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提问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法
一、提问概述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活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
学问学问,要学习就离不开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问”字更是必不可少。
正如我国宋代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
”提问正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及学生的认识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激发思维
提问的首要作用是在学生心理上激起“心愤口悱”的状态,从而促使其思维不断向前发展。
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发的时候,提问会激起他们的悬疑,从而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的时候,提问会激发他们开辟新的通路,接通新的联系,产生顿悟和突破;当学生要对思考过的问题进行整理的时候,提问又会促使其思维有条理地收拢,得出圆满的结论。
2.检查学习
课堂教学既要依据既定的教学计划,又要根据授课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计划。
怎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呢?怎样准确把握学生理解上的问题或障碍所在?提问便是一重
要手段。
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回答即是信息反馈。
教师可以据此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补充原先的教学计划。
3.提醒注意
提问也是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听讲兴趣、维持课堂纪律的有效手段。
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出现无关活动时,教师巧妙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产生兴趣,可以使学生感到有新的东西需要探索,从而使他们在思想“开小差”时迅速“归队”。
二、提问的方法
1.理解性提问法
当某个概念、原理讲完之后,或是课程结束之时,为了检查学生对新学到的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可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
这种提问法根据学生理解程度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种形式:(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原理或事实、事件进行描述,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正确。
其表现形式如:你能叙述……的过程吗?等等。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心思想,以了解学生是否抓住了所学知识的实质。
其表达形式如:通过……的学习,你能说出……中心思想吗?等等。
(3)要求学生对事实、事件进行比较,区别其本质的不同,以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其表达形式如:为什么说……比……更……?等等。
2.分析性提问法
为了让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到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相似概念之间形成分化,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分析性的问题。
其表达形式如:……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等等。
分析性提问往往不具有现成的答案,学生仅靠死记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或照搬教师提供的材料是无法圆满回答的。
这就促使学生去仔细鉴别、寻找根据、组织语言、理清思路,进行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
当然,学生的回答经常是简短的、不完整的,需要在教师不断的提示和帮助下,才能照搬、才能逐渐达到提问的要求。
因此,教师除鼓励学生回答外,还必须不断地给予提示和探询;学生回答后,要针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使学生获得对问题清晰而完整的解答。
3.综合性提问法
当需要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原理、规律预测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其表达方式如:根据……你能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吗?等等。
综合性提问通常有多种答案,且与多方面的知识相联系,需要学生根据提问的意图,检索、综合有关的知识,从各个可能的方面设想、论证答案。
另外,综合性提问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的或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
因此,综合性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及训练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特殊的作用,尤其适合于课堂讨论。
三、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1.精选内容
提问要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必须首先对所提的问题进行仔细推敲、总体设计。
其一,要考虑所提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所提问题要切中要害、富于启发,使学生有“想头”,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其二,要考虑所提问题与学生接受和理解程度的关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学生的思维循序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其三,要考虑提问措辞的清晰与连贯,提问的措辞应简明易懂,使学生明确问题的重点以及教师对回答问题的要求。
2.选准对象
提问要选准对象,做到因人施问。
对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问题,要注意让理解水平、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
3.把握机会
提问除按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外,也应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当发现某学生听课精力分散时,可借助提问促使其用心听讲;当学生听课面露难色或交头细语时,可通过提问及时了解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