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及器件专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物理、材料、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应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创造性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的进行科技文献检索与信息收集、科研方案设计、技术路线制定、实验操作技能或相应的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储能材料与应用

利用材料相变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开发相变储能材料,研究具有高的相变潜热和综合热力学物性的新型相变热管理材料,包括半导体相变热管理材料、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纳米储能材料以及新型合金相变储能材料。同时,也研究储能材料的物理、化学理论基础,通过凝聚态物理角度分析材料的结构特征,并结合试验结果来研究材料的储能机制,探究材料微光结构与宏观储能特性之间的关系。

针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主要目的,系统研究开发固态锂离子电池、柔性固态电池、电池正负极材料等。

2. 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设计

针对太阳能、氢能、热能等的应用,基于光电转换原理、热电转换的物理机理、压电转换的机制等进行材料研究和器件设计。结合最新的薄膜制备技术及新能源前沿材料的设计,研究和探求能源转换材料的结构特征与能源转换效率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热电转换材料的工作原理及器件设计;太阳能光伏转换材料的转换效率、应用原理及器件设计;有机发光材料的物理特性、设计和应用。

3. 新型光伏器件及应用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其存储和转换效率的提高是其得以广泛使用的基础,因此开发新型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其针对它们的器件设计是其应用推广的关键。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光伏器件

应用技术,以及光伏转换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同时也对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制造工艺进行探究,以开发具有高效率、寿命长、低成本的大面积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为现实应用目标。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23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总学分33学分。

六、必修环节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以研究生培养计划为依据,在第二学年末对研究生的学习、思想、道德、科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才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具体操作参照《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执行。

八、学位论文工作

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及创新点、计划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公开进行,由3-5位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开题报告应重点反映硕士生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