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国外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1-0130-04
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国外研究述评
陆诤岚1,陆均良2,李云云1
(1.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中国浙江杭州310018;2.浙江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58)摘要: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但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旅游业的环境问题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文章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旅游景区开发后带来的环境影响及其原因。

关键词: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自然和文化资源,无论是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在对游客的吸引力方面,资源的
质量都是最重要的。

但是,
旅游业的发展对这些资源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
态环境退化、传统文化的丧失等。

这些负面影响将对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害。

充分认识这些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将有利于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景区是拥有优质自然和文化资源,经过规划、组织,提供游览活动的区块。

本文针对国外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为国内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1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范围
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范围是在旅游景区内,为了开展旅游活动进行的一系列规划设计、开发和建设活动以及旅游活动进行中旅游设施的运营和游客的游览活动对景区内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目标是要明确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环节、途径以及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对旅游景区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

环境科学的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多种因素相关,受到多种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各种政策法规、技术水平、管理体制、地方文化等等的交叉影响(Eldon D.Enger ,2006)。

同理,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也将涉及这些领域,因此,研究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范围内。

当然,一些对环境不利的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身也是多种
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将不包含在本文的研究范
围中。

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首先要明确的是旅游业的发展是否造成环境问题,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989年,M ichael Romeril 研究了旅游业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了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具有负面效应,并指出,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作为旅游资源服务于旅游业以后,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之后,对特定旅游区域环境问题的研究广泛展开。

2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研究涉及的景区资源类型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针对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展开。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各种类型的保护区(protected areas)。

保护区因为资源独特,景观优美,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

尽管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是在特定的区域展开,但是规划、建设及管理不善等原因仍然引起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或破坏,并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Catherine Marina Pickering ,2007)。

在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落后的地区,纯粹的保护区是一种“奢侈”,因为,保护区不能带来经济收益,而且还需要保护资金。

发展旅游为保护区获得经济收益提供了可能,因此,在这些地区,利用保护区发展旅游成为一种必然(J.Buultjens ,2005;Gerard S.Dharmaratne ;2000)。

Sandra Wall Reinius 系统阐述了保护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后产生的各种问题。

很多的研究也是针对保护区发展旅游产生的环境问题展开的。

收稿时间:2008-08-10;修回时间:2008-1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7BJY135)和浙江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07C23100)联合资助。

第29卷第1期经济地理Vol.29,No.12009年1月ECONOM IC GEOGRAPHY Jan.,2009
第1期陆诤岚,陆均良,李云云: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国外研究述评131
在资源类型上,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山地/山林和海滨两大类型。

这是由于这两种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其他的研究还涉及到湿地、古城(Graham Parlett,1995)等文化遗产。

2.1山地旅游区
旅游业发展对山地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了较大的争议,但是这些争议并没有对后期山地旅游的发展产生影响(Vincent May,1995)。

山地旅游区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还因为大部分的山地比较偏远,可进入性差,经济落后。

在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保持当地的生态环境并获得经济发展的机会,发展旅游业是目前这些地区普遍采用的经济发展途径。

但是,当旅游业在这些地区高密度发展后,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就凸现出来。

Sanjay K.Nepal的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其中,山地资源又是主要的资源类型。

因此,山地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研究非常重要。

2.2海滨旅游区
海洋生态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可再生的。

如果海洋资源得到良好的管理,可以持续开展多种经济活动而不降低其生产能力。

旅游开发是海滨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Derrin Davis,2001)。

海滨度假是传统的旅游项目,市场广阔且增长迅速,大规模的海滨旅游开发及海上旅游项目,如游艇,引起了海洋及海滨生态环境的退化(C.M ichael Hall,2001)。

这些退化目前已吸引了学者的研究视角,保护海洋生态资源的呼声已越来越高。

3旅游活动在景区产生的环境影响
许多学者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以世界各地多个旅游景区为样本进行了环境问题的分析。

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由于开展的旅游活动的不同,资源特征的不同,产生的具体的环境问题是不同的。

但是,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旅游业在各地的广泛发展,以及旅游人数的迅速扩张,旅游与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

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因而成为研究的重点。

旅游活动在景区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3.1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旅游景区的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

地表水中有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废弃的垃圾,旅
游接待设施,特别是营地、住宿设施、厕所(J. Buultjens,2005)直接向水体排放废水,引起水体的污染,甚至引发水体的赤潮(Joseph E.Mbaiwa,2002)。

地下水污染表现为硝酸盐污染、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污染(D.Daby,2002)。

