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谈孔子的_因材施教_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谈孔子的_因材施教_理论.txt熬夜,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赖床,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天。朋友,就是将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从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谈孔子的_因材施教_理论.txt36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收稿日期]2005-04-11
[作者简介]蒯义峰(1980-),男,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从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谈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
蒯义峰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摘 要]孔子从“仁”、“性相近,习相远”、和培养“君子”的教育目的出发,为“因材施教”确立了理论基础。
但具体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方法,如何认识人的差异及具体实施方法是“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的必不可少的条
件。理论和方法的结合才能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关键词]孔子;因材施教;理论基础;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96(2005)04-0079-02
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其教育思想的璀璨明珠,古今学者多有
论述。但鲜见有人对其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进行论述。本文试图
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孔子的“因材施教”,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
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与他的
“仁”的思想、人性观和教育目的观是分不开的。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是其学说的根
本”[1](P37)。那何为“仁”?“孔子从人的高度论仁,将其基本含
义规定为‘爱人’。”[1](P37)“仁者,人也。”[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
人。”[3]“君子学道以爱人。”[4]一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
乎?’不问马”[5]。而“爱人的重要内涵就是教育人、勉励人去获
得教育”[1](《38)。“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乎,能勿悔
乎?’”[6]而在教育实践中“爱人”,就是要把人当人看,把人视为
有差异的个体。教学中如果无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必然整齐
划一强行灌输,必然出现“中人以上语下,中人以下语上”的情
况,这是与“仁”的思想相抵触的,当然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7]的孔子不取。
再者,“因材施教”也与孔子的人性观有关。孔子对人性的
认识是“性相近,习相远”[8]。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差不多的,
只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不同才使人与人之间有了差异。这句话
“肯定了人性即人的天赋素质的可塑性,也就是看到了人性具
有的巨大的发展潜能”[9](P106)。同时因为“习相远”———习惯的
不同使学生之间有了差异,所以要“因材施教”
。可以说“性相
近,习相远”[8]为孔子的教育实践进而为“因材施教”奠定了认
识论基础。
同时,“因材施教”也是由孔子的教育目的决定的。孔子的
教育目的是培养“士”,就是“君子”或“君子儒”。那君子应该具
备那些素质呢?这在《宪问》中由很好的说明。子路问怎样才
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
“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全体百姓安乐。修养
自己使全体百姓安乐,尧舜尚且担心做不到哩!”从中我们可以
看出君子是德才兼备而已德为主的。甚至可以说孔子的教育
目的就是培养道德的君子。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礼”与“仁”的
要求行事,即要“克己复礼”[4]、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4]、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要“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10]、要“思无邪”[11]。而这样的道德人才是
灌输所不能培养的,只能依靠人自己主动探求、主动体悟。主
动探究、体悟“仁”和“礼”,非循循善诱不能做到,而循循善诱非
了解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能不到。因此可以说,培养道
德君子的目的决定了“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反过来又是实
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其实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把人当人看,学
生才会主动的探究、体会“仁”,而只有这样,学生成才服务社会
时才能把他人当人看,也才能实施“仁”、做到“仁”。
二、“因材施教”的方法
笔者认为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
识。第一是孔子认为人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是孔子认
识这些差异的方法以及实施“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
那孔子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人的差异的呢?综观整篇《论
语》,笔者认为孔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人的差异的。
1.个性特征。如《论语·先进》中记载到,子路问:“听到了道
理马上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何能不请示就马上行动
呢?”冉有问:“听到了道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马
上就行动。”同样的问题却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可把公西华弄
糊涂了,于是就问了孔子。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不前,所以
要鼓励他大胆前进一步;而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
示父兄,有意压压他。”正因为孔子看到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所
以才有“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公冶长)、“柴也愚、参也
鲁、师也辟、由也谚”(先进)、“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求也
退”、“由也兼人”(先进)等对个性差异的论述。
2.修养水平。“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11]而当孟武伯
问孝时,孔子针对这位阔少
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答曰:
“父母唯其急之忧”[11]。而子游问孝时,“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
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2](P42)?
