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联系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而博大的内涵。
而佛教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茶道的发展和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茶道的起源、禅宗与茶道的关系以及佛教对茶道哲学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
一、茶道的起源及佛教渗透中国茶道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西周时期。
在中国茶道的发展过程中,佛教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佛教的传入使得茶的种植和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茶由草药药用逐渐演化为一种饮品。
佛教寺庙成为推广茶叶的重要场所,茶与佛教联系在一起,茶具、茶艺的发展也开始与佛教元素融合。
佛教徒通过品茶来静心、修行,茶的作用在佛教中得到了强调,茶与佛教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二、禅宗与茶道的关系茶道与佛教的紧密关联主要体现在禅宗佛教中。
禅宗强调内观与冥想,其修行方式与茶道的精神境界有着相似之处。
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祖师据说曾经在寺庙里坐禅修行时,因犯困将自己的眼睛割下,之后将其埋在地下。
神奇的是,在眼禅禅师埋眼的地方长出了茶树,并且从该茶树上产出的茶叶具有提神醒脑的效果。
从此,禅宗寺庙开始推广茶道,茶与禅宗的结合,使得茶道在寺庙中蓬勃发展,并从此与佛教密不可分。
三、佛教对茶道哲学的影响佛教对于茶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实践层面上,更深入到了茶道的哲学思考中。
茶道不只是品味茶汤的过程,还包括了茶具的使用、礼仪的遵循以及与他人沟通的方式等等。
在佛教的影响下,茶道注重于内心的净化与沉静,倡导人们通过饮茶来寻求平静与内心的宁静。
在茶道的实践中,茶与禅修、艺术、自然等元素相结合,借助品茶的过程来感悟自然的美妙、领悟生命的真谛。
佛教的慈悲与尊重生命的观念也深深融入到了茶道的理念中,茶道注重“以茶会友”,通过与他人分享茶汤,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尊重、包容与友善的精神。
结语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
茶道与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佛教与茶
佛教与中国茶文化的关系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并逐渐适应和兴盛起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并在矛盾和融洽中不断磨合,并逐渐发展壮大。
我国的茶文化中就与佛教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一种文化形态一. 佛教的传入与基本教义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
而这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即"缘起性空"这一教理。
即世间万物都是由各种关系结合而生;万物又变化无常,非永恒实在,是缘生缘灭的,一切皆空。
故人们又称佛教为"空门"。
二. 佛教与中国茶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不断兴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中,与中国的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这里,本文只针对佛教与中国的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和分析。
1.佛教教义与中国茶文化思想中国佛教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从印度传到中国.此后,佛教教义逐渐同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伦理相结合,并吸收了大量的儒家和道家思想。
到了唐代以后正宗的佛教学说已基本上被汉化,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因此,佛教不仅对中国哲学、文学、艺和民间风俗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对茶叶的广泛传播发展、饮茶礼仪的形成也有较大影响。
佛教的禅观之学(即禅学)包括“戒、定、慧”。
其中是以“禅定”作为基本的修行方法。
“禅” 是“静虑”之意,“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
但要“定、慧”必须坐禅。
坐禅又要不食不眠。
佛教历来提倡禁欲、禁酒,戒荤吃素;要人们忍受苦难以修来世,酒欲乱性。
并且僧侣坐禅要做到“枷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且又“过午不食”。
中华茶文化中,茶与禅宗佛家的密切联系
中华茶文化中,茶与禅宗佛家的密切联系在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中,儒家、道家最早与茶相结缘,并深深地植入自己的文化当中。
而作为后期进入华夏大地的佛教,也迅速地和茶紧密的联系起来。
本文下面简要叙述一下茶与佛教的联系。
佛教修行中常常需要坐禅,坐禅闭目静思,而且时间又长,有时甚至要通晓坐禅,因此,茶成为消除坐禅疲劳的重要手段。
同时,佛教在饮食方面戒律严格,佛教徒们要戒酒、戒荤、吃素,而茶叶恰好符合佛教戒律,茶叶营养丰富,能补充人体营养,因此,饮茶自然成了僧人们最佳的饮品。
佛家认为,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抑制性欲。
因此佛教讲究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
随着佛教茶事活动的发展,禅宗与茶道在思想内涵方面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共同之处,所谓“茶禅一味”。
茶与禅相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苦、静、凡、放。
茶叶味略苦涩,素有“苦菜”之称。
佛家认为茶有“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这可以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品味到人生的苦甜。
佛法主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通过参禅修行,佛教徒可以看破生死达到大彻大悟,最终则可脱离苦海。
“静”是茶道修身养性、追求自我的必由途径。
而佛教坐禅最需要的是安静,因此“静”成为茶道和佛教的共通之处。
历代的禅师都把静坐思考当成参悟佛理、明心见性的重要手段。
“凡”是禅宗根据平凡的生活中来感悟人生哲理,通过独处静坐,以小见大,在平凡的小事中顿悟大道。
而“放”则是指人在品茶中放松身心的享受。
放下眼前的凡事,放下手头的工作,忙中偷闲,松弛神经,舒缓身体,其乐无穷,其实,在当代的我们,更需要“放”来缓解各种压力。
佛教特别强调“放”,近代高僧虚云法师曾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
”到唐宋时期,我国佛教盛行,那时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
尤其是南方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之风。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交谈语。
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导语: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那么茶文化与释、儒、道有什么关系呢?茶文化的形成发展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
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
