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基础知识-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z n
]
C12
[21 n
]
C22
[22 n
]
L
Ck2
[2k n
]
函数 Z 的中误差:
mz2 C12m12 C22m22 Cn2mk2
31
3.3 误差传播定律
例7:已知A、B点坐标,观测了角度β和距离SAP,由A点求P 点坐标的点位精度是多少? 现已知:mxA、myA、 mTAB 、 mβ和mS。
数字测图与GPS
第三讲 误差基础知识
第三讲 误差基础知识
观测误差 衡量观测质量的指标 误差转播定律 算数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2
3.1 观测误差
测量中常见的问题
距离测量 S1=56.743m≠S2=56.748m≠S3=56.745m 三角测量 理论上:∠A + ∠B + ∠C = 1800 实测中:∠A + ∠B + ∠C ≠1800 高程测量 理论上: h1 + h2 + h3 + h4 = 0 实测中: h1 + h2 + h3 + h4 ≠ 0
2020/4/7
18
3.2 衡量观测质量的指标
观测质量的相关术语 精 度:指一组观测值的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 准确度:指观测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精度好,表明观测误差分布得越密集, 但并不等价于观测值离真值越接近,只说 明观测值很稳定。准确度好则离真值越接近。
同精度、不同精度 观测条件相同 —— 精度相同; 观测条件不同 —— 精度不同。
12
3.1 观测误差
偶然误差的特性
误差分布表
误差区间 0.2”
0.0~0.2 0.2~0.4 0.4~0.6 0.6~0.8 0.8~1.0 1.0~1.2 1.2~1.4 1.4~1.6
>1.6 和
正误差
vi Vi/n
46 0.128
41 0.115
33 0.092
21 0.059
16 0.045
n
]
2
f lk 1
f lk
[k
1k
n
]
lim [ij ] 0 A 0
n n
m
2 z
f l1
2 m12
f ln
2 mk2
28
误差传播定律的特例 倍数关系
6.3 误差传播定律
例4:设有函数Z = Cl,C为常数,l 为观测值。已知 ml,求 mZ。
解: 误差关系式: dz Cdl z Cl
已 知 :mxA , m yA , mS , m
yP yA S AP sin AP
求 :mxP ? 和m yP ?
面积:P a b; 已知:ma mb m
测 距 :a, b 求:mP ?
25
3.3 误差传播定律
误差传播定律的含义: 概 念: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观测值函数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
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
2020/4/7
8
3.1 观测误差
观测误差的种类
误差产生原因与影响的性质不同,误差可分为: 系统误差: 各观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为一常数; 偶然误差: 各观测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表现出偶然性; 单个误差而言,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 大量的误差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粗 差:观测值中含有的误差较大或超过了规定的数值。
[11] n1
72 2.68 10
m2
[22 ] n2
130 3.61 10
21
6.2 衡量观测质量的指标
极限误差(限差)—— 容许误差
由实验和误差理论可知,在大量同精度观测的一组误差中,误
区间的概率分别为: P( -σ < Δ < +σ)≈ 68.3% P(-2σ < Δ <+2σ)≈ 95.5% P(-3σ < Δ <+3σ)≈ 99.7%
律。其作用是根据观测值中误差求得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
应用条件:在推导和运用误差传播定律时,函数中的自变量
观测值间应该是相互独立的,两两之间不能相互表达。例如:
独立观测值:β1 和 β3、β2和β3 、β3 和 β4
不独立的观测值:β1 、β2 和 β4
因为:β4 = β1 + β2
26
6.3 误差传播定律
—— 观测作业:每测站前、后视距之差 ≤限值; —— 数据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改正;
系统误差处理方法3 — 在测量数据处理将系统误差作为
未知数中求解。
11
3.1 观测误差
粗差的处理方法
性 质:观测值中所含“观测误差”已不属于误差范围,而是观 测值中的“错误”。
解决办法:采取“多余观测”进行检核,予以剔除; 多余观测 对观测量进行重复观测; 使多个观测量之间构成检核条件。 检核观测误差的大小、性质和观测质量,剔除粗差。
解:1)列出函数关系式:Z = f(l1,l2,…lk)
xP xA S AP cosTAP
xP
yA
S AP
sinTAP
TAP TAB
xP yP
xA S AP cos(TAB yA S AP sin(TAB
) )
32
3.3 误差传播定律
2)列出误差关系式
dxP
dxA
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
测量设备:仪器及其附件
仪器制造:设计与实现间的差别。
长期使用:部件磨损和环境影响。

