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建议探讨

合集下载

汶川地震对四川遗产地旅游的影响及市场恢复策略前瞻

汶川地震对四川遗产地旅游的影响及市场恢复策略前瞻

珥川遗产地旅 游带来的影响进 行 了定性 分 游 受到 重 创 。 本文 依据 国际 上 对 于旅 游 危 机 管 理 的研 究成 果 ,对汶川地震 可能对
析 ,并 就 灾后 旅 游 恢 复提 出建 议 。
[ 关键 词]汶 川地 震
遗 产旅 游
旅 游 灾害
恢 复 策 略

引 言
重点文保单位和 7 处省级文保单位遭受损失 , 9 馆藏文物损失 7 8 5 4 旅游业的人财物 损失
灾害地区地理范围的大小。据此分析汶J地 震对四川省 i i 旅游总收入 占到全省 G P的 1 D 1 6% 旅游对 当地经济的意义显 难恢复 而易见 。因此 在灾难发生之初 即着手启动应急措施 制定和实 遗 产地旅游市场的预期影响如下 :
施旅游恢复策略 , 这对于 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和经济恢复具有极其
虽然- _庙 等古建筑垮塌 但堰体本身经受住 了大震的考验 ,鱼 -T _
嘴 宝 瓶 口 、飞 沙堰 几 处 重 要 设 施 无 大碍 ,其 遗产 魅 力不 会 受 到
二 汶川地震对 四川省遗产地旅游 带来 的直接影 响
1 旅 游 业务 的全 面暂 停
影响 反而会因为度过 此次地震劫难而更添传奇色彩 。省 内其他
2 旅 游 基 础设 施 的 损 毁 .
的遗产损失有限 ,灾后重建 完全可 以恢复 各遗产景 区的旅游。从 心价值 ,相反震后中国政府积极作为的出色表现和全 国人民 、海 外 同胞万众-, b共度难关的行动 向全 世界 展现 了中国政 府和 民众 2 四川遗产地旅游发展态势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从宏观上看 ,中国是~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 目的地和旅游 市场 ,2 0 旅游外汇收入 4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2 % 国内 07 1 9 35 旅游收入 7 7 亿元 ,增长 2 % ,旅游业总收入 1。 万亿元 ,增 71 4 g

九寨沟地震报告

九寨沟地震报告

九寨沟地震报告摘要: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震中位于九寨沟景区核心区域,造成该地区旅游业和交通出行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本报告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就此次地震的震情、灾情和救援情况做出详细说明。

一、地震震情截至2017年9月初,四川省防震减灾局统计,九寨沟地震共造成24人死亡、493人受伤,其中7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9亿元。

地震波及范围包括九寨沟国家级景区,毗邻的阿坝县、北川县、松潘县等多个县区。

九寨沟景区被认定为Ⅷ度地震区域,此次地震也是该区域近百年来震级最高的地震。

二、地震灾情九寨沟地震造成的主要灾情为道路塌方、房屋损毁和通讯中断。

灾情最严重的是九寨沟景区内,受损件数高达92%。

由于该景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出行和供水供电受到很大影响,造成游客滞留和居民生活困难。

据有关部门调查,此次地震共造成91,100人次游客滞留,其中82,700人次在九寨沟景区内。

三、救援情况此次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阿坝州、成都市、九寨沟县等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均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同时,全国许多企业和社会组织也自发捐款捐物并派出救援队伍,协助灾区救援和恢复工作。

截至目前,共有37个省市自治区的126支抗震救灾队伍、总计5,470名救援人员赶赴灾区,参与救灾和重建工作。

此次抗震救灾展现了中国人民紧密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结论:此次九寨沟地震灾害,使众多人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和损失。

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救灾过程中紧密协作,各项防灾减灾措施逐渐完善。

在此,我们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地震灾害的风险,加固房屋、建立防灾减灾意识,以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不幸。

九寨沟调查报告

九寨沟调查报告

九寨沟调查报告九寨沟是一座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然而,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发生严重地震,给当地人民和游客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此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对九寨沟的调查,并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以了解这次地震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

一、地震的影响地震导致了九寨沟地区的山崩和滑坡,给当地人民和游客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据统计,地震造成了25人死亡,525人受伤,其中169人重伤。

同时,有100多名游客被困在地震现场,不得不暂时留在九寨沟。

此外,地震还给九寨沟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包括景区内的部分景点和住宿设施的损毁,以及周边的商品和服务业的受损。

二、九寨沟的救援和重建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展开了对九寨沟的救援和重建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一大批物资和医疗设备,为伤者提供了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救援。

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了抗震救灾和清理工作,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此外,政府还积极组织了重建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九寨沟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业。

三、未来发展的前景尽管地震给九寨沟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我们仍然相信,九寨沟将会继续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九寨沟已经迅速恢复了大部分基础设施和旅游业,并且已经重新开放。

未来,九寨沟将会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共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调查的结论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地震对于当地人民和游客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其次,政府在地震后展开了有效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帮助当地人民度过了难关。

最后,我们相信九寨沟将会在未来继续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为当地经济和人民的福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地震给九寨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们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九寨沟将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愿意为九寨沟的重建和发展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希望其他人也能够加入其中,共同推动九寨沟的繁荣发展。