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
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
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
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
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
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
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
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
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
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
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中国茶道与佛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关联。
茶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借鉴了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式,既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精神修养的路径。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从茶道的起源与发展、茶道的精神内涵和茶道的实践体验等方面来阐述。
茶道的起源与发展茶道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左右。
中国的茶叶种植和饮茶文化的形成为茶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然而,正是佛教的传入与普及,使得茶道真正走向了深入发展。
佛教的传入对茶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公元6世纪,唐代佛教大师隋唐时期,茶道逐渐与佛教教义相结合,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一方面,和尚们开始用茶来提神醒脑,以助于禅修;另一方面,佛教认为茶具备泡茶和品茶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培养禅修的专注力和平静内心的能力。
茶道的精神内涵茶道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强调的是内心的修养和体验的细腻感受。
茶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人们对于茶的品鉴与把握,对于环境的尊重与感知,对于身心的平衡与静心。
佛教的思想深深渗透在茶道的精神内涵之中。
佛教倡导的是心灵的平和与修行的境地。
茶道强调的是人与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和谐。
在茶道的过程中,茶艺师们注重心境的净化和专注的态度,即一种类似于佛教中的禅修状态。
茶道通过泡茶和品茶的流程和仪式,鼓励人们抛弃杂念,安住当下,以此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宁静。
茶道的实践体验茶道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修行实践。
通过参与茶道的实践,人们可以体验到心灵的愉悦与宁静,增加内心的力量与智慧。
茶道的实践包括泡茶、品茶和品味茶香等几个方面。
泡茶是茶道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
茶艺师们通常会选用精选的茶叶,用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时间泡制出优质的茶汤。
这个过程涉及到茶艺师对于水温、时间、泡茶器具的把握和掌握。
通过泡茶的过程,人们可以感受到茶的香气和味道,同时也抚平了心灵的波动,带来了一种宁静与宜人的感觉。
品茶和品味茶香是茶道实践的另一重要方面。
茶与佛教茶在修行中的作用
茶与佛教茶在修行中的作用茶与佛教:茶在修行中的作用茶与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并在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茶作为一种饮品,既能帮助人们保持清醒,又能提供修行时所需的内在宁静。
本文将探讨茶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以及其文化内涵。
一、茶与佛教的渊源茶与佛教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中国唐朝。
传说中,禅宗祖师达摩(Bodhidharma)在修行九年后,为了战胜疲劳和困倦,割下眼皮,那些眼皮掉落在地时,茶树就顺势而生。
达摩将这些茶树的叶子煮水饮用,以帮助他保持清醒和专注。
从此,茶与佛教的关系开始发展。
二、茶的作用1. 清醒和专注: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氨基酸能够刺激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的警觉性。
在修行时,茶能够帮助修行者保持清醒和专注的状态,提升内在的觉知能力。
2. 内在的宁静:茶叶所具备的气味和品味能够帮助修行者进入冥想的状态。
茶与佛教修行相辅相成,茶的饮用过程有助于修行者放松身心,提升内在宁静。
3. 社交的桥梁:茶与佛教修行中的社交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修行者在一起品茶时,可以交流心得、分享修行心得,茶成为修行者之间的纽带,促进团结和共同修行的目标。
三、茶文化与佛教修行1. 茶道与禅修:日本的茶道与禅修密切相关。
在茶道中,泡茶和品尝茶的同时,修行者能够体验到“此时此地”的存在,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静。
茶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和敬清寂”,强调了修行者与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精神。
2. 茶禅一味:茶禅一味是佛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茶喝得慢、慢慢品味茶,与此同时,用心体验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这种修行的态度正是茶与佛教修行的契合点。
四、茶与佛教修行的实践1. 醒悟的喝茶:在修行时,修行者可以以茶喝的方式,专注于茶的气味、色彩和口感。
通过此种方式,修行者能够提升对自身感受的觉知,增强内在的醒悟。
2. 冥想与茶:修行者可以在冥想前或者冥想间饮用一小杯茶。
在品味茶叶的过程中,修行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茶的气味和口感上,借此提升冥想的品质和内在的平静。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联系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联系茶文化,佛教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联系,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联系一、“养生”、“清思助谈”,佛与茶开始结缘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
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
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
”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引起的疲劳和补充因“过午不食”而缺乏的营养物质,以解决其矛盾。
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其成为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产茶、饮茶历史十分悠久。
