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经营管理10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发展战略或发展规划; 建立培养出版人才的教育体系和健全使用人才的制度; 管理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 管理出版物的印刷、发行和物质供应; 推动国际交流和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等。
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二)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 (三)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四)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五)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员;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是大力实施“五大战略”(精品战略、集团化战略、科技兴业战略、人才战略、“走出去”战 略),促进新闻出版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的工作思路:将出版产业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在整个中国战略格局中进行定位和 发展的。
如何监管数字出版 新媒体
王会\武爱民提出监管的五点建议: 以”易入严管”为主,减少政府监管成本 一是实名登记注册制 二是明确单位法人的管理权限和办法,政府只管发布平台,不直接面对出版商 三是设立电子出版商中间组织---行业协会 四是加强国际化合作,整合网上监控资源 五号召读者举报违法行为 交由市场决定生存
识底人人问大苏,莫把声名动蛮貊,恐防他日卧江湖。苏辙 印刷技术已经普及
元明清的出版管理
元朝对于图书收藏、雕印的禁止,主要集中在防止人民利用旁门左道、天人感应等图谶式的理论, 作为号召人民起而反抗的舆论。
书稿由中书省等机关审看批准,著作写出来要送呈上级批准后才能印行 明朝政府对出版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 清代是康、雍、乾三朝出版出现了空前繁盛的景象,也大兴文字狱 ,文化专制,盛极而衰
二、现代出版管理的意义
1. 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2. 促进社会的进步、繁荣文化的需要 3. 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权利的需要 4. 出版管理是出版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5.出版管理是出版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转型时期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出版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宏观层面:出版产业的计划性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市场性结构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表现为出版产

六规定
(1)《图书质量管理规定》(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1992试行/1997.3署 发布、生效
(2)《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88.11署发布、施行 (3)《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1996.3暂行规定/1997.12署发布,1998.1施行/待修订 (4)《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 (5)《出版物印刷管理规定》1997.8署发布、施行 (6)《关于严格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干规定》/1997.1署发布、施行
2009新闻出版总署的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开创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 二是继续推动“三大转变”(增长方式、体制机制、政府职能),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 三是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农家书屋工程、重点出版工程、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程、全民阅读
工程、文化环保工程),探索和拓宽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新领域。
的相关程度甚高,故受到出版人和出版界的高度重视。)
五 条例
(1)《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991.5国务院批准、国家版权局发布,1991.6施行/2002.8重新发 布,2002.9施行
(2)《出版管理条例》/1997.1国务院发布,1997.2施行/ 2001.12重新发布,2002.2施行 (3)《印刷业管理条例》/1997.3国务院发布/ 2001.8重新发布、施行 (4)《音像制品管理条例》/1994.8国务院发布,1994.10施行/ 2001.12重新发布,2002.2施行 (5)《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1.6国务院发布,1991.10实施/2001.12重新发布,2002.1施
四办法
(1)《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1997.10署发布、施行 (2)《音像制品出版管理办法》/1996.2署发布、施行/待修订为《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 (3)《音像制品复制管理办法》/1996.2署发布、施行 (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2002.2国家版权局发布、实施
该文件规定:① “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 印刷等;……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业务。” ②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出版物印刷、可 录类光盘生产、只读类光盘复制等文化行业和领域。”
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③ “非公有资本可以投资参股……出版物印刷、发行,新闻出版单位的广告、发行……,上述 文化企业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 ④“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通讯社、报刊社、 出版社……不得从事书报刊、影视片、音像制品成品等文化产品进口业务。”
出版单位年检报告制
《出版社年检登记制度(试行)》 《报纸登记项目年度核验办法》 《期刊年度核验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出版单位如何进行年检报告,出版行政机关如何对年检
报告进行审查,以及做出何种处理。
出版物样本送交制
出版单位发行其出版物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和国务院出版 行政部门免费送交样本。
一是为国家保存、收藏出版物,以便文化积累和信息服务。 二是为出版行政机关样本备案、审读。
编辑责任制度
包括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三审制”------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和总编辑终审; 报纸、期刊的社长或者总编辑、主编负责制,责任编辑制以及其他形式的岗位责任制。
