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肠扭转(沿顺时钟的方向扭转)
临床表现
生后有正常胎粪,3~5天后间歇性呕吐,喷射状, 含胆汁。
发生肠扭转阵发性腹痛和频繁呕吐。 轻度扭转可因改变体位复位缓解。 扭转加重肠管坏死全腹膨隆,满腹压痛,腹
肌紧张,血便,中毒休克,死亡。
诊断
新生儿有上述高位梗阻(十二指肠不完全性梗 阻) 症状,尤其症状间歇出现者
尽早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或倒“Y”字形幽门环肌 切开术,效果良好。
术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K+,必要时洗胃。 改善营养状况。 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已有成功报道。 保守治疗(解痉药、细心喂养、洗胃)效果不
佳,多不采用
粘膜外幽门环肌切开术
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
congenital intestinal
肠狭窄程度不同,可表现慢性不全肠梗阻。 严重者与肠闭锁相似。
诊断
(1) 据临床表现 (2) 腹部X光平片:
高位:上腹部有数个液平面。其他肠腔 内无空气。 低位:多数扩大肠曲与液平面 (3) 钡灌肠见结肠瘪细
(4) 肠狭窄可行全消化道钡餐以确定部位。
治疗
确诊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失调后立即手术
新生儿期常见病。男性多见。由于幽门环肌肥厚、 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机械性幽门梗 阻。
1887年 Hirshsprung首次描述 1889年 Lobker 胃肠吻合术 死亡率仍达50%。
1907年 Fredet和 1912年 Rammstedt 相继创
建幽门环肌切开术, 死亡率目前降至1%,成为 小儿外科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
malformation
胚胎时期后肠发育障碍。 小儿肛肠外科常见病。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首位。 发病率 1:1500-5000。我国资料1:4000 50%以上有瘘管。
分类
依据直肠盲端与肛提肌相互关系分类(国 际分类法) : P—C线(耻骨中点与骶尾 骨交界处联线);
直肠盲端在P—C线以上为高位; 盲端在P—C线或稍下方为中间位; 盲端于P—C线以下为低位。
B超:幽门肌厚≥0.4cm
幽门管长≥ 1.6cm
幽门管直径≥ 1.4cm
X线钡餐造影:幽门管增长(>1.0cm)和狭细 (<0.2cm)。胃扩张、胃蠕动增强。幽门口关 闭呈“鸟喙状”。胃排空延迟。
鉴别诊断
喂养不当 幽门痉挛
胃扭转 幽门前瓣膜 胃食管反流
颅内高压 胃肠炎
肠梗阻等
治疗
临床表现
呕吐开始时间:生后2~3周,进行性加重 呕吐特点:无胆汁,喷射性,宿奶。 偶伴出血、胃食管反流或黄疸 体检:胃蠕动波,右上腹橄榄状肿块 生化: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晚期可酸中毒 营养不良
诊断
依靠典型的喷射性呕吐,见到胃蠕动波,扪及 幽门肿块,诊断确定。
未触摸到肿块则进行以下检查
临床表现
为新生儿期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无论闭锁高 低均为完全性肠梗阻。 (1)呕吐:哺喂水、奶、胆汁甚至粪汁,高位 闭锁呕吐频繁且早。 (2)腹胀,高位在上腹,低位全腹,肠鸣亢进, 有肠型。 (3)排便情况: 不排胎粪或少量灰绿色粘液物。
反复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低位闭锁晚期肠管扩大穿孔腹膜炎。
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小儿外科 邓 小 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ostenosis
2~3周
2~3天
3~5天

+
+
+


+

+
+ 低cl- 低K 碱中毒
+ (—) 强烈胃蠕动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酸中毒 无正常胎粪 肠梗阻征
+ 酸中毒 少或便秘 肠梗阻征(高位)
胃胀、幽门呈线状 小肠梗阻征
双气泡征
幽门环肌切开术 切除肠瓣膜狭 解除梗阻,恢复
窄段
通畅
直肠肛管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congenital ano-rectal
手术方式:狭窄段、闭锁段切除,端端 吻合术(近端10~20cm,远端2cm)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瓣膜切除术 结肠闭锁先作造瘘,二期行关瘘吻合术 力求简单救命为主。
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梗阻 吻合口瘘 粘连性肠梗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闭锁
空肠隔膜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胚胎发育中肠管旋转发生障碍,并发肠梗阻或肠 扭转。
病因
神经发育不成熟或发育停滞学说:
肽能神经结构改变和功能不全抑制性 递质减少失驰缓内分泌紊乱进一 步加强肌肉收缩肥厚、狭窄
肌层局部激素浓度增高(如胃泌素、前
列腺素E2等)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遗传(家族史)、病毒(季节性,巨细 胞病毒)、药物(红霉素、阿霉素)等
病理
幽门壁各层肥厚。环肌为主 幽门部呈橄榄形、质硬、弹性,色苍白。 长 约 2.0~2.5cm, 直 径 0.5~1.0cm, 肌 层 厚 0.4~0.6cm 幽门与十二指肠分界明显,突然终止, 似子宫颈。
[病因病理] 胚胎期肠发育中肠管以肠系膜上A为轴心 按逆时钟方向从左向右旋转。 1) 旋转不全,盲肠位于上腹或左腹, 宽广腹膜索带 (Ladd索带)可压迫十二指肠第二部梗阻,或十二指 肠前盲肠直接压迫梗阻。 2) 小肠系膜凭借狭窄的肠系膜上A根部悬挂于后腹壁, 小肠活动度大,易发生肠扭转(顺时针)肠系膜血 循障碍小肠坏死。 3) 空肠上段膜状索带压迫后扭转。
腹部X平片:双气泡症 钡灌肠:盲肠异位。
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置鼻胃管减压,尽早 手术
原则是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切断腹膜索带(Ladd索带)或松解粘连 肠扭转时性肠管复位 有肠坏死则行肠切除术
三种畸形鉴别比较表
幽门肥厚
肠闭锁狭窄
肠旋转不良
呕 时间
胆汁

血性
喷射状
失水
电解质紊乱
胎粪
腹部体征
X线征 治疗
atresia and stenosis
[病因和病理] (1)胚胎期肠道再度管腔化阶段发育障碍(5周、
12周、2~3月) (2)胎儿肠道血循环障碍:动物模型
闭锁三种类型:回肠及空肠下部多见 (1)肠腔内隔膜 (2)肠管中断 (3)肠管闭锁两端呈盲袋状完全中断。
肠狭窄以膜式狭窄为多见,十二指肠最常见。
低位直肠肛管畸形
高位直肠肛管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