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兰亭集序_看魏晋生命意识

从_兰亭集序_看魏晋生命意识
从_兰亭集序_看魏晋生命意识

从《兰亭集序》看魏晋生命意识

汪海峰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甘肃定西

743000)

要:通过解读《兰亭集序》和《兰亭诗》,我们看到兰亭雅会诸人在诗文中表现的生命意识并不是孤立现

象,而是从汉末一直到魏晋人性觉醒、个性张扬、小我对大我、小我对小我认真审视的结果,是弥漫在这一时段的空气中的苏醒意识。魏晋名士个性最为张扬,

处处强调个体的存在,表面上看来似乎很潇洒,但是在他们放浪形骸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压抑与苦闷。拟在忧生之叹、放诞之狂、山水之寄、服石之误等四个方面对魏晋生命意识作一探讨。

关键词:兰亭集序;兰亭诗;魏晋;生命意识;文书并美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9)06-009-04

收稿日期:2009-09-12

作者简介:汪海峰(1958—),男,甘肃陇西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在《兰亭集序》中,作者表达了生命的欢愉,“散怀山丘”的超然,乐极而悲产生的对生死问题的浩叹,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令人感动。带着生命的激情一挥而就的书法,“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用抽象的符号、形象的笔墨线条表达了跟文章一样的命题,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一样,都是面对生命状态的深刻体验不能自已,流淌着用真性真情的浓墨书就的文书并美的不朽之作。

兰亭雅会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场盛会,但通过对《兰亭集序》及《兰亭诗》的解读,我们发现盛会其实是与会诸人尤其是组织者对生命隐忧意识的一种消解。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兴尽悲来,本来盘桓于心中的东西,在美酒、美景、盛会的加热发酵之下,越发深刻悲凉起来。

兰亭雅会诸人在诗文中表现的生命意识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从汉末一直到魏晋人性觉醒、个性张扬、小我对大我、小我对小我认真审视的结果,是弥漫在这一时段的空气中的觉醒意识。汉末到魏晋时期堪称乱世,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岁月,高压统治的黑暗时代,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在那种政派对立与篡夺继

续的专制政治局面下,文人是动辄得咎,命如鸡犬。”[1]好些社会精英,以各种罪名死在刑场之上或监狱之中,而且祸连家人。所以当时士人们都处在一种严重的忧患心态中,生死对于时人成为一个大问题。他们

常常是清虚其外,烦乱其中;旷达其外,忧愤其中;潇

洒其外,悲伤其中。[2]

由于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士人们意识到日月长在、江山万古,而个体生命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匆匆过客,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即使寿终正寝也仅仅几十年的光景,何况乱世之中,高压之下,人命如飘蓬浮萍,个体的存在相对于永恒的世界岂不是一场短暂的梦?对前途命运的担忧,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留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就构成了魏晋生命意识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的士人个性最为张扬,处处强调个体的存在,表现为忧生之叹、放诞之狂、山水之寄、服石之误。

一、忧生之叹

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儒学松弛,清醒的人转向了对生命意识和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乱世人不如太平犬!浑浑噩噩过活的人是幸福的———虽然活得没有多大价值,而苏醒的人却最终是悲剧性的。在这一时期的相思乱离之歌《古诗十九首》中,表现了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乎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可以说,《古诗十九首》集中表现的思想情感开启了魏晋以来的玄学及对生命意识的深入思考。作为建安文学领军人物的曹操,固一世枭雄,诗作里虽然有“白骨露於

9

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忧国忧民之思,也会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忧生嗟死之叹。

在《兰亭集序》中,作者概括列举了两类情形、两种性格,最终殊途同归。王羲之秉承时代风气,对人生做出了理性的思考,揭示了生命的悲剧性本相。不管是“晤言一室”之“静”还是“放浪形骸”之“躁”,内心满足之时都会“快然自足”,连最大的人生之悲“老之将至”都暂时忘怀。可叹的是人生永远也不会满足,愿望满足之时,“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新一轮的愿望又会产生,循循相因,直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想到这一生命之“痛”,使人悲从中来,浩叹不已。其实,在兰亭聚会之前五十多年,石崇在洛阳金谷园就曾举行过一次聚会,并写诗作序,序文中“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一语,对好景不长、生命不永的感叹,同样令人为之唏嘘。贵族富豪也罢,士人平民也好,面对生命悲剧性本相的浩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好在造化给予人生命的长度是不分高低贵贱。虽然经后人研究《兰亭集序》有仿《金谷诗序》的痕迹,并得出结论兰亭聚会比金谷聚会高雅,《兰亭集序》也远在《金谷诗序》之上,[3]但我认为五十多年前后的这两组人尤其是石崇和王羲之这两个组织者在对人生虚无感的认同上是一脉相通的。“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金谷诗序》)“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聚会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密度,写诗作序流传后世同样是为了延伸个体的精神生命。

