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5题

1、平棋:在木框架间放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称为

2、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这种做法在宋称为

3、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可用在柱间挂落下,此种形状之雀替。

4、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以缓和曲线,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升起”。

5、歇山顶:它是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的屋面式样。歇山的等级仅次于庑殿,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6、推山 : 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有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歩架的距离都不一致。

7、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

8、《营造法式》 :是王安石推行的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书中资料主要采自历来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9、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这种做法称为“侧角”。

10、黄肠题凑:黄肠—柏木芯;题—头;凑—聚椁的一种做法,用于西汉帝、王级别墓室的建筑方法。用剥去树皮的黄芯柏木枋,平铺叠垒构成大型墓室,枋端头都指向室内,与同侧椁壁垂直。

11、阙: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一种高建筑物,由防卫性建筑演变而来,是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多为土木结构,楼基和墩台均为夯筑,外用砖包砌,墩台上面建楼,有单阙、双阙、三出阙各种等级。

12 、平坐:楼阁式建筑上由楼层向室外挑出的平台,或走道部分,有平台、栏杆和斗拱组成。 13、覆斗式封土:封土堆像古代的斗倒扣着的形状,形成底大顶小的椎体,顶部和底部同为正方形。

14、昭穆之制 :昭穆”是古代的宗法制度,规定了在宗庙和墓地的一辈人和一辈人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在始祖左边,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在右边,为穆。一般采取七庙或九庙的布置方式。

一、简答题3题

1、简要回答明十三陵的布局特点:

答:十三陵总体布局特色:利用自然,共用神道A、陵区东西北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各据冈峦,面向中心——长陵;

B、陵区入口起点石牌坊遥对天寿主峰,南面山口处有龙山、虎山如同双阙;

C、自南往北,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像生到龙凤门(棂星门),作为共同神道使用,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之类;

D、神道略倾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

E、轴线长而富有变化,各单独陵墓的空间变化也很丰富;

F、总体气势磅礴、恢宏壮丽。

2、简要回答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与成就。

答:A、布局:轴线串联,轴线上反复用圆,显示天圆地方。B、充分运用对比手法C、环境处理:建筑只占1/20的面积,融于绿色之中;轴线上的建筑位于高地,树比路略低2.5米,超然于林海之上与天相接。D、单体:强调圆形的重复,表达完美和谐的天的概念。E、运用数字与色彩的象征。

3、简要回答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答: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2、保持构架制原则;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4、简要回答明清皇家苑囿的特点

答:1、规模大、占地广、选址好,2、多元功能类型——“前宫后苑”。宫殿部分自成一区,主体布局较严整,中心建筑尺度很大、色彩壮丽;3、平面构图上建筑群中轴对称,建筑与建筑之间轴线平行错位;4、立体构成:主体空间—主体建筑通常位于岛上,起统帅作用;5、重视视觉收放,具有丰富的轮廓线;6、集仿各地名园,园中之园。7、山石:叠石只用在园中园等小范围中;大范围内,主要依靠堆土成山;8、花木: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

5、简要回答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基本特征及其在结构上的主要成就。

答:A、*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台基低矮B、结构:“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内外柱同高;铺作层:斗栱起结构作用。C、殿内用平闇、平棊、藻井。

D、脊槫下不施侏儒柱而仅施叉手,上平椽下用托脚,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E、斗拱雄大

F、屋面坡度缓和,出檐深远。

G、采用侧脚、生起、卷杀,外观曲线与微斜的线相结合;

H、色彩简洁、门窗简洁

I、体现了宏伟雄大与端庄华丽结合的唐风。)

结构技术上的成就:A、解决了较大跨度和出檐的悬挑问题B、梁架采用叠梁和三角屋架相结合的形式。C、初步建立了模数化规格化技巧。D、斗拱的结构功能明确,柱头上斗拱解决悬挑问题。

6、唐乾陵布局特点

答:(1)以山为陵,凿山为穴;2)以梁山东西双峰为阙,整个陵区显得崇高、雄伟,选址非常成功;(3)以双阙间依势而上的坡道为神道,神道两侧列门阙、石柱、石像、石人等,山上遍植柏树,烘托出肃穆的陵园氛围,所费少,收效大;(4)在形制上,唐乾陵继承了秦汉时陵区四面有墙,墙中辟门之制,并加长强化前导序列,同时开创了合葬制、因山为陵等形制。

7、为什么说中国城市建设取得较高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书本

答: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洪、排水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①对于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②为保证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于郭的设置。③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④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⑤我国古代对都城绿化很重视,历代帝都道路两侧都种植树木。⑥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提高,城市防火问题也突出起来。⑦关于城市的排水处理,汉长安已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唐长安城是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

8、简要回答西藏布达拉宫的组成和艺术成就。

答:1、组成1)山脚下—“雪”,坐落着政府机构,监狱,监狱,作坊,马厩等;2)白宫—佛侣学校、诵经堂、扎康(喇嘛居住)3)红宫—佛堂,历代喇嘛灵塔殿。2、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