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鲁迅小说的结尾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鲁迅小说的结尾艺术

涟源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刘红权

【摘要】含蓄式结尾就是把全文丰富的思想感情凝聚于含蓄深刻的语言中,不直言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思考想像的空间,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意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鲁迅小说语言,凝练含蓄,言简意丰。其描写人物的语言,笔墨俭省,而内涵丰富。其议论性语言也极其简练含蓄,富有艺术的暗示力,不仅情节曲折生动 ,内容含蓄深刻 ,而且结尾的艺术性也极强,结尾无论在形式的多样、技巧的表达还是内容的丰富、思想的深刻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艺术示范。本文就鲁迅小说结尾的几种形式进行探讨与归纳。

【关键词】结尾形式小说鲁迅蕴藉以景结情

含蓄,即含情蕴义,藏颖不露。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宝贵经验。含蓄不是含混与玄虚,而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适度包孕与巧妙释放。一种以有限的语言去捕获无限意蕴的审美追求。它是作文艺术的一种高度技巧与境界。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结尾含不尽之意,蓄弦外之音,蕴藉丰盈,余味绵长呢?对此,古代学者曾有过许多精湛的论述。一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说“绝笔之言,追滕前文之旨。”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强调:“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严羽则从反面切入,提出了保证行文含蓄的“四忌”主张:“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鲁迅先生是系统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第一人,他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古典文论的精华,自觉地运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取得了

新的突破与收获,使小说的含蓄式结尾无论在形式的多样、技巧的表达还是内容的丰富、思想的深刻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考察鲁迅小说的含蓄式结尾略有以下几种。而这些,都充分显示了鲁迅小说的结尾艺术。

一、饱含哲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指导:“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艺术哲理的本质,在于对世界、对人生内在意蕴的整体性开发。”鲁迅先生在处理自己小说结尾时,十分注重对哲理意蕴的开发追求,他善于发现自然物象和哲理精神之间的感应点和相似点,将审美的观照升华为理性的情思,从而使自己的作品焕发出夺目的哲学光亮。读过鲁迅小说的人,都不会忘记《故乡》那隽永意深的结尾。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路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之行,百事皆非。闰土的麻木,杨二嫂的贪鄙,故乡的“荒凉萧瑟”,均令“我”痛心疾首。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农民的命运“谁主沉浮”?在作品的结尾鲁迅先生将自己哲理性的思考记录下来,昭示来者,指引人生。虽说这种不确定性和理性感悟还不能提供现成答案和明确导向,但却以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引发出巨大的思考效能和号召力量。它启示人们:希望的有无,在于实践,在于创建。光有希望而不去实践,希望只能流于“无所谓无”的虚妄。有了希望,并付诸实践,才

能将“无所谓无”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这种对认识与实践、可能与现实关系的精深把握,反映了鲁迅作为一个成熟的思想战士的睿智和远见。他站在那个特定时代的高度,号召人们积极投身到改造社会、变革现实的伟大斗争中去,脚踏实地地开辟新的生活道路,创建“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这个简洁凝练的结尾,由平常的生活事象酿造出饱含哲理的意境,意蕴丰茂,兴寄超远。它使作品阴郁的氛围内出了一道光亮,悲凉的主旋律中飞扬起一串强音,给人以鼓舞、激励、启益。既升华了文意,又深化了主题,成为“一篇之警策”。哲理性的结尾并不强拉读者直奔胜景和终点,而是将浓缩的思想、深邃和智慧、精辟的见解蕴寄于事、景、情之中,留给读者自己去思索、去玩味、去破译。其储蓄蕴藉、义丰旨重的表达效果决非那种浅直浮露、庸常空泛的结尾可以望其项背的。

二、象征蕴旨

象征是借助特定的自然物象涵盖并暗示特定的思想内容的艺术手法。象征作为一种有意味的语言形式是对思想内容的精巧包装。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它“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见刘勰《文心雕龙》)但又绝不等于陷晦迷奥,隔膜难通,而是一种能够透过表层形式窥视深远蕴藏的“半透明式结构”,是表显形象与深层意蕴的溶合统一。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双层构架,决定了它除了文词本身所表达的直接意义外,还隐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味外之旨。读过鲁迅小说《药》的人,都不会

忘记结尾处对“花环”和“乌鸦”的描写,它象暗夜里的一点星光,给人以光明的鼓舞,信心的激励。为作品阴冷的悲剧底色涂上了一笔灿烂的暖色。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接受的,那么,“乌鸦”又象征什么呢?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

学生甲:我认为“乌鸦”象征着革命者。因为画面上只有一只乌鸦,而周围是“死一般静的”环境,它兀立枝头。这正象征革命者在当时艰苦而又严峻的历史条件下,孤军奋战,寂寞抗争。

学生乙:我不同意甲的意见。自古以来,乌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一种不祥之物的表征。而这正与两位母亲老年丧子的悲惨境遇和哀痛心理相吻合。所以我以为乌鸦仍然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

学生甲:我认为他的观点与我并不矛盾。因为由于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群众对革命并不真正理解。这一点从茶馆“议药”,众茶客认定夏瑜是“发了疯了”和夏四奶奶离开坟前迷茫自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革命者看成“乌鸦”就是完全可能、不足为奇的了。它恰恰表明了群众的愚昧落后和他们对革命的无知。

学生丙:我认为乌鸦象征着两位老人和夏瑜之间对话的工具。面对花环,夏四奶奶冥思苦想,终于“悟出”瑜儿是被冤枉的,并喃喃自衙,“如果你在天有灵,便叫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吧。”可乌鸦并未遂顺老人的心愿,最后反而“箭也似的飞去了”。这场对话的失败,表明了母亲始终未能理解儿子,从而写

出革命者与群众之间的深深隔膜。它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启示人们: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胜利,中国才能得救。

学生丁:我认为乌鸦是作者为创造小说的典型环境而调遣的一种写景物象。目的是为了让枯草、秃树、丛冢、寒鸦构成人物活动的更为丰富的背景,渲染悲凉、死寂的阴冷气氛。汉然,这幅伤心惨目的坟场画面,也可直接看作是当时整个黑暗社会的形象写照。

对于小说最后写到乌鸦“直向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的象征意蕴,同学们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有的认为它象征了革命者前仆后继,又飞向高空蓝天,去迎接新的战斗。有的认为它预示了笼罩在现实之上的沉重的悲剧氛围和人物心灵上的阴暗投影必将会被冲破。也有的认为“乌鸦”飞走,意在显示革命的失败和革命者死后的寂寞悲凉,使人在人去鸟飞,了无一物的情境中油然而生空虚、失落之感。它是鲁迅先生为了寻求疗救的良药而留给后人思考和破译的伟大的“?”号。讨论

《药》的象征式结尾,使我们更加明了了它所含蕴和蓄积的丰腴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思想容量,令人叹不观止。

三、妙在含糊

含糊不是语言含混,模棱两可,不是迷茫混沌,如云山雾罩,而是作者精心构思、执意觅求所达到的“含蓄无垠,思致幽渺”(叶燮语)的境界。它是引发艺术想象力和意义延展的一种难能的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