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栓形成机制学习抗血栓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剂。
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关系: 凝血与纤溶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凝血系统决定血栓是否形成。 纤溶系统决定形成的血栓能否存在。 凝血因子与抗纤溶因子可促进血栓形成。抗凝与促纤溶因子抑制血栓的形成。 正常生理情况下,和谐共存,病理情况下则产生血栓或出血。
2004
ATIII + Xa
IIa
IIa
ATIII + Xa + IIa (Xa > IIa)
口服Xa 抑制剂 2008
Xa
多靶点iv
多靶点po
多靶点ih
单靶点po/iv 双靶点iv
单靶点po
纤溶系统
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叫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参与纤溶过程的一系列化学物质组成的系统称为纤溶系统。
鲁道夫·路德维希·卡尔·菲尔绍(1821.10.13-1902.9.5) 德国医学家、人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病理学家、古生物学家和政治家
血栓形成三要素
Virchow提出的“血栓形成三要素”当时只用来解释静脉血栓的形成。但在150多年后,该理论被证 明同样适用于动脉血栓的形成。
他的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血管壁改变:包括内皮细胞损伤和抗栓功能减弱。使正常血管内皮分泌的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 血栓调节蛋白等抗凝血物质分泌减少。 2.血液流速减慢:血液流速减慢对血栓的形成至关重要。包括了血流缓慢、停滞、漩涡形成。 3.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增高可激活凝血瀑布, 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的黏度增加,血浆中促凝血物质浓缩。
2·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 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因子Ⅲ和因子VII,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临床上以凝血 酶原时间测定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
内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径可以相互活化。 两者都能启动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在因子Ⅹ处汇合,最后都导致凝血酶原的激活及纤维蛋白的形成。
吸烟、感染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血栓
血流改变
脂质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血液粘稠、缓慢、涡 流形成
血小板的作用
▪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血小板平均寿命7-9天,衰老死 亡的血小板通过血流最终在脾脏被吞噬处理。
▪ 因血管创伤而失血时,血小板生理性止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 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创伤处,并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子;第二段主要是促进血凝并形 成坚实的止血栓子。
凝血瀑布巧记忆法
凝血瀑布巧记忆法
内源性凝血系统
12 11 9 8
3 7
外源性凝血系统
10 5
2
1 13
纤维蛋白
凝血系统激活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
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液高凝和淤血所致。
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破坏了血液中凝血和抗凝因子间的平衡,触发瀑布式凝血连锁反应, 理论上讲静脉血栓形成对血小板的依赖程度很低,而临床实践也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并不能 带来明确的益处,因此静脉系统血栓的防治以抗凝治疗为主。
也就是 1血管壁损伤 2高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异常。
高血压
血管壁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膜增生、 内皮细胞损伤、功
能障碍
内皮素 与一氧 化氮浓 度产生
变化
促凝剂前体变化 即膜凝血调节蛋
白减少
血管痉挛
血栓Biblioteka Baidu
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成分
血液的细胞成分 (即血小板)
被激活的血小板
血液的可溶性成分 (即纤维蛋白原)
血栓性疾病是由血栓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和闭塞,使主要脏器发生缺血和梗死而引发的各类机 能障碍性疾病的总称。
根据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的不同,抗血栓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 和溶栓药物。
血流的通道
血管壁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血 管壁从管腔面向外依次内膜、中膜和外 膜。血管壁内还有营养血管和神经分布。
FDP与D-二聚体
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为小片段,统称FDP。 只有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才能降解出D-二聚体。 D-二聚体是血凝块形成的敏感指标。 FDP表示体内纤溶亢进: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发生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较右侧多2~3倍,这可能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 的行径较长,部分髂总动脉压迫的缘故。
抗凝血药 :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 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
抗凝药物发展趋势:单靶点、直接、口服、方便
ATIII:抗凝血酶III
普通肝素 1930s
ATIII + Xa + IIa
静脉间接Xa 抑制剂
华法林 1940s
低分子肝素 1980s
2002
口服 IIa 抑制剂
2.凝血酶的形成:Ⅹa、Va和Ca2+复合物作用下,凝血酶原活化为凝血酶,最后离开血小板进入 血浆。
3.纤维蛋白的形成:凝血酶在血浆把纤维蛋白原裂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再在XIIIa的催化下, 可溶性纤维蛋白进行单体交叉联结成为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至此血液凝固。
凝血瀑布巧记忆法
凝血瀑布巧记忆法
凝血瀑布巧记忆法
• 1856年,病理学之父Virchow发现肺动脉中的血凝块是由 来自静脉的血栓发展而来,他描述道:“软化的血栓末 端脱落下大小不一的小碎片,被血流带至远端的血管, 这引起了常见的病理过程,我把这一过程命名为栓塞”。 他还提出了与这一研究密切相关的“血栓形成三要素”。
魏尔啸三要素:静脉血管受损现象、静脉血液中断现象、 血液凝固现象。
内膜的内皮是管壁的最内层,是三层中 最薄的一层,表面光滑,便于血液流动。
血管壁的作用:
血流的通道
1.机械屏障:内皮细胞和基板构成通透性屏障,使液体、气体和大分子物质可选择性地透过此屏 障。通过改变细胞间隙的宽度和细胞连接的紧密程度,影响和调节血管的通透性。
2.分泌功能:血管壁的内皮细胞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既可以分泌扩血管物质,也可以分泌 收缩血管物质。既可以分泌凝血物质,也可以分泌抗凝血物质。内皮细胞表面有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能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Ⅰ变为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收缩。
