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素质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绩效
利润率;客户 满意程度;市 场份额
潜在绩效
行为绩效
结果绩效
素质模型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绩效目标
素质模型 行为
绩效目标
素质模型 行为
战略 目标
绩效目标 素质模型 行为
绩效目标
素质模型 行为
素质模型驱动战略目标的达成
组织的核心能力与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
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 要求的战略目标
核心能力
“素质”的提出
美国薪酬协会(The American Compensation Association ):个体为 达到成功的绩效水平所表现出来的工作 行为,这些行为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可分级的。 Spencer(1993):个人所具有的一些潜 在特质,而這些潜在特质是与其在工作 或职位上的绩效表现相关的,同时也可 依此来预期、反应其行为及绩效表现的 好坏。
微软的素质观
选对人比培养人更重要——要选择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人
– – – – – – – – 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仅需片刻思考即可提出尖锐问题的能力 可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扫视一眼即可用通俗语言解释软件代码的能力 关注眼前的问题,不论是否在工作中都应如此 非常强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对自己过去的工作仍然记忆犹新 注重实际的思想观念、善于表达、勇于面对挑战、 快速反应
挖掘开发中的错误 思维逻辑性强 刨根问底 帮助别人分享经验 工作主动性强(没有硬
一个人需求量表 感 测量个人成就、 个人亲和需求不 亲和、影响三种 社会性需求 能太弱,个人影 响需求不能太强
个人影响需求的
个人需求量表
人员
强度应高于个人 亲和需求的强度 成就需求对追根 问题有积极作用
性的找错指标)
“素质”定义
素质( competency )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 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可以通过不 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 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 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好坏差异的个人特征。
对“素质”定义的解析
素质是和绩效、特别是高绩效水平密切相连的, 素质的差别最终体现在工作绩效高低的不同上 面。
素质表现是和一定的情境因素相联系的,具体
说来,这些情境因素包括特定的工作角色、岗
位性质、职责、组织环境、企业文化、管理风
格等等。不同的岗位对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同 样的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 样。高素质并不一定能带来高绩效。
对“素质”定义的解析
素质的本质和基础是个体特性的综合表现,包括内在 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的品质特征以及外在的行为表 现特点,因此,素质的落脚点是个体特性,素质研究 中会经常用到心理学的方法、手段。由于心理现象的 纷繁多样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异常错综复杂,造成 了素质研究的困难性。 人力资源管理中素质研究的着眼点是绩效,一切对素 质的研究都以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的 提高为根本目的。而组织绩效、团队绩效、个人绩效 与组织战略、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研究中的心理学应用应该是作为一 种工具而非目的,应该将研究置于企业战略的框架之 下,结合组织内外部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而展开。
素质与绩效 ——个人、团队、组织
投入
个人素质
(知识,技 能&才干)
转换(过程)
个人行为
产出
个人绩效
(方式/方法)
结 果: 数量 、质量
团队绩效
团队素质
人际间行为
(团队知识, 技能&才干)
组织核心素质
(人力资源/技术/组 织结构资源)
(团队合作)
生产率; 收益率
组织文化
(共享价值观、信 念、态度和行为)
Skills 技能 Self-Image 自我认知
交流
影响
战略领导 网络 演讲
Traits/Motives 个性/动机
资源管理
专业 增进创造力和
个性/动机
成果驱动 分析型思
Attitude 态度 Value 价值观 Knowledge 知识
知识
考 概念型思 考 主动行为 弹性 判断力 系统思考
对“素质”定义的解析
绩效的不同源于素质的差异, 因此素质必须是 可测评的、可分级的。素质的类型各异,表现 程度也有不同,人们可以借由各种方法手段对 素质进行识别、测评并按照行为表现程度划分 等级。
素质的提出 ——概念的总结
Competence / Competences
– 强调组织的特点与工作的特征 – 工作胜任力
个体素质特征的生理构造机理
基于“大脑优势”的潜在职业素质
–原理:大脑分工与人的思维方式、创造力、 学习力相关联 – 应用:依据个人的脑部分工特点而产生的兴 趣偏好,影响个人动机与能力发展的理论, 建立的企业各职类职层人员产生高绩效所需 的潜在素质类型要求与标准。企业员工招聘、 绩效诊断、调配及晋升时,可以应用这一潜 在素质模型判断某一员工潜在素质是否适合 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人的大脑的分布。
素质 成就动机 行为 绩效 绩效持续改进, 创新不断。
设定目标,
做到尽善尽美。
如果组织不关注员工成就动机的培养,员工的绩效将不会有
大的改进,组织的业绩增长也会受到阻碍。
素质与绩效:个人能力个人行为个人绩效组织绩效
素质与行为的驱动关系举例
行为
动机
试图表现得更出色。 能有效地 工作,并与
员工素质模型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素质研究 第二部分:素质与绩效关系研究 第三部分:素质模型建立 第四部分:素质模型举例 第五部分:素质模型案例研究
第一部分 素质研究
素质的提出 ——为什么要关注素质?
企业是选对人重要还是培养人重要? 哪些是决定与影响个人绩效的因素? 个人能力与绩效结果之间为什么会出现 差异?
Competency /Competencies:
– 强调个体特征
– Ability/Capacity/Quality
– 素质、资质、能力、潜能、才干
素质的构成要素
——哪些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因素
构成素质的有哪些因素? 这些因素是如何决定个人的素质,从而 影响工作绩效的?
