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镜技术

神经内镜技术简介

神经内镜技术是科学技术带给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双“慧眼”,是"微创神经外科"理念的突出代表,以"神经内镜技术"处理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创伤小、安全度高、恢复快和费用低等优点,手术是在内镜监视下进行操作,非常精细,创伤轻,疗效好。作为一种新的诊治手段,它提高了人们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并改变了一些疾病的治疗理念。

神经内镜(Neuroendoscope),又称脑室镜,是近1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神经外科的内窥镜。整套的神经内镜设备包括摄像系统,光源系统,冲洗系统,各种专用神经内镜(包括硬镜和软镜)以及配套器械和设备。

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史

我国内镜神经外科工作起步较晚,最初在90年代中期才尝试开展,开展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和广州等地。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的神经外科相继购置了神经内镜设备,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一些工作,神经内镜技术应用的范围现已基本和国际接轨。当前全国累计神经内镜手术上万例。治疗病种以脑肿瘤、脑积水、脑出血、颅内囊肿等为主,其中脑肿瘤占近50%,主要包括垂体瘤、表皮样囊肿、颅咽管瘤、脊索瘤、脑室内肿瘤。开展的技术内容主要是颅底内

镜、脑室脑池内镜,而脊髓脊柱内镜开展的相对较少。近来无论是从手术例数,还是手术效果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学术上,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间,我国共发表神经内镜相关的中文论文581篇,英文论文17篇。年发表文章的数量逐年增长。文章的内容以学术论文为主占63%,其他为解剖、综述、基础研究等。在近l0年中,全国性神经内镜技术各种培训班、研讨会平均每年都有1-2次,省或区域性的有2-4次,培训内容包括了技能训练、理论授课、现场手术演示等,充分发挥了近距离、互动式学术交流的优势。强化国际间交流,促进了神经内镜技术发展的先进性。近l0年间在神经内镜方面的国际间交流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以学习班、学术会议等形式请来进行学术交流的国际学者,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内很多专家积极参加国际相关学术会议,促进了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水平与国际接轨。

神经内镜技术的分类

随着内镜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内镜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其应用前景也日趋广阔。目前,神经内镜手术按内镜工作环境与操作特点分为两大类:

1、水环境神经内镜手术;既以脑脊液为光束媒介,应用鞘式内镜及与之配套的微型内镜器械操作;器械通过鞘内通道与内镜同轴平行

到达术区;操作区域在脑室内或脑脊液样囊肿腔内。典型手术如:处理脑积水的内镜第三脑室造口术和处理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内镜囊肿-脑池穿通术等。

2、空气环境神经内镜手术:既以空气为光束媒介,应用观察内镜和显微神经外科器械或特制的内镜器械操作;器械在镜体之外以一定自由与内镜分离成角到达术区;操作区域在脑表面或颅底。典型手术如:内镜鼻内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等。

神经内镜技术的设备

1、神经内镜技术的配套设备

内镜冷光源:神经内镜常用的冷光源是卤素灯和氙灯,后者光亮度更高

内镜成像系统:包括摄像头和摄像主机两部分组成

内镜手术监视器:神经内镜手术时,术者目视电视屏幕(监视器)展现的术野,同时操作进入术区的手术器械,完全不同于手术显微镜下的神经外科手术。监视器是内镜手术中操作者全神贯注的地方图像存储编辑系统:不是神经内镜手术所必须的,但是该系统可完整记录实时视频手术资料,并可将视频资料编辑存储或输出,是学术交流或教学演示不可缺少的

内镜设备台车:以上神经内镜设备可装配到一个台车上,便于移动和保管

2、神经内镜技术的配套器械

神经内镜技术的配套器械:

脑室镜配套器械:脑室镜下完成的代表手术是第三脑室底造口术和囊肿造口/囊壁切除术。主要的外科操作是组织分离、扩张、止血、切开、活检和移除等。因此,所用的主要器械有微型单极或双极电凝器(用于止血、组织脆化与分离)、微型剪刀、微型抓钳、微型活检钳和特制的微球囊导管等

观察镜配套器械:观察镜下的神经内镜手术,大多是内镜取代手术显微镜的神经外科手术,所用器械多是常规显微神经外科器械的改良,近年来各厂家根据不同手术的临床需要推出了多品种多规格的相关器械。

3、神经内镜技术辅助设备

进行内镜手术除内镜手术器械外,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这些辅助设备有:

1﹒立体定向仪:立体定向仪可根据CT、MRI 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作出准确的病灶定位,同时为内镜提供可靠的固定装置。常用的定向仪有Leksel 定向仪、BRW 定向仪、Ramai 定向仪等。

2﹒B 型超声仪: B 型超声仪主要用于术中病灶定位和导向,常用B 超探头为7.5MHz 的弧形探头,直径为1~1.2cm。

3﹒多普勒超声仪:用来探测靶点和穿刺途中的血管。20MHz 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仪可以探及直径为0.1mm的小血管。在多普勒超声仪的监视下可以比较安全地对血供丰富的肿瘤进行活检和切除,能够避免损伤血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常用超声探针有三种,外径分别为1、2、3mm。

4﹒超声吸引器:用来清除不能吸除的血凝块和切除质地较硬的肿瘤,但需要特殊细长的管芯。目前尚未普及应用。

5﹒激光:用来止血和汽化肿瘤。常用激光为Nd:YAG 激光,直径600μm,波长1.06μm。

6﹒电视摄像系统:包括彩色电视接收机、摄像机,能将镜下操作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可术中录像。

7﹒冷光源:供照明用。内镜冷光源常需高功率冷光源,为150W 或300W 氙灯光源。

神经内镜技术的工作原理

不同类型的内镜的成像原理各不相同,硬性内镜主要靠多个柱状凸透镜成像,而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成像原理相对复杂。

(一)硬性内镜

1895年研制出硬性内镜,由3根管子组成,呈同心圆状排列,中心管为光学结构,第二层管腔内为灯泡和水冷结构,外层壁上刻有刻度,显示进镜深度。1908年设计了新的光学系统,使内镜的视野更加清晰,并制出不同角度的内镜。1953年试制出棱镜和透镜组成导光系统的硬质胆道镜,其照明和成像均较前有明显的改进。1951年Hopkins 开始改进传统内镜。1961年,Hopkins和J.G.Gow改进了杆状透镜系统,提高光线投射50倍,奠定了现代硬性内镜的基础,目前临床所采用的硬性内镜绝大多数是基于Hopkins系统的。

1.近端,用于连接摄像头;

2.目镜罩;

3.工作长度;

4.视向角;

5.光照角度;

6.视角;

7.内镜直径;

8.内镜中心线;

9.光轴,与内镜中心线常不一致

Hopkins系统光学原理:内镜传递光的亮度与透镜间介质折射率的平方成正比,空气的折射率是1.0,玻璃的折射率约为1.5,如用玻璃做介质,则光传递将增加1倍左右。经典内镜是由一长金属管内含许多间隔较远的玻璃透镜组成的,Hopkins将内镜中的空气/玻璃间隔颠倒,用玻璃作为导光介质,显著改善了光传递。采用Hopkins透镜系统的内镜大部分长度被杆状透镜占据。光线由物镜折射后,经中继系统汇聚光线、消除色差后,成像于目镜。

(二)纤维软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