汶川地震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其灾后振兴对策

汶川地震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其灾后振兴对策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Ⅲ)1.引言 (1)1.1震区整体受灾情况 (1)1.2 对旅游业整体影响 (1)2 汶川地震对震区旅游业的负面影响 (2)2.1 地震对景区、景点的影响 (2)2.2地震对游客数量带来的影响 (3)2.3地震对当地旅游从业者的影响 (5)2.4地震对当地旅游规划的影响 (6)3 汶川地震对震区旅游业的正面影响 (7)3.1 各国对于当地风景、风俗的报道 (7)3.2 国家在灾后对当地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及政策扶持 (7)3.3 产生一些新的旅游景点及项目 (8)3.4 各种组织对当地珍贵遗产的重视及采取的一些保护性的挽救措施 (8)4 灾后旅游振兴的对策 (9)4.1 将旅游业纳入灾后重建重点规划 (9)4.2迅速恢复通往景区的交通道路及接待设施等基础设施 (10)4.3适当推动旅游企业的兼并重组,建立实力雄厚的旅游集团 (10)4.4 进一步加大四川旅游品牌的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 (11)4.5 拓展地震主题旅游这个新的旅游增长点 (12)5 结束语 (13)注释: (14)汶川地震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其灾后振兴对策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

这场地震不仅给震区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也使刚刚实现腾飞的四川旅游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和损失。

地震对震区景点景区、游客数量、当地社区居民及旅游从业者、当地旅游规划等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地震对当地的旅游业也形成了一些正面的影响,包括各国对于当地风景、风俗的报道;国家在灾后对当地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及政策扶持;产生一些新的旅游景点及项目;各种组织对当地珍贵遗产的重视及采取的一些保护性的挽救措施等。

地震发生后,怎样尽快恢复震区旅游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可通过将旅游业纳入灾后重建重点规划、迅速恢复通往景区的交通道路及接待设施等基础设施、适当推动四川旅游企业的兼并重组,建立实力雄厚的旅游集团、进一步加大四川旅游品牌的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拓展地震主题旅游这个新的旅游增长点等措施使震区旅游业尽快走出困境。

九寨沟地震与美景的自然之秘

九寨沟地震与美景的自然之秘

九寨沟地震与美景的自然之秘作者:范晓来源:《大自然探索》2017年第11期“8·8”九寨沟地震是偶然的吗?九寨沟美景的形成和地震有关吗?本刊特邀著名地质学家范晓老师和读者朋友聊聊这些话题。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当时,九寨沟九寨千古风情区,正在上演汶川“5·12”地震情景剧。

突然,地震发生了。

一开始台下观众以为是演出的特效,晃动和下雨都是人为的,是为了让地震场景更加逼真……直到看到台上的演员都跑了,现场舞台前面的灯也掉下来了,观众才恍然大悟——真是地震发生了。

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时,九寨沟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受灾群众(含游客)超过17万人,7万多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

“8·8”九寨沟7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岷山山脉,属岷山地震带(或称松潘地震带)。

海拔5588米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是整个青藏高原最东边的雪山,这里也是青藏高原向秦岭山脉、四川盆地过渡之处,地形陡变,断裂带密集,地壳运动强烈。

所以,岷山地震带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地震活动带之一便不足为奇。

游客乘车由松潘去九寨沟,必定要翻越岷江与嘉陵江支流白河的分水岭弓杠岭。

弓杠岭上突兀耸立着两个烽火台一样的平顶方山,分别被称为斗鸡台、公斗鸡。

斗鸡台的山顶平台,海拔3843.4米,相对高差320米,山顶平台面积约3.75万平方米。

登上这两个山丘,你会吃惊地发现,它们皆由古河床砾石层堆积的砾岩构成。

据研究,这些砾岩为距今80万年左右岷江古河床的沉积,因弓杠岭的强烈抬升,弓杠岭北侧峡谷的地势反差快速加大,嘉陵江上游的白河不断向南扩展并袭夺岷江源的水系,使岷江源头向南退缩,原来的岷江古河道沉积被分割残留在现今的分水岭处,形成斗鸡台这样的方山孤丘,这是青藏高原边缘强烈隆升与断块运动的见证。

