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当代电影艺术中的暴力美学——以影片《忍者刺客》为例
摘要:“暴力美学”指起源于美国并在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风格,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吴宇森为代表,其后北野武,昆汀塔蓝提诺等人在电影中逐渐运用并探索出来的一种电影的表达形式。

本文主要对于暴力美学的概念做相关阐述并结合相关影片分析其摄影风格,同时结合暴力美学的发展过程,在引导暴力美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并探索暴力美学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最后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浅谈该如何正确看待暴力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
1.暴力美学及暴力美学电影
1.1暴力美学的产生
爱森斯坦最早是在1923年《石式左翼文艺战线》上提出“吸引力蒙太奇”的理念。

其理论依据包括俄罗斯的形式主义,列宁的电影工具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美国的蒙太奇技巧和方法。

吸引力蒙太奇的主要思想,就是使用离开现实的,脱离情节的画面元素和组接方法,创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意明确的电影文本,以此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观念。

暴力美学就是由吸引力蒙太奇发展而来的一个技巧论形式美学概念,它提供的是种纯粹的审美判断。

郝建在《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一文中对暴力美学的释意如下:“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美丽炫目的程度;有的时候,导演还故意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或者情景来营造一种令人刺激难受的效果。

最初,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术语,而是从形式感出发的批评术语。

”主要是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

(1)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香港发展成熟,以吴宇森为代表,其后北野武,昆汀塔伦蒂诺等一些导演将暴力美学发挥至极致,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即“东方美学视角”。

1.2暴力美学电影
暴力美学电影的特征为创作者在电影的打斗场面中运用后现代的手法,将其消解成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或者玩笑;或者将其符号化,作为跟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

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

(2)在电影中,暴力的呈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倾向被隐匿了一部分。

又如,在美国的一些电影中,施暴者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

另一种情况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这种倾向在多种文化行为中都可以看到。

以上所述的两种暴力呈现方式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

(1)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2年5期
(2)《“暴力美学”真的那么美?》,《文汇报》,2004年1月4日
2.影片《忍者刺客》中的暴力美学分析
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繁杂多样,最具代表性的像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系列,北野武的《花火》,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等。

本文研究的影片则是在《V字仇杀队》中大放异彩的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麦克提格所执导的《忍着刺客》。

《忍者刺客》主要讲述的是孤儿雷藏值从小被一个名叫奥祖奴的神秘杀手集团收养。

并被训练成一个武功极高的刺客。

因好友被杀害,而本就厌倦了杀手生活的雷藏决定脱离集团,但杀手集团派出了大批杀手追杀雷藏,都被雷藏消灭。

欧洲探员米卡在调查一系列政治谋杀案时意外发现都与一个神秘杀手集团有关,因此收到了杀手集团的追剿,在危难时刻,雷藏救下了米卡,两人决定联手对抗奥祖奴集团,于是一幕精彩的复仇便由此展开。

影片刚开始,一场血淋淋的动作场面便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神秘的忍者出现,将一群持枪械匪不遗余力地杀死,鲜血四溅,脑浆迸射,不是断手就是断脚,如此鲜血淋漓的场面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部充斥着暴力美学的动作大片。

导演詹姆斯麦克提格说过,他们对故事的具体要求是,希望每场打斗都是必须的,而不是牵强地让主人公去打,所以故事里必然会出现正义与邪恶的两个极端。

男主角是由韩国演员rain(郑智薰)主演,在影片中rain被导演设计了很多裸上身格斗的镜头,因此有机会展现出完美的腹肌。

《忍者刺客》这部电影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投资,在12个地区分别上映,当时打破票房记录,上映一周便取得2100万的票房,在韩国夺得亚军,在香港冲至第三的好成绩。

从试听语言上看,导演詹姆斯麦克提格对于这部影片采取了多机位拍摄,运用动态摄影展现主人公在瞬间所爆发出来的阳刚之气,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飘逸,凌厉。

如同他所执导的《V字仇杀队》一般,在荧幕上更多呈现出来的是暴力极其冷酷,残忍,血腥的一面。

在这部影片里很少出现无谓的悲痛与伤感,静静地,突发式地展现出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暴力,影片中雷藏在洗衣房被女忍者追杀这一幕便是突然发生的状况。

就故事情节上看,《忍者刺客》情节的单一性,因此只能视觉上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暴力美学渗透进影片的每个场面,无需言语的修饰。

