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

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与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皖教高〔2012〕7号),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落实学校办学定位。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基层,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文、理、教育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主动服务高教强省战略,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推进学校定位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着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型大学。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育人为本,突出改革创新,深化结构调整,着力推动学校办学定位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全过程。

二、巩固学校办学特色。深入推进“特色兴校”战略,巩固实践育人成果,弘扬教师教育传统优势,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引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依托皖北地区特色资源,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找准新的办学特色支撑项目,积极助推皖北加速崛起,着力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强化办学特色。启动实施“办学特色巩固拓展计划”,深入开展系列活动,切实将办学特色内化为学校科学发展的动力。

三、深化专业结构调整。根据现代大学管理要求、学校转型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完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学院制

改革,理顺隶属关系,重组学科相近专业和教学资源。建立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连续三年报考率低于60%或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限招、停招直至停办;建立专业良性发展机制,按照合理配置、分类建设、动态调整、创特保优的原则,重点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教学基础条件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专业,重点扶持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符合学校办学方向、学生就业质量高的专业,不断增强人才和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坚持师范专业“精办”,非师范专业“新办”,师范专业主动对接基础教育,大力强化从教技能,积极追求卓越,非师范专业积极探讨专业建设规律,创新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等模式,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改革培养过程管理,完善学分制改革,稳步实施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完善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制度,鼓励自主学习,拓宽专业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探索实施“跟学生”教学改革,提供“菜单式”课程服务,鼓励特色优势专业先行先试,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灵活的培养模式,创新卓越人才培养。

五、强化科研服务教学。强化研教结合,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进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构建高层次科研成果向优质课程资源转化机制,鼓励高水平教师开发适宜本科教学的研究型、创新型实验项目,推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融合,增强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功能,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寓教于研、以研促学。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把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作为主要的评价因素。

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增强社会服

务能力,引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技术优势,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积极争取“产学研合作基地”改革试点,推进产学研合作系统化、常态化;主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开发应用研究,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共青团社会实践品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扶贫、科技下乡、科技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七、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加强淮河文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开设“皖北文化大讲堂”,推进皖北文化传播。秉承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理念,实施“校风—教风—学风联动计划”,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八、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以德为先,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将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教育学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九、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出台学校《实践育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各专业制定《学生实践技能标准及考核办法》,围绕德育实践、社会实践、文化实践、科技实践、就业实践、课程实践等六大模块,坚持人才培养全程渗透,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推进课

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有效联动,构建立体开放、四年一贯的实践育人体系。重点实施实践教育校地、校企联合改革行动计划,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构建实践教育校地、校企联合保障机制。

十、探索招生模式改革。以学生质量跟踪统计信息为参考,以深入调研、合作共建为抓手,积极争取在省内外中学重点建设和培育一批优质生源基地。探索建立以常规招生为主、自主招生和保障性制度招生为辅的多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完善以推荐录取、定向录取为主的自主招生录取模式,探索校校、校企、校地联合培养以及国际合作办学等方式的招生录取模式,试行校企、校地合作的定单式培养招生录取模式,实施教师教育专业复试面试制度,保障优质生源。

十一、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大力推进“国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整合校内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搭建校企、校地和校校供需双选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实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

十二、优化校园学风生态。坚持师德为先,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正确导向,建立长效机制,克服学术浮躁,严查学术不端,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促进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融合,推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专业技能自我评估”,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完善学生学习管理;搭建学生自我管理平台,建立共同参与机制,健全家校共建机制,试行德育导师与学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强化班风学风建设。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提升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