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傲慢与偏见_的叙述视角与写作意义_吴卫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名作 欣赏
域外视野
域外视野
国外省乡间中产阶级圈子里青年男女的爱情与婚姻 《 傲慢与偏见 》 《 理智与情 来展开小说叙事, 她的 及 《曼斯菲尔德庄园 》 《爱玛 》 感》 等著名作品, 几乎一直 是聚焦于特定时代女性的爱情婚姻和社会经济地位 《 傲慢与偏见 》 问题。 早期作品 一反传统文学之于女 性的歧视、 偏见乃至非人化描写, 凸显了素来在文学 中备受压抑和漠视的女性主体意识。 小说坚信女性 与男性有着同样发达的智力与理性, 对妇女在现存 社会体制下的生活境遇、 生命体验进行了细腻的刻 绘与观照, 表达了对不公正社会特别是男权中心主 义的愤懑和抗议。 主人公形象伊丽莎白, 既聪慧机 智, 不卑不亢, 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又不失 女性温柔细腻的性别特质。 她虽然还不能说是一个 全新的女性形象, 但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女性 在文学中的既定形象定位, 在她身上昭示出了特定 的女性价值意识和人性内涵。 奥斯丁作品所蕴含的 女性意识, 相较于后来的夏洛蒂・勃朗特大胆和彻 底的女性解放思想自然稍逊一筹, 更未能指出真正 使女性走出围城和困境的自由之路, 却表征着英国 女性写作的开端, 为女性写作传统的确立作出了开 拓性的努力。 而这种努力与其对于传统男性叙事文 本规范的僭越和改写是难以分开的。 有人认为, 西方文学史上的古典作家, 通过为读 者和社会写作而获得了本质性, 却对于形式层面的 “叙述诗学 ” 并无自觉意识。 故罗兰・巴尔特指出, 只 有到了十九世纪作家们才不再充当黑格尔所谓的 “ 苦恼意识 ” 3 4567889 :;5:<;4=5>== ? 的普遍性证明, 正式进入现代主义写作, 由关注观念、 思想及社会生 活转为倾心于形式问题。 戴维・洛奇专门探讨小说 《 小说的艺术 》 艺术技巧的 , 在几个专题里评述了奥 斯丁小说的表现方式, 对于其作品的客观叙述、 谋篇 布局推崇备至。 弗吉尼亚・伍尔夫从不讳言对于奥 斯丁的偏爱, 她指出奥斯丁的小说有一种奇特的简 朴风格, 甚至断言现代小说并不比奥斯丁、 菲尔丁等 为代表的古典小说高明。 然而, 戴维・洛奇等人却都 《 傲慢与偏见 》 “ 叙述诗学 ” 忽视了 在 上的某种自觉。 其实, 通过设置巧妙的叙事视角, 该小说完成了一次 对传统文学作品叙述模式的超越。 无论是作为一种生物性别抑或是一种社会性 别, 女性长期以来只能存在于男性叙事中, 始终处于 被叙述、 被窥视和被支配的困境, 承受着男性咄咄逼
域外视野
名作 欣赏
域外视野
莎白不仅成为了小说的中心和焦点, 而且故事里的 人物、 事件主要由她去耳闻目睹和见证, 转述的也大 都是她自外部接受的信息和产生的内心冲突。 而一 般与她没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物、 事件被最大程 度地遮蔽, 整个叙述被尽可能地限制在她感觉世界 与心理意识里了。 从审美接受来看, 由于受特殊视角 的掣肘, 叙述者便有理由忽视达西、 韦翰等人物的心 理现实而故意制造出悬念, 使读者形成了一种阅读 “ 假若对他们更多的内心描写, 期待。 读者对他们十 分了解, 那就会失去很多悬念, 使情节显得平淡乏 味。” 也有人 1 如 2 ・ ! ・哈里 3 从观察角度转换
" 人所进行的对话 ” 的具体内涵。 接受美学认为, 文
学文本的诠释和解读, 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掘文本 意义的过程, 亦即一个不断解放能指的过程。 有关 《傲慢与偏见 》 的评述可谓汗牛充栋, 然而, 对于小说 文本独出机杼的叙述策略和拒绝传统写作范式的文 学史意义, 却一直未能得到深入的分析。 女性写作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 一是作者为女 性, 二是传达了女性意识。 英国女性解放的潮流滥觞 于十九世纪中叶, 故而一般认为, 自维多利亚时代的 夏洛蒂・勃朗特以降, 文学才开始从女性的角度、 观 点来描写生活, 女性作为创作主体进入文学领域, 而 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 女性作品的主体意识才得以 凸现出来。 其实第一次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主角, 已然在作品中传达出初步的女性 主体意识, 英国女作家中当属简・奥斯丁。 这位享誉 世界的天才作家, 围绕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
! “ 富有理想倾向 ” 的最优秀作品的人 ” 。 今天 已经成
为瑞典文学院的教授们权衡一个作家能否获奖的重 “ 理想倾向 ” 要砝码。 库切文学创作中的 就体现在他 对当代生活的不断反思和对主流话语的反复批判当 “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 中, 正如他的获奖词所评价的 的怀疑论者, 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 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 他以知性的诚 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 使自己远离俗丽而 ( 见 (&&/ 年诺贝尔 无价值的戏剧话的解悟和忏悔 ” 文学奖颁奖词 ) 。 当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面前被碰 得头破血流时, 怀疑、 批判、 反思也就跟随而来。
!