▪ 凝血酶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最受关注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抗血小板药物
凝血
凝血
▪ 凝血即血液凝固,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目前认为有23种之多,这些因子在血液中均以非活化的形 式存在,一旦血管和组织受损,即可启动凝血系统,开始一系列的活化反应,被称为瀑布学说。
▪ 瀑布学说:指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当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可使许多凝 血因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被激活。前一因子激活后,再引起下一因子的激活,逐级放大,直到纤 维蛋白形成,血液发生凝固。
血小板的聚集
▪ 血栓素A2具有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收缩血管作用。 ▪ 血小板内无贮存,当血小板受到刺激而被激活时,血小板内的磷脂酶A2也被激活,进而裂解
膜磷脂,游离出花生四烯酸,后者在环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前列腺素G2和H2, 并进一步在血 小板的血栓素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血栓素A2。 ▪ 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3.提供负电荷的表面:内皮细胞表面有一层负电荷,和血液中带负电荷的有形成分如血小板、红细 胞同性排斥,可避免内皮受损。
血液的成分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 凝血因子、纤溶酶原
血液的层流
中间(轴流)——红细胞 白细胞 外层——血小板 最外(边流)——血浆成分 如果血流缓慢血小板就有机会与内膜接触
血栓形成三要素
抗血小板制剂作用模式
氯吡格雷
GPllb/llla (纤维蛋白原受体)
ASA
COX (环氧化酶) ADP (二磷酸腺苷) TXA2 (血栓素A2) ASA (阿司匹林)
C
ADP ADP
激活 COX
TXA2
胶原、凝血酶、TXA 2
抗血小板药物
▪ 1.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 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拮抗剂 :糖蛋白(GP) IIb/IIIa拮抗剂—阿昔单抗、替罗非班等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西洛他唑、双嘧达莫
血小板活化是形成动脉血栓的关键环节
动脉系统血流速度非常快,高速流动的凝血因子无法直接黏附在内皮破损处。但血小板 具有在高速血流中黏附于内皮破损处的能力,而凝血因子可以黏附在血小板磷脂表面。
如果没有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所形成的反应平台,动脉血栓就很难形成。 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动脉系统血栓预防和治疗重要手段
▪ 除外因子IV为钙离子,其余均为蛋白质;除因子III存在于血管内皮组织,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且大多在肝脏中合成,可以为香豆素所抑制。
▪ 因子XIII以后被发现的凝血因子,经过多年验证,认为对于凝血功能无决定性的影响,不再列入 凝血因子的编号。
凝血过程
➢ 凝血过程的三个期: ➢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 2.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 3.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血小板 von Willebrand 因子/Gplb粘附
胶原 Gpla/lla 粘附
脂核
激活的Gpllb/llla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ADP 5羟色胺 血栓素A2
血小板4因子
CD 40配体 thrombospondin
组织生长因子β
血小板的活化
▪ 在正常血循环中血小板处于无活性状态,当血管内皮损伤等凝血因素启动后,血小板被激活。
从血栓形成机制学习抗血栓治疗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 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血栓在结构上系由血管内激活的血小板和血小板所聚集的纤维蛋白组成。
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
凝血过程瀑布学说
内源性凝血系统
XIIa
+ 抗凝血酶III
XIa
IXa
蛋白C/蛋白S
+ VIIIa
Va
外源性凝血系统
+ VIIa - IIIa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Xa 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交联纤维蛋白
1.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此阶段从组织受损开始,经过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形成激活凝 血酶原的复合物。在内源性途径,首先Ⅻ被激活为Ⅻa,随后Ⅻa把Ⅺ、Ⅸ激活为Ⅺa、Ⅸa,然 后Ⅸa在Ⅷa和Ca2+参与下在血小板膜表面把Ⅹ活化为Ⅹa,Ⅹa在Va和Ca2+形成复合物后便将 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在外源性途径,则由Ⅶ激活开始,Ⅶ和Ⅶa均能与组织的促凝血酶原激 酶成为复合物,在Ca2+和磷脂存在下活化X为Xa。自Xa以下的途径成为共同途径。
凝血酶原复合物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过程
根据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途径的不同,将凝血过程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1·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心血管内膜受损,或血液流出体外通过与异常表面接触而激活因子Ⅻ,参与 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胶原等)接 触而启动。
▪ 虽然瀑布样的凝血现象被广泛肯定,但是具体的数学模型还没有建立。这种学说也只是假说。
凝血因子
▪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
▪ 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
▪ 主要的凝血因子有12个,按照发现的顺序以罗马数字命名,其中因子VI是因子V的活化形式,已 废用。故从罗马数字I到XIII。
▪ 2.影响血小板活化扩增的药物 ▪ 环氧化酶抑制剂 :阿司匹林 ▪ ADP-受体拮抗剂 :氯吡格雷(波立维) 噻氯匹定(抵克力得) ▪ 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沙格雷酯、西酞普兰 ▪ 凝血酶受体拮抗剂(未上市):Vorapaxar( SCH-530348) 、 Atopaxar( E5555)
▪ 血小板活化:是指静止状态的血小板在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其膜糖蛋白发生显著变化,在血小板 膜上大量表达,成为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包括了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
血小板的释放或分泌
▪ 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可将贮存在自身致密体的物质排出。 ▪ 从致密体释放的物质主要有ADP、ATP、5-羟色胺、Ca2+。 ▪ ADP:二磷酸腺苷,是体内最重要的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 ▪ ADP可引起血小板聚集,且呈剂量依赖。 ▪ 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
右髂总静脉较短,走向亦较直。
左髂总静脉较长,且较倾斜。
▪ 2 7 9 10 在肝脏中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成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血栓类型
按照形成过程分类 白色血栓 红色血栓 混合血栓 透明血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