相传4000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这说明茶的最初功能是药用疗病。
《神农本草》说:“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东汉名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苦茶久食,益意思。
”世界茶坛宗师,我国唐代茶叶科学家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的性能与功能作了高度概括,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烦、舒筋活骨、明目等功效,宜于精行俭德之人”。
僧侣毕生修行以求功德圆满,自然属于“精行俭德之人”,故最适宜于饮茶。
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对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许多论述,“饮茶养生之术”由此逐渐形成。
可见,饮茶是最符合佛教道德观念的。
茶的“养生”、“清思助谈”之功效遂成为佛与茶结缘的最初与最佳媒介。
不过,在汉代,中国人饮茶尚不普遍。
茶仅是皇家、贵族及士大夫的一种高雅消遣。
加之,初入中国的佛教,因语言文字的障碍及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一下子难以为中国人理解、吸收,以为佛教只是与道教、神仙等差不多的东西。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也乐得中国人如此误解以利传播。
但汉代佛教对中国影响不大,与尚未普及的饮茶也就更谈不上有何关联了。
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佛教不仅在茶叶的种植、饮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茶叶向海外传播的一座桥梁。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叶与佛教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
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
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
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
《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
“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
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
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
《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
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
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
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
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
茶文化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茶文化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历史的验证和未来的发展来看,佛教与茶的关系都是紧密不可分的,茶助禅功,喝茶是“和尚家风”,而通过饮茶来体悟人生则是茶道的最高境界。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中国茶文化在整体上是一个综合的集成体,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其中典型的体现即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
特别是佛教,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早在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的风气,其中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种之佳茗招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
到了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以说,茶和佛教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的。
佛教僧人为什么选择茶作为生活中必备的饮料,并将之升华为修行的重要部分呢?应该说,这与茶性本质有着密切的关联。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悟大道。
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要求僧人少食少眠,克服昏沉、散乱等无名烦恼,达至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
从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来说,茶正好可以提供最理想的帮助。
茶叶性淡而俭,醒脑提神,即能够防止磕睡和昏沉;又能够清除虚火,涤荡身心,去除疲劳,对于坐禅修行进入“禅定”,睿发精神,敏于悟道有着很大的帮助。
同时茶汤清淡净洁,即不会违反佛门的各种戒律,而且符合佛教寂静淡泊,抑欲忌荤,提倡素食的人生态度。
佛教精神与茶性本质的内在共鸣,是茶与佛教结缘的必然,也是最终形成“茶禅一味”,“茶佛一味”的基础。
我们从寺院的日常陈设和佛事活动中可以看出佛教与茶的密切关系。
一般寺院都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茗之处;法堂内设有“茶鼓”,是召集僧人饮茶所击之鼓;寺院设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
不仅寺院的陈设和僧人的职务与茶有关,就连“寺院茶,’(佛寺里的茶叶)也按照佛教的规则有不少说法:每日佛前、灵前供奉的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龄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众僧喝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贡献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贡献中国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而佛教作为传统的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也对中国茶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与贡献,并从茶的传入、茶的修养和茶的精神内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茶的传入公元6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推广,茶叶也随之传入中国。
佛教寺庙成为茶叶的主要传播者与扩散基地。
佛教僧众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将茶叶从叶草的草本植物发展成干茶与熟茶,在中国茶道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茶的修养佛教强调内心的平静与修养,将茶作为一种培养内心修养的重要媒介。
佛教徒常常在清晨与傍晚时份借助茶叶来沉淀内心,推崇经量与茶道的结合。
他们通过品茶来达到精神与身体的平衡,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净化。
茶道在佛教中被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不仅帮助佛教徒调整内心状况,也传递着佛法的智慧。
