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谱分析法概论 (2)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色谱法的特点
✓ 优点:“三高”、“一快”、“一 广”
高选择性——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开
高效能——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
产生很好分离效果
高灵敏度——10-11~10-13g,适于痕量分析
分析速度快——几~几十分钟完成分离
一次 可以测多种样品
应用范围广——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化学衍生化再色谱分离、分析
死体积: V0 由进样器至监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
相占有的空间。 V0 = t0 ·FC
调整保留体积:某组份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体积百度文库
V R ′= VR-V0
相对保留值:r(也用α表示, 又称选择因子 )
组份的调整保留值之比,色谱系统的选择性指标。
r2 , 1
t R 2 t R 1
V R 2 VR1
(三)峰高和峰面积
峰高:h 色谱峰顶点与基线的距离。 峰面积:A 色谱曲线与基线间包围的面积
(四)色谱峰柱效参数
以区域宽度表征
标准差:σ 正态分布曲线上两拐点间距离的一半
0.607倍峰宽处的一半
半峰宽:峰高一半处的峰宽 W1/2=2.355σ 峰宽:(W) W=4σ 或 W=1.699W1/2
色谱峰两侧拐点上切线与基线的交点间的距离
二、色谱图有关概念
(一)色谱图和色谱峰
1.色谱图(色谱流出曲线)
根据混合组分的分离过程及检测器输出的信号 强度对时间所绘曲线
(一)色谱图和色谱峰
2. 基线
色谱柱仅有纯流动相进入检测器时的流出曲线称 为基线,稳定的基线为水平直线。
(一)色谱图和色谱峰
噪音:仪器本身所固有的,以噪音带宽表示 漂移:基线向某个方向稳定移动(仪器未稳定造成)
展望:
新型固定相和检测器 联用仪器:GC-MS,HPLC-MS 智能化发展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色谱法(chromatography):
以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作用的 差异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
二、色谱法分类
1.按流动相和固定相分子聚集状态分类
气-液色谱法 GLC
气相色谱法 GC
色谱法的历史与发展
30年代 Tsweet分离绿叶色素 40年代 TLC,纸色谱 50年代 GC出现使色谱具备分离和在线分析功能 60年代末 HPLC出现,色谱分析范围进一步扩大
诺贝尔化学奖: 1948年,瑞典Tiselins,电泳和吸附分析 1952年,英国Martin和Synge,分配色谱。
常用分离方法
分离前的体系:均相;两组分A、B的分离 分离体系总是两相:液-液;液-固;气-液
蒸馏分离法 重结晶分离法 沉淀分离法 溶剂萃取分离法
超临界萃取 离子交换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 色谱分离方法
色谱分析法概论
(chromatography)
色谱法——层析法
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
+
适当的检测手段
色谱分析法
(五)分离效能指标
分离度 R :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 谱峰宽度均值之比
R t r2 t r1
1 2
(W
1
W
2
)
2 ( t r2 t r1 ) W1 W 2
响应信号
R=0.75 R=1.0 R=1.5
保留时间 t, min
R 越大,相邻组分分离越好。当R=1.5时,分离 程度可达99.7%,R=1.5常用作是否分开的判据
关于色谱分析法概 论 (2)
复杂组分分析
天然产物、中草药——有效组分的测定 药物、高纯试剂的制备
青霉素过敏原因:含微量其他组分; 提纯后——可口服
复杂组分分析
消除干扰
加入掩饰剂 控制分析条件
分离出待测物质
复杂组分分析
分离在分析中的作用
(1) 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后测定 (2) 把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分离除去 (3) 将性质相近的组分相互分开 (4) 把微量或痕量的待测组分分离富集
气-固色谱法 GSC
色 谱 法
液相色谱法 LC
液-固色谱法 LSC 液-液色谱法 LLC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FC
二、色谱法分类
2.按操作形式分类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
填充柱色谱法; 毛细管柱色谱法 平面色谱法(plane chromatography)
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三、色谱法的特点 ✓ 缺点:
对未知物分析的定性专属性差 需要与其他分析方法联用(GC-MS,LC-MS)
第二节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实现色谱分析的基本条件
相对运动的两相——流动相、固定相 各组分与固定相的作用存在差异
一、色谱过程
色谱过程是物质分子在相对运动的两相分 配“平衡”的过程。
两个组分被流动相携带移动的速度不同 ——差速迁移,两组分被分离
(一)色谱图和色谱峰
3.色谱峰(峰高、峰面积、峰位、峰宽)
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
正常峰 正态分布
不正常峰 拖尾峰和前延峰
对称因子fs
•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
fs W0.05h / 2A (AB) / 2A
正常峰0.95-1.05
(二)保留值
➢ 保留时间、死时间、调整保留时间
➢ 保留体积、死体积调整保留体积
➢ 相对保留值
保留时间: tR 进样到某组分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
死时间:t0 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 tR -t0 组份的保留时间扣除
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是组份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
保留体积:VR 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
度极大时,所需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
VR = tR ·FC FC为流动相流速
——CaCO3颗粒 ——石油醚
色带
色谱法1906年由俄国植物学家Tsweet 创立,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
几个概念
进行色谱分离用的细长管——色谱柱: 起固定分离作用的填充物——固定相 流经固定相的空隙或表面的冲洗剂——流动相
➢ 固定相——除了固体,还可以是液体 ➢ 流动相——液体或气体 ➢ 色谱柱——各种材质和尺寸 ➢ 被分离组分——不再仅局限于有色物质
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二、色谱法分类
3.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
➢分配色谱法 (patition chromatography) ➢吸附色谱法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法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空间排阻色谱法 (steric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