优越意识, 乃至于还包括某种迷人的反抗性格。 她不 再是男性世界的陪衬和附庸, 更不是作为男性欲望 的客体对象而存在, 相反在智性和精神上表现出了 高度的自信和独立不倚, 折射出了作家自身的女性 人格理想和崭新的妇女观。 质言之, 伊丽莎白一定程 度上成为了暗含作者的代言人。 无怪乎奥斯丁说伊 丽莎白是一切印刷物中最可爱的创造物, 而且不能 忍受那些连她也不喜欢的人。 海德格尔强调语言的 本体论, 在他看来, 人生存于语言中, 由于语言的存 在才使人的历史性存在成为可能, 所以语言是人生 存的家园。 语言不惟是人与世界的联结的通道, 语言 能力其实隐含着话语权力, 失落了对话语的控制就 几乎失去了对世界的控制, 一个不可言说的世界就 是不可控制的世界。 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致力于 语言符号的意识形态研究, 写作在他的语言符号理 论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他认为写作应该被视为渗透 在各种符号活动中的一种颠覆行为, 是语言城市中 “ 特洛伊木马 4 , 的 因为它可以从内部来攻击现存的 语言体制。 在语言被总体化、 中心化的情况下, 意义 已经被垄断, 写作却可以在消除意义的同时又生产 意义, 滋生出意义的多元化和多义性。 因此, 巴尔特 进一步指出, 写作的过程就是粉碎了意义垄断和人 为限制的过程, 写作的本质在于它是建构意义多元 化的途径。 写作本身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一种话语特权。 自古希腊始, 男人在形而上学中即被界定为创造一 “ 孕育 ” 切的本质, 甚至形成了女性是男人 出来的思 想。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以说代表了西方文化男权 制的实质: 男人是完全的, 女人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 版本, 不仅而且也应该比男性智力低劣。 男权文化以 生物学上的某种先天差异将性别歧视合理化, 通过 性别之间的主次划分和优劣从属的区别, 将社会压 迫合法化。 因此, 是社会性别而非生物性别决定了男 女有别。 传统以来对女性职能的家庭定位, 对女性智 力的恶意嘲讽, 以及将女性视为欲望化的对象, 使女 性失落了主体性而一直被湮没于历史的深处。 文字 发明后文学的书面样式便取代了口头文学为主导的 样式, 在传统时代识文断字和受教育是一种社会特 权, 因此只有特权阶层才有可能从事文学活动, 并通 过文字而垄断运用文字所进行的文学创造, 从而控 制着人类的精神活动的形式, 主宰着意义和价值的 “ 失声集 阐释权。 女性作为一个漫长历史长河里的 “第二性 ” 团” 几乎是沉默无语的, 以 的身份被排斥在 包括文学世界在内的社会的经济、 政治和公共生活 之外。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悲愤地指出, 女人智力上 的自由比希腊奴隶的子孙还要少, 所以女人就绝对
.$$/ %&&) 0 &%12
实质, 无非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女性进行着歪曲和贬 “ 空洞 抑。 总之, 女性形象在传统意义上沦为了一个 能指 ” 。 真实的形象便难以在文学中得到正视, 遑论 专注于书写女性独特的感觉和经验世界, 表达她们 的意志和愿望。 选择何种叙述角度表明的是一种叙述姿态, 更 《傲 本质地说, 它暗含着作家本人的某种精神立场。 慢与偏见 》 围绕班特纳家五个女儿的恋爱和婚姻来 展开故事, 这里有班特纳太太的喋喋不休, 吉英的大 家风范, 伊丽莎白的聪慧机智, 曼丽的矫揉造作, 丽 迪雅的放肆嚣张, 达西的高傲冷淡, 彬格莱的温文尔 雅, 柯林斯的口若悬河……通过频繁的舞会、 喝茶、 拜访等简单的生活场景把这一切铺陈出来。 小说设 置的不再是男性或超性别叙事视角, 主要人物形象 不仅都是女性, 而且在小说中占据了主动的叙事地 位。 小说共六十一章, 始终是围绕女性人物形象来组 “ 小说的前十章表面上以吉英为中 织叙事结构的,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以流利清新和细 致敏锐而著称, 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二零零五 年拥有七百多名会员的英国浪漫小说家协会, 投票 评选出五部英语小说中的经典浪漫作品, 奥斯丁的 《傲慢与偏见 》 《简・爱 》 《飘 》 《蝴蝶 位居榜首, 其次是 《呼啸山庄 》 梦》 和 。 近期的英国广播公司的一项读者 《傲慢与偏见 》 “最能改变 调查表明, 多数女性认为 是 女性对自己评价的一部文学作品 ” 。 文学经典的不朽, 就在于它们总是能够在不同 的时代对于不同的读者显示多重意蕴, 这大概即是 “ 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和观众中每一个 黑格尔所说的
! 心 @ 但从十一章起 @ 她就逐渐降为妹妹的陪衬了 ” 。
wenku.baidu.com