从历史记录来看,岷山地震带的地震主要沿西北走向的玛曲—荷叶断裂(塔藏断裂),近南北走向的岷江断裂、虎牙断裂,近东西走向的雪山断裂活动。

关于汶川大地震后重塑九寨沟旅游形象的思考

关于汶川大地震后重塑九寨沟旅游形象的思考

同 时 . 些 游 客 对 九 寨 沟 的 印 象 处 于 初 始 印象 阶段 . 过 此 一 经 次 地 震 . I 至 九 寨 沟 受 到 了 前所 未 有 的 关 注 . 此 自然 而 然 四川 乃 因
就 达 到 了深 入 印 象 阶 段 . 此基 础 上 . 之 人 们 对 J 内人 民的 关 在 加 I I
摘要j 九寨沟是举世闻名的旅游 目 ' 然景色迷人i 的屯自 同时拥有 独特的藏羌文化; 这些都使丸寨沟盛为众人神往的地方。 次j 此
汶川 大地震严重 影响 了四川 的旅 游业 ' 是 九寨沟并没有受墨 严重的破坏 , 内 一切正 常 ? 缒 l 4 曼 J l 景 。 因此 寨沟 将成为重新启动 四 川旅游 -的先行官誊 本文主要探讨 了此次地震后九寨沟如何重 - - , 塑旅游形象 并就此提出 自 己的观 最和看法。j 。 .
的 综 合 , 对 该 地 社 会 、 治 、 济 、 活 、 化 、 游 业 发 展 等 各 在 地 震 带 上 、 大 的余 震 影 响 、 本 设施 对 地 震 的 设 防 级数 ” 内 是 政 经 生 文 旅 无 基 等 方 面 的 认 识 、 念 的综 合 。 由此 可 见 . 成 旅 游 目的地 形 象 的 因 容 。努 力 消 除既 往 的和 潜 在 的 、 关 形 象 的负 面影 响 . 免 危 机 观 形 有 避 素 是 多方 面 的 . 形 象 构 成 也 是复 杂 的 其 2 1 响旅 游 目的地 形 象 形成 的 因素 .影 影 响 旅 游 目的地 形 象 形 成 的 因 素 很 多 .主 要 包 括 形 象硬 件 和 形 象 软件 两 大 方 面 。
关 于 汶 川 大 地 震 后 重 塑 九 寨 沟 旅 游 形 象 的 思 考

九寨沟的地震灾害对其造成了什么影响?

九寨沟的地震灾害对其造成了什么影响?

九寨沟的地震灾害对其造成了什么影响?一、自然景观的破坏九寨沟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然而,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7.9级大地震,给这片美丽的土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地震引发的山崩地裂,使得九寨沟的自然景观遭受了严重破坏。

首先,著名的箭竹海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和泥石流,箭竹海附近的山体发生了位移,导致了这片竹林的减少和改变。

曾经郁郁葱葱的箭竹海如今成为了一片残破的景象,大量的石块和碎石覆盖在地表,严重破坏了箭竹海原有的美景。

其次,九寨沟内著名的珍珠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地震引发的滑坡和山体倒塌,导致滩面沉降和地表变形,使得这一本应如镜中倒影的美景变得模糊不清。

滩面出现了凹陷和开裂,严重改变了珍珠滩原有的美丽景色。

此外,九寨沟的一些瀑布、湖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瀑布和湖泊是九寨沟的特色景观,然而地震造成的地质变化,引起了水源的改变和湖面的变形。

一些瀑布的水流变得不再雄伟壮观,湖泊的水质也受到了污染,这些都给九寨沟的自然景观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二、旅游业的冲击九寨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震对其旅游业产生了深远的冲击。

由于地震造成的灾难,九寨沟景区被迫关闭,游客无法进入,导致了旅游收入的暴跌。

九寨沟景区的闭园不仅让景区本身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周边的小商贩和酒店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以依靠九寨沟旅游业为生的人们,面临着失业和生计问题,他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三、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然而,九寨沟地震灾害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地震后,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保护。

关闭景区和限制人员进入,使得九寨沟的生态系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不再有大量的游客进入,大自然得以恢复自身的平衡。

野生动物重新回归,植被逐渐重新生长,瀑布和湖泊的水质也得到了改善。

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无疑为九寨沟的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九寨沟案例分析

九寨沟案例分析

九寨沟案例分析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其独特
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然而,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了7.0级地震,给这片美丽的土地带来了巨大
的灾难。

地震造成了九寨沟景区内的许多景点和设施受损严重,其中包括九寨沟核心景区、双龙海、树正瀑布等。

大量的土石流和泥石流导致了道路的中断和损毁,给救援和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在这次地震中,九寨沟景区的游客和工作人员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些
游客甚至不幸遇难。

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了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全国各地的援助物资和救援队伍也纷纷赶往灾区,展开了抢险救灾工作。

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
对景区进行了全面修复和重建。

经过两年的努力,九寨沟景区于2019年9月27日
正式重新开放,游客可以再次欣赏到这片美丽的风景。

在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中,九寨沟展现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

同时,这次地震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如,地震对旅游景区的灾害防范和紧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区的重建也需要更多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的来说,九寨沟地震是一次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
共同努力,九寨沟景区得以重建,展现了中国抗灾救灾的坚强意志和实力。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灾害防范工作,让九寨沟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绽放光彩。

九寨沟调查报告

九寨沟调查报告

九寨沟调查报告九寨沟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20XX年的地震灾害中,九寨沟受到了严重破坏,给当地居民和旅游业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九寨沟地震灾后的情况以及重建工作的进展,我们进行了一次九寨沟调查。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九寨沟地震后的重建情况,并评估当地居民和旅游业的现状。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收入变化以及对重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查。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九寨沟的旅游设施和景点进行了考察,评估重建工作的进展与效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调查显示,地震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大多数居民的房屋受损严重,造成了住房问题。

此外,地震导致了一部分农田和果树的损失,对于依靠农业为生的居民来说,受损的农田和果树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2. 重建工作的进展九寨沟地震后,政府迅速行动,启动了九寨沟的重建工作。

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重建工作已经进展顺利。

许多受损的房屋已经修复或重建,道路和桥梁也得到了修复,旅游设施和景点也正在逐渐恢复。

这些措施为当地居民恢复生活提供了保障。

3. 旅游业的现状九寨沟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地震灾害给九寨沟的旅游业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自地震后,九寨沟的游客数量大幅下降,导致了旅游收入的降低。

