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铜矿物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铜矿物的基本特征
(资料整理)
[按]想整理出一组文章,矿物类型复杂的金属矿床,如钨矿、铜矿、镍矿、铁矿;还有复杂的造岩矿物,如石英、云母、长石;及胶结物等。
引言:铜矿勘查,涉及到铜矿物,将各类铜矿物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供工作参考。
一、铜简介
铜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原子序数29。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纯铜是柔软的金属,硬度2.5~3,比重8.5~9,延性和导热性强,导电性高。由于这些性质以及能与锌、铅、镍、铝和钛组合成合金的性能,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器、机械、车辆、船舶工业和民用器具等方面。
二、铜矿物分类
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含铜矿物约有280多种,其中16种具有工业意义。
自然铜:
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
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
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
表铜矿物化学成分及其比重
三、铜矿物基本特征
(一)自然铜(Copper)
成分Cu,原生自然铜成分中有时含银和金等。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但少见;一般呈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铜红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条痕呈光亮的铜红色。金属光泽。硬度2.5~3。具强延展性。断口呈锯齿状。为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8.5~8.9g/cm3。
自然铜是地质作用中还原条件下的产物,形成于原生热液矿床;也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常与赤铁矿、孔雀石、辉铜矿等伴生,由铜的硫化物还原而成:
CuFeS2(黄铜矿) +4O2→CuSO4+ FeSO4
2Cu S O4+2FeSO4+H2O →Cu2O(赤铜矿)+Fe2(SO4)3+H2SO4
Cu2O+H2SO4→CuSO4+H2O+Cu(自然铜)
自然铜有时亦交代砂砾岩的胶结物,出现于含铜砂岩中。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常转变为铜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如赤铜矿(Cu2O)、黑铜矿(CuO)、孔雀石、蓝铜矿等。
热液成因的原生自然铜常呈浸染状见于一些热液矿床中。含铜砂岩中亦常有自然铜产出。大量积聚时可作铜矿石利用。
1
2(二)铜的硫化物
1.黄铜矿(Chalcopyrite)
成分CuFeS2,含Cu34.56%。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双锥或四方四面体,但很少见;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黄铜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呈暗黄或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硬度3~4。密度4.1~4.3 g/cm3。
黄铜矿产状与组合:分布较广。①岩浆型,产于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与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密切共生。②接触交代型,与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共生;亦可与毒砂或方铅矿、闪锌矿等共生。③热液型,常呈中温热液充填或交代脉状,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辉钼矿及方解石、石英等共生。④沉积型,产于砂页岩型铜矿中,是沉积岩中的层控铜矿,矿床产在一套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中,它是世界上铜矿主要工业类型之一,占世界铜储量30%左右,矿床以其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丰富为特点,因而其经济价值巨大。在地表风化条件下遭受氧化后形成CuSO4和FeSO4,硫酸铜当与含碳酸的溶液作用时形成孔雀石、蓝铜矿或褐铁矿铁帽;在次生富集带则转变为斑铜矿和辉铜矿,可作找矿标志。黄铜矿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3
4
2.斑铜矿(Bornite)
成分为Cu5FeS4,含Cu63.33%。等轴晶系。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新鲜断口呈铜红色,表面因氧化而呈蓝紫斑状的锖色,因而得名。条痕灰黑色。硬度3。密度4.9~5.0g/cm3。
产于基性岩及有关的Cu-Ni等矿床中,与黄铜矿、钛铁矿等共生。产于热液型矿床中的斑铜矿,常含有显微片状黄铜矿包裹体,与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硫砷铜矿、辉铜矿等共生;有时与辉钼矿、自然金等共生。还见于某些夕卡岩矿床中,与其它铜的硫化物共生。在氧化带易转变成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褐铁矿等。次生斑铜矿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特有的暗铜红色及锖色,硬度低。溶于硝酸,有铜的焰色反应。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5
6
3.辉铜矿(chalcocite)
成分Cu2S,含Cu79.86%。斜方晶系。晶体少见,通常呈烟灰状、粒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暗灰。金属光泽。硬度2~3。略具延展性,以小刀刻划留下光亮的沟痕。密度5.5~5.8 g/cm3。见于热液成因的铜矿床中,是构成富铜贫硫矿石的主要成分,常与斑铜矿共生;外生辉铜矿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7
8
9 4.铜蓝(Covellite)
成分CuS。含Cu66.5%。六方晶系。通常薄片状、被膜状或烟灰状集合体。靛蓝色。条痕灰色至黑色。金属光泽。硬度1.5~2。解理平行底面{0001}完全。密度4.59~1.67 g/cm3。薄片稍具弹性。铜蓝主要是外生成因,是含铜硫化物矿床
次生富集带中最为常见的矿物。由热液形成的铜蓝极其少见。是炼铜的矿石矿物之一。
10
11 5.方黄铜矿
成分CuFe2S3,斜方晶系,晶体常为拉长的扁平棱柱体,有时形成V型双晶或放射状六连晶或片状集合体,块状少见。方黄铜矿是一种铜和铁的硫化物矿物,它们通常黄铜矿或磁黄铁矿产在一起,具有金属光泽,黄色或古铜黄色,条痕黑色,不透明。摩氏硬度3.5~4,金属光泽,比重4.1g/cm3,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具纵向条纹。常与黄铜矿、石英、自然金、菱铁矿、方解石、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其他铜硫化物共生。次要的少见铜矿物。
12 6.黝铜矿(Tetrahedrite)
成分Cu12Sb4S13,含Cu45.77%,是一种铜、锑的硫化物矿物,与砷黝铜矿(tennanitite)Cu12As4S13构成类质同象系列。一般所见的黝铜矿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砷黝铜矿分子。等轴晶系。晶体呈四面体,但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钢灰至铁黑色,新鲜断口呈黝黑色。条痕与颜色相同。半金属光泽。硬度3~4。密度4.4~5.1g/cm3。
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见于铜、铅、锌、银等金属硫化物的热液矿床中。黝铜矿虽然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硫盐矿物,但数量一般不大,通常与伴生的其他铜矿物一起作为铜矿石利用。银黝铜矿是提炼银的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