三、茶的精神内涵茶道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精神内涵。
佛教强调“以茶会友”,弘扬茶的凝聚力和交流意义。
佛教的智慧对茶道的态度为人们上茶下礼。
茶叶本身就是一种寓意,象征着人生的真谛。
佛教徒在茶道中注重细节与沉思,通过品茗修行,感受大自然与人性的和谐与平衡。
茶即生活,亦即修行的延续。
四、佛教寺庙与茶道文化佛教寺庙是茶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茶叶修养传承的地方。
寺庙通常都有茶室或茶庵,其中供奉个尊茶洗濯铜佛龛,佛像的手持茶具,以示佛教与茶道的息息相关和传承关系。
佛教寺庙规定了茶道仪式并且发展出独特的茶艺,将茶道在修行心态与仪轨方面形成独特的特点。
五、佛教僧侣的茶艺传承佛教在中国的茶艺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寺庙中的僧侣凭借自身的信仰与修行,成为了茶道的专门传授者与实践者。
他们通过茶道的修行,传承了茶艺的技巧和精神内涵,并将其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
佛教僧侣在传授茶道时强调自然、清静、怡和的态度,将茶艺与佛教教义相结合,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不可磨灭的佛教因素。
六、茶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佛教对中国茶道的贡献不仅仅是传播与发展,在其传承与融合过程中,佛教将茶的精神内涵与佛教文化相结合,使茶道更加深邃而饱满。
中国茶道和佛教
中国茶道和佛教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佛教是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宗教之一。
在中国,茶道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和佛教之间的渊源、共通之处以及相互影响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一、佛教传入中国与茶道的起源佛教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来传入了中国。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文化元素被融入到佛教实践中,其中就包括了茶道。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茶叶最早在公元3世纪被介绍到了中国。
当时,一位名叫达摩的印度僧人传授禅宗,同时也将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带到了中国。
茶叶与佛教禅修活动相结合,茶道便由此而生。
二、茶道与佛教的共通之处茶道和佛教都强调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佛教注重觉知和禅修,而茶道也要求茶人在沏茶和品茶的过程中保持专注。
无论是佛教修行还是茶道实践,都强调当下的意识和体验,以此达到清静、专注和平和的心境。
茶道强调尊重自然和感恩,这与佛教的敬畏生命和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心态相契合。
茶道和佛教都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衡,通过实践和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觉醒。
三、茶道对佛教的影响茶道对佛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佛教寺庙中的茶室和僧侣对茶道的修行。
佛教寺庙中的茶室成为了僧侣们修行和交流的场所,茶室内通常摆放着茶具、茶具台和茶席,茶水则象征着清净和智慧。
佛教僧侣通过沏茶和品茶的过程,培养自己的专注和内心的平静,以此促进修行和开悟。
茶道不仅满足了僧侣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成为了佛教文化和教育的一部分。
四、佛教对茶道的影响佛教对茶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茶道仪式和茶道修行中。
茶道在佛教寺庙中发展起来后,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仪式和流程。
佛教中的禅修和茶道都注重当下的体验和觉知,茶道的仪式和流程则成为了佛教修行的一种形式。
茶道修行不仅有助于培养内心的平静和觉知,还可以加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体验。
茶道成为了佛教修行的手段之一,通过沏茶、煮茶和品茶来触发身心灵的关注和反思。
五、茶道与佛教的现代传承在现代社会,茶道和佛教依然保持着活跃的传承和发展。
茶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茶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茶与佛教源远流长,两者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密切的关联。
茶作为一种饮品,不仅滋味独特,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佛教中,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寻求内心平静与修行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茶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分析其传承与影响。
一、茶在佛教中的传承佛教传到中国后,从印度传入的茶叶与佛教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据传,佛祖释迦摩尼曾言:“禅宗之人,可喝茶”。
随后,茶在佛教僧侣的禅修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
在长时间的坐禅冥想中,茶以其具有刺激神经和提神醒脑的特点,成为了佛教寺庙里禅修者们的必备促进工具。
二、茶与静心修行的关系茶的独特气质与佛教的静心修行相互契合,共同传递着一种平和与宁静的信念。
在禅修中,茶与佛教并重,茶的香气、茶汤的味道以及冲泡的仪式都成为修行的一部分,帮助修行者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茶与佛教静心修行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冲泡过程中,茶道仪式也是禅修修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在品茗过程中的专注和自省,修行者可以获得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自我觉知。
三、茶与佛教禅修文化的影响茶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历史,也使得茶文化对佛教禅修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道作为日本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的独特韵味与冥想修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茶道禅修文化。
茶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佛教艺术中。
茶具成为佛像供奉场合的装饰之一,茶杯、茶壶以及茶具上的纹饰常常与佛教故事、人物有关。
这样的设计将茶与佛教创造力和内涵紧密结合,通过艺术手法传递佛教哲学与禅修的宗旨。
茶与佛教的密切关系也从另一个角度影响到了茶叶的供需关系。
佛教寺庙作为茶叶的重要消费场所,直接促进了茶叶的种植和传播。
茶树种植和制茶工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佛教禅修文化的推广。
总之,茶与佛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茶作为一种饮品,与佛教的静心修行相互契合,共同传递着一种平和与宁静的信念。
茶在佛教中的传承与影响,不仅体现在禅修过程中,还在茶道禅修文化和佛教艺术中得到了体现。
佛教与茶文化的关系