二、放诞之狂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世说新语·雅量》)郗家位高势重,来选女婿,王家儿郎谁不希望自己入选?但青年王羲之却坦腹东床,置若罔闻。如果放在其他朝代,王羲之恐怕会被看作不雅之人。但当时结果却很有意思,“门生归”的报告里留意了王羲之,最终郗太傅也选中了王羲之。王羲之面对“好运”坦腹东床的情态,正是魏晋人率性而为、得意忘象的内在品质的外化,体现出不同流俗的神韵和气度,郗太傅选中王羲之做女婿,正好说明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有很大的不同。

曹操是较为开明的君主,尚且有许多文士被戮。

西晋司马氏掌握政权,大杀异己,文人志士多遭迫害。难怪当时的名士佯狂放诞:阮籍之哭,嵇康之笑,刘伶之醉……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天地之大,竟然无路可走!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此地无银”,说自己“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通过尽情地嘲弄自己,把矛头直指权贵,嬉笑怒骂,借题发挥。“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世说新语·任诞》)“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晋书·列传第十九》)“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世说新语·任诞》)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同上)陶渊明最干脆,丢下县令回家做了个彻头彻尾的农民,看似较其他人的佯狂放诞温和,其实倒是最为彻底,虽然如此,在诗作中一不小心也流露了“金刚怒目”的不甘。名士们的疯癫之举是对自己内心难以抒发的抑郁愤懑之情的发泄,同时包含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既不能入世治世,也不甘出世逸世,一部分人就做了人生的性格演员,用率意而为的“做秀”来表明自己的特立独行,因而表面的佯狂放诞是一种姿态,既保持了人格独立、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节操,同时也远离了自己不能认同的政治,得以避祸全身。魏晋名士表面上看来似乎很潇洒,但是在他们放浪形骸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压抑与苦闷。在社会的压抑之下,士人的生命意识被唤醒了,艺术潜质被激活了,这时的山水田园、忧生之叹的文学作品直指生命的状态和意义,即就是装疯卖傻也是本性的“另类”人生的诠释。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世说新语·伤逝)》驴鸣的确是世间最为狂放的声音!那是一种铺张扬厉、尽情发泄、不管不顾、旁若无人的姿态,怪不得魏晋名士好听驴鸣、好作驴鸣。名士的佯狂放诞、率性而为甚至连统治者也受到了影响:“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世说新语·伤逝》)皇帝率大臣临丧作驴鸣,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只有在魏晋时期才会有的现象!

三、山水之寄

宗炳在其晚年,“以疾还江陵,叹曰:‘噫,老病俱

10

至,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其高情如此。”[4]老子说“上善若水”,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山水以形媚道”,[5]都揭示出“道”通过自然山水所显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魏晋人崇尚老庄,老庄哲学中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全真养生等观念,深得时人的赞同并身体力行。道是形而上的,出于自然而隐于自然,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山水是自然的存在,并以其丰富的内涵昭示着心灵开悟的人以生命的意义,作为一种形象的展示,作为一种触摸“道”的媒介,使当时的知识阶层找到了符合中国人追求真善美的最佳方式。在生命意识的觉醒中,知识阶层在对道的体认和对艺术的追求上闪现出智慧的灵光。这不单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然,也是中华民族心路历程中的必然。

魏晋人对自然山水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朝代,可以说,中国人的山水意识是在魏晋人的思想情感里逐渐丰富起来的。当时所标榜和追求的,其实是一种自由意识,需要人性解脱层层的束缚,幻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活在一个民主开明的社会之中。但他们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差距甚大,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转而向自然中去寻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因而他们超越现实对人的种种束缚,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把山水作为心灵的镜像,赋予自然的山水以无穷的玄趣。陶渊明自我与自然浑然一体,在常见的自然景物中也能体会到其中的生命真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山水田园诗达到了人与山水田园的和谐、融洽。“因为他整个的人生与自然界完全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这个高妙的境地。”[6]《兰亭集序》中描述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觞曲水,清幽天然的环境,正好可以安顿一个个在现实中碰撞得千疮百孔的心灵。“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那其实是悲剧性人生的最佳选择。“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面对大自然,与会诸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体味蕴涵在自然万物中的宇宙精神,从而摆脱世俗的羁绊,得到精神上暂时的解脱与放纵。

《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基本表达了相近或相同的思想情感,也即畅言玄理、晤对古今、流连山水、乐生忘死,对生命存在的欢愉,对生命短暂的感叹等等,其中不无及时行乐以扩充生命内涵的急迫。王羲之诗文是一致的:“咏彼舞雩,异世同流。乃携齐契,散怀一丘。”“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造真探玄根,涉世

若过客……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孙绰:“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王凝之:“庄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王徽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虞说:“神散宇宙内,形浪濠梁津。寄畅须臾欢,尚想味古人。”他们清醒地意识到“生年不满百”,无论达官贵人也好,平民百姓也罢,一律“寿无金石固”。追问人生意义、探寻人生价值、珍惜生命存在成为诗文共同的主题。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可能增加,转而去增加生命的密度,晤对山水,在现实的不自由中追求精神的自由,虽然本质是悲剧性的,但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处世哲学。当时提出的“以玄对山水”(《世说新语·容止》)的观念,不但使士人找到了一条摆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隐秘通道,而且把山水纳入美学范畴,体现出中国古代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这种特殊的美学范畴,需要最高的智慧才能理解。这种山水意识,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不单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历代的山水画,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诗论、画论中,山水都融合了人的思想情感、作为人对道的一种体认和关照,是一种玄远宁静的意境的象征。

