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谈话首先从预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的发展走势开始,对此杨院士毫不犹豫地做了肯定回答。
时代呼唤科学与人文相融,这种融合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人原本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不仅需要物质产品来维系自身的发展、同时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
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工业文明,其根本宗旨是强调无限地开发自然.以最短时间和最少耗费生产越来越多的物质新产品。
这样,一方而导致了人去片面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满足,从而造成人在心理情感方面的失落。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理论研究越来越深,科学研究的方向及科技成果的应用也越来越难以控制。
事情均是“一分为二”的,“智慧出,有大伪”,一种研究及其成果可以带来福,也可以带来祸,可以带来还不知道的福,也可以带来还不知道的祸。
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例如基因工程,更是如此。
“塞翁得马,安知非祸”?高级人才如果仅有非凡的灵性,而没有高尚的人性,后果如何,难以设想。
正因为如此,对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其后果的预测就越来越重要。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就是怀着这一心情,于1999年写出他的名著《高科技,高情感——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
他清楚地看到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更特别是生物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周围的世界,改变着人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乃至改变着人的自身。
他忧虑未来:是福?是祸?正因为如此,他在“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
接着他说:“能对科技作最有成效的思索的角度,就是人性的角度: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并且他强调指出,中国在灵性、伦理、哲学和人际关系中遗产丰富,“天人合一”的思想启示了在高科技时代寻求人性的意义。
杨院士据此而深深思索,他认为科学教育,主要给人以灵性,而人文教育,既给人以灵性,更赋予人以人性。
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教育才能正确回应时代的呼唤。
那么,该如何认识与处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呢?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
从表面看,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而人文是求善,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科学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其发展与应用是否有利于人类进步,人文活动本身也并不能保证其本身能建筑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显然,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
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那么究竞如何正确地看待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呢?杨院士谈了他的认识与体会。
作者:holistic
2007-1-16 01:09 回复此发言
第一,人文教育,确立为人之本。
人,青少年,大学生,首先是个“人”,首先要有人性,要有人格。
人格可以说是人性的度量,是做“人”的基本规格,即要有基本道德规范。
一个人如果连人性都丧失了,人格都扭曲了,这样的人培养得越多,业务学得越好,能力越强,后果就越坏。
苟子讲得好:“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人文,就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
人文教育首先是寻求人性。
而且,人文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性,关系到做人;它还深刻影响着灵性,影响着创造性,影响着做事。
爱因斯坦以他切身的体验指出: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像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像力是无限的。
彭加勒同样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原初性的创造,都依赖于直觉,都依赖与右脑,而右脑的思维主要同文学艺术活动有关,即同人文思维有关。
另外,人文还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与社会进退。
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人文内涵,就会异化,就会消亡。
国家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与民族凝聚力,而关键是民族凝聚力,此即对人文内涵的认同。
社会的进退取决于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与人文内涵、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没有先进的人文内涵、高度的精神文明,而只有发达的科学技术、物质文明,这是人类最严重的危险,甚至是毁灭之灾。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意识到与呼唤着:“以人为本!”
第二,科学教育,乃是立世之基。
科学,深探影响着人的思维,影响着人的灵性。
人的思维只有合乎客观规律,人的行动才可能成功。
在今天,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就要接打,并且一打就垮,受人奴役。
显然,科学是一切的基础,是立世之基。
这点,我国古代哲人十分清楚。
老子宣扬的“无为”,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办事。
孔于赞颂的“天命”,就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的“天命”,也就是“天何言哉”的客观规律。
只有顺乎客观规律办事,才有可能成为高级人才。
《四书•大学》讲得更明确而具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就是研究客观争物及共规律;致知,就是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我国在从日本引入“科学”这一词之前,将SCIENCE译为“格致”,极为恰当。
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就是个人该怎么办、家庭该怎么办、国家该怎么办、一切事业该怎么办的前提与基础。
同时,杨院土认为完整的科学教育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育与科
多是对学理工科的学生进行一些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的教育,对学文科的学生进行一些肤浅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事实上根本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因此,必须提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整体化理解的教育,帮助学生把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和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其成为既有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并且还能应对未来高科技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的复合型人才。