观 测 者:作业员

仪器安置和操作

目标瞄准和读数

外界环境:风、温度、日照等 大气折光、热胀冷缩等 地球曲率、仪器升沉等
5
3.1 观测误差
观测误差原因示例 仪器的原因 钢尺量距 —— 刻划线刻划不均匀
一般线性关系
例6:设有函数 Z = C1 l1 + C2 l2 + … + Ck lk , li互为独立观测值。 已知 m1,m2,… , mk,求 mZ。
解: 误差关系式: z C11 C22 Ck n
构造中误差计算式: [2z ] C12[12 ] C22[22 ] Ck2[2k ]
3
3.1 观测误差
观测误差的概念
概 念:被观测对象的观测值与真实值(理论值)的差值。 一般用符号△表示:
△= L观 – X真(或 X理论值) 示例 角度测量 —— 三角形的闭合差:
W = ∠A + ∠B + ∠C – 180O 高程测量 —— 闭合水准线路的高差闭合差:
fh = Σhi
4
3.1 观测误差
19
6.2 衡量观测质量的指标
评定观测质量的指标
方差
2
lim n
[2 n
]
(n→∞)
方差↘, 精度 ↗;
f ()
1
e
2 2 2
2
±σ=Δ拐
标准差
中误差
lim n
[] n
(观测次数
n→
∞)
m [] (观测次数 n → 有限个数)
n ——中误差 m 为标准差 σ 的估值
20
6.2 衡量观测质量的指标
误差传播定律的公式推导: 基本思想:由微分的定义式出发 Z = f(l1,l2,…lk) Z + △Z = Z真(或Z理)
f
f
f
dZ l1 dl1 l2 dl2 ln dlk
f
f
f
Z
l1
1 l2
2
ln
k
因为:m [ ], n
则mz2
Baidu Nhomakorabea
[ z z ] n


