: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我们知道整 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出示: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1)问: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 (2)小组研究: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小数末尾的“0”怎么办?万千米这个单位名称不写行吗?能不能用约等号? (4)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呢?(778330000千米) 提问:①请大家把它改写成用亿千米做单位。(要学生说出改写的过程)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 小结: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①根据改写的要求找出数中“万”或者“亿”位,并在该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或者说把要改写的数除以10000或100000000。 ②改写后小数的末尾的“0”可以去掉。 ③改写后的单位是“万”或“亿”,应在这个数的后面加写“万”字或“亿”字。 (5)再请大家把这个距离保持一位小数。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思考:7.8亿千米和7.7833亿千米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近似数,一个是精确值) 师: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 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用的是约等号;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小数乘小数(2课时)教案

2 小数乘小数 第1课时 小数乘小数 课时目标导航 小数乘小数。(教材第5~6页例3、例4) 1.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一、情景引入 1.1.2――→×( ) 12 0.56――→÷( )56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 )。 3.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 )。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5页例3。 (1)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 明确:长方形宣传栏长2.4m ,宽0.8m ,每平方米用油漆0.9kg 。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提问: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需要知道这个宣传栏的面积和每平方米用的油漆的质量) 提问:已知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尝试计算: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4×0.8。 观察思考:2.4×0.8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分组合作思考,尝试计算,集体交流。 (3)组织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 方法一: 2.4米=24分米 0.8米=8分米 192平方分米=1.92平方米 方法二: 分组派代表简述各自算法的道理。 (4)引导学生思考: ①2.4×0.8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你们用什么方法转化的呢?(把两个因数都扩大) ②2.4转化成多少?(24) 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10倍) ③0.8转化成多少?(8) 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10倍) ④整数乘法的积是多少?(192) ⑤一个因数转化成整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转化成整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 倍,这样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该怎么办?(缩小到它的 1 100, 将19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⑥原来的积应该是多少?(1.92) (5)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列式计算:1.92×0.9=1.728(千克) (6)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