虽然重建工作在推进,但恢复到地震前的水平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四、问题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在九寨沟的重建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1. 加大力度推进重建工作:尽管重建工作进展顺利,但仍有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重建工作,并尽快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2.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九寨沟作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应注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

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

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近日,九寨沟景区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

这场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也引发了人们对旅游业安全的思考和反思。

本文将就这一事件进行深入探讨。

九寨沟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然而,在最近的一次地震中,九寨沟地区受到了严重破坏,道路损毁,供电中断,导致游客无法顺利离开景区,从而引发了这场游客滞留事件。

据报道,地震发生后,九寨沟景区内的景点和设施遭受了严重破坏。

道路的不通畅导致了游客们无法离开景区,加之供电中断、通讯中断等影响,使得游客滞留在景区内。

很多游客在景区内的酒店和旅馆里度过了几天的不便和焦虑。

这场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旅游业的关注。

首先,这次事件暴露了景区管理不善的问题。

一些游客抱怨称,在地震发生后,景区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不够完善,导致了游客滞留在景区内。

其次,这次滞留事件还暴露了景区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不足。

不完善的道路和交通系统,以及供电和通讯的中断,使游客的生活和安全受到了威胁。

此外,这次事件也反映出应急救援能力的不足。

当游客滞留在景区内时,及时而有效的救援措施非常重要,然而在这次事件中,救援措施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

对于这次事件,相关的旅游部门和景区管理方应对其进行深入反思。

首先,应加强景区管理,提升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加大投入,完善道路和交通系统,确保游客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安全撤离。

其次,应加强景区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供电和通讯畅通无阻。

同时,应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提高救援的效率和及时性。

此外,还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和措施,提升整个地区的应急能力。

此次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是对我国旅游业安全的一次严峻考验。

这次事件使人们认识到旅游安全不容忽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确保游客的安全。

只有加强景区管理,提升应急和救援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游客的权益。

同时,这次事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旅游业将进一步提升安全水平,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017年8月8日21时九寨沟7.0级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

2017年8月8日21时九寨沟7.0级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

九寨沟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比芒,20公里内的乡镇有漳扎镇。

截至2017年8月9日09时00分,共记录到地震总数为887个,其中7.0~7.9级地震1个,6.0~6.9级地震 0 个,5.0~5.9级地震0个, 4.0~4.9级地震0个,3.0~3.9级地震15个。

2017年8月9日10时17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16度,东经103.86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26千米。

截至2017年8月10日8时,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1690次,其中6.0—6.9级地震0次,5.0—5.9级0次, 4.0—4.9级2次,3.0—3.9级21次,最大余震4.8级。

专家认为此次地震有以下几个震害特点;此次地震震级大,达到了7.0级;震源偏深,有20km;此次地震影响范围除四川外,还包括甘肃部分地区。

震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导致人员伤亡和部分道路交通中断,增加了救援和人员转移安置难度。

九寨沟县漳扎镇等17个乡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影响,少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毁,部分房屋中度或轻度受损,大多数房屋完好。

此外,本次地震对九寨沟诺日朗、五花海等旅游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造成较严重破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

本次地震震级虽然达到7.0级,但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程度都远低于青海玉树7.1级、四川芦山7.0级、云南鲁甸6.5级地震。

经过地震专家初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设防烈度为八度,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特别是经过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后的新建建筑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经受住了此次地震的考验。

四川省地震、住建等有关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从建筑设计、工匠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在这次地震中充分显现了成效。

九寨沟“8·8”地震地质灾害成灾风险及防范建议

九寨沟“8·8”地震地质灾害成灾风险及防范建议

九寨沟“88”地震地质灾害成灾风险及防范建议莫裕科;李德华【摘要】2017年“8·8”地震,九寨沟县经受了M7.0级地震,最大烈度Ⅸ度.地震后地质灾害后发效应明显,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长期效应.地质灾害的防范一是重点区,二是重点时段.该区域震后2~3年汛期是防灾的主要时段.鉴于九寨沟景区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治采用人工适度干预与自然修复想结合的方式开展,并加强高位崩塌区域的地灾防治前、后的监测预警工作.同时,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合的重建机制,将震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统筹考虑,充分结合,统一规划.【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5页(P83-87)【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防范;九寨沟【作者】莫裕科;李德华【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81;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县发生Ms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边界、东昆仑构造带东端。

震中地区历史强震频发,断裂构造复杂。

本次地震的最大烈度为Ⅸ度,等震线长轴总体呈北北西走向,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 295km2(图1),共造成四川省、甘肃省8个县受灾,地震导致25人死亡,5人失联、525人受伤。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若尔盖、松潘3县和绵阳市平武县受灾。

通过对地震灾区隐患的全面排查,四川以上4县共排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1 663处。

因地震新增隐患点318处。

1)震源深、影响波及范围小。

该次震源深约20km,能量释放区域较深,地震6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 295km2,因地震新增的隐患点有318处中,九寨沟县271处、松潘县10处、若尔盖1处、平武36处。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旅游业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旅游业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旅游业近年来,地质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

地质旅游结合了旅游和地质学的特点,使游客们既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地质景观,又可以了解到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具体影响,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地质旅游资源。

首先,地质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地质旅游的基础是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洞穴等。