从开始的打斗到结束的战斗,《忍者刺客》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打斗,在动作上展现出力与美的特征,男主角魁梧的身材,健美的肌肉,华丽的动作设计在视觉上给予观众酣畅淋漓的快感,影片中的敌人如同一个个血包子,雷藏要么不出手,出手便是鲜血四溅,对于喜爱暴力美学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实在是过瘾。

在展现画面的暴力同时,导演在听觉上也同样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鲜血的扑哧声,嘶嘶声,以及断手断脚后敌人的惨叫声,雷藏忍者的袖里剑,九节鞭,以及各种华丽金属武器碰撞的声音,也增添了动作场面的激烈感。

在电影科技发达的今时今日,暴力为动作场面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剧情上的精彩,更多的是视觉上的享受。

早年暴力美学电影在放映的同时,有人担心其场面太过于血腥,会给未成年观众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暴力美学电影逐渐发展的过程史上,人物的侵害性被逐渐削弱,久而久之,其暴力场面更多的被消解成了无意义的战斗,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视觉上的享受,而弱化了其道德层面上的功能。

影片《忍者刺客》所展现出来的,便是正义与邪恶的究极较量。

因此雷藏杀人,人们往往便会出于同情的视角来思考,当成一种正当防卫。

当雷藏被赋予了正义的化身之后,他所杀的每一个人都成了应该死或者他不死主人公便会死的潜在威胁。

伸张正义的途径被鲜血所覆盖,人们来不及多想,便看到正义最终获得了胜利,此时观众仿佛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

却忘了主人公复仇的手段是杀戮,与邪恶的杀戮如出一辙,但从道德上这种杀戮被正义化,因而减轻了其杀戮的负罪感。

与此同时,血腥暴力的场面有时反倒呈现出特殊的美感,带给观众的仿佛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武舞,而不是杀戮,进而消解了暴力的残酷性。

3.浅析如何看待暴力美学
3.1重视暴力美学所带来的问题
暴力美学电影在带给观众刺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忍者刺客》在内地被禁也有一部分原因出于此。

为此,有学者曾经总结出如下两点:一.暴力美学对受众价值观的误导
就暴力美学的实质上看,是缺陷性审美,也就是审丑。

用美的形式掩盖遮蔽向动物性血腥世界复归的低级内容。

这与建立和谐社会是不相容的,与真正的审
美即引导人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终极关怀,更是背道而驰的。

暴力美学源于暴力文化,是一种畸形,变态,扭曲的怪胎。

由于当今传媒界发达,暴力文化无处不在。

暴力文化甚至被提升到理论高度包装成所谓的暴力美学。

文化的本意是与宽容,进步,文明紧密相连的,而暴力却是强制,落后,野蛮的。

文化与暴力结合注定孕育出一个怀胎,他是对暴力的纵容和文化的亵渎。

(1)
二.暴力美学引导社会暴力
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形式化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其注意力在于发掘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即对暴力攻击欲的崇尚,同时也有对血腥死亡的恐惧。

在这样的作品中,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被弱化了,而是把道德评判的保准留给了观众。

从美学上看,暴力美学是审美的事儿,但从社会道德层面上讲,暴力美学展示的程度如果没有控制好,就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人的内在攻击性欲望没有正确释放出来,新的刺激又会加重人企图释放出来的欲望,这将会导致犯罪,甚至是杀戮的发生。

(2)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夏绩恩说,暴力血腥场面,很多成年人看了都会感到不适,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他说,电影中应避免些直接展现凶杀暴力手段的场景,将其模糊处理。


作为“意识形态机器”的电影,其意识形态属性也应该或隐蔽或明显的体现在影片中的暴力及暴力美学之中。

但就目前而言,有些以暴力和暴力美学为内容的电影本文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意识形态的缺席。

我个人认为,意识形态的缺席具有严重的社会文化后果。

暴力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威胁和否定,任何暴力行为总是敏感地牵动人类的道德神经。

只有在正当防卫或除暴安良的时候,暴力才具有道德意义上的合理性。

如果一味地追求暴力而忽略了社会道德,漠视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观念,这样的暴力就不可取也不可为了。

其次,暴力美学本身对于道德的约束就比较隐晦,在观众欣赏完暴力电影后心智不够成熟的人往往也会多少受到电影的影响因而犯罪。

因此,必须重视对于暴力美学电影的审核制度,受众也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将电影与现实区分开来,不能盲从。