佛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中国是最早饮用茶的国家,而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影响,使得中国的茶文化与佛教所传播的教义有了一定的联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佛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佛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一)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化佛教的传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初,在封建统治阶级中间流行,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等教义。
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硝烟四起,人民生命涂炭,劳苦大众,富贵荣禄者都可以从佛教教义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统治阶级则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因而传播很快。
佛教的传播者认识到,要使佛教在中国扎根必须与中国国情相揉合。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求生存与发展,还在思想意识形态和教义上竭力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并互相渗透互为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东晋后期,佛教领袖慧远竭力把儒家封建礼教和佛教因果报应沟通起来,宣扬孝顺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报应教义的。
并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论"。
隋唐时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调合中国传统思想而创立的,华严宗学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贞)调合佛身"四德"(常、乐、我、净)。
以"五常"(仁、义,礼、智、信)调含"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饮酒、不安言)力图两者相融台,调台儒家的趋势越来越强烈。
宋元明清时代,更加注意调合中国传统思想。
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园,宣扬"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
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还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释"儒释共为表里的主张,因而发展成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茶道的创立与佛教的渗透茶道的创立: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光辉绚丽,但"茶道"一词,很长被人们所遗忘,竟发展到日本学者曾向国人提出"中国有没有茶道?"荒谬而富讽刺的笑话。
佛教与中国茶文化
总结以上三点,佛教的历史地位、佛教自身的特点以及茶在佛事中的广泛应用,三者是唐代茶风盛行的重要原因,进而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二、关于释皎然与陆羽
开元之后,江南出现了一个才僧——释皎然,他嗜茶如命,也善于品茶,留下许多有关赏茗之诗篇,也正是他开始将茶理与禅理结合起来。其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破烦恼”是佛门欲通过修行而达到的解脱状态,皎然竟认为通过饮茶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可见茶之神妙。茶能便‘情思爽朗”,并能“清神”“得道”,那么饮茶不正与禅宗求“真如”相通了吗?故皎然感慨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孰知茶道作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所言饮茶“稍与禅相近”,主要指茶能清人之思,从而保存人性之“真”,禅宗追求的是“真如佛性”,可见,通过饮茶亦能认识到自己的佛性并保持这种“佛性”。那么,饮茶便和参禅有了同等的作用,都能达到‘真如佛性”的本体境界。
饮茶成为佛教僧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僧人中精于茶事的更是不乏其人。在宋代,浙江余杭经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另外还有一种名为“茶百戏”的表演,将茶倒入碗中,然后用茶匙把茶场调成各种物象。据传僧人福全最擅长于此,“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订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垂手办耳。”(《清异录》卷下《生成盏茶》)。又另有一位南屏谦师,也可以使“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鉴赏研讨可谓精妙绝伦。
五、关于寺院茶
佛教离不开茶,因而许多佛寺都种植茶树。由于寺庙多建立在岗峦苍翠、烽谷幽奇的风光胜地,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从南北朝到明清,无数寺庙都辟有茶园,以供自身使用。从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可以看出,全国名茶大多出于山谷,山谷大多建有寺庙,名山名寺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中国茶道和佛教的关系
中国茶道和佛教的关系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则是一种广泛信仰的宗教。
这两者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研究茶道与佛教之间的渊源和相互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1. 茶道与佛教起源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
而佛教则是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的。
茶道起初是用于医疗目的,广泛使用于古代中国。
佛教的引入为茶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佛教僧侣将茶作为修行的一种方法,并将其融入到佛教仪式中。
2. 茶道的修行与佛教哲学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旨在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佛教的核心理念与茶道的修行相契合,两者都强调内心的平衡和自我意识的培养。
茶道追求简洁、静谧的环境,与佛教中追求静观察的态度相呼应。
在茶道的修行中,人们通过泡茶的过程来培养自我修养,提高专注力和觉知。
3. 茶道的禅意与佛教禅宗佛教禅宗和茶道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冥想和静心,茶道强调了对当下的专注和感激。
禅宗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茶道则强调人与茶的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冥想、观察茶叶的形态、闻茶叶的香气以及品尝茶汤的滋味,人们可以与内心和自然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系。
4. 茶道的仪式与佛教法会茶道和佛教法会在仪式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茶道注重仪式感和礼仪,而佛教法会也是一种重视仪式和礼敬的宗教活动。
在茶道中,泡茶的过程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需要细致入微的动作和特定的陈设。
同样地,佛教法会也包含了各种仪式,如诵经、礼拜和供养。