这些地质景观以其独特的美丽和稀有性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例如,中国的黄山以其奇特的山峰和云海景观而闻名于世。

另外,一些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比如,许多地区利用地下矿泉水资源建设了温泉度假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然而,地质灾害也对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对旅游景点和相关设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例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导致九寨沟旅游景区受损严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此外,地质灾害的发生也会造成游客的伤亡,对旅游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地质环境中的潜在灾害风险需要被认真对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灾害风险。

为了更好地利用地质旅游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首先,加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减少潜在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

其次,加强地质旅游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加强山区旅游景点的防护措施,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

另外,加强地质旅游景点的保护与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确保地质景观的可持续性。

最后,加强地质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提高游客对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认知水平,增强游客的科学素质。

总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对旅游业有着双重的影响。

地质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地质灾害也给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来降低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汶川地震事件为例

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汶川地震事件为例

大佛等景区景点,从媒体报道来看应没有受到地震 太多影响;只有都江堰、青城山,因距离震中较近 受 到波及 ,一 些 地 面 建 筑 ( 二 王 庙 ) 被 毁 ,但 如 青城 山山体、都江堰形制均属完好。损毁建筑只要 经过几个月的复建 ,就能重新接待游客。 2 .灾 难不 会长 久影 响旅 游业 人类 社会 在发 展进 程 中 ,曾遭受 各 种各样 的灾 害 。但是 ,人类的旅游活动,却从来没有因灾害而 彻底放弃。旅游业往往在灾 害过后 ,都能获得新 生 。 印度 尼 西 亚 的海 啸并 没 有 影 响 到 当 地 的旅 游 业 ,每年的旅游接待人 次依然那么多。20 0 8年年 初 ,中国南 方遭遇 到百 年不 遇 的雪灾 ,但是 ,当天 气 回暖、阳光普照 、百花盛开的时候 ,许许多多的 旅 游者 就又走 出了家 门 ,来 到这 些地 方旅 游 。
二 、地震 活动对 四川旅 游业 的影 响 1 .交通方 面 的影 响
汶 川是重 要 的旅游 交通 点 。汶川东 部 和南 部 与
三 、灾后 四川旅 游业发展 的可 行性 分析
都江堰市、彭州市 、 崇州市和大 邑县接壤 ,是前往
收 稿 日期 :2 0 .02 081 - 2
1 .旅 游资 源受破 坏有 限
作者简介 :韩明玉( 95一 ) 18 ,女 ,辽宁抚顺 人 ,本科 生 ,从事旅游 管理研究 。
回 雕JG m H 州|m W U 叭惦
韩明玉 :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以四川汶川地震事件为例
旅游 景 区当 中 ,九 寨沟 、黄 龙 、峨 眉 山与乐 山
过 去 。我们 相信 ,“ 府 之 国 ” 重振 旅 游 大 省雄 风 天 的 日子 不会 太久 1
量主要 由 l 7个主要景区完成 。全年接待人数达 6 o 万 人 次 以上 的 旅 游 景 区是 :峨 眉 山 (5 . 26 8万 人 次 ) 乐 山 大 佛 ( 7. 万 人 次 ) 西 岭 雪 山 、 267 、 (2 1万 人 次 ) 6. 、碧 峰 峡 ( 13万 人 ) 7. 、都 江 堰 ( 1. 万人次) 29 6 、三星堆 ( 11 6. 万人次) 、九寨沟 (5 . 22 2万人 次 ) 、青 城 山 (5 . 人 次 ) 120万 、黄 龙 (6 . 144万人次) 每年 5 。 月是四川的旅游旺季。不 过 因这 次地 震 的影 响 ,无 论从市 场角度 还是 消费心 理 考 虑 , 目前对 四川旅游 业均产 生 明显 的影 响 。 3 .对旅 游从业 人员 的影 响 四川是一个旅游的圣地,很多人都看好这块市 场而从事旅游行业 。据统计,四川从事旅游行业人 数 为 3万 ,间接 从 事 此项 行业 的人 超过 2 O万 。因 为这 一次 的 巨大 的地震使 旅游从 业人 员工作 深受影 响 。根据青 旅 的旅 行社 经理说 ,现在旅 行社 运 营状 况 非 常 的不 乐 观 ,短 时间 内员 工 的工 资会 降低 ,甚 至进 行 裁 员 。间 接 从 事 旅 游 行 业 的 人 就 更 不 用

题号押题07 第43题:选修3—旅游地理选考题-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

题号押题07 第43题:选修3—旅游地理选考题-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

题号押题7第43题:选修3—旅游地理选考题〖真题回顾〗1.(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

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1.【答案】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的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注意审题,材料从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三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方面分析其对旅游发展的意义。

结合材料可知,九寨沟发生地震,地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九寨沟景区接待条件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降低当地居民收入风险;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减轻对旅游区的压力,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

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6分)(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震后九寨沟景区旅游恢复提升与重建对策研究