3.学习态度。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13]但考察他的整
个教育实践,他根本不承认有“生而知之者”。而从“学而知之”
到“困而学之”再到“困而不学”,我们发现孔子完全是按人的学
习态度,即学与不学,愿学与不愿学、主动学与被动学、积极学
与消极学上来区分人的。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14]。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因为学生不思所以“不以三
隅反”,而不思是学习态度问题。反过来说,你能“三隅反”说明
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了,所以可以“复也”。
4.学习基础。《论语·八佾》中记载的一段子夏与孔子的对
话可以说明这一点。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
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
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从这段话我们知道孔子只是在子
夏明白了“礼”和“仁”的关系才开始教《诗》的。在孔子看来一
定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基础,这与“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0]是相互应的。
5.年龄和心理特征。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
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
在得。”[13]这就是根据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及其心理特征而施以
各不相同的规劝。
6.施教的时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当其愤悱而启发’的思
想,强调施教必须抓住学生积极求学的心理机制。”[15](P118)不同
的时机施以不同的教育,即不到学生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
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从上面的论说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考察人的差异有两个纬
度:一、不同的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前面四个差异);二、同一个
第22卷 第4期 河 北 建 筑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社 科 版) Vol·22 No·4
2005年12月 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Dec·2005人在不同的年龄、时间也是有差异的(后面两个差异)。那孔子
又是如何认识这些差异的呢?《论语》做了很好的阐述。第一、
不要以貌取人。子羽因其貌不扬而被孔子视为“才薄”、“不堪
造就”。后来子羽离鲁南游,讲授儒学,从学弟子达300人,名声
大噪。孔子才感叹不已:“以貌取人,失之子羽。”[16]这是孔子反
思
自己的过错得出的经验。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志向。《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孔
子和其弟子畅谈志向的事件。“颜渊、子路待。子曰:‘盍各言尔
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无憾。’颜渊曰:‘愿无
伐善,无施老。’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
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交流孔子了解了学生的志向。然孔
子并不是只停留在听学生言志上,还结合学生的行为。
观察学生的行为,也就是《论语·公冶长》中所记载的“今吾
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那又如何“观其行”呢?孔子对此
有独特的见解。考虑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强调言行要一致。
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6],要求学生言而有信,要“言必
行,行必果”[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11]所以“君子义以为质,了礼以行之,孙以
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7]考虑到公众场合行为的局限性,
孔子强调还要考察人私下的行为。他在考察颜回时就用了这
种方法。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
以发,回也不愚。”[11]考虑到不考察行为的原因不足以评价人的
行为,孔子强调要“视其所以”[11];考虑到行为的方法能够体现
出人的智愚、性格,所以孔子强调要“观其所由”[11];考虑到人的
行为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所以孔子强调要“查其所安”[11]。
此外,考虑到人易受他人言论的影响,孔子还提出了忠告,
告诫世人,了解人要落到实处,不要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他
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8]主张要“众恶之,必察焉;众好
之,必察焉”[7],即对人的判断要摒弃他人言论的影响,靠自己
的亲自观察作出独立的判断。
那孔子又是如何具体实施“因材施教”的呢?张瑞先生
在其主编的《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中认为“孔子因材施教的
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18](P73)。笔者同意这一观点。启发诱导
也即循循善诱,是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而不是将
他们看成被动的接受者,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注重,这与孔子
的爱人思想是相符的;启发诱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思考,这
与孔子重思的教学思想相一致。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4]。因为孔子要培养的是道德
人才,即言行符合“仁”与“礼”要求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非诉
诸学生的主动探求不能培养,而要学生主动探求非启发诱导不
能做到。正因为如此,颜回才感叹孔子的教导是“‘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但又感深深地感觉到他‘循循然善诱人’,使自己竭
尽全力去学习,想停止前进也不可能”[18](P74)。
[参考文献]
[1]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7.
[2]中庸.
[3]论语·里仁.
[4]论语·颜渊.
[5]论语·乡党.
[6]论语·宪问.
[7]论语·卫灵公.
[8]论语·阳货.
[9]廖其发.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
出版社,1999.106.
[10]论语·雍也.
[11]论语·为政.
[12]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简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42
[13]论语·季氏.
[14]论语·述而.
[15]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湖南:湖
南教育出版社,1994.118.
[16]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7]论语·子路.
[18]张瑞.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1.73.
[责任编辑:陶爱新]
Discuss confucian“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heory from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implement method
KUAI Yi-fe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benevolence”, the view point of“men are born the same, but habits make them differ”, and education purpose of“
gentleman”, Confucius have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But concrete imple-
mentation can’t leave certain method. It is essential tomake the theory of“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withtheir aptitude”become possible that
we know differences between people and the concrete implement metho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could make the theory of“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become reality to
Key words:Confucius;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implement method
80河 北 建 筑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社 科 版)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