四、服石之误

魏晋人尚服食清谈,服石之后内心发热,心情躁动,激情澎湃,家里呆不住,要找人辩论——

—不唯散步是行散,肢体和言辞的激烈反应也是行散。在崇尚佛老的风气之下,他们畅言玄理,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辨。由于张扬个性,有时候争辩十分激烈:“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尘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食。”(《世说新语·文学》)

服石,又叫服食。在魏晋时代,达官贵人、风流名士为此倾倒,平民百姓争相仿效,服石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服石,具体是指服用一种名叫寒石散的东西。寒石散,又名五石散,它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种矿物一并烧炼而成的散剂。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世说新语·言语》)《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何晏在服食之后“神明开朗”,大约是服用五石散后人的大脑受到药物的刺激而感到精神上的兴奋和舒畅。王羲之服食之后竟然“卒当以乐死”,快乐到死,面对笼罩在每个人头上的死亡阴影毫不恐惧。嵇康在大柳树下锻铁,因对钟会简慢无礼而种下了祸根。锻铁作为一种强度较高的体力活动,可以更充分地散发五石散的

11

See Life Consciousness of Wei and Jin Dynasty from the Orchid Pavilion Preface

WANG Hai-f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Dingxi Teachers College ,Dingxi Gansu

743000)

Abstract:From interpretation of Orchid Pavilion Preface and Lanting poem collection,we can see the life consciousness shown by the poets of Lanting poems wa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but from late Han to Wei and Jin dynasty,human nature was awakened,in -dividualities could be shown,it ’s careful survey between little me and big me,little me and little me,awakening consciousness was filled with air during the time.The VIP of Wei and Jin dynasty were with greatest personalities,emphasizing the existence of individu -als,they seemed to be very smart,but behind their debauchery,deep depression and boredom were hidden.In this paper,the writer wants to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of life consciousness,such as the worry at the sigh of health,the madness of debauch -ery,the feelings from mountains and rivers,the misuse of foods.

Key words:Orchid Pavilion Preface ;lanting poems ;Wei and Jin dynasty ;life consciousness ;beauty in poems and writing

药力。嵇康锻铁之内部原因即在于此。向秀为他拉风箱,既是情趣的契合,也是因为服散后的实际需要。[7]

服用五石散,能使人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快感。服散后,有轻飘欲仙、腾云驾雾之感,至少可以暂时超

脱尘世的纷争,体会片刻的惬意。[8]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一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

权,金玉成山,妍艳万计,非我有也。”(葛洪《抱朴子·

勤求》)魏晋朝野风行服石,归根结底,是出于养生全真的目的,以乐生的方式来对抗死亡的阴影,是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人对生命的希望,不但希望生命能够延长,也希望人生充满激情。对不与统治者配合的名士们来说,还有麻醉灵魂、逃避现实、疏离政治、精神修炼的作用。

魏晋士人知道了性命之不永,因而想在有生之年榨出生命中的每一点有效成分。但是“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五石散是以毒攻毒的药物,倘服用不当,不仅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多种疾病,还会使人的精神、心理呈现出严重的病态。“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易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

多虱。”[9]

服食之后皮肤娇嫩,新衣硌体,衣服只好不洗不换,以致名士们身上大都爬满了虱子。《晋书·王猛传》说:“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自述:“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虱子这种极不卫生的寄生虫,在时人看来不但不肮脏,反倒成了风雅的标志!人类有史以来,虱子附着在魏晋名士们的身上,总算是有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白居易《思旧》:“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

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晋代医家皇甫谧则忠实记录了自己从前服石的切身体验,最后为服石所致的“委顿不伦”而悲愤不已,数度欲伏刃自杀。服石的客观危害于此也可见一斑了。[10]

跟吸食毒品一样,服食之后的欣快感是暂时的,而欣快之后又会进入新一轮更为深重的悲剧意识,如此恶性循环,人何以堪!清谈误国,服食误身。服食清谈,多关顾小我,不愿涉足政治,缺乏儒家入世治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和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从社会效应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是自私的。逃避现实,追求玄虚,身国两误,可以说是那个特殊时代生命的悲剧。

参考文献:

[1][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227~294.

[2]许建一.进不能辟昏匡乱退不能屏迹全身———《兰亭集序》

的生命之叹[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2):52~53.[3]魏家骏.形似双璧,高下自别———《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叙》的比较对读[J].名作欣赏,2006,(8):52~56.

[4][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注释.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129,129.

[7]范子烨.稽康锻铁与服散养生[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3):63~69.

[8]邱少平.浅析魏晋服食五石散成风之因[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41~43.

[9]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A].鲁迅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379~395.