地下水污染是由景区内置于地下的污水处理设施泄漏以及住宿设施直接向地下水排污引起的。

水体污染直接导致景区内饮用水的短缺(Günay Kocasoy,2008)。

3.2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表现为对景区内动物,特别是鸟类筑巢的影响(Joseph E.Mbaiwa,2002)。

另外,噪声也影响到部分游客的游览体验(J.Buultjens,2005)。

噪声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一是旅游交通工具,特别是用马达的车、船等;二是景区内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三是游客自身产生的噪声,如有的游客边游览,边播放音乐。

3.3土壤侵蚀与污染
土壤侵蚀表现为景区内一些植被受到破坏,引起土壤裸露,进而由水产生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植被受到破坏通常由游客行走(Colin Arrowsmith,2002)、踩踏以及一些旅游设施的建设,如滑雪场等引起的(Vincent M ay,1995)。

景区内土壤侵蚀多出现在游步道的两侧以及游客自行“开发”的道路(Christine N.Hall,1989)。

3.4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有景区外部,也有内部。

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在自然保护区大气污染研究方面有比较系统的监测和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K.E.Percy,D.F.Karnosky,2007)。

景区内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CO、NO X、CO2、PM10、SO2和VOC(挥发性有机物)。

其中,CO2、NO X的排放量都非常大,这是燃烧化石燃料的结果(NPS,2001)。

化石燃料的燃烧主要用于交通(NPS,2007)和住宿设施。

4影响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因素
影响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这些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两大方面:旅游设施建设和游客的活动与行为。

旅游设施建设主要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活动设施的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交通道路建设和住宿设施建设方面(Stefan,2002)。

4.1交通的影响
交通建设包含了机场、铁路、公路、港口、船坞、
132经济地理第29卷
停车场及其配套设施等各种类型的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的建设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土地上的植被被清除,有关的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

另外,交通道路的建设使大量交通工具的进入成为可能,引起能源消耗、噪声污染和由能源使用引起的大气污染。

海上的交通则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并造成海水的油污染。

因此,交通道路是影响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Hielke D.Regnerus,2007)。

近年来,航空业的发展对旅游景区的影响进一步被关注。

航空业的环境影响并不仅仅是机场建设,更包括由此引起的游客市场和游客规模的变化,这将引起旅游景区新的环境变化(Ruwantissa I. R.Abeyratne,1999;Paul Peeters,2007)。

4.2住宿设施的影响
住宿设施包括各种类型的饭店、度假村、旅馆等。

这一方面的研究是从住宿接待企业微观环境管理的层面开始进行的(David Kirk,1998;M.J.Alvarez Gil,2001)。

住宿接待企业由于没有产生明显的,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因此,在环境影响方面的管理是相对落后的。

但是,由于市场和法律的要求日趋严格,住宿接待企业在减少环境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住宿设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占用、能源消耗以及排污(Becken,S.,2001;Biesiot,W.,1999;S.M.M ohammed,2002)。

目前,住宿接待业环境影响的研究已经发展到行业层面。

Hana Ayala的研究表明,住宿接待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住宿接待企业在度假地的规模扩张,引起了度假地环境质量的改变,反过来影响到住宿接待企业的发展,因此,饭店经营与旅游景区的环境影响联系起来。

而有关旅游景区环境影响的研究开始涉及到了接待住宿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问题,两个方向的研究实质上反映了住宿接待设施与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建造在度假地中的饭店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这一点与建造在城市中的饭店有显著不同,因此,这一类型饭店的建设和运营受到广泛关注。

这类饭店的运行如果毁坏了当地的环境,那就是毁坏了饭店经营的基础,是“自我灭亡”(Hana Ayala,1995)。

4.3旅游活动设施的影响
景区内的旅游活动设施是利用自然资源,为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增进旅游体验而设置的活动场地和设备。

例如,山地滑雪场、海滨的冲浪、划船、游艇等。

旅游活动设施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

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是由施工引起的;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则与游客活动和设备运行有关。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以设施的综合环境影响为重点。

例如,滑雪场对野生生物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滑雪场减少了或分割了生物的栖息地,并引起动物行为的改变;破坏土壤和植被;雪道的建设引起土壤的侵蚀和物理化学特性的改变等(Davide Geneletti,2008)。

高尔夫球场引起环境的退化与污染(C.M ichael Hall,2001)。

4.4游客活动的影响
游客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已经有了广泛的描述,已有的研究基本认同这一观点。