i与

z


mi表 示mz
中误差 m []
n
例1:某三角形用不同精度分别进行了2组各10次观测,三角形
内角和的误差(闭合差)如下(单位秒),求2组三角形闭合差的中 误差。
第一组: +3,-2,-4,+2, 0,-4,+3,+2, -3, -1 第二组: 0,-1,-7,+2,+1,+1,-8, 0, +3, -1
解:m1
cos(TAB
) dSAP
SAP sin(TAB
)
dTAB
mi2
[ii ] n
27
6.3 误差传播定律
误差传播定律的公式推导:
Z f (l1,l2 , lk ),
dZ
f l1
dl1
f l2
dl2
f lk
dlk
Z
f l1
1
f l2
2
f lk
k
[zz ]
n
f l1
2
[11 ]
n
f l2
2
[22 ]
n
f lk
2
[k k ]
n
F
F
2
f l1
f l2
[12
解: 误差关系式: dz dl1 dl2 z 1 2
构造中误差计算式: [ z z ] [11] [22 ] 2[12 ]
m 2 [ ] n
[zz ] [11] [22]
n
n
n
函数Z 的中误差: mz2 m12 m22
0
n→∞
30
3.3 误差传播定律
误差传播定律的特例
f ()
1
e
2 2 2
2
±σ=Δ拐
大于3倍标准差的观测误差Δ出现的概率只有0.3%是小概率事件。 因此,通常将2倍标准差作为偶然误差的极限值,称为极限误差。 即:限 = 2σ或 Δ限 = 2 m
22
6.2 衡量观测质量的指标
相对误差: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
例2:线段AB长10m, 线段CD长100m,均丈量两次,两次丈量值 的差值分别为:ΔAB =10㎝;ΔCD =20㎝, 那条线段丈量的精度好?
Δ=0 时;f(Δ)有最大值
—— 偶然误差的聚中性 f(Δ) 的渐近线为横轴,Δ→±∞时, f(Δ)→0;
—— 偶然误差的有界性
17
3.1 观测误差
误差分布曲线的特点 曲线拐点Δ = ±σ —— 当|σ|愈大时,曲线愈
平缓,小误差的个数少且分散; —— 当|σ|愈小时,曲线愈陡峭,小误差的个数多且集中。 参数σ的值可以作为衡量观测质量的标准。
构造中误差计算式: [ z z ] C 2[l l ]
m 2 [ ] [ z z ] C 2 [ l l ]
n
n
n
函数 Z 的中误差:
m
2 z
C
2 m l2
mz Cml
29
3.3 误差传播定律
误差传播定律的特例 和差关系
例5:设有函数 Z = l1 + l2 , l1和l2互为独立观测值。 已知 m1,m2,求 mZ。
13 0.036
5 0.014
2 0.006
0
0
177 0.495
负误差
合计
vi Vi/n vi Vi/n 45 0.126 91 0.254
40 0.112 81 0.227
33 0.092 66 0.184
23 0.064 44 0.123
17 0.047 33 0.092
13 0.036 26 0.072
解: m 1 SK
20
1
K1 1000000 50000
20
1
K2 800000 4000
24
6.3 误差传播定律
问 题:
设有一般函数: Z = f(l1,l2,…lk) 式中 li为独立观测
值,其中误差为 mi ,(i=1,2,…k),求 Z 的中误差?
例如
xP xA S AP cos AP
9
3.1 观测误差
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 系统误差处理方法1 —— 采用数学模型改正 — 钢尺量距
— 对钢尺鉴定获得丈量温度下实际尺长
2020/4/7
10
3.1 观测误差
系统误差处理方法2 — 采用一定的作业方法消除与削弱
水准测量 i 角误差
hAB
i
(SA
SB )
h
i
S
当S A SB hAB h 0
解:
1 SK
10cm 10 1 10m 1000 100
20cm 20 1 100m 10000 500
23
6.2 衡量观测质量的指标
相对中误差:观测值中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
例3: 丈量两段距离:L1= 1000m; L2= 80m, 中误差分别为: m1=±20mm, m2=±20mm,则那条线段丈量的精度好?
Di D j D
水准测量 —— 水准仪的 i 角误差 x S tan i S i
2020/4/7
6
3.1 观测误差
观测人员的原因 水准测量 —— 标尺上读数
1595 ? 中丝读数: 1596 ?
1597 ?
2020/4/7
7
外界环境的原因 高程测量 —— 大气折光
3.1 观测误差
6 0.017 11 0.031
4 0.011 6 0.017
0
00
0
181 0.505 358 1.000
13
3.1 观测误差
偶然误差的特性 误差分布图 —— 频率直方图
2020/4/7
14
6.1 观测误差
偶然误差的特性
当观测次数足够多时偶然误差具有以下统计规律: 限值特性 —— 有界性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限值。 小误差大概率特性 —— 聚中性 绝对值较小的偶然误差比绝对值大的出现的频率大。 等值等概率特性 —— 对称性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大致相等。 均值零特性 —— 抵偿性 当观测次数无穷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为零。 偶然误差上述规律可以用数学公式加以描述。
15
3.1 观测误差
误差分布图 —— 分布曲线 观测次数 n →∞ 区间间隔 d → 0
直方图 → 正态分布曲线
f ()
1
e
2
2 2
2
lim 2
[2 ]
n n
16
3.1 观测误差
误差分布曲线的特点 f(Δ) 是偶函数,对称于纵轴; 当|Δ| 减小时,f(Δ) 增大;
—— 偶然误差的对称性、抵偿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