[10]徐建云.服石成为魏晋时尚的原因及其危害[J].中医文献杂志,2001,(3):18~19.

责任编辑:何启明

12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 内容提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和极强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和强烈的孤独意识对小说《阿Q正传》的影响。 关键词:《阿Q正传》个性气质使命意识孤独意识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现代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的灵魂。他的精神、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作品及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警醒着一代代中国人。《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鲁迅用犀利的笔法彰显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与强烈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与浓厚的孤独意识,塑造了阿Q 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一、鲁迅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 人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他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不久父亲病逝,迫于生计,他随母亲到绍兴乡下皇甫庄舅父家避难,被视为乞食者。在家道中落的过程中,他目睹族人之间的倾轧,饱尝了世态炎凉。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可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此后他对社会人生总是一种阴郁的把握方式。然而从野孩群中获得的那种“野兽性”[2]又偏偏使他不向黑暗势力和封建礼教低头,外力与内力的相互作用使一种鲜为人知的惆怅与悒郁、痛苦与悲伤的孤独情绪油然而生。青少年时期的人生际遇给鲁迅留下了寂寞与孤独的精神印记。[3]后留学日本,在异域受到的白眼和轻蔑,尤其是“幻灯片事件”使这位来自贫弱中国的留学生亲自体验了民族歧视的耻辱,这一切在鲁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叔本华、尼采悲观主义哲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他精神中的寂寞与孤独。 鲁迅出生没落大家,从小受到包括儒家正统文化及佛、道等非正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南京和日本求学期间,大量阅读了西欧近代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又使他对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识与超人学说、基尔凯郭尔、施蒂纳的非理性主义对孤独个体生命形态的体认。在经历了十九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鲁迅深感中国改革之难,对中国的认识更加透彻,深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鲁迅的个性气质是多元复杂的矛盾统一体:既刚强固执,又深沉坚韧;既内省自觉,又机敏多疑;既内向抑郁,又开朗热情。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加以其博大的爱心(爱祖国、爱民族、爱大众、爱亲人)进而使其产生极强的使命意识;其内向抑郁的气质使其产生强烈的孤独意识。多元复杂的个性气质融于一体,且伴随着鲁迅的内心冲突,使他“背负因袭重担,肩住黑暗闸门所具有的极其深刻沉重的社会历史的孤独悲凉”“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而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融合在一起”[4],构成了鲁迅独特的个性气质,也培养了他以复杂、深邃的眼光观察和体验世界的能力。 二、充盈于《阿Q正传》中的强烈的使命意识 《阿Q正传》中,通过阿Q及其周围人物的塑造,作者表现出其改造“国民性”和反封建的思想观念,这其中透出鲜明的理性色彩、强烈的否定性特征和深刻的悲剧性意识。 铭心刻骨的童年经历、惊心动魄的感性经验、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影响与内省自觉、坚 1

鲁迅作品中的好句子

鲁迅作品中的好句子 导语: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鲁迅作品中的好句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鲁迅呐喊好句1、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3、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4、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

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5、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7、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8、“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分析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分析 [摘要]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魏晋士人追求的一种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人格美。魏晋风度就是要破执除障,打开人生的新的窗户,还自我以本来的面目。魏晋风度追求的是精神自由、自我情调,强调个人之存在、自我存在。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读书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象征,又是魏晋玄学倡导玄远精神的结晶。这种具有特殊魅力和强烈影响力的人格美,就是魏晋风度。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主要的代表人。魏晋风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风度;竹林七贤;个人自由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直接、最深刻的体现,也一直是后世文人景仰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魏晋风度,它彰显的是一种自由独立的人格,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风尚,其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魏晋之际政治动荡,使得统治阶层的权力斗争日益惨烈,同时伴随着血腥杀戮,史称“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具体写照。在这种政治经济形势的剧烈动荡和变化的背景下,魏晋士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理想、艺术风格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魏晋时代人是个体感性意识觉醒的时代。魏晋士人强烈自我意识,必然会引发对人的情、性本质的探索。应时而生的玄学以哲学的思辩代替了神学目的论,从对有无、本末的讨论深入到对人的性情本质的探索,这就使得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追求思想开放和自由论辩。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他们对社会与人生所取的态度,具有情感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这种具有情感主义、浪漫主义色彩的思潮与行事风格,在魏晋年间备受推崇,形成历史上有名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所倡导的是精神自由,自我情调。它强调个人之存在、自我存在,强调人应该有一种“情”,这种“情”,主要表现是高情、才情。它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使内在的追求与外在的否定联系在一起,即在对旧传统、旧价值的怀疑、对抗,在破坏与颠覆中彰显出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也正因为有了这种“人的觉醒”,才使得“魏晋风度”具有了推动历史演变的人文情怀,蕴含着激励后人的意绪情结,从而使中国士人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审美开拓。魏晋风度反映出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代表了魏晋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它以文人的自觉为前提,奠定了中国文人的基本人格精神,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由此而凝铸的人格精神,是魏晋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魏晋名士们以清谈的话语形式畅神达志,昭示一种理想人格。清谈是对哲学玄理的一种抽象的论辩和探讨。清谈讲究语言优美、音韵和谐,需要高深的语言、文学和哲学修养。因此玄学清谈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标榜出风流倜傥的名士风范,名士们或笑傲江湖,或隐逸田园,潇洒也好,失意也罢无不具有哲人的智慧,艺术家的才情。如果说魏晋风度是那一代士人张扬的极致,那么,清谈则是他们修名养誉的重要途径。阮籍、嵇康等人倡导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既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又是对理想社会以及自由人格的一种构想,它为魏晋士人自