如果说前十章主要以班特纳太太的大女儿吉英为叙 述重点, 逐步展开小说叙事, 那么后五十一章则是以 二女儿伊丽莎白为叙事的中心和叙述视角。 叙述视 角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叙述者或人物从什 么角度来观察问题, 讲述故事。 在法国学家热奈特那 里, 视角就是如何聚焦的问题, 他将叙事分为三种基 本类型: 非聚焦型、 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 就小说整 《 傲慢与偏见 》 体来审视, 无疑选择的是非聚焦型视 角, 这是一种传统的全知视角类型, 亦即托多罗夫所 “叙述者 A人物 ” 谓的 。 由于叙述者似乎被赋予了一双 “ 眼睛 ” 上帝般的 , 因而这种视角可以居高临下而又 从容地讲述故事, 臧否人物, 自由自在地全方位支配 故事中的叙述对象, 甚至有能力使小说内容变得通 体透明而一览无余。 但奥斯丁却深谙留置叙述空白 之于作品文学性的意义, 特定的叙述视角对于呈现 叙述者乃至隐含作者的观点、 立场, 传达独特的社 会、 人生体验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对自己本可以轻 易拥有与支配的叙述特权在运用上却相当谨慎和有 《 傲慢与偏见 》 节制, 在 重新建构了一个全知视角下 具有一定限制性的叙述格局, 对传统的无所不知的 叙事角度进行了适度的改造。 小说前十章, 非聚焦型 叙事视角明显, 叙述者全方位地观照着事件与人 物,但与此同时另一个事实也显而易见—— — 对伊丽 莎白・班特纳小姐的叙述兴趣愈来愈浓。 就在达西 不由自主地爱上伊丽莎白而难以自拔之后, 小说视 角悄然发生了转换, 纯粹的全知叙事退隐, 限制性视 角淡入, 从小说中某一人物的角度进行叙述的内聚 焦型叙事出现在非聚焦型叙事框架之中。 此时伊丽
“意义 ” “含 学文本是召唤性的语符结构, 具有 空白和 义” 不确定性, 隐含着多种阐释和评价的可能性, 召 唤着鉴赏主体去发现文本的潜在意义。 故对任何文
是冲突和交战。 而等待者和等待过程的暧昧不清, 又 增加了等待一词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等待对于乔尔 上校来说, 就象征着对野蛮人来袭传言的求证; 对于 听信了传言的小镇居民来讲, 等待就意味着放弃眼 前稳定的生活, 去避难、 去流浪; 而对于老行政长官 来说, 等待也许就是生活本身。 因为等待者和等待物 之间从没有正面发生过交锋, 因此我们可以把整个 故事的开展看作是一个等待过程, 这里的等待就成 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悬置。 所谓时间上的悬置表现 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不同步; 而空间上的悬置 表现的则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上、 心灵上遥不可及的距离。 这种双重悬置是从文化层 面对文明和野蛮之间距离的展现, 它既是生活在后 殖民时代人们多重文化身份的一个象征, 也以其开 放的结构告诉人们, 生活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进行文 化选择的意义和价值。 当年诺贝尔留下遗言, 每年要将诺贝尔基金利 “ 五分之一授予在文学中创作了富有理想倾向 息的
人的凝视目光和语言暴力。 在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性 “天使 ” “魔鬼 ” 叙事中, 女性形象不是 便是 , 男性人物 形象则代表着规范、 价值标准和强势话语。 将女性神 圣化, 是由于她们乐于为男性而奉献或牺牲, 把女性 妖魔化是源于对她们不肯顺从的厌恶与恐惧。 究其
!*+,-
!!
!"#$
%& ’ (&&)
1 责任编辑:水
涓2
作者简介:李倩,江苏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主要从事世界文学研究。
(( * %)+
"#$
3 南非 4 库切: 《等待野蛮人》,文敏译,漓江
出版社,第 %& 页,第 %++ 页,第 (&5 页。
,-%. * %&/. ’ 0
!
《 诺贝尔文学奖内幕 》 3 瑞典 4 谢尔・埃斯普马克: , 李之义译,漓江出版社,第 + 页。
域外视野
!
名作 欣赏
域外视野
《傲慢与偏见》的叙述视角与写作意义
"吴卫华 ! 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

宜昌
""#$$% &
要: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在叙述诗学上彰显出了某种自觉意识。通过建构一种“有
意味的形式 ” , 小说改写了传统男性叙事文本里女性被对象化、 客体化的存在状况, 传达出向来被遮蔽的女性主体意识。 关键词: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 叙述诗学 女性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