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知,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如何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去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感受音乐形象,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作为新世纪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要想取得较好的欣赏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体验、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
一、以提高情感体验为核心,营造参与想象创造的氛围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是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段集中地寄予了表现者的情感与思想,把它们传递给观众与听众,以引起情感共鸣。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
1.创设情境,引生“入情”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兴趣点,方能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欣赏《Do Re Mi》时,在欣赏歌曲前先播放美国好莱坞音乐剧《音乐之声》的一个片段,然后简单地介绍一下影片的主要内容。在欣赏歌曲的时候,学生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歌曲是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坐在草地上所唱,从而也更理解了美国乡村音乐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陶冶了情操。
2.鼓励参与,引生“动情”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音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作品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为学生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的理解。这样学生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
二、把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1.重开放式,轻关闭式
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是最容易的环节。如欣赏《瑶族舞曲》,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完毕,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了肯定鼓励。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了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2.重体验式,轻讲解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必须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欣赏《春节序曲》时,进行到乐曲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等学生展开自己的联想去想象出锣鼓宣天的场景后,我给学生提供了锣、鼓、镲、三角铁等乐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并用以上的打击乐器去表现出自己心中热闹欢腾的场景。话音一落,大部分同学一拥而上,这难道不是学生渴望体验、渴望表现的体现吗?一声令下,教室一片欢腾,有乐器的声音,有嘴巴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同时还有旁边同学的笑声,大家乐在其中。见到如此欢
快的场景,我也情不自禁地以打鼓的动作融合进去,顿时,表演的同学更加起劲了,这时,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快乐的海洋、自由演绎自己感情的天地,学生在轻松中得到了艺术熏陶。
三、多媒体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巧妙结合
音乐欣赏课借助多媒体的配合,通过丰富的视觉和优美的音响,既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也开发了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同学们运用形象思维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迈向全面提高素质能力的航程中,架起了快速前进的桥梁。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时,先打开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和作品,了解他在俄罗斯的历史地位,甚至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然后让学生了解《第六(悲怆)交响曲》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了这些知识作为铺垫,再运用多媒体里对该作品的分析和音响片段,逐步让学生接受并理解了这部柴可夫斯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学生兴致盎然,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只有通过欣赏者自己的聆听、欣赏,才能逐步获得音乐欣赏能力。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艺术享受和深深的记忆。在新课程改革迅猛发展的今天,把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之耳”,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身体、情感、智能、审美能力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