但是,游客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游客活动与行为”这个影响因子较难进行定量分析,影响的程度、途径也较难分析。

M arion hercock从游客对景区环境影响的角度着手,通过对三个地区Cape Domett、the Admiralty Gulf和the Mitchell Plateau在旅游吸引力、游客种类、游客行为特征等方面的不同,比较了游客行为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游客行为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的行为关系到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的设计标准,资源保护的策略等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Gordon Cessford,2003)。

游客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游客的规模有重要的关系。

少量的游客活动,在环境的承受范围内,并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只有在游客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时空分布不均(David N.Cole,2003;Raoul Beunen,2008),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的可承受范围,才引起不可恢复的破坏。

普通游客在旅游景区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并不完全受主观意识的引导,而是受限于旅游景区的资源条件、设施、管理方式等因素。

游客一般根据旅游景区的既定条件决定自己的旅游活动和行为。

5研究的发展方向
今后,旅游业环境影响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发展旅游业(Bun Yong Ahn,2002),确保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在设施建设方面,重点研究如何规划、建设、运营这些设施以使环境影响最小,尤其是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规划环节,落实景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内容;游客的旅游活动应如何安排和设计,关键的是景点布局和游步道规划;在游客行为管理方面,重点是游客如何组织和引导,包括对游客的宣传、生态教育和市场营销环节。

参考文献:
[1]UNESCO.The Effects of tourism on socio-cultural va lu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6,(4):74-105.
[2]Meleghy T,M.Preglau,A.Tafertsofer.Tourism development and
value chang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12):201-
219.
[3]Eldon D.Enger,Bradley F.Smith,Anne Todd Bockarie.En viron-
mentalscience—A study of interrelationships(Tenth Edition)[M].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6.
[4]Michael Romeril.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accordor dis-
cord?[J].Tourism Management,1989,(10):204-208.
[5]Catherine Marina Pickering,Wendy Hill.Impacts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m on plant biodiversity and vegetation in protected
areas in Australi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85:791-800.
[6]I.Petrosillo,G.Zurlini,M.E.Corlianò,N.Zaccarelli,M.Dadamo.
Tourist perception of recreational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in a marine protected are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1):29-37.
[7]Sanjay K.Nepal.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The Nepa lese
Himalay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3):661-681.
[8]J.Buultjensa,I.Ratnayakeb,A.Gnanapalab,M.Aslam.Tour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in Ruhuna National Park
(Yala),Sri Lanka[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733-742.
[9]Gerard S.Dharmaratne,Francine Yee Sang,Leslie J.Walling.
Tourism potential for financing protected are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3):590-610.
[10]Sandra Wall Reinius,Peter Fredman.Protected area as attrac-
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4):839-854. [11]Graham Parlett,John Fletcher,Chris Cooper.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Old Town of Edinburgh[J].Tourism Manage-
ment,1995,(5):355-360.
[12]Vincent May.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the1992Winter
Olympic Games[J].Tourism Management,1995,(4):269-275.
[13]Sanjay K.Nepal.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The nepaese hima-
lay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3):661-681. [14]Derrin Davis,Donald F.Gartside.Challenges for economic
policy i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marine natural resource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6):223-236.
[15] C.Michael Hall.Trends in ocean and coastal tourism:the end of
the last frontier?[J].Ocean&Coastal Management,2001,(44):
601-618.
[16] D.Sun,D.Walsh.Review of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m in Australia[J].Journalof Environ-
mental Management,1998,(53):323-338.
[17]Maria Kousis.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a social movements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468-489 [18]Joseph E.Mbaiwa.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Okavango Delta,north-
western Botswana[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3,
(54):447-467.
[19] D.Daby,J.Turner,C.Jago.Microbial and nutrient pollution of
coastal bathing waters in Mauritius[J].Environment Interna-
tional,2002,(27):555-566.[20]Günay Kocasoy,Hatice imer Mutlu,B.Aylin Zeren Alag觟z.
Preven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t the tourism
regions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simple method for the domestic
wastewater[J].Desalination,2008,(226):21-37.
[21]Colin Arrowsmitha,Robert Inbakaranb.Estimating environmen-
tal resiliency for the Grampians National Park,Victoria,Austra-
lia:a quantitative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2,
(23):295-309.
[22]Christine N.Hall,Fred R.Kuss.Vegetation alteration along trails
in Shenandoah National Park[J].Virginia Biological Conserva-
tion,1989,(3):211-227.
[23]K.E.Percy,D.F.Karnosky.Air quality in national area:Interface
between the public,science and regulation[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7,(149):256-267.
[24]NPS2000/2001.Air Emissions Inventory Summary Report for
Twenty-One National Park Units.Intenet inversion at:http://
/air.
[25]Stefan G.ossling.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2,(12):283-302.
[26]Hielke D.Regnerus,Raoul Beunen,Catharinus F.Jaarsma.
Recreational traffic management:The relations between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J].Transport Policy,2007,(14):258-267.
[27]Ruwantissa I.R.Abeyratne.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and air transport o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1999,(5):31-37.
[28]Paul Peeters,Eckhard Szimba,Marco Duijnisveld.Major envi-
ronmental impacts of European tourist transport[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7,(15):83-93.
[29]David Kirk.Attitudes t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held by a
group of hotel managers in Edinburg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8,(17):33-47.
[30]M.J.Alvarez Gil,Burgos Jimenez,J.J.Cespedes Lorente.A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performance of Spanish hotel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1,(29):457-471.
[31]Becken,S.,Frampton,C.,Simmons,D..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he accommodation sector—the New Zealand case[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9):371-386.
[32]Wouter Biesiot,Kassa Jan Noorman.Energy requirements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a case study of the Netherlands[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8):367-383.
[33]S.M.Mohammed.Pollution management in Zanzibar:the need
for a new approach[J].Ocean&Coastal Manage ment,2002,
(45):301-311.
[34]Kian Foh Lee.Sustainable tourism destinations:the importance
of cleaner produc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1,
(9):313-323.
[35]Hana Ayala.Ecoresort:A“green”master plan for the interna-
tional resort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6,14(3&4):351-374.
[36]Davide Geneletti.Impact assessment of proposed ski areas:A
GIS approach integrating biological,physical and landscape
indicators[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8,28(2-3):116-130.
(下转152页)
第1期陆诤岚,陆均良,李云云: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国外研究述评133
152经济地理第29卷
THE EVOLUTION ANALYSIS TO THE SPACE-TIME DIFFERENCE OF LIAONING PROVINCE TOURISM ECONOMY
CHEN Xiao1,2,WANG Dan1,2,ZHANG Yao-guang3,ZHAO Yi-xing4
(1.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AS,Nanjing210008,Jiangsu,China;2.Graduate School,CAS,Beijing100039,
China;3.Sustained Development Center of Marine Economy,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116029,Liaoning,China;
4.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ment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16,Hebei,China)
Abstract:The text takes14cities of Liaoning province as examples,and analyses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tourism economy and the space-time evolution of the difference from1992-2004by the methods of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Theil index and Geography centralized index.Then the text decomposes the difference of Liaoning province tourism economy from the area point of cities by sea or away from sea.From the outcome we see that the collective difference is going down slowly,while most tourism economic centralizes in two cities,what is more,the grads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area is great.With the results the author supplies some advice to develop the tourism quick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from area to area.
Key words:tourism economy;space-time difference evolution;Liaoning province
作者简介:陈晓(1980—),男,江苏徐州人,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规划。

