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常见缺陷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缺陷简介:
1.尺寸误差
尺寸误差主要包括:腹板厚度、翼缘厚度、翼缘厚度不等(边对边)、翼缘厚度不等(角对角)、腹板斜度(一边厚一边薄)、腹板偏心(不在正中)、腹板成对角偏心;
2.几何尺寸问题
几何尺寸问题主要是:上部宽、下部宽、碟形(凹形)腹板、弓形(凸形)腹板、凹形翼缘、凸形翼缘;
3.输出侧问题
输出侧问题主要是:钩头(头部弯向侧面)、翘头和扎头(头部上翘或下弯)、整个断面成浪形(边对边);
4.轧制缺陷
轧制缺陷主要是:腹板中间浪、浪形翼缘、腹板过拉伸、热弯曲浪;5.表面痕迹
表面痕迹主要是:表面导板划痕、轧辊缺陷(裂纹、掉肉)引起的痕迹、轧辊磨损引起的痕迹;
6.其它缺陷
其它缺陷包括:折叠、压折(折叠或切压成片)、未充满、过充满;7.坯料缺陷
主要有:裂纹、分层、轧漏、掉肉;
二、缺陷的特征、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
1.腹板裂纹
1.1腹板纵向裂纹
1.1.1外观:主要存在于腹板中部区域,沿腹板纵向分布,裂纹长短不一,位置分散,无规律性,从H型钢腹板表面看,裂纹总体较直,内表面不光滑,呈锯齿状,裂纹深度方向与H型钢腹板表面垂直,但由于轧制工艺,裂纹一般会与H型钢腹板表面有轻微倾斜,也会有轻微开口;
1.1.2经酸洗后,断面处裂纹垂直于H型钢腹板表面向下或轻微倾斜发展;
1.1.3从金相组织看,一般裂纹周围有脱碳现象。
1.1.4从能谱分析看,化学成份符合钢种熔炼成份范围,无外来金属元素存在,裂纹处会有大量非金属夹杂物。
1.1.4产生原因:
1.1.4.1异型坯表面存在由于浇铸或矫直工艺不合理产生的纵向裂纹;1.1.4.2异型坯内外温差较大,在加热过程中,热应力超过该钢种的高温抗拉强度,也会在表面产生裂纹。
腹板裂纹(酸洗前)
1.2放射状裂纹
1.2.1外观:存在于腹板表面,呈放射状或称呈鸡爪状状,无规律性; 1.2.2产生原因:异型坯中存在皮下气泡或皮下裂纹或边裂纹轧制时形成放射状裂纹;
1.3小断裂纹
1.3.1外观:存在于腹板表面,无规律性,呈小断状,形状为长条状或仿锤状,类似与微观夹杂物中硫化物夹杂的形态,开口,内表面为氧化铁皮;1.3.2经酸洗后,裂纹内氧化铁皮洗掉,内表面光滑,深度约为1mm左右;
酸洗前酸洗后
不同裂纹的形貌
1.3.3产生原因:异型坯表面存在气泡,轧制时被拉长,形成类似裂纹的条状形态;
2.矫直裂纹
2.1外观:矫裂是矫直时产生的裂纹,主要存在于r角处,严重时翼缘与腹板完全分开;
2.2产生原因:
2.2.1由于r角设计不合理,矫直时产生裂纹;
2.2.2由于r角处出现折叠,矫直时在折叠处形成应力集中,产生裂纹;2.2.3由于连铸异型坯的疏松、夹杂、偏析等缺陷都集中在腹板与翼缘连接处,因此成品在此r角部位塑性最差,矫直变形量分配不当即会产生裂纹;2.2.4在轧制腹板较薄而翼缘较厚且宽的H型时,r角处矫直时承受的剪应力较大,因此变形量稍大即会造成矫直裂纹;
2.2.5在生产强度较大的钢种时,其塑性变形范围较小,这直接给矫直调整带来困难,容易出现矫直裂纹;
酸洗后(翼缘与腹板分开)酸洗前矫直裂纹
减小R角半径后出现折叠而矫裂
2.3控制措施:
2.3.1提高轧机调整水平,保证轧件在轧机时平直,轧件在冷床上布置均匀,尽可能使轧件在矫直前原始弯曲较小,为矫直机采用尽可能小的变形量创造条件;
2.3.2合理调整矫直变形工艺,因轧件以塑性变形后会产生加工硬化且塑性变形差,因此再加大变形量就会导致矫直缺陷,所以要合理分配矫直变形量;
2.3.3增加轧机水平辊r角半径,以增加轧件r角处金属量,提高矫直时的抗剪切能力,即提高轧件的可矫直性;
2.3.4对屈强比高的轧件及翼缘宽、厚的轧件,宜采用大矫直间隙矫直,以减小轧件r角处的缩颈现象及降低r角处的拉应力,改善轧件r角部位的应力状态,降低产生矫直的可能;
2.3.5当辊矫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时,应及时投入压力矫;
3.折叠:
3.1存在于腹板的单条折叠
3.1.1从表面看,形状较规则,曲线较流畅,呈通条状,内面光滑;3.1.2经酸洗后,折叠断面处有与H型钢腹板表面较小夹角的裂纹,深度1-2mm;
3.1.3从金相分析看,折叠周围一般不会有脱碳层,夹杂于机体相比差别不大;
3.1.4能谱分析看,Cr元素含量较高,说明与轧辊有接触;
3.1.5产生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轧制过程中导致金属在某处被折叠并随后又被轧制。
3.1.5.1 孔型设计不当或轧机调整不当,在孔型开口处因过充满而形成耳子,再将耳子轧入轧件基体内形成;
3.1.5.2来自开始道次导板划痕再经以后轧制,将划痕轧合,但未能与基体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缺陷;
3.1.5.3由于轧辊轴向窜动造成耳子和折叠,轧制后形成折叠;3.1.5.4轧辊老化、磨损也会导致折叠;
3.1.6控制措施:
3.1.6.1增加加热炉温度,有时可以消除折叠;
3.1.6.2调整和修改轧型设计可以彻底消除折叠;
酸洗后酸洗后断面
3.2存在于r角处的多重折叠
3.2.1外观:一般出现在腹板与翼缘连接r角处,而且是出现多条折叠,从侧面能看出明显的夹层,呈通条状,有时夹层上表面可以脱落,露出原始表面,折叠走向与腹板表面几乎平行。
3.2.2经酸洗后,断面存在于表面夹角很小的裂纹,深度1-2mm;
酸洗后酸洗前
3.2.3形成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材料被堆集,形成的折叠。3.2.3.1r角设计不合理,使材料在此产生堆集,轧制后形成折叠;3.2.3.2异型坯本身r角处尺寸不合理,轧制后导致堆集,形成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