谈《兰亭集序》中生死观

谈《兰亭集序》中的生死观-中学语文论文 谈《兰亭集序》中的生死观 张印德 大抵世人的生死观,无非有四种:1.忘我。2.舍生取义。3.隐居山林,以此自终。4.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拿这四种生死观审视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表达的,就会发现,王羲之的生死观除了全无杨朱戾气之外,几乎都能找到这些生死观的影子,而同时又拥有他独有的认知,使人感到无比真诚而丰富。一、恋 眷恋人世,渴望长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王羲之选择三月三这一民俗节日,召集四十一位“少长咸集”踏青、祛病、戏酒、吟诗、畅谈,享受集会的快乐和美好的时光,同样也体现出他对生命的眷恋。王羲之笔下的景色本来在江南之乡十分常见,但是因为有贤者自然变得不俗。可见,景因人美,人因景乐,景即人之乐,人即景之美。这其实反映了古代文人隐者所常具有的寄情山水之情趣,并不鲜见,无出奇之处。这其中反映的对生命的热爱,其实是王羲之等迫于魏晋士族势力弱小、不能争强于上层统治者的避世思想的体现。他们只是又拾起庄子的思想,暂时忘我于物外,沉醉山林而已。 这种眷恋自然之情,尚属张扬个性使然,或者室内畅谈,或者独拥爱好,放浪形骸,“快然自足”,竟至于从旷达到放狂起来,好不率性。今人热衷游历,不也是放松身心,养精蓄锐吗?所谓返璞归真,几乎成为现代化快节奏下、物质泛滥的庸俗思想的侵蚀之中而产生的幻觉。为此,笔者倒觉得王羲之等能够在民俗里享受一段清丽美好、雅致自由的意境是多么的让人神往。 二、惧

时间流逝,景随时迁,人随景变,此一时彼一时,情何以堪?引以为乐者竟然丧失兴趣,这使本来拥有的心灵安顿之所一下子化成虚无,恰如掏空了可以支撑精神的磐石。再加上生命消耗殆尽,即将站在坟墓的边缘之上,怎能不空落落而汗涔涔呢?难怪作者感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恐惧于人生苦短,而生命往往不可避免地接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只能望其项背,徒增“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了,故此也就分外惧怕死亡。 这种恐惧死亡、感叹生命有限的思想继承了庄子的哲学观点。虽然庄子对生命有着强烈的悲剧意识,然而王羲之并没有像庄子一样对死亡采取完全逍遥、无为的态度,而是吸纳了儒学积极用世的理论,反而非常惧怕死亡。这和作者当时的境况密不可分。正是他为实现其“仁政”而努力之时。文中所提“永和八年”即写《兰亭集序》的前一年作者,即永和九年,“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加右将军衔”,作者针对时政曾经写出两篇政论文章,献言献策,哪怕他退隐之后志向不改,他撰写的《虞安吉帖》反映了王羲之急迫于为国举贤的心情,《都下帖》《伏想清和帖》以及《破羌帖》诸帖虽然能够发现王羲之纵情山水,但是却心系朝廷安危。可见,写作此文之时正是他积极入世的进取阶段,虽然王羲之心怀“终焉之志”(这是在他后来愤然辞官之后),但初衷不改。 所以,作者这种惧怕死亡的思想并不意味着他是贪生怕死之人。因为一个人只有有所惧,才有所不惧,只有有所不惧,才有所勇。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寻到解读的密码,即“死生亦大矣”,这说明作者非常看重生、死大问题,含蓄地表明他的生死观:慎重对待生命中的生和死的问题,这关系到苍生的人生意义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弄不清楚,就会产生真正的惧怕死亡、不知如何生的大问题了。三、痛

鲁迅作品中的好词好句

鲁迅作品中的好词好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好词 1、群山簇立千山万岭天真烂漫 2、无忧无虑叱咤风云杞人忧天 3、作茧自缚一飞冲天东跑西颠 4、爱不释手忍俊不禁愣头愣脑 5、山清水秀山高树茂谷下有谷 6、青海青山南柯一梦口是心非 7、江山如画风华正茂殊途同归 8、风卷残云因果报应无可厚非 9、若无其事舞刀弄棍瓮中捉鳖 10、胸有成竹赶尽杀绝天长地久 11、飞龙在天桃之夭夭千山一碧 12、万山丛中千姿百态山石壮胆 13、自由自在牙牙学语抱头鼠窜 14、逃之夭夭相得益彰借刀杀人 15、浪迹天涯刚愎自用穷追猛打 16、乱作一团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好句