E-mail:aixiao1122@。

(上接133页)
[37]Marion hercock.The impacts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m in the
remote North Kimberly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J].The
Environmentalist,1999,(19):259-275.
[38]Gordon Cessford,Andreas Muhar.Monitoring options for visitor
numbers in national parks and natural areas[J].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2003,(11):240-250.
[39]David N..Cole1Terry C.Daniel the science of visitor manage-
ment in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from verbal reports to
simulation models[J].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2003,
(11):269-277.[40]Raoul Beunen,Hielke D.Regnerus,Catharinus F.Jaarsma.
Gateways as a means of visitor management in national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J].Tourism Management,2008,(1):138-
145.
[41]Christine Lim,Michael McAleer.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J].Environmental Modeling&Software,
2005,(20):1431-1438.
[42]Bun Yong Ahn,Bong Koo Lee,C.Scott Shafer.Opera appli-
cation of 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framework[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1-15.
OVERSEAS REVIEW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IN SCENIC AREA
LU Zheng-lan,LI Yun-yun,LU Jun-liang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Urban Management,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Zhejiang,China
2.College of Tourism,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58,Zhejiang,China)
Abstract:With the quickly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to constrain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area.So,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This article is a review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its reason overseas.
Key words:scenic area;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literature review
作者简介:陆诤岚(1973—),女,浙江杭州人,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环境管理。

E-mail:zllu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