出版物版本记录和规格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五代后唐政府开始雕印儒家经典
《五代会要》卷八记载:“后唐长兴三年(932)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 印板,所谓中书门下奏请,是指冯道、李愚等人的奏请。
《册府元龟》卷六0八载引其奏疏曰:“尝见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类绝多,终不及经典。 如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矣。”
可见,政府之采用印刷术是受了民间印刷书籍流行的影响。
出版经营管理1025
大纲
第一节 出版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 出版管理的内容(重点讲宏观管理)
行政管理 法律管理 行业管理 第三节 21世纪管理的发展趋势:文化管理 第四节 出版经营: 战略定位与品牌经营 第五节 出版业的人才需求
第一节 出版管理的意义
一、出版管理的历史回顾 二、出版管理的意义 三、转型时期面临的现实问题
化大革命”中,出版管理机构陷入瘫痪。 1973年9月,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成立,属国务院领导。1986年10月成立国家出版局。 1987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各省、市相应地建立新闻出版局,以便于分级管理. 2001年,新闻出版署改为新闻出版总署,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行政管理的职责 (总署的任务)
第二节 我国出版业的宏观管理
一、 出版行政管理 二、 出版法律管理 三、 出版行业管理 四、 出版文化管理
一、出版行政管理(体制及机构)
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对全国的出版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新闻出版总署)。 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教育
结果及原因
收效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宋代时局多变,图书管制时紧时松。 其次,虽有禁令,中央国子监鞭长莫及,地方各级政府没有认真执行。 最主要的是人民需要精神食粮,广大民众真正需要和欢迎的图书是禁绝不了的。黄的诗文,深受
广大读者喜爱,禁愈严,读者愈想看,书价也愈高。 《东坡集》版本多至20余种,真所谓“人传元礻右 之学,家有眉山之书”。 谁将家谱到燕都,
(加强出版管理的必要性)
一、出版管理的历史回顾
我国最早的出版管理记载 《旧唐书·文宗本纪 》 :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 禁止民间私刻历书。 《册符元龟 》卷一六0帝王部革弊第二: “剑南 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书鬻于市.每岁司天台
未奏颁下新历, 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民间印刷业被禁止。
《出版管理条例》的立法过程
一、合并立法阶段:自1985年,《新闻出版法》。 二、起草《出版法》送审稿阶段:自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后,1994年将《出版法(送审稿)》
报国务院。 三、形成《出版法》草案阶段: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1994年10月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五、将《出版法草案》改为《出版管理条例》阶段:1996年9月请求撤回,经修改于1997年2月
出版物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载明作者、出版者、印刷者或者复制者、发行者的名称、地址, 书号、刊号或者版号,出版日期、刊期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出版物的规格、开本、版式、装帧、校对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出版物的质量。ຫໍສະໝຸດ Baidu
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国发〔2005〕1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2005年4月 14日
部、文化部、工商部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地新闻出版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行政管理机构的沿革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总署成立,直属国务院领导。(胡愈之 叶圣陶 周建人) 1954年11月出版总署建制撤消,在文化部内设置出版事业管理局,一直延续到1966年5月。“文
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
出版社下一年度准备安排出版的选题规划,是正常有序开展业务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对出版社来说,年度计划可以加强出版活动的目的性、协调性,利于各部门相互协作。 对出版行政机关来说,这是一种事先管理的手段,通过对备案的登记审查,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出
版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利于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便于宏观调控。
业结构的设置主要是按照计划,而国民经济结构的设置更多则依靠市场; 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中出现的利益矛盾 集团化过程中 出现的系列问题
现实问题
中观层面:出版产业内部资源配置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产品、地域、市场、人才等 结构问题依然突出;
微观层面:出版组织内部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转轨改制带来的新问题 图书市场不规范和不成熟 盗版现象严重 ,买卖书号与做书 ,出版物内容同质化 ,出版物的质量问题等
宋代对出版业的重视及管理
1、积极的举措 设立众多的图书管理、编校机构,多以贤才处之,地位非常之高。 多次组织人员编撰大部头的著作,以示其“稽古右文”的文化政策。 多次对国家藏书进行整理、编目。有所谓的宋代四大目录 皇帝重视,多次视察国子监的刻书情况,这是前所未有之举。
2、消极的禁书
内容有四个方面: ⑴边机文字、刑统律、会要、实录、奏议、策论等。 ⑵天文图谶、兵谋攻术、非入佛道藏的宗教书。为了维护统治,防止人民反抗的需要。 ⑶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元祐党人”的文集。 ⑷诸子百家,有悖儒家经典的诗文。
诚信危机已成最大障碍
出版与发行之间.从目前来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社店关系还没有形成,折扣、销售信息反馈、 结算回款关系还没有形成规范性的可以遵循的制度,影响了出版与发行之间的相互信任、信赖和 依存。
另外,盗版盗印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出版的持续发展,因为它把出版业最重要的利润来源畅销书的 利润给攫取了
二、出版法规管理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著作权法》等; 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门制定,新闻出版总署《期刊管理暂行规定》等; 地方法规、规章:省级及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制定; 规范性文件
现行的出版法规
有一法五条例、六规定、四办法,共16项法规。 一法 《著作权法》/1990.9颁布,1991.6施行/2001.10重新发布( 本不是单纯的出版法规,但它与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