1、在人人说假话的年代讲真话;在人人麻木的年代拥有充实的心灵。 2、我觉得,我们对于所需要得东西感到不满组,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已经得到得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3、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怒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什么呢?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8、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9、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10、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1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12、现在这船离岸仅一海里左右,并还好好地停在那儿。我想我若能上得大船,就可以拿出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3、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笔下的人物

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2007-08-27 04:55 ●狂人: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敢于向世俗社会挑战的民主主义者形象。性格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是由于它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作者是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塑造人物的。狂人的语言、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逻辑也不清晰,但是含意丰富而深刻。作者着意表现狂人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表现出清醒地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惊人的洞察力,所以狂人的“不狂”是在于他说出了人们不敢说或者还没有说出了的话,从写满了“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字缝里发现的吃人本质,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面纱和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他的话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狂人的批判精神是人类社会前行进程的动力。 ●阿Q:鲁迅通过阿Q来挖掘中国国民的灵魂,其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面前不敢正视,不愿承认,更不去总结教训,而是以假想的胜利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在虚假胜利中的陶醉去欺骗别人。这种性格曾经严重的存在于被列强所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也存在于今天的这个社会中,甚至整个人类社会。也许这种性格还会长期的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既不愿与做工的“短衣帮”为伍,又无力跨进那“穿长衫”的阔人之间,只好站着喝酒。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常以“君子固穷”的谎言来麻醉自己、自我解嘲。作者在对孔乙己的迂腐懒惰做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同时,对他的不幸遭遇也寄予了同情。孔乙己悲剧包含着鲁迅对中国历史、社会的清醒认识。 ●夏瑜:这是一个让人悲叹的革命者的形象,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小说没有写他是如何进行革命斗争的,而是以浓重的笔墨写了他牺牲前后的孤独、悲凉和寂寞。他的理想、他的为理想而奋斗的行为,他的为理想而献出的年轻的生命以及死后被用来治病的鲜血,这一切都不被他所爱的人理解,反而误解,反而憎恨。但是他仍然爱他们,并因为这爱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他不仅仅是一个革命理想的殉道者,而是一个人类理想的殉道者。 ●祥林嫂: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陷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牢笼里,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被逼无奈惨死在新年庆典的雪夜之中。作者的深刻之处是细致地描绘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涓生: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存和生活的冲突,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一个有着理想并为着这个理想已经付出了行动的理想者如何在现实的生存中败下阵来。这种失败毁灭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脆弱是涓生所要面对的,也是我们所有人要面对的。理想不能停留在“伤逝”中。 ●舜:从上古的贤君、圣人到“五四”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中国的脊梁”,使我们看到鲁迅对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得信心。所以鲁迅不是一个悲观厌世者,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而是一个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先行者”。从舜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形象,他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魏连殳: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他的悲剧是理想者的悲剧。他反抗现实,追求理想,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现实战胜了理想,魏连殳咀嚼着伤痛离开人世,他的狼嚎般的哭声回响在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现实中。他的悲剧在于他思考着痛苦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一种无援的思想,但他是精神界真正的战士。 ●女娲:本是人类的始祖,可在鲁迅的笔下这位人类的始祖在苦闷和宣泄中创造出一群群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却又使她不喜欢,甚至讨厌。“五四”启蒙者在精神上无疑有着这样的“始祖”情结,他们在创造世界、创造未来,可是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创造结果是那样的出乎意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符合自己理想的结果。于是充满了荒唐感,却又无可奈何,陷入了失望与焦虑之中。 ●后羿:后羿在神话中是一个为人类立下大功的英雄,他的悲剧是一个英雄的悲剧。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后羿的悲剧套用郁达夫的话说“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强的半绝望的国家”。wen墨子为宋国立下大功,回国后却遭遇了搜检、募捐、避雨被赶,最后得了感冒。理想者的悲剧不在于理想不得实现,而是理想者在世俗的世界作为“异类”被那些需要理想而实现不了理想的人所冷落所误解所欺凌,甚至可能会被毁灭。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分析

