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青年农民工素质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提升青年农民工素质的思考

青年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就离开学校接触社会,在接受系统教育方面的缺失,使得他们在学历水平,劳动技能方面竞争力不强,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为此,提升青年农民工的素质,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一、青年农民工素质的缺失

(一)受教育程度低

就我镇的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分析,初中毕业的占70%以上,高中程度的只占10%不到,还有部分就是初中和高中肄业。而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全部青年劳动力的5%。这不仅是我镇的特有情况,而是目前的普遍情况。

(二)劳动技能匮乏

劳动技能匮乏的第一个表现是仅以提供劳务谋生,他们劳动技能低下,无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一般以建筑打工、保安、店员、服务员等为主,极少有人能胜任技术含量相对高的专业性岗位。

(三)竞争能力贫弱

青年民工要在城市获得发展,参与城市人竞争,就需要与各种城市人打交道,扩大就业信息渠道,实现合理流动。这些方面正是他们的能力弱项。首先,以血缘、朋友、打工同事为纽带的社会交往圈,限制了在城市的发展。其次,获得打工信息的渠道原始而单一,致使许多人只能盲目地走南闯北,生活在城市底层。孤陋寡闻加片面认识导致不能合理利用正式的社会信息渠道。再

次,在知识、技能不足的情况下流动,无法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

(四)自我保障意识低下

青年民工对改变自身的保障状况甚为麻木。首先,对医疗补助、消费水平、住房条件、社会地位、就业指导、工作环境、学习培训等不足甚至空白的保障条件,他们都不在意。低评价导致的低满足,使他们远离社会保障条件之外,生活质量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托。其次,愿意接受低保障或无保障条件来换取就业机会。许多青年民工为了在建筑、商贩、家庭服务、修理、餐饮服务等行业中不被城市职工替代出局,愿意不要职业保障,不要福利待遇,以极低的工资换取“饭碗”,无视保障权利,却从内在抑制了改变生存状况的动力。

(五)职业目标不明

对职业有明确的打算和规划,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显然,青年民工的职业打算十分模糊:一方面纷纷外出,把外出打工看作是一种时尚;另一方面对“为什么打工”“未来怎么发展”十分茫然。茫然而听随命运安排的职业态度,造成更多人的职业行为短期化、低级化,只是打工挣钱而已,不能有效收集职业信息。虽然,青年民工对未来的长期打算是否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和制度框架,但是,自我发展方向模糊,职业目标不明确,会导致职业生活的不稳定状态,反过来又影响到民工个体进入城市发展的主观努力,降低职业竞争力。

(六)城市生活障碍

人的城市化,指的是闲暇生活丰富而复杂,职业生活节奏快而竞争强,日常行为精致而规范,人际交往表面而异质,个人生活个别而自主等城市生活方式。所谓城市化障碍,就是与城市生

活方式存在距离甚至冲突,如:

娱乐生活内容贫乏、质量低劣。扎堆看电视、打牌赌博,是民工业余生活的三大内容,而这些却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打架斗殴、赌博等犯罪行为。

职业生活准备不足。大量青年民工无一技之长,无上岗资格,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他们除了祈祷运气和准备吃苦外,无所事事。

二、提升青年农民工素质的途径

(一)强化培训

强化培训,一是强化培训的市场导向,劳动力市场需求什么就培训什么,满足青年民工对培训的就业从属要求。二是强化培训形式,让民工喜欢培训。①就地培训,在乡镇组织就业培训,方便青年农民就地学习并通过考核拿到各种技能证书。②进门培训,提高进城门槛,对所有进入该城市的打工青年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③在业培训,岗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重点是掌握规范的现代化操作技能。④机构办学,让公司或中介机构成立民工学校,讲授安全、法律、职业道德、操作技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青年民工的现代职业素养。⑤社区培训班,利用辖区内的教学设施和教师资源,定期对民工开设职业技能证书班和素质讲座课。社区培训班覆盖面大,能将周围地区的青年民工聚集起来学习。⑥社会考证,考证机构有计划地组织各公司青年民工拿行业所需要的技能证书。这种做法针对性强,学习人群集中便于管理。

强化培训,对提高青年民工的从业能力和素质是不容质疑的,关键需要政府重视、政策配套、专业机构操作三位一体进行,才

能将培训进行到底。

(二)法律援助

针对民工问题的法律援助形式有咨询、教育和维权。咨询是针对合法权益受侵害,比如超负荷加班加点、克扣和拖欠工资、随意解雇、不提供医疗费和伤残补偿金等,提供法律讲解和辅导。教育的重点是普及法律法规常识,学习操作流程、安全知识、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制止“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而以死要挟”的过激行为,不因为不懂法而失权,不懂法而违规,不懂法而犯法。维权则是发动社会各界共同维护民工权益,有“为民工讨回血汗钱”的专项维权活动,也有法律咨询、心理辅导、转介难题、替代服务等综合在一起的维权服务。通过法律援助,不仅帮助青年民工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也教育他们遵纪守法,遵守职业操作规范,成为具有法律意识的现代公民。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青年农民工不良生活方式很普遍,如随地垃圾、食品饮水污染等不良的居住习惯;无证摊贩、捡垃圾破烂、无业游民等不良从业行为;文化娱乐生活贫乏,各式各样的赌博因运而生;绝大多数青年民工缺乏正常的情感生活和家庭生活,精力过剩引发聚众寻衅甚至性犯罪。如何将不良生活方式而导致的一些行为问题,通过管理得到疏解?

(1)组织民工工会实施组织管理,在中国,最强有力的工人组织莫过于工会,通过工会组织解决民工面临的职业介绍、人身保险、医疗健康、子女入学、法律咨询以及婚姻、家庭、财产关系等实际问题,会缓解因实际生活困难而导致的贫困、落泊、犯罪等行为问题。工会,作为民工自己的组织,会增强民工心理上

的依靠感,不至于组织涣散、无人管理而导致越轨行为。

(2)常设民工学校进行教育引导,通过讲座形式传授技能,普及法律常识,传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等设置“远程教育网”,传输实用技术及各种信息。拓展知识信息,是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素质的必然选择。

(3)开设宣传窗口,正面指导青年民工成长。设置咨询类、指导类、访谈类、信息类、新闻类等栏目,反映青年打工者的要求和业绩;指导青年打工者的心理困惑和行为偏差;宣传各种生活小常识和人际交往须知;公布各类政策法规;剖析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等等。

(4)把对民工的服务纳入基层组织日常管理工作条例,比如定期的民工文体活动,常设的流动人口培训中心,对民工聚居地的治安管理,建立民工激励奖励机制,定期向民工发布用工信息,将民工的管理日常化、常项化、制度化。

青年民工不纯粹是“剩余劳动力”,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有技术,是农村中的人才,是现代企业工人的后备资源,他们已成为城市繁荣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要宣传青年民工文化,让社会了解他们;要指导民工问题,让青年民工了解城市社会,实现民工与城市生活的融合。

(四)促进与城市人交往

民工进城务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同城市并以城市人为参照群体、不断调整自己行为方式的社会过程。但是他们基本不与城市人交往,不通过城市人获得资源,更不会争取政府途径获得资源。工作主要依靠亲戚和老乡介绍,大部分不知道有劳务市场或不知道如何去找劳务市场。住房是同乡人合租或雇主解决,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