震后九寨沟景区旅游恢复提升与重建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上接第194页) 展示着这里的文明。不同于现行旅游规划中经常使用的农耕博物 馆,哈尼梯田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有着自身独立自成体系的 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系统,且不停运转,使文明得以存续, 使文化得以保留,完整的人类传统聚落在这里繁衍生息。
五、哈尼梯田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四)与旅游经济建设相结合 九寨沟景区的灾后重建是一个耗时较长的巨大工程,会消耗 较多、较大的人力以及物力,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灾后的毁损林木 及植被清理、新植被的培育以及建筑物的修缮等,同时还要做好 灾情的安排和管理,实现九寨沟景区的产业升级和生态发展。在 所有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政府应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联系, 不断探索创新灾后恢复重建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 道筹措重建资金,充分发挥灾区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重 建,形成灾后重建强大合力,并建立严密的信息资源网络,促进 多网融合,从而使整个九寨沟景区的重建和恢复工作联系在一起 成为一个严密的资源网络。 在九寨沟景区生态重建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进行景区 居民建筑物、道路、栈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使居民
的正常生活得到最基础的保障,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 力,完善产业链,促进九寨沟生态工作与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
面对灾后的九寨沟,生态重建小组应当对遗留的自然资源进 行抢救和保护,对损失的物质和资源进行清点,修复损失不太严 重的自然资源,并对损失严重的生态资源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 实验性保护与培育恢复,使九寨沟的美景尽快地回到大众的视线 中,从而恢复九寨沟地区的旅游行业,系统性地进行整合和保护 工作,并建立完整的保护体系,在生态重建的过程中形成抢救、 修复、恢复以及保护一体化的新型模式,促进九寨沟地区的长久 发展。
(三)原住民话语 哈尼梯田原住民的遗产认同并非均质如一,他们因角色不同 而对遗产有不同的看法。而提高原住民的文化自觉性,成为解决 这些分歧的一个可能。尤瓦尔在其《人类简史》中说道:“无论 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 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 构故事。”哈尼梯田使一个群体产生了共同信念,凝聚力因为产 生。原住民基于对这片土地和哈尼民族的信念才世代在这里辛勤 耕作、繁衍生息。所以人们应认识自我民族的文化传承脉络,提 高自身文化自觉。哈尼梯田是哈尼人民用双手创造的财富,尽管 遗产往往是在权威话语主导下不断被建构与开发利用的,但是哈 尼梯田应该掌握在这个民族自己的手中。

自然灾害对旅游地社区满意度影响探究——以四川省九寨沟景区为例

自然灾害对旅游地社区满意度影响探究——以四川省九寨沟景区为例

T kn xmpefrJuh io cncR # ni ih a rvne a igE a l o iz ag uS ei e o Sc u nP o ic n
L i I a Q n ( col f egahcadO en g p i Si cs N n n nvri , aj g 103 C ia Sho o or i n caor hc ce e, aj gU ie t N ni 09 , h ) G p a n i sy n2 n A s a t T ea to c oet ei nsi J z a o cnc r in o Sc u n p oic stes d d ojcs n s d t b t c : h u r h s e r d t n i h i u se i e o f i a r n ea t i bet,a d u e h r h h se u g g h v h u e e
中 图分 类 号 :50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0 — 5 1 2 1 )3— 10— 4 F9 A 1 1 88 (0 2 0 0 9 0 0
I p c f Na ur lDia t r o sd nta a if c i n fTo rs Co m a to t a s se n Re i e i lS tsa to o u im mm u iy: nt
江西农业学报
2 1 ,4 3 :9 0 2 2 ( ) 10~13 9
Ac a A rc l r e Ja g i t g i ut a in x u
自然 灾 害对旅 游 地社 区满 意度 影 响探 究
— —
以 四川 省 九 寨 沟 景 区为 例
李 倩
( 京 大 学 地 理 海 洋科 学 学 院 , 苏 南京 2 09 ) 南 江 10 3

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及措施

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及措施
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 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旅游资
源保护的挑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制定严格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保护对象、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为旅游 资源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自觉遵 守相关规定。
严格执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权 威性。
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及措 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31
目录
• 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 • 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 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
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
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涝等自然 灾害,可能导致旅游资源遭受严
张家界
张家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 商业化、环境破坏等问题,影响了旅 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
旅游资源的破坏是一个复杂的 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
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监管机 制是导致旅游资源破坏的主要
原因之一。
旅游资源的保护需要政府、企 业和游客共同努力,采取切实 有效的措施。
未来发展方向:加强法律法规 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监管能 力、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加 强国际合作等。
未来发展方向
01
02
03
04
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 确旅游资源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加强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管理 水平和监管能力,确保各项保
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当前九寨沟旅游景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九寨沟旅游景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九寨沟旅游景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旅游业的发展既环保又经济,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同时旅游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本文从九寨沟旅游景区服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出发,探究服务与管理方面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九寨沟;旅游景区;服务管理;问题及建议引言:风景名胜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九寨沟具有独特的风景地貌,受到很多旅游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是我国重点的自然资源保护区。

但是九寨沟的旅游景区服务管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不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容易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交通不够便利,对景区的安全防护和疏通也存在许多隐患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1.目前九寨沟旅游景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景区生态环境脆弱,保护与开发矛盾显著九寨沟的地势地貌纯天然、无污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致使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旅游资源遭受重创,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当地大力修复提升受损道路、观景台、观光栈道等,全面进行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换档升级”的建设。

同时,旅游景区周边村落大量的污水、废水、废气的也不断出现,因为经济和技术发展滞后也得不到良好的处理。

由于震后景区恢复重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景区生态遭到了破坏,地质环境不断恶化,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失衡。