魏晋风度背后的士人哲学人格分析 法学与社会学院 2011级1班 摘要:汉代哲学中,天是有意志的世间万物的主宰,阴阳五行是宇宙天地的根本秩序,而人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承接汉代的魏晋人便疑问人是什么?魏晋风度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士人们大胆冲破封建礼法束缚,蔑视功名利禄,真率坦荡,任诞放达,回归自然,表现出人格精神上的独立自由和对世俗人生的审美超越.魏晋风度自由洒脱、清远玄淡,超尘绝俗,回到了人类粗朴自然的初始状态,踏上了真正的归乡路径。 关键词:魏晋风度;超越生死;谈玄论道;哲学;人格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他们的率性而为在常人看来俨然就是癫狂。他们可以一时兴起,深夜出行,也可以饮酒啖肉,不避女色,无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法。志趣玄远,不滞于物;多情善感,内心痛苦;寄情山水,谈玄论道;蔑视权贵,宁折不弯;恃才放狂,傲视古今。“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一个个风骨俨然、气度非凡、才情卓越的魏晋才子的形象,伴着他们不朽的作品,穿越古今,款款走入读者的视野。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不少记叙魏晋时期名士的文字,传神写意,十分有趣,如: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安道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之猷是王羲之的儿子,住在浙江绍兴,半夜起来乘舟造访在嵊县的名人戴安道(戴逵)。行程一整夜才到达。可是,到了戴安道的家门口却不进去,又掉头返回。同行的人感到奇怪,王之猷自有“说道”:我原本是乘兴而来,现在又尽兴而回,见不见戴安道倒无关要。乘兴而来,乘兴而归,不问结果,只看过程,这种彻底的“过程论”十分罕见。又如;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通“”,会面。(“悟_______通___晤_____,____面对面________) 2. 实词 (1)临:未尝不临文嗟悼()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一:若合一契()其致一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觞一咏()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4)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守战之具()(5)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期(jī)年之后() 君与家君期日中() (6)次:列坐其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3. 虚词 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暮春之初()4.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 ..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_____________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以为 ..流觞曲水古: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5.所以 ..游目骋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一世古: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 ..之盛古: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品的种类 5.词类活用(类型+解释)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

... 《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9.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 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10.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 2.《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这 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 (),(),(),()。是:(),(),(),11.《兰亭集序》中体现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痛”的()。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过程的句子是:(),(),()。()。 4.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12.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 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 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13.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 5.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 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6.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 ()。 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14.《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 非常快乐的句子是:(),(),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 (),(),()。序》中所写:(),()! 7.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15.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 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来到文学殿堂,在这里就鲁迅的《野草》这部作品与大家交流,我分3个问题讲:一、《野草》的产生;二、《野草》的生命哲学;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一、《野草》的产生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

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五年后,鲁迅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写作《野草》时孤独寂寞而又不断求索的心境:“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自述,包含了关于自己的《野草》、《彷徨》与他那时“荷戟独彷徨”心境之间的关系,它们所产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也说明了散文诗《野草》里那些小感触,隐含着怎样一种沙漠里走来走去的孤军奋战者的痛苦与沉思,它们是与叙事书写不同的内在情感世界哲理化了的结晶,一种深层情感意识的艺术凝聚与升华。《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知识导航: 走近作者、走近作品 1、“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2、对于《朝花夕拾》,你知道多少 《朝花夕拾》作于一九二六年,共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后改名为《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其间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3、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人称“文思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知识建构: 一、知识预备: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收入散文篇。全书由《小引》、、、 、、、 、、《后记》组成。这十篇散文勾勒了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幅世态图和风俗画,有现实的战斗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著态度。 二、合作交流: 1、结合作品中的情节,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人物 (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寿镜吾衍太太)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含图)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含图)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祓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

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尽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了。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象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提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们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死亡哲学和生命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鲁迅生命哲学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这里一个是美国小说家、1954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另一个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他们以文学共同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所谓“生命哲学”、“死亡哲学”都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固执地一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生”与“死”的哲学 1、海明威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上,海明威一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在他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 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还有濒死的感觉、战斗中的求生祈祷、雨中溃退等。更不用说其中描述的妇女生子、丈夫自杀、怨敌之争、情人变心、恋人分手、对婚姻的恐惧、夫妻淡漠的生活、流浪者打斗、战后精神迷惘颓废、赛马作弊致死、斗牛士之死等用战争、疾病、情感和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 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的情绪和心态。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将阅读深入到海明威的作品中去,就几乎可以感觉到它们实际上可以算作是一部“死亡学” 的详尽注解。生命个体是一个易逝的、必然毁灭的、终有一死的存在者。这就是人无法相逆的命运。《永 别了,武器》中,蚂蚁逃离火海的故事,说明死亡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它或早或晚是要到来的。海明威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生命的意志,可是由于生命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挣扎和冲动,因此,生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痛苦”。不管大自然做了什么,不管命运如何安排,不管人们的社会角色怎样,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这些“痛苦”促使生命最终要导向 “死亡”。 海明威如是说:“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在乎;人只能死一回;咱们都欠上帝一条命;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年死了的明年就不会死。”⑴莎翁说,这是支撑他生命的看法,只有明白了人 是注定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他正是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利用自己的生命。他说:“一定要找出新方法来为我们寻求在这 个世界上的生存空间。让你的精神受到新思想的鼓舞??…过一过这种充实的精神生活吧。”这就是他创造的打不垮的“硬汉子”精神。这种精神内蕴育着一个生机盎然、奋发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积极筹划有限人生,使它更加紧张、热烈、深刻、充实。 海明威提出了“死自是一种美”,“活着,则勇敢地活下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提倡以“硬汉子”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期末复习卷 《赤壁赋》(苏轼) 1、《赤壁赋》中赤壁的景象是:“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月出美景,月 下江面的景象是:“______,______。”与王勃的《藤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着一样的意境。 3、作者游玩赤壁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在《赤壁赋》中作者用“,”写出了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 5、描写客人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赞美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 7、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______,______”。 8、《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_____,_____。” 9、慨叹自身渺小是:“,。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10、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 12、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苏轼《赤壁赋》中用,。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14、《赤壁赋》中作者与客人共饮秋江之酒时引吭高歌的是, 。 15、《赤壁赋》用,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 16、《赤壁赋》中用,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17、,;, 写出《赤壁赋》中游人感受到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又仿佛要远离人世,升入仙界的情景。 18、《赤壁赋》中用比喻正面描写悲凉幽怨的箫声的句子是, 。 19、《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20、《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 21、《赤壁赋》中用,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22、《赤壁赋》中客人认为他与苏轼不在官位,只不过在江岸水洲过着平凡的生活的句子是

