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大师林乾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大师林乾良
管家齐;林乾良
【摘要】[目的]领略中药学大师林乾良教授的严谨治学态度,探讨分析大师的中药学研究成果、学术思想和造诣。

[方法]通过跟随林乾良教授学习、聆听大师教诲、伴随林乾良教授左右国内各地游历访学,挖掘整理林乾良教授自从上个世纪以来至今半个世纪之多的学术著作、教材文章、中医药科普读物,纵横对比,系统归纳分析,并作详实引述和摘录。

[结果]林乾良教授治学精神:潜心研究,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致力于继承和提高。

学术思想:重历史,尊传统,依法典,全面并有所创新;惜民众,药用简,重配伍,讲求经典。

学术成果:教材与专著,医史和药史,多学科领域,涵盖药膳、茶疗;方药皆研究,从古代至今,百花齐放,论及华夏、海外。

[结论]林乾良教授出身贫寒,早年立志,潜心研究,养成优良治学态度,知识渊博,造诣精深,形成丰厚中药学术成果,值得后学者传承发扬。

%Objective]To appreciate Professor Lin's rigorous attitude of research,discuss and analyze his research finding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 academic thinking and achievements. [Methods]We put in order his academic papers,articles,as well as the materials science books of half a century, followed Professor Lin's visiting and studying across the country,summed up and ga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s well as referring to detailed quotation and abstract.[Results]Professor Lin,about the spirit of learning,concentrated on the research thoroughly,made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 gradually and improved himself step by step.He had extensive interest and wide reading,committed to inheritance and improvement.His academic thinking reflected the value of
history,respected tradition and followed the code and had comprehensive and innovative advantages.In his professional field,he also showed a wonderful career ethics such as caring for the people, simple prescription, attention to compatibility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nd thought highly of the classics.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cluded textbooks and monographs, medic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medicine,herbal cuisine and tea treatment, as well as studies of both prescriptions and pharmacies since ancient times till now.All his achievements involved cultur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Conclusion] Professor Lin Qianliang was born of poor parentage, but he concentrated on studies. He has excellent academic attitude and rich academic achievements,a wide rang of knowledge,which is worth learning and passing on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40)002
【总页数】3页(P114-116)
【关键词】林乾良;中药学;国粹;教材;专著;学术成就
【作者】管家齐;林乾良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2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林亁良,1932年10月生于福州,别名林泠、伊堂、
印迷。

1周岁时逢十九路军闽变事发,养父被炸弹击中,旋即去世,养母在颠沛流离中靠出卖苦力来养育。

也因此,一有读书机会,便下劲苦读,以报答养母抚育之恩。

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留院任外科医师。

1956~1959年,被卫生部调至上海中医研究班,既为新中国首批大学生,又为首批西学中人员。

1957年在《浙江中医》第7期发表《津液论》,1973年出版专著《胃肠病知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幼时即随邻治印,青年时期负笈于浙江大学,客西泠已50年,乃西泠印社五老之一。

业医而酷爱篆刻、书画,先后拜陆维钊、韩登安、
沙孟海三大名家为师,台湾学者曾称他是“精通三大国粹之人”。

所谓“三大国粹”,指的是金石书画、中药与京剧。

林教授自1993年退休以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然精进不已,在中国文化的多领域有非凡建树,实令海内外学术、艺术界感到震惊。

本文仅从中药学角度加以总结,即有12项之多:文字浅明、道理精辟而透彻的中药学专著;依从于药典而又详于药典的中药学教材;搜罗千古的文献精华;集大成之动物药研究;配伍及简方研究;单味药物和经方之药物研究;成人教育教材研究;浙江医药历史研究;中医药科普文化传播;药膳食疗研究;茶疗的提出、阐释和系统研究。

林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创办人,任中药系筹备组组长;创始之功,载入史册。

1.1 中药专著1981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林教授编著的《中药》,国内外影
响很大。

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现代中医药大师谢海洲[1]曾在《中国药学杂志》1984年第7期撰文称赞道:“理透辟,明白
晓畅,文字浅明,是一本好书。


并归纳如下特色:①内容充实,取材新颖,有关中药知识,概括翔备,说明作者平时积累丰富,且有组织分析能力。

②编排适当,逻辑性强,作者将广泛材料,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由表及里,推陈出新,实事求是,文字恰如其分,取舍精当,推
理注重逻辑性。

