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完美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意见。 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 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 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 随心所欲,而不会越出规矩。”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名言警句类
①用于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堪: 忍受
•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 一瓢水, 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 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课文探究
•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之: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 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罕》)
笃: 忠实,坚守。 仁:仁德
切问而近思:恳切的提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虑当前的事。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 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 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课文探究

自己 替
泛指多次
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复习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 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 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 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走 一定 在其中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好的方

面,优 点
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述而》)
试试自己来翻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 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 短处就要改正。”
课文探究
•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 比喻 •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
明时间的宝贵。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子罕》)
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
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
•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 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水: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曲肱:肱,音gōng,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
于:对,对于。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 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中间 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 样。”
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 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 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子罕》)
川: 河。
逝:流逝。
斯: 这,指河水。 舍:舍弃。
•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流去 的河水一样, 日夜不停呀。”
者: 代词, … …的人 好: 喜欢,爱好。
乐: 以… …为乐趣
•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 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 为乐的人。”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
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的修养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 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 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 恨,不也是君子吗?
每天
自我检查,反省
zēng
wèi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12、《论语》十二章
也、也是
先生,指孔子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y亦uè说



通“悦”,愉快
代指学习的内容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家?不人了解不(知我)而生不气,愠发怒,
不亦君 子 乎 ? ”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却,表示转折 就有害(《为政》)
试试自己来翻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 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 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 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旧的知识
做,成为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 • 温习学过的知识 ↙

↙• 独立思考
•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重点字词:罔、殆
学习 辨正统一 思考
迷惘
停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雍也》)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而
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三、通假字 说 ——悦
四、背诵全文
有 ——又
• 1、作家作品类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2、成语类
• 温故知新
三省吾身
• 三人行必有我师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顺接
表示修饰关系 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
表示并列关系 学而不厌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时习之
表示转折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永远的孔子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
•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三省吾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有:同“又”。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的。 惑:迷惑,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三有人自行己必学有习我的师地焉方,孔子.说:
4、人一不个知人而总不有愠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整体感知
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
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 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