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①关于地方官员异质性的研究地方官员的异质性会导致官员行为的差异性,进而对地方官员的晋升、辖区经济发展等产生影响。
首先,地方官员的异质性表现为官员的教育背景的不同。
Dreher(2009)以 1970-2019 年 73 个国家 500 名政治领导人为研究样本,证实了地方官员的受教育程度与辖区内的市场化进程显著正相关。
何淳耀和孙振庭(2019)收集了 1996-2010 年我国 821 位历届市长的个人信息,发现西部地区市长的理工科背景与其政治晋升正相关但影响有限。
随后,王贤彬、张莉和徐现祥(2019)通过对 1994-2006 年 29 个省的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官员受教育程度与辖区内的财政支出结构显著相关,高学历的地方官员会倾向于增加科教文卫支出而减少建设性支出。
其次,地方官员的异质性也表现为官员任期和年龄的差异性。
张军和高远(2007)以 1978-2004 年在除西藏以外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任职的省委书记和省长为样本,证实了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
而王贤彬和徐现祥(2008)的研究发现则与此有所不同,他们以
1/ 9
1978-2005 年间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长和书记为研究样本,在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省份固定效应和对省份经济增长有影响的基本因素后,发现本地晋升的省长省委书记的任期与辖区经济的增长显著呈现倒U型关系而外地晋升的则不显著。
Vega Herc(2019)运用西班牙 1980-1998 年间公共资本的增长数据,发现任期会通过减少公有资本的生产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且任期与辖区经济的发展呈非线性关系。
李后建、张宗益(2019)通过对 2005-2007 年中国 31 个省(自治区)的省长的任期进行研究,发现地方官员任期和腐败与企业 RD 投资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官员任期会显著缓解腐败与企业 RD 投资的关系。
由于地方官员的年龄与任期密切相关,因此不少的研究则把官员的年龄和任期结合起来研究地方官员的异质性。
Li Zhou(2005)收集了 1979-1995 年我国各省省长的变更数据,发现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的官员晋升的概率越低。
王贤彬和徐现祥(2008)以 1978-2005 年全国 31 个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为研究样本,也证实了 Li Zhou(2005)的研究发现。
随后,王贤彬和徐现祥(2010)进一步研究发现官员年龄越大,任期越长、职业发展的空间越小,政治激励作用越小,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越低。
再次,地方官员的异质性还表现为官员不同的来源。
---------------------------------------------------------------最新资料推荐------------------------------------------------------ 田伟和田红云(2009)以地方官员是理性经济人为前提,通过构建效用函数分析了官员的来源在晋升博弈中对官员行为的影响,发现在现有的晋升机制下,与欠发达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的官员有更高的积极性发展地区经济,从而实现其晋升的政治目标。
叶贵仁(2010)通过对广东省 T 镇个案研究,发现官员来源会影响官员晋升的策略,本地型乡镇领导人的晋升策略是学习适应,而外来型乡镇领导人则是创造政绩。
徐业坤、钱先航和李维安(2019)以 2004-2019 年 3014 个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表明当新任市委书记是外来型时,企业投资支出下降幅度更大。
最后,地方官员是否具有企业背景也是官员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张尔升(2010)收集了 1992-2007 年我国 31 个省具有企业背景的省委书记和省长数据,检验了地方官员的企业背景对辖区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有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对辖区内经济的增长具有弱负效应,但在控制了三大产业的增长率、人均GDP 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后,有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对辖区内经济的增长则具有弱正效应且有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会重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第一产业的发展。
随后,在张尔升(2010)研究的基础上,张尔升和胡国柳(2019)进一步研究地方官员的企业背景与辖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关系,
3/ 9
结果表明有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与辖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相关且这一影响通常是通过人均 GDP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两个控制变量发挥作用才显著的。
②关于企业 RD 投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的研究 Chang (2019)对 6 个国家 9 个行业 1600 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规模通过技术竞争力与企业 R D 投资相关。
任海云、师萍和张琳(2010)以 RD费用强度、RD 人员强度和 RD 投入绝对额作为企业 RD 投资的衡量指标,通过对 70 家沪市 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 RD费用强度和 RD 投入强度与企业的规模都明显负相关,而 RD 投入绝对额与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且从 RD 费用强度来看,虽然低投入和高投入同时存在,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平均 RD 费用强度还是达到了国际上一致认可的百分之二的基本生存标准同时对 RD 人员投入而言,制造业上市公司 RD 人员投入强度多数都达到了发达国家 10%的标准且比较理想。
但与任海云等(2010)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的是,张西征、刘志远和王静(2019)使用 Lowess 修匀的非参数回归方对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企业投资环境的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小企业盈利能力稳定性较弱,从而抑制了其 RD 投资,但从所有存在 RD 投资的企业来看,小企业 RD 投入强度并不低且 RD 投入强度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倾斜的V型结构。
由于 RD 投资需要融资支持,因此企业融资方式对其 RD 投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