两者都强调对仪式的重视和敬意。
5. 茶道与佛教文化的传播茶道和佛教文化相互促进、交流。
茶道的传播推动了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的传播,茶园也成为了佛教僧侣和信徒们修行和思考的场所。
从另一方面看,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茶道的发展和推广。
佛教寺庙中常常供奉着茶具,僧侣们将泡茶作为礼佛的一种方式。
茶道和佛教文化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总结:中国茶道和佛教有着紧密的关系。
茶道的修行与佛教哲学紧密相连,茶道的禅意与佛教禅宗有着相似之处。
中国茶道文化中的佛教
中国茶道文化中的佛教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古以来,佛教一直是中国社会重要的信仰和哲学体系,而茶道则是佛教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佛教与茶道的起源、茶道的修行意义、茶道的仪式和茶道文化中佛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佛教与茶道的起源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并与道家和儒家等其他思想流派相互交融。
茶道作为一种精神修行方式,最早由佛教寺庙传播开来。
佛教徒通过品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净化,将茶道作为一种与佛教修行相辅相成的方式。
茶道既是寺庙中僧侣用来修身养性的工具,也是普通人用来寻求心灵和谐的重要方式。
二、茶道的修行意义1. 内心平静:茶道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通过烹茶、品茶的仪式,使烦杂的思绪得以舒缓,达到内心平静的状态。
佛教强调舍弃欲望,消除纷扰,而茶道正是通过茶的气味、茶器的质感、泡茶的仪式等方面,帮助人们摆脱俗世的纷扰,沉淀内心。
2. 心灵净化:佛教认为人们内心的浊气与杂念会影响到修行的效果,而茶道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注重谦和、专注、细致的心态,既能净化内心,又能提高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
茶道倡导真实、自然的心境,通过品茶使人们从外在的繁琐中逃离,让内心得以净化。
三、茶道的仪式1. 泡茶仪式:茶道的仪式非常独特,包括准备茶具、洗茶、注水、冲泡等环节。
这些仪式的具体步骤严谨而细致,需要借助合适的茶具和独特的动作来完成。
泡茶的仪式本身就是一种修行,通过仪式的过程,佛教徒可以达到专注、虔诚的境界,使内心更加平和与净化。
2. 茶道礼仪:在茶道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茶道讲究恭敬、尊重,参与者需要学习正确的坐姿、握茶的方法,以及与人交流时的礼貌言行。
这种礼仪的要求与佛教的教诲相一致,强调谦和、敬畏,通过茶道的礼仪实践,传递着佛教的主张。
四、茶道文化中佛教的影响1. 茶禅一味:茶禅一味是茶道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与佛教密不可分。
茶禅一味并非只是在品尝茶和修行中加入禅的元素,更是将禅的精神融入到茶道的每一个环节中,从烹饪、品味到洗茶具,都是一种心灵的修炼。
佛教与茶文化的关系
佛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一)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化(二)茶道的创立与佛教的渗透陆羽,擅长种菜种茶,首创饼茶炙烤"三沸"煮饮法,对茶的功效论述甚详,对茶的品饮他侧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无疑他是我国茶道的奠基人。
但遗憾的是他在《茶经》中没有明确提出"茶道"这个词,令人费解。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是一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篇,"三饮"神韵相连,层层深入扣紧,把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动人的歌颂,不但明确提出了"茶道"一词,而且使茶道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为中心的茶文化圈内任何僧侣、文人所不可匹敌的。
结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动,所以笔者认为皎然是中国禅宗茶道的创立者。
由于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宫廷茶具在法门寺重现天日,学术界认为唐代实际存在着宫廷茶道、僧侣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风格的茶道,从而论证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辉煌璀璨,这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但在三种茶道中,笔眷认为僧侣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响力都超过前二种茶道。
佛教对茶道的渗透,史料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丹丘和东晋名憎慧远嗜茶的记载。
可见"茶禅一味"源远流长。
但形成气候笔者认为始启中唐。
陆羽"更隐茗溪"后,以湖州为中心,积极开展茶事活动,与皎然、李冶、颜真卿、孟郊等名僧贤达交往密切,他们谈经论道,品茗赋诗。
从而推动了茶道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湖州是茶道的发祥地。
茶道的兴起,推动了寺院中茶会、茶宴和各种形式茶道的流行。
唐代茶事诗中各有描述,因限于篇幅,摘句抄录于后:武元衡:虚室昼常俺,心沅知悟空。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
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
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
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
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禅禅茶一味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
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
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也苦。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茶与佛教的关系
茶与佛教的关系茶与佛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在佛教文化的长期影响下,茶成为了修行者和禅师们的必备物品,而茶道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仪式和交流方式。
本文将从茶的起源、佛教传入茶道、茶与禅的结合以及茶与佛教的精神内涵等方面来探讨茶与佛教的关系。
一、茶的起源茶起源于中国,公元前3世纪的西汉时期,茶树被发现于中国西南地区,开始被用于饮用和药用。
茶在佛教之前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常被赞美为“润喉、去热、提神”。
茶具备清净、自然、安静的特点,与佛教追求的内心平静和自然觉知相契合,因此逐渐引起了佛教修行者的关注。
二、佛教传入茶道在公元6世纪末的唐朝,佛教随着高僧鉴真传入日本,佛教文化开始影响到了日本的茶道。
茶道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强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日本的茶道大师千利休将茶道与禅宗相结合,使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茶道通过简约、静默的仪式,使人们能够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觉知,这与佛教追求内心平衡的目标相一致。
