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二十四式易筋经上下部功法(十二大劲)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二十四式易筋经上下部功法(十二大劲)详解
一、易筋前功练法:
易筋经前功,共有十二式,每式动作不同,而各有其妙处。宜于清晨时,在空旷清洁之地,依法练习,待十二式练毕后,再从第一式复练,而复始,晨夕各三次,半年之后,则精神萎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实力倍增,神充气足,诚是易筋换骨之妙。尤其青年人修练,收效更见神速,但须按日行功,切不可稍有间断,若荒怠不勤,决无法预期收效。
易筋前功第一段.混元一气功:
面向东而立。
两足分开,中间相距约一尺,足之位置,须趾与附同一向,成并行线,切忌踏成八字形。
凝神调息,精神集中,不可散漫,心平气和,不可轻浮,摒除一切杂念,不可思乱想,聚气于腹,毋使走泄,在行功用力的时侯,应停止呼吸几秒钟。
头部向上微昂,口宜紧闭,牙齿相接,舌尖抵住牙开,两目向前睁视,有精神的向前凝视,有稍稍怒目之意,睛珠须定,不可稍有闪闭,眼睛不可一开一闭。
然后,将两手拆腕昂起,使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再缓缓略屈其肘节,将手提起少,至腰部稍下处为度。惟两手虽上提,而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所谓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是说以意运气,心里想着这时候是两臂的气力往下注,此时有如按桌踊身之状,如同手掌按在桌上要把身子
跳起来的样子。
略加停顿之后,乃将十指运力向上翘起,而掌根则运力捺下,手掌根要用力往下捺,手指尖则用力往上翘,行功时动作要慢如打太极拳一样的慢,等到手掌及手指用力,达到最高度时,再停顿片刻(手掌捺下手指翘起的这种姿势要保持几秒钟的时间),乃放下手指,提起掌根(手指放下手掌根自然就会提起来),回复原状。此时手臂放松均不着力。
如此一翘一按,是为一度,行四十九度。
要点:
混元一气之势,乃先天之象也。一翘一捺,得手动机,停顿贯气,得手静定,动静相因,而阴阳判,万物主矣。故以下各段,皆由此式而化生。行时宜全神贯注手指掌之间,不可相离,日久之后,则气随神到,而运于,力由气生,而行于外,外相合,而超乎一切矣。若神气涣散,力不专注,是为大忌。在两手上提之时,切不可过至腰上,否则不得其益,且有损于筋骨,慎之慎之。
鼓气于腹,毋使走泄;在手掌根下捺手指上翘时,先要很自然的用鼻吸进一口气,不可快,不可粗,要很平静的吸一口气。当手指用力上翘时,自然而然会停止呼吸,不必用力去鼓气,用力鼓气,会弄成很不自然,反而做得不畅顺。毋使走泄,这种凝神,贯气,用力的时侯,是不能呼气的,一定要停息几秒钟,等手指手掌恢复原状时,才呼出一口气,此时呼气是要由鼻慢慢呼出,不可口,也不可很快的呼出气;象皮球泄气一样,万万不可,切忌切忌。
运气的法要特别注意,姿势、动作程序以及做法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运气贯力更为重要,更为行功成败的关键。在做的时侯,先要平心静气,凝集精神,心无杂念。在两臂气力下注时,并非真正用力下注,而是意想着力往下注,这就是以意运气,练习日久,即可意到气到。在手指上翘手掌根下捺时,此时是真正用力,而且是用极大的气力,同时要全神贯注于指掌之间。当手指手掌放松的时候,精神还是要集中,不能散乱,随便思乱想,或听声音,嗅气味,向人谈话等分心的事都不可做。
有关运气、凝神、贯力,在练习每节动作时,必须融会贯通,注意如运用,日久纯熟,自可
心神领会,运用自如。
凡遇鼓气于腹、毋使走泄、闭口鼓气、凝神鼓气、屏息鼓气、开口屏息、鼓气于中⋯⋯等名词时,应将本段说明详加研究,因其用意相同,不再重复说解。
势站定以后,全身各部肌肉要一律放松,不可紧,只有指明要提精神或运气贯力以至极度之肢体,始得用力,因为每次行功时,并非全身都要紧用力也。
练易筋经,应先练两段,俟熟练后,再练两段,如此陆续增加,自不易发生错误,亦不致感到困难,否则贪多务得,反而不易熟练,将影响学习兴趣。
易筋经前功,着重在增加实力,使力与气相随,大力强身,收效神速。易筋经后功,乃于纯柔之中求运行之道。然实力不足之人,欲其气力运行,诫不易言,故前后两部须分开练习。专线前部,其效用已至为宏伟,如专练后部,则不能单独收效也。
易筋前功第二段.凝神功:
行毕前段功,将气力收起,各部放松不再用力,回复平常站立状态,很轻松的站一两分钟,使全身筋骨稍为舒展,以免过劳。
练习本段时,先将两足紧并,全身立定,鼓气闭口,昂首突视,头部向上微昂,两目向前睁视,与第一式完全相同。
两手则将指屈转握拳,惟拇指伸直,此时握拳极松,不可用力。
握定之后(现在两拳在大腿两边),则将拳移置于大腿前面,掌心与腿面相贴,两手大指则遥遥相对,至此略略停顿之后,即将两手拇指,向上翘起,以至极度(要特别出力)同时两手之其余四指,则用力紧握,务用全力;而两臂之力,则须同时下注,切不可有丝毫提劲,在手指用力的时侯很容易使两臂用力上提,这是绝对错误。
略停片刻之后,两拇指放下,其余四指亦慢慢松开,以复原状,此时两臂则宜用提劲,便气力上收。
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功时宜凝神注气,专心一志,行四十九度。
要点:
此一段,坊本有将两拳贴于大腿旁侧,而拇指向前者,殊不得势,不得势则力不充,力不充则气不行,精神亦因而涣散,以之求功,尚可得手,实谬误之甚也。至于翘指之时,不能稍杂提劲者,则以气力下注,贯于指掌之间,俾拳能愈握愈紧,指能愈翘愈高也。
行此段功夫,宜出之以缓。紧时则气力下注,松时则气力上提,一注一提,所以行气使力也。在表面观之,似乎功夫仅及手指臂,实则遍及于全身,盖以人身肢体,无不通连;而气之源流,又从腑行流而至,无所不及也。在练功时,最忌口鼻呼吸,也就是在行功用力的时侯,要停止呼吸,此在前面已有说明。身体不可动摇,在行功用力的时侯,身体要稳定不可动摇,因皆足以耗气散力也。
凝神即集中精神,勿使涣散,要时常反复练习,即专想某一问题时,勿使其它思想混入,时时惊觉,心一分散,即刻收回,持久练习自可思想集中。
易筋前功第三段.全达全敛功:
行毕第二段功,略事休息,再续行第三段。
此段正立如前,先将两足分开,中间距离约一尺左右,务使趾与跗成并行线,足趾与足跟要成并行线,忌作八字形。
腿部宜运力下注,自己用意想在无形之中把气力往下注,不可稍有松浮,否则身体易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