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与茶

一、渊源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初传中国时,僧人多修习小乘禅法,由于长时间坐禅容易产生疲劳,而茶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的功能,加上本身所含的丰富营养物质,对于坐禅修行的僧侣非常有帮助,因此,茶与佛教的结缘,最早的契机可能是茶破除疲劳的功能。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随后,佛教僧侣对茶有了进一步认识,茶味苦中微带甜味,而且茶汤清淡洁净,适合佛教提倡的寂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加上饮茶有助于参禅悟道的神奇功能,于是佛教对茶的认识从物质层面又上升到精神层面,发现了茶与禅内在本质上的契合点,然后加以发挥提炼,最终形成了“禅茶一味”的理念。

二、寺院与茶

自佛教与茶结缘后,到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茶在佛教寺院中广为普及。寺院不仅自己种植茶树,而且茶事也成为佛教寺院日常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寺院内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茶的地方;禅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之鼓;寺院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佛寺里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用来供奉佛祖,敬施主,最后是自用。据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有寺院用茶的规格不同,一般用上等茶来供佛,用中等茶来招待客人,下等茶自用。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还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

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等。

三、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意谓茶道之精神与禅之精神相互一致,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

茶道与佛教之间有着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是“苦”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佛法追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

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茶之本,无非是烧水点茶,茶道的本质是从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

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

四、密宗与茶

中国佛教的另一个重要宗派密宗渊源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与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教在唐开元盛世时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从印度传到中国。密教修的是即身成佛的秘密禅,一切修法都可说是供养法。而茶成为最佳供品之一,一开始就与密教修供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密宗用茶供养的事例,最有力的证据是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皇帝用来供养的茶具。这是到目前所见的等级较高的茶具,包括贮茶器、焙炙器、取火器、碾罗器、贮盐器、点茶器、饮茶器、佐食器、洗涤器等,材质各异,以金银器为主,这套富丽堂皇的茶具是来供养佛祖真身舍利,以示其虔诚礼佛之心。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地宫供奉的是密宗的曼荼罗。此外,大唐历代皇帝赏赐

高僧大德,多用茶供。如唐代密宗大师惠果大师入宫为国祈福,皇帝的赏赐物品中就有茶,惠果大师则常以所赐之茶换购丹青原料画曼荼罗,可见唐代皇帝即以供养茶赐茶为供佛施僧的高级礼遇。

五、公案故事

佛教茶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禅师们借茶说禅而留传下来的公案故事。例如《五灯会元》记载,—客人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仍继续倒,客人说:“师父,茶已经满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象这只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反映了禅去执、空灵的境界。另一关于“赵州茶”的公案尤为著名。

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禅宗是不立文字的,当弟子向禅师提出问题时,禅师往往以摸不着头脑的禅语或是棒喝截断弟子的妄想执著,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瞬间而悟道。赵州和尚让弟子吃茶去,就为斩断弟子的分别

妄心,意在让弟子在品茶中体悟禅意,从而促使弟子悟道。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十分喜爱这则公案,常将它用于诗作中,如为河北赵县柏林寺赵州从谂和尚影像碑题诗“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此外他还作过一首五言绝句:“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曾多次将此诗写成条幅赠人或贺会,以启发人们去继承和体会古德“茶禅一味”的旨趣。

六、佛教对茶文化的传播贡献

1、推动了饮茶之风流行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打座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禅理与茶道是否相通姑且不论,要使茶成为社会文化现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饮茶人,僧人清闲,有时间品茶,禅宗修练的需要也需要饮茶,唐代佛教发达,僧人行遍天下,比一般人传播茶艺更快。

2、为发展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做出贡献

唐代寺院经济很发达,有土地,有佃户,寺院又多在深山云雾之间,正是宜于植茶的地方,僧人有饮茶爱好,一院之中百千僧众,都想饮茶,香客施主来临,也想喝杯好茶解除一路劳苦,所以寺院植茶是顺理成章的事。推动茶文化发展要有物质基础,首先要研究茶的生产制作,在这方面佛教僧侣作出了重要贡献。

3、创造了饮茶意境

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