三、茶与禅的结合茶和禅宗有着紧密的联系。
佛教禅宗强调直接体验,追求内心的静默与平和。
而茶与佛教一样,注重当下的味觉与感受,通过品茶,专注于茶汤的味道、香气和口感,与当下的一切相融合。
茶与禅结合的典型代表是日本的禅宗僧侣一茶,他强调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发现禅意。
他认为茶道是一种修行,通过品茶,我们可以达到禅宗追求的内心平静与觉知的境地。
四、茶与佛教的精神内涵茶与佛教的结合并非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茶具有平和、谦逊、自然的品格,弘扬了佛教强调的克己奉公、慈悲为怀的精神。
佛教强调内心的觉知和对他人的关怀,而品茶过程中的静默和专注,正是培养内心觉知和专注力的一种方式。
茶与佛教的结合,使茶道成为了一种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总结:茶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茶作为一种饮品,在佛教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成为了修行者和禅师们的必备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联系一、“养生”、“清思助谈”,佛与茶开始结缘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
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
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
”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引起的疲劳和补充因“过午不食”而缺乏的营养物质,以解决其矛盾。
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其成为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产茶、饮茶历史十分悠久。
相传4000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这说明茶的最初功能是药用疗病。
《神农本草》说:“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东汉名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苦茶久食,益意思。
”世界茶坛宗师,我国唐代茶叶科学家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的性能与功能作了高度概括,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烦、舒筋活骨、明目等功效,宜于精行俭德之人”。
僧侣毕生修行以求功德圆满,自然属于“精行俭德之人”,故最适宜于饮茶。
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对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许多论述,“饮茶养生之术”由此逐渐形成。
可见,饮茶是最符合佛教道德观念的。
茶的“养生”、“清思助谈”之功效遂成为佛与茶结缘的最初与最佳媒介。
不过,在汉代,中国人饮茶尚不普遍。
茶仅是皇家、贵族及士大夫的一种高雅消遣。
加之,初入中国的佛教,因语言文字的障碍及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一下子难以为中国人理解、吸收,以为佛教只是与道教、神仙等差不多的东西。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也乐得中国人如此误解以利传播。
但汉代佛教对中国影响不大,与尚未普及的饮茶也就更谈不上有何关联了。
佛教坐禅饮茶,有明确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晋代。
是时,清谈之风盛行,玄学占上风,佛教便与玄学攀关系,相表里。
一些人把佛学与老庄比附教义,甚至把一些名僧与竹林七贤之类相比。
为布道,僧侣们乐与道士、文人名流相交往。
因道士、文人皆爱喝茶,清谈家也爱喝茶,于是僧侣们也开始饮茶。
东晋怀信和尚在《释门自竟录》中说“跣足清谈,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唤童唤仆,要水要茶。
”这是我国僧人饮茶的最早记载。
又据《晋书"艺术传》载,东晋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不畏寒暑,昼夜不眠,诵经40多万言,经常用饮“茶苏”的办法来提神防睡,补充营养。
这说明此时寺院打坐已开始饮茶。
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开始摆脱先前依附中国原生文化的地位,以独立的面目出现。
但就饮茶一事,佛教仍未有什么新的创举,僧人饮茶仍然停留在养生、保健等药用与自然物质功能时期,并未与自己的思想、教义相联系。
而此时,中国茶文化已开始萌芽,文人以茶助文思,政治家以茶养廉对抗奢侈之风,帝王以茶祭祀。
早期促进茶文化思想萌芽的是儒家,道家、佛教落后了一步。
只有当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出现之后,佛理与中国茶文化的结合才有了可能。
二、“明心见性”,以茶助禅,“茶禅一味”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代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的大发展。
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佛教要想在中国生根、发展,必须寻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办法,否则无法生存。
于是,出现了天台宗、华严宗等与中国思想文化相接近的宗教,但均不如禅宗中国化得彻底。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
其主张包括:以坐禅修行的办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
即说,心理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
这种办法实际与道家打坐炼丹接近,也有利于养生;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也颇接近,有利于净化思想。
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这也与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接近。
后来,禅宗第六代传人慧能又将其进一步中国化,主张“顿悟”,即心下清静空无即是佛。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
这自然符合中国人的愿望。
他又主张“相对论”,与道家阴阳轮转思想相接近,也为儒家的中庸思想所容纳。
他还主张佛在“内心”,过多的造寺、布施都算不得真功德,在家也可以念佛,不必都出家为僧。
这对统治者来说,免得寺院过多与国家争土地、争人口、争赋税;对一般人来讲,修行也容易做到;对佛门弟子来讲,可以免去诸多清规戒律,比较贴近正常人的生活。
故而禅宗得以迅速发展。
尤其是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日趋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大夫指出了一个解脱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礼仪,便可作一个自由自在的佛教教徒,何乐而不为?于是,佛教徒与饮茶的士大夫终于在精神上找到了相通之处。
自此,佛理与茶理也才有机结合起来了。
从哲学上看,禅宗主张“顿悟”即“明心见性”。
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以茶助禅,最后达到“茶禅一味”的精神境界。
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唐朝僧人种茶、采茶、饮茶的记载。
陆羽本人就出身佛门,当过十来年的小和尚。
他的师傅积公大师也是个茶癖。
他的好友,著名诗僧皎然极爱茶。
皎然的诗多处描绘他与陆羽共同采茶、制茶、品茶的情景,因此,陆羽的茶文化思想不可避免地吸收了许多佛教原理。