1.管理人员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景区很多旅游服务管理人员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忽视生态保护。

为了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只看到了短期的高报酬,忽视长期的利益,格局打不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无法兼顾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1.服务质量低,景区亮点单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因此缺乏一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服务理念,景区整体发展都十分传统、原始。

服务管理规划都有待更新,环境保护受到被动推动,管理机构和基础设施相对简陋,交通也不发达,达不到游客满意的旅游服务标准。

九寨沟调查报告

九寨沟调查报告

九寨沟调查报告九寨沟是一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壮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2017年8月8日发生的7.0级地震中,九寨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包括景区内的道路、酒店和景点等。

为了详细了解九寨沟受灾情况和如何进行应对,以下是九寨沟调查报告。

一、地震情况2017年8月8日晚,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九寨沟附近。

地震导致景区内的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景点如镜海、五花海和树正寨瀑布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另外,由于景区位于高山地带,在地震后降雨增加使得洪水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加大了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二、现场应对情况景区内的管理人员、消防队伍和志愿者等在地震后迅速响应了现场应对工作。

他们组织人员进行救援、疏散和物资转移等,全力保障了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灾后重建工作也开始了,管理部门协调国家和地方资源进行了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景点的恢复。

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到九寨沟的恢复工作中,为景区的重建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景区恢复和重建情况九寨沟景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长时间持续,包括道路、酒店、景点、水电站和其它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

同时,由于九寨沟景区融合着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恢复,如生态修复和文化保护等。

2019年,全面修复的九寨沟重新开放,新的管理规定和游览方式也出台,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营造好的旅游环境,同时也注重九寨沟的生态保护,以期实现九寨沟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九寨沟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景区之一,遭受的地震灾害对其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但是,在现场应对和重建方面采取的积极和有力措施,使得九寨沟尽早恢复并重新开放,受到游客的追捧和赞扬。

然而,九寨沟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管理部门需要继续加强保护发展九寨沟,使其在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思考地震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建议探讨何琼盆任运伟朱娟马利君(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摘要:九寨沟地处地震多发地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2017年&8九寨沟大地震不仅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给旅游者的心理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通过辩证地分析地震对九寨沟的环境、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投资者、旅游者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这些影响对九寨沟的旅游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保护景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九寨沟;地震;旅游发展;影响1研究背景九寨沟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旅游者的青睐。

然而近年来接连不断的地震让很多游客甚至是“谈九寨沟色变”,但其实地震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景区管委会、社会各界都采取了很多的积极措施来应对地震带来的消极影响。

因此为了使九寨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辩证地认识地震对其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且迫切的话题。

2研究意义2.1有助于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地震对九寨沟的影响,既有助于当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灾后重建时更加周到地进行全盘考虑,也避免了顾此失彼的状况发生;也有助于旅游经营者和投资者结合地震的多方面影响,适当调整营销策略和投资策略以减少损失。

2.2有利于旅游者对灾后九寨沟的正确认识旅游者通过媒体和网络对灾后旅游目的地的认识与现实情况会有一定的差距,媒体网络传播的一系列数据和图片也可能会使得旅游者产生“畏惧”的心理,不仅认为该地暂时不安全,而且认为长时间都不安全,进而取消自己的行程安排。

本研究通过系统客观地分析和总结地震对九寨沟的影响,让旅游者有一个更加辨证的准确认识,从而做出理性的出游判断。

2.3为其他震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借鉴作者简介:何琼盆(1989-),女,湖南郴州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任运伟(1965-),男,四川德阳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与旅游文化。

朱娟(1987-),女,四川资中人,硕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马利君(1997-),女,四川南充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旅游管理1班学生。

四川处于“多震”的状态,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地震对九寨沟景区旅游发展的影响,可以给其他川内景区灾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皿。

3地震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3.1对环境的影响3.1.1对交通环境的影响九寨沟地震后阿坝松潘经川主寺至九寨因滑坡出现巨石阻挡,导致沿线道路中断,国道247线绵阳到九寨沟公路路段部分受损。

但现在通往九寨沟的趣蚌疏通和恢复,并且经过8.8九寨沟地震后,政府对通往九寨沟道路上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排查,在土质疏松的地段也进行了加固。

3.1.2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地震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结构,引发的二次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该地的植被破坏巨大。

地震后其景区内许多湖泊不复往日清澈,变得浑浊。

3.2对旅游资源的影响3.2.1部分旅游景点遭到破坏地震初期,九寨沟的部分景点被破坏,还有许多景点内的基础设施被损坏。

如五花海出现缺口,水体严重流失,五花海暂时消失;昔日美丽壮观的诺日朗瀑布坍塌,变成了'涓涓细流”;镜海出现裂痕,自然之镜被打破;树正沟芦苇海边坡受损严重。

3.2.2部分旅游景点展示新的魅力时隔2年,经过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和人工修复,诺日朗瀑布水流更大更壮观了;五花海、镜海、珍珠滩等景点更多的是通过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如今也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清澈。

3.2.3衍生出新的旅游景点九寨沟地震在破坏景区内景点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景观——双龙海瀑布。

地震使得五花海的部分水奔涌而下流向双龙海,除了水,原来在它们之间的许多植被也都被冲走了,就此形成了双龙海瀑布。

4对旅游经营者及投资者的影响4.1破坏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但是突然而来的地震不仅破坏了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和设施设备,还严重影响了旅游地的形象。

