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虚词的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常用虚词“之”“而”的用法

1.代词: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

②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它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他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它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这件事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一类

2.动词:一般来说“之”字后接(表处所的词),“之”字作动词用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③辍耕之垄上

3.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彼童子之师

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宾语前置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

谓语前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

(5)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译。

①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配套练习题

判断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吾得兄事之

2.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 为之奈何

4.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5.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6.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0.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答案

1、人称代词,他;

2、动词,到

3、指示代词,这件事

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助词,的

6、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助词,定语前置的标志

8、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9、之①动词,到;之②,助词,补充音节

10、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②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八)表示目的关系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练习题: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登高而招。()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吾从而师之。()

7.秦强而赵弱。()

8.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9.小学而大遗。()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答案:1.(表转折);2.(表递进);3.(表并列);4.(表修饰);5.(表假设);6.(表顺承);7.(表并列);8.(表修饰);9.(表转折);10.(表因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