第一,确立正确而全面的教育价值观。
任何阶级、任何性质的教育都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们均具有价值承载,它们传播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直接引导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中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类可以改造自然,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
人们也陶醉所谓的“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奇迹”中,陶醉乃至迷信于科学技术的威力,而违背了客观存在的不可抗拒的辩证法,忘记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必须和谐统一。
因而从专业教学的社会价值观上看,科学仅仅是认知过程,科学技术被看做是“一种独立自主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是可以为任何偶然的利益和需要服务的纯粹中立的工具”。
这种对科学教育的工具价值的过度追求,导致了科学教育丧失了其本质的育人功能。
老子讲得好;“不知常,妄作,凶。
”正如哲人所告诫,自然正在报复人类,严峻的现实迫人深思,加之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引导世界科技潮流的大学,必须把高等教育在高一个层次上复归于“育人”这一本位:只能是“育人”,绝不是“制器”,绝不是一切形式的只重视做事的急功近利。
这是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即教育思想问题。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首要仟务是“育人”。
因此.要实现这一目的,要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看成是蕴涵价值的社会事业.把科学教育看成是包含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人文因素在内的统一体,用这种思想指导专业课的教学。
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情感、心理和个性的需求,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向上的“全人”。
第二,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
无论何种教育,它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它的最终目标就在于“成人”。
科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应该同人文教育一样在促进人的精神健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科学教育主耍是通过专业课的讲授,即通过课堂传授大量的专业科学知识进行的。
但是,科学教育绝不仅仅等同于片面知识的教育,它的基本目的是关心人的成长,关心人的精神构建。
只可惜的是在有的专业课老师的心
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自横”两字正确地描写了无人的小舟在溪流急涌时,是横在溪流中,不是依水流而纵置。
这可能出乎人的常识,但这是事实,就是水力学原理所致。
再比如讲光线的“漫射”现象时,可以举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紫”字不是虚构,而是正确地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光发生“漫射”的结果。
如此字句,不胜枚举。
这样,通过诗歌可以使原本枯燥的专业教学变得生动形象。
此外,杨院士还认为.由于科学和文学艺术都讲求表达简洁、精练,力图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因此,通过诗歌也能训练科学思维。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个写小小空间的红杏枝头,一个写辽阔空间的锦绣江南,都生动、深刻地刻画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无限生机。
读者可凭自己的知识、经验与灵性去感觉,任凭想像纵横驰骋。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8个字、9个景,组成了一幅漂泊悲凉的画面,揭示了无可奈何、前途无望的衰败景象,从而引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结局。
正因为中华诗词是用词用字最为精练的文学,从而也最能抓住事物本质,突出事物的特征。
这也是杨院士特别强调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诗教的重要原因。
就此间题,杨院士还做了深入的阐述。
他认为创造性的人才需要创造性的思维,而创造性的思维是整体的思维,其中,逻辑思维是这个整体思维的正确性的基础,形象思维则是它的主要创新源泉。
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思维将是混乱的、矛盾的。
但是,逻辑思维执著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它往往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及内容的框架,难以突破现有模式而做出重大创新。
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力求以抽象表达共性与普遍件,而是力求从种种特殊中来创造新的形象,揭示客观规律。
也正因为直接表达的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让人去思考、去领悟。
如一部《红楼梦》就是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它通过具有高度智慧和富含文化深度的语言文字,饱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与科学结论。
精练的中华诗词更是如此。
如李重元的名句:“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此时,只出现了黄昏时节被雨打落下的可伶的苍白的梨花,其实,深闭门户的女主人翁的形象已在读者眼前浮现。
她为什么紧闭门户呢?凋零的梨花够惨了,女主人翁同这梨花一比,自己就更惨了。
这就是文学中的“比”,它的科学实质就是“图像识别”、“图像匹配”。
当然,文学作品中这种例证太多了,杨院士也就没有过多列举,他只是想说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生相融的,它们相融则利,相离
理健康;人还必须有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主要应合乎心理健康;而且这两者还是互动的。
不知不觉,采访快要结束了。
这时,杨院士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他说:“当前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世界,生命科技的飞速发展,还可能以骇人听闻的方式改变着人类自身。
科技成果能否被正确应用?科技成果能否被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能力开发?这决不仅仅取决于科技本身,而更多地取决于科学导人文如何结合,取决于研究科技的人及相关者的思想、感情、精神世界。
我们的教育不能不思考这一严峻的现实,我们的大学不能不思考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以人为本‟,既要祟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
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落后,就会一打就垮,永远受制于人;而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异化,就会不打自垮,自甘受制于人。
”他的这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是啊,我们高校的专业教学作为传播与创造科学的主要途径,应该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科学与人文应该相融相生,而不应相离相背,它们是“盛则俱盛,衰则俱衰”,这是历史昭示给我们的教训,也是21世纪对我们的强烈呼唤与严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