九寨沟的美是世界公认的,但九寨沟地震后,大家提到九寨沟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彩林,叠瀑澤海、雪峰臟情”,不再是界'这些字眼了,而《湖北农机化》2049年第20期调查思考是“地震”二字。

这会使得许多旅游者以后在选择是否去九寨沟时犹豫不决,导致旅游需求减少,进而影响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和效益。

4.2冲击旅游市场,影响旅游价格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较强,各旅游子行业间的联系紧密、依赖性强,而地震无论是对旅游交通、旅游资源还是旅游设施设备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极易造成整个旅游市场的萎缩。

为了吸引游客,恢复市场,旅游各子行业通常会适当地降低价格。

2018年3月九寨沟重新开园时,景区门票价格有所下降,意在吸引游客,加之景区中部分景点还在恢复中,部分设施还有待完善,景区只接待团队游客,因此也造成了散客旅游者的流失。

4.3降低投资者收益,影响投资者行为九寨沟地震不仅对投资者的直接利益影响很大,而且阻断了潜在投资者在九寨沟投资的部分项目。

如九寨千古情景区地震后暂停开放,《九寨千古情》《藏谜旖暂时停演,投资者的收益降低。

而对于潜在投资者来说,由于景区的旅游资源、设施设备遭到破坏,其中潜藏的隐患不明,投资的风险加大,投资者在投资时会更加谨慎。

5对旅游者的影响5.1对现实旅游者的影响地震在威胁旅游者的安全、影响旅游者重游率的同时,还给旅游者精神带来了伤害。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2个最基本的层次。

地震对游客造成的身体上的伤害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恢复,但给游客带来的心理阴影却因为“一朝被蛇咬”的后续效应使旅游者失去旅游的后续动力。

除此以外,严重的灾害影响还可能使受害旅游者患上精神上的疾病,这一点在小孩、妇女、老人等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群体中体现最为明显。

九寨沟四季美景各有千秋,很多旅游者有着一生当中至少去4次的愿望,感受九寨沟春夏秋冬不一样的美。

但对于经历了九寨沟地震的旅游者来说,这段旅程对其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使得其重游率降低。

5.2对潜在旅游者的影响对于潜在的旅游者,关于地震的相关报道会增加其对旅游风险的感知度,影响他们的心理和决策。

灾害发生后,潜在的旅游者会利用媒体或者用其他方式了解灾害发生地的详细情况,在了解前往灾区旅游有许多的不明危险后,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其他方面考虑,潜在旅游者就会取消旅游计划。

6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建议6.1增强灾患意识,建立灾害防御体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增强景区工作人员灾患意识。

组织学习相关突发性灾害的应变方案,特别是要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提高景区相关人员的心理素质,在面对突发性事件和灾害时能够机智从容应对。

其次可以通过培训,普及相关的预防、急救知识和逃生技巧,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对当地居民也要开展灾患教育,坚持'求天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则,灾难面前一切都是未知的,与其放弃挣扎等待命运的“宣判”还不如自己努力求得生机。

地震的科学预报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突破,但灾后的地震救生和信息发布机制需要及时的建立,这对于灾后重建和恢复旅游者的信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的防御体系,能带给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安全感,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后期发展。

6.2因地制宜修复,进行灾后恢复重建九寨沟风景区,本来就是以优美的自然风景著称于世,因此在灾后的修复重建中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特点。

在受灾害破坏严重、地质活动不稳定的地区,其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需要以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

在地质相对稳定的地区(平原、山前地带),可以进行景观的重建或者人工修复。

6.3提高服务质量,做好灾后市场营销遭遇地震的旅游企业要注重维护企业信誉度,面对地震带来的伤害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同时要以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获得顾客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震后的旅游市场营销也是十分重要,如利用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网络平台,对九寨沟的资源修复状况和景区景色进行实时报道;同时立足网红经济时代,探寻九寨营销新模式,要结合新媒体、新形式研究新消费群体,注重网民的泛娱乐化、故事化,利用线上、线下,把握新型的营销宣传模式。

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旅游宣传,提高旅游者的正确认识,恢复旅游者的信心。

6.4进行新的宣传,增强旅游地吸引力地震对九寨沟的影响可以说是双面的。

经受灾难'洗礼”的九寨沟多了一点“沧桑”,但也别有一番韵味。

九寨沟原本就是以优美自然风景著称于世,灾后就格外冷清,少了人烟却多了一丝人间仙境般的感觉。

因此可以利用九寨沟灾后与原来不同的状态以及灾后冷清的氛围进行新的宣传,以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

7结束语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久课题。

灾害对景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这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

就九寨沟而言,不管是新景点的产生还是景区内安全防护的加强、人们时刻的关注都代表着“新生”o灾难的背后隐藏着新生,我们不能只看得到灾难带来的破坏,看不到它身后的生机。

成就九寨沟美丽风景的不仅仅是水,还有千百年来我们眼中的“灾难”o被灾难洗礼过的九寨会更加美丽,更加坚强。

因此与其说灾难给九寨带来毁灭,不如说灾难缄就'了崭新的九寨。

参考文献:[1]谢元鲁.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业的重建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5-&(收稿日期=2019-07-25)《湖北农机化》2049年第2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