鲁迅的“生命”与“鬼”——鲁迅之生命论与终末论(一)

鲁迅的“生命”与“鬼”——鲁迅之生命论与终末论(一) 一、战后日本的自我反省和鲁迅 (一)战后日本之“反省思想”如果回顾一下我们战后50年的鲁迅研究的出发点的话,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着以战败为契机的“民族的自我反省”这一动机。“自我反省”一词,出于战前《欧洲之虚无主义()》:“明治以来,日本人从西方学来了许多东西,唯有欧洲文化之根底自我反省却没有学到,而且是用日本式的自重偷换了它”。这段话,因为被丸山真男的《日本之思想》(《岩波新书》)所引用而为众人所周知。之所以称之为“反省思想”,是因为在跟亚洲式的“停滞”相对的欧洲近代“发展”之背后,存在着“(通过自我反省)而发展这一欧洲固有的思想”,而开始接受这一“思想”,正是被迫进行“第二次开国”的日本战后思想史上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把这反省思想限于中国研究、鲁迅研究的范围内来说的话,那就是在对侵略战争的反省的基础是,对中国革命的成功表示吃惊,再加上那完全无视实现这一成功事业的中国人的精神力与伦理的自我反省。在竹内好的《鲁迅》和《现代中国论》中,把这两个反省归结到了一点。在日本国内,一部分保守政治家非难这一自我反省(《日本国宪法》的三大原则,基本人权、民主、放弃战争,代表了这一反省)为“自虐”的呼声甚高,这证明“日本式的自重”还活着。我想从再一次确认这一点来展开我的论述。 (二)“民族的反省·忏悔的文学”在这一带着自我反省来进行的鲁迅研究的背后,存在着把鲁迅文学视作“民族的自我反省之学”的理解。这种见解,不仅存在于日本友人的论文中,而且近年在中国也有把这“反省(忏悔)思想”看做来自西方基督教,并以此范畴来讨论鲁迅的“自我忏悔意识”的①。竹内好在他的《鲁迅》(1943年)一书中,称鲁迅的文学自觉“乃相似于宗教信仰者之罪的自觉”,“鲁迅文学之根据,乃是应该称之为无的某种东西”,又说“在把鲁迅看做赎罪文学的体系上,我抗议那种把他看做单纯的爱国主义者的看法”。竹内好之鲁迅研究成为战后鲁迅研究的出发点,其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他看到了在《狂人日记》的背后跟某种超越者的邂逅(自觉),深刻地捕捉住了鲁迅文学的“反省·忏悔”的特征。至于在中国这一个没有超越神的文化风土的环境里,鲁迅的“赎罪”意识究竟是“面对着谁”的?(一个人站在超越神面前时,才有“罪”的意识)竹内写道:“……深夜,他只是跟那个谁的影子对坐。毫无疑义,那不是靡菲斯特(Mephisto),也许更像汉语里的鬼。”把一切人看做“罪人”,这是西欧的人生观。鲁迅的“自觉”,不是跟西欧式的超越神相遇,而是在跟“鬼”的对坐中产生的。在日本战后的“自我反省思想”中,竹内跟丸山真男、大冢久雄等人(或可称为“西方主义者”)之不同,就在于此。我拟论及的也是这个问题。 二、“生命”之位相 (一)把人理解为“生命” 日本战后的鲁迅研究的动机之一,是试图站在对日本“疑似近代”的反省的立场上,通过鲁迅看到“真的近代”。也许说得太简单了,所谓近代就是使人从封建规制中解放出来,树立起人的尊严的时代。那么,该解放的“人”是什么呢?鲁迅从尼采那儿学来的人,首先是要有自主的“精神”(《文化偏至论》)。但是,还有一种看法,是把近代看做是解放“肉体(欲望)”的时代。鲁迅从尼采那儿看到的“人”,是“个人(个性)”。而不久以前,在中国却是一直把现代看作是“克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发扬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时代。进而,还有人指出,近代“知性”的“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以及西方的“主体性个人”等论调造成了公害,还造成了人的癹外。在这种情况下,把人理解为“生命”的人生观,应该如何置放它的位置呢?置放在哪里呢?作为“生命”的人之解放,不是包含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吗?关于这一点,我们来看看鲁迅的观点。这是本文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二)亚洲近代之初心 我曾指出,鲁迅的《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跟北村透谷的《内部生命论》有着相通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