素质的构成要素
——哪些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因素
奈德· 赫曼德的全脑模型
大脑优势与优势剖面棋格图
如何利用全脑模型:
某员工潜在职业素质与不同职种要求的对应程度
A
D 完全对应
B A A D
B A B C B A
C D 部分对应 C D 部分对应 C D 完全不对应
员工的图形
B
C
几种错配的情况
人事错配的护士 A D 人事错配的病理师 A D
B
C
B
素质洋葱模型
Skills 技能 Self-Image 自我形象
难以评价与 后天习得
Traits/Motives 个性/动机
易于培养 与评价
Attitude 态度 Value 价值观 Knowledge 知识
自我认知/ 社会角色
客户导向
洋葱模型解析
知识/技能
促进团队
商业导向
建立关系 结果导向 社团导向 企业家定位
“素质”的提出
汉普公司:
–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员工所需具备的知识、技 巧和工作能力。 –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的、可观察的、 可指导的、而且对个人绩效和企业成功产生 极其重要的作用。 –胜任能力具有阶段性,当经营目标发生改变 时,胜任能力也发生变化。
“素质”的提出
美国HAY公司 素质是在既定的工作,任务,组织或文 化中区分绩效水平的个性特征的集合。 素质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 或很好的完成某项任务,它是驱使一个 人做出优秀表现的个人特征的集合。
“素质”的提出
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 《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1973年 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候选 人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 人的工作绩效由一些更根本更潜在的因素决 定,这些因素能够更好的预测人在特定职位 上的工作绩效 这些“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 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就是“素质”— — Competence
选对人重要还是培养人重要?
盖洛普的观点:选对人比培养人重要 微软的观点:微软员工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先天 智慧而不是经验积累。微软注重招聘时的慧眼识珠而 不是后来的经验。 选错人的代价 – 企业的代价:人员招聘成本、培训开发成本、人员 流动成本、组织绩效低 – 员工的代价:职业选择的偏离与职业发展前景的迷 惘、个人绩效低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岗位与人的匹配,关注的重点 从过去的单纯对岗位的关注,要求人一味满足岗位的 要求,变为追求人与岗位的特征的匹配,提高员工的 适岗率。在选对人的前提下再去培养人。
大脑优势与能力、偏好
大脑优势 兴趣 偏好 弱 低 动机 能力 强 高
大脑分工
逻辑强的 A 象限 D象限 直觉的
好分析的
重事实的 强调量化的
分析 家
左上脑 左下脑 右上脑 右下脑
梦想 家
整体的
融会贯通的 创新的
有条理的 循序渐进的 重规划的 重细节的
组织 家
B象限
交际 家
C象限
善交际的 重感觉的 重运动的 情绪主导的
素质冰山模型
表 象 的 行为 知识、技能 价值观、态度 潜 在 的 自我形象 个性、品质 内驱力、社会动机 例,客户满意 例,自信 例,灵活性 例,成就导向 素质
潜能
素质冰山模型
表 象
潜 层
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 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留给大家的形象。 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内在自己认同的本 我。 品质: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 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 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 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 的外在行动。 个人在工作中的绩效水平由素质的五个层次的综合因素决 定,既有易于感知的知识、技能与行为,又有难以被挖掘 与感知的潜能。更进一步的,“水面上”知识与技能等仅 仅是冰山的一个小角,“水面之下”的更宏大的潜在素质, 对绩效起到更大的决定作用。
素 质
个性
很外向而且是团队的一份子。
他人进行沟
通交流。
自我形象
认为自己应该对这个团队有所贡献。
价值观
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要让客户满意。
高绩效与素质特征(华为公司)
类别 岗位对员工的要求
创新、打破常规、挑战
需求模型
较强的个人成就
测量工具
研发 人员 中试
标准 团队与合作 与上下游,周围沟通, 了解他人的工作 帮助别人,传授知识和 经验
“素质”的提出
Dubois ,1993年 “素质”是为达到或超出预期的质量水平的工 作输出所必需具备的能力 素质是一名员工潜在的特性——例如:动机 (motive)、特质(trait)、技能(skill)、 自我形象(self-image)、社会角色(social role)、所拥有的知识(knowledge )等,这 些因素在工作中会导致有效或杰出的绩效表现。
C
护士平均图形 A D
病理师平均图形 A D
B
C
B
C
第二部分 素质与绩效关系研究
素质如何驱动高绩效的形成
素质如何驱动高绩效的形成? 个人潜在的素质如何转化成现实工作中 的绩效?
安达信模型
意愿
个性、价值 观、内驱力
行动 技能和知识
结果
产品数量与质量 客户满意度
新技能的掌握速度
素质
素质与绩效的驱动关系
对素质构成要素的解析
通过培训、工作轮换、调配晋升等多种人力 资源管理手段与措施,使员工个体具备或提 高知识与技能水平是相对比较容易且富有成 效的。 相对于知识、技能而言,素质要素中的潜能 部分则较难于评价和培养,花费的成本较高, 且往往效果不佳。潜能的形成与人的大脑的 生成过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人脑的内在结 构在经历了先天的塑造与后天的培养之后, 到了一定年龄将不易改变,因此这些潜在的 动机、内驱力、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 社会角色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持久不变且与 众不同的。
核心专长与技能 (研发、生产、营销、财务、 人力资源、战略、IT等)
素质模型
组织目标实现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核心能力 组织的战略要求 组织的战略目标; 员工的职业需求
在组织中寻找机会,发挥我的专 长与技能: 调适并认同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发育并强化核心专长与技能; 规划基于核心专长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