(1)贺天忠,甘庆超《论视像暴力对受众的异化性误导》,中国知网
(2)尹洪,冷欣,程辉《试论“暴力美学”极其特征》中国知网
3.2正视暴力美学的存在
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以及艺术类型和流派的形成,都有自身的原因。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样会往前走,不需要受一定的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的束缚。

当社会容忍的空间越大,暴力美学的发展可能会越快。

再者,所有社会都有对暴力文化的需求,暴力美学的产生与人的心理欲求最为相关。

暴力美学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形式好看,也在于它符合人的潜意识。

应该看到,对暴力进行唯美化的展示是可能的。

这里面也有很多很复杂的东西。

比如,电影可以夸张刺激地表现开枪、子弹的穿梭、血腥这些东西,但不同的电影可以表现得完全不同,例如,日本有的电影将这些事物表现得很血腥,从天花板到地上都是血的那种血腥。

但在“暴力美学”中,虽然血腥是重要主题,但此类作品却能将暴力和血腥用美的形式展示出来。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由于争取生存空间等需求,人在本能上有一定的攻击倾向,可是,由于人在社会化、成年化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需要达成与社会的协调相处,人内在的攻击性倾向会被压抑、郁结,但又永远不会消失,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宣泄的闸门,否则会对人格的堤坝产生破坏性影响,危及自身和社会。

电影娱乐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宣泄,而暴力文化的展示可能起到这一作用,使人们通过视听行为进行宣泄,这使暴力电影文化的展示有了存在的必要性,这也是它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

暴力美学从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早在我国先秦就开始探讨人性,荀子也曾鲜明地提出“性恶”论。

而自古至今,历代王朝的覆灭与兴起,总是离不开暴力,当一个王朝腐朽不堪,另一个王朝便用武力推翻腐朽的当权者,建立起新的国家。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随处可见暴力美学的踪迹。

因此我认为,应该正视暴力美学的存在,尊重发展的自然规律。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是人类思维的承载物以及产物。

任何时间任何社会,和谐都是伴随着暴力而存在的,没有暴力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也不会发展至今。

暴力美学在当今世界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恰恰证明了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人类文明不单单应该只接受美好的事物,同时也应该看到所谓美好的社会所反映出的矛盾。

而在当代社会,当权力涉及到不仅仅是政治问题,文化也被禁锢在政治的范围圈子里时,人民的利益与权利受到了严重干扰,暴力
美学电影应孕而生后,恰恰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中,暴力成了小马哥维护正义以及兄弟情感宣泄的工具,人们情感上更多会同情小马哥而不是以道德的标准来批判他。

在昆汀塔兰蒂诺的《低俗小说》里,暴力被修饰得察觉不出丝毫,传统道德意义则完全被颠覆。

当然,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以及后现代主义以及后殖民话语理论的崛起,暴力与美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模式,价值观,艺术趣味也都趋于多样化,内涵更加丰富。

暴力美学带来的艺术创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

3.3积极引导受众人生观价值观
暴力美学作为一个流行的,后现代标签,在当代电影中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因此,暴力美学的存在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讨论,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引导受众对待暴力美学,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看到暴力美学在视觉上所呈现出来的美感都值得我们去采纳和欣赏。

同时,由于青少年容易受到暴力的影响,家长跟学校则担负起重要的疏导工作。

我们应该看见,一切暴力美学电影中不仅仅是强调了暴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正面的描述或者反面的讽喻表现着对善良人性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通过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心态,不要再像药家鑫那样激情杀人,虽然捅了八刀很刺激,但杀人后带给他人的伤害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却是沉重的。

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对他人的生命负责。

结语: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电影在艺术的分类及形式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暴力美学发展至今也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首先它既然存在了,再讨论是否存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就应该正确地认识它和改造它。

要能够将暴力美学作为一种艺术与现实生活区分开来,尊重艺术的独立性。

它不是道德的附属,它与社会道德距离较远。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暴力美学作为艺术的反作用。

对暴力的展示以及对意识形态的把握没有拿捏好,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最后,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则是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暴力美学,从艺术的角度上积极健康地接受和认识暴力美学,从社会功能上限制及改造暴力美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郝建,《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04)
[2]孙晓文,《世界影坛涌动着的暴力美学》[J]世界文化,2005(02)
[3]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J]当代电影,2002(05)
[4]戴明,《吴宇森与暴力美学》[J]电影评介,2002(11)
[5](美)大卫伯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美)爱森斯坦,《蒙太奇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