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心灵的独白《庄子》人学思想勾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心灵的独白--《庄子》人学思想勾玄

作者:丁怀轸

作者单位: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淮北,235000

刊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2,1(1)

被引用次数:0次

1.本文撇开《庄子》内外杂篇的作者先后的争议,把全书作为整体看待,因而实际上是讨论庄子学派的人学思想.凡以下引文属《庄子》者只标篇目

2.齐物论

3.马斯洛存在心理探索

4.自我实现的人

5.庄子天人之说,至今聚讼不已.窃以为自然之天可证者多也:"受命于地,惟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惟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德充符》).所谓呈天然,除人为,"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日: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天人合一之境,即人之"殚残天下之圣法"后的自然而然的真常复归之境,所谓"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廖天一".(《大宗师》)因为道本身就要求天与人的合一,"故其好之者也一,其弗好之者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谓之真人"(同上)体道求真之真即天人合一之境,以道之境为最高准则

1.期刊论文路凝山.赵建忠.LU Ningshan.ZHAO Jianzhong试论庄子思想对贾宝玉"命"的观念的影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3)

在古代汉语中,"命"有三种词义:一是命名、命令,即语言之命;二是生命;三是命运.每个人对"命"都无法逃避,从古至今,如何对待"命"始终是人一生中的重大问题.庄子对"命"有其卓越于世人的见解,而<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对"命"亦有深入的思考.从贾宝玉弃置语言之命、涵养生命之命、超越命运之命三个方面来分析庄子思想对贾宝玉"命"的观念的影响,从而探讨庄子思想与贾宝玉形象之间的文化源流关系.

2.学位论文陈付娟庄子人生哲学的特质解析2009

庄子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人生哲学是庄子哲学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庄子人生哲学的特质解析,集中探讨了人的痛苦和出路问题。庄子对社会黑暗和人生痛苦有独特的认识,这种痛苦的体验,是庄子思想的起点。他不相信传统隐者找到的种种避世方法能够躲避黑暗,因此独倡游世。庄子的游世思想鼓吹一种彻底的游戏人生态度,不仅游戏地对待社会、政治问题,而且游戏地对待自己的命运,对待自己的祸福生死,这实际是因为他对现实世界的反感太过激烈。游世思想最深刻的感情是对现实世界的嘲讽与敌意,是坚守内心深处不肯化解的孤独冷漠。游世并不是解决

,而是认定不可解决以后放弃责任。这个人生无出路的思想在庄子思想中意义重大,它不仅决定了游世思想中冷漠、嘲讽、对抗的精神,而且导致了庄子在生命清新问题上的一个全新思路。这个更深刻的意识就是否定自我中心,庄子谓之“无己”。全文分五个部分展开:

首先是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庄子的生平著述、思想背景及研究现状。本部分是研究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铺垫。通过介绍庄子的生平著述,使我们对庄子有个大概的了解;通过对庄子思想背景的介绍,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人生哲学的特质;最后介绍了对庄子的研究现状,可以使我们知道目前研究庄子的基本情况和达到的水平。

第一部分为庄子对人生的痛苦意识,分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生命的孤弱与无助:一般隐者对个人自然生活有一种乐观态度,这种乐观来自生命在宇宙间最终有所依托的信念。在庄子思想中,人的苦难是找不到最终根源的。庄子把个人生命的脆弱无根放在天地这个大背景中,而不仅仅是社会背景中。这种说法表明庄子认定人生最终没有安顿之地。(二)精神的枷锁与藩篱:有一种更深的痛苦是精神奴役,这种奴役使人生就像是经历一场无休止的折磨。它首先表现为人生在世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去追逐外部目标,如富贵、名利、权势之类。孤独的清醒状态虽然解脱了追逐外物的内心焦虑,却不幸独自负荷着别人不理解的黑暗。(三)善恶的凼顿与疑惑:在庄子感受的生存痛苦中,还有一种是面对人类道德堕落的良心的痛苦。庄子文中的道德批评意识,首先表现于对人类之恶的体认。另外是针对世俗道德的虚伪,以及对鼓吹仁义道德的圣贤的怀疑。

第二部分为庄子对人生的游世态度,包括游世思想、戏谑生命、客串角色三个部分。(一)游世思想: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面临那样深广的人生痛苦,在庄子游世思想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新的主题,这就是以带有自虐意味的嘲讽心情,来与一个黑暗的世界对抗。庄子以夸张的语气宣扬游戏人间,是一个天性认真的人因为愤世而故意否定自己的认真。(二)戏谑生命:庄子对世道黑暗看得太深,因此觉得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出路根本不可能,所以干脆放弃寻求个人出路,一切听从命运摆布。按齐生死的思想,一个人不仅如何活着不必认真在意,而且是否一定要活着也不必认真在意。(三)客串角色:这是游戏姿态最彻底的表现。彻底的游戏,不只是不在乎生死,而且连自我是谁也不肯确定。一个人来到世上,恰好具有人的形状,又恰好具有某种社会角色,那是很偶然的,并没有什么合理的来由,因此不必对“我”过于当真。

第三部分为庄子对人生的无我理想。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放弃自我:庄子安命说以委顺的姿态求得内心安宁,并不是简单地放弃抗拒,而是以与强大无理的命运奉陪到底的姿态,表达他那内心深处如岩石一样不肯软化的冷漠。(二)品味孤独:品味孤独在于对现实有一种蔑视,表达了一种绝俗的孤傲。一个人在自封的孤绝状态下,不论环境多么恶劣,命运多么悲苦,他都坚持不让内心受其干扰,保持一种天崩地裂、生死祸福不能打破的意识上的独立性。(三)无我之境:庄子道论以“无我”为归宗,其目的还是要解决个人生存意义问题。“无我”思想的本质,是否定个人的自我中心意识

,但这不是要把个人泯灭在任何一种共同性之中,而是要从个人与外部世界的一种新关系中,找到合理的生存态度和生活方式。

最后一部分为此论文的结语。主要是对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价值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进行说明,然后对其归纳和总结,得出一个总的评述以及庄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