③论点明确,议论合乎常情,作者用近代科学知识阐述古代本草内容,论述恰当,有创新精神。

④创制表格,提出见解,作者创制多种表格,有的为改制,有的为独创,如中药起源表、五味概况表、药物性味组合、功用配伍表等。

⑤独特见解,发挥专长,书中部分内容为作者实践中取得的资料,如动物药一章,发挥作者见解,有现实意义。

⑥古今对照,互相印证。

⑦编排有序,层次井然。

该书在国外,也多为英、日文等著作引为参考文献,书虽不大,影响极大。

1.2 中药教材1984年6月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林教授任第一编委。

198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再次任职编委。

1992年高等院校中医专科教材《中药学》,任职主编。

本教材在过去总论、各论基础上增列下篇“识药”,而在中篇“各论部分”,则从“必需”与“够用”出发,挑选19类中药共320种,内容大大精减,既发扬传统优势,又具有时代的气息。

至于“功效应用”这一教材主体部分,则远较《药典》详细。

另外本教材引入“主治”一词,在附录之三附有本教材讲到的药物的标准汉语拼音与简易英文药名系统,这在《中药学》教材中是个创举。

其他方面,本教材在配伍与方剂的记述方面、同株异药的呼应方面、重视食疗以及增加每章小结等[2]。

以上诸种,在中医教学史上都是闪光的一页。

此教材的编撰体现作者治学上既注重传承,又有所创新。

1.3 本草文献研究林教授最早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本草文献概要》,编有精
简扼要的讲义。

其后,约尚志钧、郑金生合作出版《历代中药文献精华》(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全书分为上编《本草概要》、中编《本草要籍》、下编《本草大系》,至今海内外奉为经典。

1.4 动物药研究在文革结束以后,林教授即与同一教研组的金贻郎教授合作进
行动物药研究。

第2年(即1977年)起即连续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数十篇论文,成为国内动物药研究的核心。

另外两个核心成员单位是长春和广西中医学院。

1986
年,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出版《动物药验方集成》,可谓全国最早。

1985
年曾应邀访日讲学《动物药的回顾与展望》。

1986年应《中医杂志》之请,主持《动物药的临床应用》专家笔谈,邀请了全国各地著名中医药专家朱良春、陈可冀、叶显纯、胡建华、查少农、徐辉光、郑孙谋、俞慎初、尚志钧、谢海洲、胡永盛、班秀文、张浩良,总括几年来有关动物药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成果[3]。

林教授参加了中医研究院的动物药协作组并出过专著,《浙江动物药资源及利用》(见《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增刊)作为浙江省省级课题,获1982年省科技
成果三等奖。

至此,动物药研究蔚然成风。

1.5 单味药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单味药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气候,林教
授就曾对猫人参、金钱草、何首乌、鹰嘴龟(提取龟寿胶)、胎盘、蝎、鹅油等加以研究,也曾有多篇论文发表。

建国以来最重要的单味药研究成果之一,就是由上海药物研究所牵头的《丹参》,后由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该书由中药化学权威徐任生主编,有5位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合作完成,林教授也是其中之一。

1.6 中药配伍研究林教授早年即潜心研究中药配伍,认为这是中药应用的重要形式。

综其成果,1963年在《江苏中医》第4、5两期发表了《配伍大意》与《配
伍原则》[4-5]。

以后,众推为经典研究,颇多应用。

在此基础上,尤重视2、
3味药的重点配伍,此实为后来他人提出的“药对”。

其实林教授于1961年就在教学中提出相关理论,定名“搭档配伍”。

1992年,由美国汉方医药研究所出版《中药配伍精华—药对》。

林教授提倡处方精简,他于1989年在美国中医研究所主持6次讲座时,以《简易效方》最受听众欢迎,更坚定了提倡处方要精简的信念。

回国后,经深入研究撰写同名专著,于199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简单、有效、容易的原则,并从选药、处方、临床上自成体系。

前些年,由于中药提成造成少数人处方多药、量重、贵药的偏向,耄耋之年的他还多次撰文呼吁[6]。

1.7 经方之药物研究林教授对医圣张仲景之经验,以《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基础,以方为单位全方位地进行统计学、药效学的研究,著为《经方中药研究集成》,于1992年8月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发行。