他所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一问世,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构架也就大致确定,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首次将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其中,佛教从茶中“了却苦难,得悟正道”,谓之“茶道”,形成中国茶文化中一支重要的精神力量佛教茶文化。
随后经历代僧侣们的不断补充和发展,中国佛教茶文化更加走向丰富,走向社会。
唐朝是中国佛教茶文化的形成时期,许多高僧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譬如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由于嗜茶成癖,因此,每说话之前总要说声“吃茶去”。
《广群芳谱》引《指月录》载道,有两个和尚欲师从从谂禅师,禅师问他们以前到过观音寺否?一个说没有到过,一个说到过。
对此截然相反的回答,禅师却都要求他们“吃茶去”认为只要吃茶,就能/悟道”,就能佛理与茶道一并得悟。
自此,“吃茶去”便成为禅林法语。
再如,由于禅宗的变通,致使唐代文人学士在家念佛者日众,于是儒、佛、茶三位一体,有利于佛教茶文化的发展。
著名诗人白居易一生爱茶,以茶养生,助文思。
有人统计,白居易晚年又喜与佛道交往,自称“香山居士”。
居士是不出家的佛门信徒。
从他的大量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茶的嗜好及其对茶理、佛理的融会贯通。
例如他在《何处堪避暑》一诗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以茶陶冶性情,于忧愤苦恼中寻求解脱。
三、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茶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中介文化。
茶对于人来说,首先是以物质形式出现,并以其养生保健的实用价值发生作用,倍受人们欢迎;在中国,当茶发展到一定时期便被注入深刻的文化内容,产生精神和社会功用。
饮茶艺术化,使人得到美妙精神享受,是为茶艺;茶艺中贯穿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与高深思想,这不仅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手段,而且使人达到修生养性的目的,是为茶道。
循此思路,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僧侣大量饮茶、植茶,为普及饮茶、推动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要使茶成为社会文化现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饮茶人。
唐代佛教发达,僧人云游天下,比一般人传播茶艺更快。
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载:“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饮。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
教学禅,,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僧人饮茶,获清心保健之功效,故其多长寿。
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时,东郡进一僧年120岁,唐宣宗召问其长寿之秘,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到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
”佛教寺院多建在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那里生态条件优越,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这就为爱饮茶的僧侣们植茶提供了条件。
《庐山志》载,早在晋代,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
僧人植茶十分讲究精耕细作,故唐代许多名茶出于寺院,如/普陀佛茶”一直到明代,僧人们种植相传不断。
“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反映了名茶与佛教的天然因缘。
第二,“茶禅一味”,创造了饮茶意境,佛教茶文化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贡献。
僧侣们饮茶如果只停留在养生提神、清思助谈的阶段上,则佛教远谈不上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随着禅宗及中国茶文化的兴起,僧侣们饮茶开始由茶的养生医疗物质功能向佛理与茶道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功能过渡,通过对饮茶意境的营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道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茶禅一味。
在我国历史上精于茶事、工于茶艺、乐言茶道的高僧不乏其人。
唐代著名诗僧皎然,一生爱茶,作有许多茶诗。
他特别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中年参谒诸禅师,得“心地法门”,把禅学、诗学、儒学三位一体来理解。
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咏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碗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所谓道者,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也。
得道,即把握本质规律。
皎然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和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美妙的韵律,精神爽朗。
这与禅宗的“静心”、“顿悟”思想相一致。
在饮茶中得到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故言饮茶者可以得道,茶中有道,佛理与茶道即合二为一。
宋代的南屏禅师,深通茶事,自称对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
能对茶“得心应手”者,必是精于茶道之人。
因为饮茶成了寺院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到唐宋时期,我国寺院中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庄严肃穆的茶礼和茶宴。
在僧侣多达千人的茶宴上,要坐谈佛经,也谈茶道,并赋诗。
茶宴有一定程式,先由主持僧“调茶”,以表对全体佛众的敬意。
然后由僧人一一献给宾客,称“献茶”。
宾客受茶后闻香品尝,再评茶,称赞茶叶好,主人品德高。
这样把佛教清规、饮茶礼仪与佛学哲理人生观皆融为一体,开辟了中国茶文化的新途径。
第三,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中国茶文化在唐宋以后不仅占领了整个东亚文化圈,而且在15世纪以后逐渐传到欧洲,传向世界各地。
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并把茶种带回日本的是唐朝时日本学僧最澄。
第一个把中国禅宗茶道带回日本的又是日本僧人荣西。
其所著的《吃茶养生记》奠定了日本茶文化的基础。
元明时期,日本僧人仍不断来华,继续将中国植茶、制茶、饮茶技术和茶道精神等方面引进,并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加以改造,形成闻名世界的日本茶道文化。
中国茶文化传入朝鲜约在公元7世纪的新罗时期,在朝廷的宗庙祭祀与佛教礼仪中运用了茶礼。
中国茶文化从一诞生起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在佛教昌盛的唐代,僧众们非但饮茶,且广栽茶树,采制茶叶。
僧人喜茶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之一是因为在僧人的打坐修行中,佐之以清茶,有提神、清脑等功效,可以防止打坐中“昏沉”、“掉举”等不良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