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经济学。 1980年,塞勒教授创造了术语“禀赋效应”,解释了个人
具有对物品更高估价的倾向只是因为他们拥有这个物品。 1981年,塞勒和舍夫林提出了“计划者 -执行者模型”,
是一个行为两系统或双模型。 1985年,塞勒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账户”的理论,解
释个体利用认知行动来组织和评价经济活动。 2003年,塞勒和桑思坦提出了“助推”,公共政策助推人
们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 五、理论要点 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有很 多理论,内容 丰
富,著名的理论有前景理论、心理账户、禀赋效应、计划者 - 执行者模型、助推等等。
1前景理论 卡尼曼最有影响的贡献,是关于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卡 尼曼和特维斯基创立了前景理论,前景理论采用了一个决策 模型,将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在编辑阶 段,个体通过框架、参考点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 使用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来判断信息。 前景理论包括四个因素。第一,个体得到效用不是来自 财富或者消费水平,而是来自相对于参考点的收益和损失。 第二,个 体 对 损 失 比 对 收 益 更 敏 感,即 他 们 显 示 损 失 厌 恶。 价值函数是非线性模型,在参考点弯折处捕捉了个体损失厌 恶,相比于收益区域,函数在损失区域更陡峭。第三,个体展 现了对收益和损失呈递减的敏感性,即从 100美元移到 200 美元的收益或损失比从 1000美元移到 2000美元的收益或 损失会有更大的效用影响。第四,该理论含有概率权重。 个体们明显更加敏感于偏离了参考水平也即现状的结 果,而不是绝对结果。当面对一序列风险下的决定,个体们 就会出现每一个决定基于它单独的收益和损失,而不是在于 决定结果带来的他们总体财富。大多数个体们似乎更加地 损失厌恶,相对于参考水平,与同样规模的收益相比。 在面临收益时,人们不愿意冒风险,喜欢见好就收,落袋 为安,害怕失去可以得到的利润。在面对损失时,人会很不 甘心,表现出风险偏好倾向。例如股市上投资者就倾向于将 赔钱的证券继续持有,持有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的证券。损 失和收益给人带来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敏感度要 远远超过收益的快乐。人们厌恶的不是风险,真正厌恶的是 损失。
理论探讨
历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介绍
马自国
摘要: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将心理学和经济学进行融 合,实验和修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各种理论相继发表,发 展成了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有限理 性、社 会 偏 好、缺 乏 自 控 等,基 本 概 念 有 损 失 厌 恶 和 参 考 点 等。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经济学著名的理论有前景理论、心 理账户、禀赋效应、计划者 -执行者模型、助推等。行为经济 学已经对经济研究和政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来会为 社会发展和人类福利做出更多贡献。
161
FINANCE&ECONOMY 金融经济
前景理论及其扩展能够用来更好地解释行为方式,看似 是反常于传统理论的观点:偏好于为家用电器签署昂贵的小 型保险;愿意 驾 驶 许 多 英 里 就 是 为 了 小 小 采 购 的 几 美 元 打 折,却不愿这 样 去 做 以 便 在 更 昂 贵 的 商 品 上 节 省 同 样 的 数 量;或者不愿去降低消费来回应关于一生收入的坏消息。
关键词:诺贝尔 经 济 学 奖;行 为 经 济 学;前 景 理 论;心 理 账户;助推
一、引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次授予行为经济学领域,是对非主流 的行为经济学研究的认可。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无 限理 性、纯 粹 自 利、完 全自 控。 这种简化的人类行为模型已经帮助经济学家形成了主流经 济学理论。 然而,理论和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性有时候既是系统的也 是显著的。多年来,研究者们将心理学和经济学进行融合, 实验和修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渐渐地发 展成为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研究做出了成功的贡献。 二、获奖年度和获奖者 2002年,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获得诺贝尔经 济学奖。 2017年,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 塞勒获得诺贝尔经济 学奖。 三、基本原理和概念 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和经济学进行融合,利用行为分析 理论研究经济运行规律,发现传统经济学模型中的不足或缺 失,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的假设。行为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 理性、社会偏好、缺乏自控,这是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行为经济学中最核心的基本概念是损失厌恶,表示损失 给你心理上带来的冲击要大于同等金额的收益。另一个基 本概念是参考点,即人们明显更加敏感于对参考点的偏离, 而不是绝对结果。收益或者损失是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方法论个 体主义,非 线性 规 划,以实验和微观计量为主,理论模式是描述性的。 四、理论发表时间 1979年,卡尼曼与特维斯基创立了“前景理论”,兴起了
2心理账户 塞勒创造了心理账户理论,指出人们在金融决策时通常 会简化,通过在头脑中建立分开独立的账户,简单考虑每个 独立账户决定的后果,而不考虑其它账户的影响。 心理帐户可以理解成不同的账户有不同的分法。时间 上分,将不同期的收入分在不同的帐户中;种类上分,将不同 来源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数量上分,将不同数量的收 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等等,例如人们会分多少房产预算进到 一个房产付款账户,多少度假预算进到一个度假账户等等。 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同账户之间,有规则防止动用 一个账户里的钱去为另一个账户里的事情付账,专款专用。 心理账户这种行为有时候会引起额外的成本,例如不会 动用长期储蓄账户里的钱去作为短期花销,取而代之的是动 用昂贵的消费借贷。同时,也会帮助我们去计划我们的财务 和保护长期储蓄。 心理账户的另一方面是我们会使用参考点来帮助我们 做出决定。一个参考点有可能是我们以往买东西的价格,使 用参考点去评价我们是否做了一个好交易。 3禀赋效应 人们对同一商品进行估价,当拥有这一商品时估价要高 于没有拥有同一商品,这种现象塞勒把它叫做禀赋效应。 在一项著名的实验中,一定数量的装饰精美的马克杯分 发给一组随机挑选的实验参与者,允许他们去选择是否想把 杯子卖给第二组没有分到杯子的参与者。因为两组参与者 是随机选择的,他们应该对马克杯平均估价是一样高的,预 测大约有一半的马克杯应该被卖掉。然而,实验的结果是, 分得马克杯的参与者对它的平均估价远高于没有分到杯子 那组成员的估价,被换手的杯子数量远少于一半。 塞勒对禀赋效应的解释是基于损失厌恶,对损失的负面 感受要比对同样大收益的正向感受更强烈。放弃我们已经 拥有的,体验是损失;而得到同样的东西,体验是收益。 定义收益还是损失依赖于定位参考点的位置,因此对我 们的决定很重要。例如,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不会认为一份交 易是收益还是损失,除非股票实际上卖出。这会导致投资者 通常持有跌损的股票很长时间,寄希望它会变好,而卖掉盈 利的股票却很快,这是为了把收益拿回家,落袋为安。 4计划者 -执行者模型 计划者 -执行者模型,认为一个个体,既是一位长远的 计划者即计划自我,也是一个短视的执行者即行动自我。 塞勒使用计划者 -执行者模型来分析自我控制的情形, 指出长期规划和短期行为之间的紧张关系。例如为老年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