此书不但是经方药物研究方面最早的专著,而且是至今唯一的一本。

在该书成书之前,林教授也曾发表过10数篇论文,先点后面、多点成面的研究思路在此跃然纸上。

1.8 成人教育教材林教授任教期间,除专心于本专科、研究生等层次的教育外,还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研究并主编成人教育教材。

1989年,力排众议,甘担风险,举办全国成年中药函授教育,出版10本1套的教材,包括《基础中药学》、《中药处方学》、《药用动植物种植学》、《中药加工学》、《中药鉴定学》、《实用食疗学》、《中药临床药理学》、《肿瘤中药防治学》、《中药毒物学》、《养生中药学》等,国内外堪称独创。

2.1 浙江医药历史研究林教授是中华医史学会理事,后又成为中华药史学会创
会理事,彼时兼此者,唯其一人。

由于浙江为我国著名的文物之邦,所以林教授一直努力于对浙、杭地方医药史的研究,并颇多建树。

1980年成立浙江医史分会时,众推为主任委员。

由于大家的推爱,连任了数届。

期间出版的《浙江历代医林人物》(1987年11月)与《浙江历代医药著作》(1991年10月),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中华医史杂志》曾经对此有文表扬。

有关浙八味、中国与浙江的中医药教育等,均有研究成果发表。

2.2 中医药科普文化传播医者仁心,师者明道,林教授对于科普也颇为热心,
把自己满腹经纶化为大众能够接受的知识介绍给芸芸众生。

曾发表科普数十篇,其中《伟大的宝库—中药》曾获得杭州市级奖并多次被引用,文章见《浙江中医学
院学报》1980年第1期,另又见《科苑掇英》,1981年由浙江省科普协会出版。

此外,如《家庭良方》(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他还连续在1977年
第5和6两期《新中医》发表《中医三字歌》等。

3.1 药膳与食疗林教授平时笑称自己是“神农尝百草”,涉猎甚广。

药食同源,对药膳与食疗林教授也颇有研究。

卫生部1990年委托南京中医学院办中国养生康复研修班,林教授被请去讲《食疗》。

后来四川成都推出药膳系列,也请林乾良教授去鉴定。

成都出版的两本药膳书,其中《中国药膳学》(彭铭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请他以文言文作序:今以药膳学之崛起,使医药与饮食迩相合,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遂变苦口之良药而为可口,其功岂不伟哉[7]。

《大众药膳》(彭铭泉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林教授写的书法“良药
可口”,则成为药膳经典的广告词。

其个人专著,则有《实用食疗学》。

同时,林教授也是浙江卫生厅5人药膳领导组成员。

3.2 茶疗林教授引以为傲的成果还有茶疗的提出。

总的说来,认为茶疗有以下
6大优点:效佳(防治疾病的疗效可靠)、面广(治疗面极广)、无毒(可以长服久服)、味美(属于可口的饮料)、价廉(即使是收入较低者也不会成为负担)、便用(几乎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8]。

茶从唐《新修本草》起,宋元明清的中药文献均有记载,所以茶也是中药,既可单味用,也有成方,如“川芎茶调散”。

林教授至今的茶文化专著已有8种,尤以“茶疗”之词的提出以及茶疗体系的完成,可以载入史册。

1997年,日本在静冈召开规模盛大的茶学论坛,特请林教授去作《茶疗》报告。

日本茶学泰斗村松敬一郎,曾为林教授的《中国茶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撰序。

该书国内已3版,又有台湾版、英文版,后来又出波兰语版,影响极其深远。

林乾良教授博古通今,兼修中外,涉猎广泛,造诣深厚,大师风范,确为后学楷模,其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值得传承、发扬。

我们衷心祝愿林老师健康长寿。

【相关文献】
[1]谢海洲.推荐林乾良编著的《中药》[J].中国药学杂志,1984,19(7):54.
[2]林乾良.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2-3.
[3]朱良春,陈可冀,叶显纯,等.动物药的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1986,27(4):13-18. [4]林乾良.中药配伍的理论研究—配伍大意[J].江苏中医,1963,5(4):1-3.
[5]林乾良.中药配伍的理论研究—配伍原则[J].江苏中医,1963,5(封2):1-2.
[6]林乾良.方药务须精简,提成应予严禁[J].中医药文化,2012,7(6):15-16.
[7]彭铭泉.中国药膳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
[8]林乾良,陈小忆.中国茶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