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环境的分类 (1)按照环境要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按照环境的范围大小:特定空间环境、全球 环境等。 3.环境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与区域性。整体性是环境最基本特性。 (2)变动性与稳定性:环境在时间尺度上的特性。 (3)资源性与价值性: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效用 关系上的特性。
5
(二)环境问题
6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时期 史前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后工业文 明 生产模式 从手到口 简单技术 和工具 机械化生 产 高科技 经济发展 特征 采食渔猎 自给自足 商品经济 协调经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依附自然、对环境无破 坏、干扰 半依附,环境缓慢退化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 重 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协调 发展
1. 个人:作为消费者
2. 企业:作为生产者
3. 政府: 提供公共消费品和服务 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经营和管理权 运用行政和政策手段对国民经济实 行宏观调控
22
(四)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质量管理

环境质量: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各要素对人 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优劣或适宜程度。 评价环境质量优劣的基本依据是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 保准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和财产而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 量所作的规定。
18
3.朱庚申(2000)的定义: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 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 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 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 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 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 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其中,管理 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个手段, 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的开发速度超过了开发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补 给再生速度,对不可再生资源加速其耗竭的速度。 另一方面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不重 视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
•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
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14
2.环境问题产生的观念根源
• • • • • • 人类思想、基本观念 发展观 伦理道德观 价值观 科学观 消费观
2300 二 氧 化 硫 排 放 量 / 万 吨 2200 2100 2000 1900 1800 1700 2000' 2001' 2002' 年 2003' 2004'
10
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412个重 点监测断面中,近60%低于III类水质要求, 其中太湖、巢湖、滇池水质均为劣V类。 全海域共发现赤潮96次。 垃圾围城现象普遍 2004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4亿吨, 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堆积,其中有害有毒废 物约占5%,安全处置率低下,危害很大。
7
20世纪的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1930.12.1-12.5月比利时马斯河 1955-1972日本富山县骨痛病事件: 谷烟雾事件:烟尘一周内有60多 镉,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 短等。 人死亡。 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洛杉矶光化 1968.3日本米糠油事件:北九州、 学烟雾事件:汽车碳氢化合物紫 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用多氯联 外光形成浅蓝色烟雾1955年400 苯作脱臭中的载体,混入米糠油中, 生病5000多人,16人死亡。 多人死亡。 1948.10.26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84.12.3印度博帕尔事件:美国联 二氧化硫6000人生病,17人死亡。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储罐爆炸,死亡 人数近两万。 1952.12伦敦烟雾事件:二氧化 硫5天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 1986.4.26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乌克兰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 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1953-1956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 1986.11.1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瑞士某化工厂失火,硫化物、磷化 件:氮肥厂汞,形成甲基汞, 物,使河“ 死亡”20年。 1004人死亡。


24
(五)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
2.
3.
环境经济的双赢原则
25
1.可持续发展原则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我们共 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 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三个原则:

公平性原则: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代际间的 公平,即世代平等。
第二节 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管理方法的演变
2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环境 概念 特征 环境问题 概念 产生与发展 中国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3
(一)环境
1.环境的概念 根据《环境科学大辞典》,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 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 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 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 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也称为环境基质。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 要素。
29

第二节、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现代环境管理思想的形成 1.《寂静的春天》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起点
2.《增长极限》引起世界对于资源问题的严肃 忧虑 3.《人类环境宣言》和墨西哥会议形成了现代 环境管理思想的总体框架
30
《寂 静 的 春 天》
1962年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蕾切尔· 卡逊(Rachel Carson)

28
三、环境管理学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 环境管理学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标, 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理论和方法学为 基本内容的科学。它综合运用环境科学和管理科 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管理过 程和运动规律,采用各种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 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 和方法上的指导。 特点: 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复杂性的科学 新兴的科学

《寂静的春天》描述了杀虫剂污染的迁移转化及 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直以来的人类发展的道路看似平坦,其终点却 潜伏着灾难。“另外的道路”可以为我们提供保 护地球的最后唯一的机会。




8
3.中国的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大气污染严重
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 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2004年对34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61%的城 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居住标准。 全国近三分之一国土监测到酸雨污染。
9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从狭义上讲,环境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预 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 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调节和控制,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7
2.叶文虎(2000)的定义:

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 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 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环境管 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 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科技的 等手段来进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 障和基本内容。”


持续性原则: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
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总目标。
26
2.全过程控制原则
指对人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

环境管理内容的综合集成

包括对人类活动进行管理,还包括对环境系统的保护和建设, 提高环境系统提供自然资源和较高环境质量的能力。

环境管理对象的综合集成

环境管理对象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包括组织行为、 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这些行为联系在一起。
20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环境管理的目的 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 环境的关系。 2.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 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
包括消费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技观、 发展观
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
21
(三)环境管理的对象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包括:
19
4.对概念的理解

环境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广义上,环境管理包括 一切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而对 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我约束的行动。狭义 上,环境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控制社会经济活动中 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所进行的调节和 控制。 环境管理主要是解决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内容广泛, 管理手段多样,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 教育五个手段
环境管理与规划



参考教材:刘利,潘伟斌 编著.环境规划与 管理.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7,26元 课件下载:上海理工大学-城建学院-环境工 程系 考核方式:闭卷,名字解释、填空题等。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 三、环境管理学的内涵和特点

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环境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据 环境要素的不同,环境质量管理的内容可划分为:大气环 境管理、水环境管理、声学环境管理、土壤环境管理、固 体废弃物管理等。
23
2.生态环境管理

生态环境,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域和空间域中,由各要素 以不同的结构形式联系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状态的自然 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基础。 自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空气、土地、水、生物、矿物、 气候等,也可称为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 生资源 在生态环境管理中,重点是对自然环境的要素进行管理。 按照自然资源的种类,自然资源管理被划分为:水资源 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生物资源管理
11
我国废水排放情况
500 废 水 排 放 量 / 亿 吨 480 460 440 420 400 380 2000' 2001' 2002' 年 2003' 2004'
12
(2)生态破坏极为严重
•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2002年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 二次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占国土总面积的 37%,全国沙漠化面积等于一个新疆。 • 森林锐减:2000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森林 资源清查资料,全国森林覆盖率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的61%,人均蓄积量只有世界1/8。近10年间,我国 森林面积减少了23%。 • 生物多样性减少:近50年来,中国约有10余种动物绝 迹。如1962年野生麝共有18万只,目前还不到2万只。

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需要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管理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管理 方式及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在内的多种管理 手段。
27
3.环境经济的双赢原则

双赢原则是指处理利益冲突的双方关系时, 使双方都得利,而不是牺牲一方的利益以保 障另一方获利。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冲突时, 就必须去追求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 发展的方案,这就是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在实现双赢的过程中,规则是最重要的,其 次是技术和资金。
15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
(一)环境管理的定义

《环境科学大辞典》 叶文虎

《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朱庚申

《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环境科学大辞典》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 下,以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的、 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人 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3)生态环境代价巨大
• 世界银行在1997年21世纪中国环境报告中指出,中国 每年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241亿美元,可计算的环境 污染损失占GDP的5-10%,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 失为环境污染损失的两倍以上。
13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1.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 •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一方面对可再生资源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 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 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 问题。 按产生的原因: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后者可分为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按照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等。 按照地理空间:区域、全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