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第五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根据决策的不同作用划分。战略决策又称总体决策 或宏观决策,指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目标相联系、 具有全局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决策。战术决策又称局 部决策或微观决策,指与局部性、阶段性目标相联 系、依据战略决策处理具体事务或解决具体问题所 进行的决策。行政决策的指导作用与决策层次密切 相关,战略决策一般只限于中央决策,战术决策大 多数是地区决策和基层决策,中央决策中亦有一部 分属于战术决策。
2.预测原则
预测是决策的基本前提。任何一项决策都是针对某 种目标,为即将付诸的行动所作的一种设想.不可 能仅仅依靠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完成,还 必须凭借可靠的信息、深入系统的分析、预先假定 来制定。因此在决策之前要对决策过程的全貌以及 即将出现的问题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即科学的预测, 才能使行政决策的内容达到科学可靠。但是在人类 活动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预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要求行政决策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 富的工作经验。
(二)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少划分。单目标决策指只有单一 目标的决策过程,多目标决策指同时有两个以上目 标的决策过程。单目标决策涉及的问题和决策内容、 决策方法较为简单明确,而多目标决策则较为复杂 困难。决策层次越高,多目标决策的比重越大。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决策问题类型划分。程序化决策也称为常规性 决策或例行性决策,指按既定程序和方法处理常规 性的或重复性的问题时的决策过程。非程序化决策 则指面对新的、首次遇到的或持别复杂的问题无常 规可循的决策过程。程序化决策属于日常工作范围, 所遇到的问题较易于处理并已发展出一套较固定有 效的步骤和方法。非程序化决策多出现于较高的决 策层次,遇到的问题难于处理,存在大量不确定因 素,要求决策者具有较强的革新性相创新性。
(三)选择和决定决策方案
确定问题和拟定决策备择方案可以说是行政决策的准备阶段,真正的“决 策”阶段是选择和决定决策方案。任何决策实质上都是一种选择取舍的过 程,无选择余地的特殊情境意味着只能采取一种选择,绝对排除相反的选 择。在只有一种决策方案的情况下,首先需要选择是否基本接受或认可这 一方案,其次在讨论该方案故具体条文时,也有逐一表示“肯定”、“否 定”或适当修改的选择过程。一般的决策理论所说的选择,通常是指在两 种或多种备择方案中做出抉择,选定最佳或最优方案,这种情况在行政决 策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选择方案的过程是一个评估选优的过程。行政 决策的评估方法相企业决策一样,可以运用定性的、定量的、经验的、技 术的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其可行性的评估分析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1)是 否符合现行政策、法律或上级有关规定;(2)是否符合客观条件要求:(3) 经济上是否可行;(4)技术上是否可行,(5)是否还可有更好的方案;(6)个 别地方是否需要修改。评估分析的结果最终可能从多种备择方案中选定一 个最佳或最优方案,“最佳”或“最优”的概念是就几个决策方案相比较 而言的,当然,也有可能出现一个方案也未选中,需要重新拟定新方案的 情况。当最终选出某一方案并决定按此方案实施时,意味着在行政执行过 程中,行政决策阶段开始转化为采取行动阶段。
来自百度文库
(一)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决策分类,是根据决策主体的人 数多少划分的。个人决策指由一个人单独做出决定, 群体决策则指由两个以上的人以讨论、协商、表决 等形式做出决定。这两种决策类型在决策时间、速 度、质量、责任性、认可程度、心理压力等方面各 有利弊。在实际过程中,采用哪种类型更好,取决 于问题类型、倍息掌握程度、决策成员的个人技能 及知识差别等。它们分别与个人专权制、个人负责 制、集体负责制等不同的行政领导体制类型有密切 联系。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
一、行政决策的涵义
(一)行政决策为行政人员依照政策或法律为实现某种较重要的行政目标做出行动 决定的过程。
(二)这一定义强调下列几个方面:1.行政决策的适用范围限定在公共行政组织或 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内。2.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人员,特别是行政领导者。 行政决策虽然限定在公共行政组织或国家行政机关的范围内,但它是由具体的个人 或群体做出的,属于一种行为过程。行政决策的结果可以有决议、法规、决定等多 种形式,并且以某一行政机关或机构的名义发布,但做出这种决议、法规等的主体 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因此,决策质量和决策者个人的素质和水平有直接联系。 3.行政人员不能任意做出决策,必须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这一方面体现出行政决 策有依法行政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出行政人员在行政组织等级结构系统中的权力 和地位对其行政决策的限制。4.并非所有行政人员做出所有决定的过程都属于行 政决策,强调行政决策是在为实现较重要的行政目标时进行的。例如某一行政人员 做出的与其职责无关或者涉及一些极细微的日常事务的决定都不同于行政决策的范 围。按照这种解释,行政决策的过程主要集中于行政部门的领导层。
3.系统原则
系统性是现代决策的重要特点之一。马克思主义认 为客观物质世界各种物体都相互联系着,入们的思 维也应表现出相应的相互联系性.所以决策应对整 体与局部、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当前利益和长远 利益、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及其相互关系、相互作 用加以综合分析,然后进行决策。这是遵循决策对 象本身固有的规律性的一个体现。行政管理的范围 广泛,涉及许多相关学科领域。越是高层次的决策, 这种综合性越强,越应坚持系统原则。
(二)拟定决策备择方案
确定问题或工作任务之后,拟定决策备择方案是推进决策过程的 基础性工作。对于一般性的、常规的或较为简单的问题或工作任 务,往往只有一个决策方案,而对于特殊的、非常规的或较为复 杂的问题或工作任务,至少需要拟定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供决策 者选择。决策备择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对问题或工作任务的分析 判断、明确的决策目标和可能的决策结果、具体的实施程序、步 骤、时间安排及所需要的条件等等。为了使决策备择方案符合实 际、切实可行,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筛选和处理 工作,与决策问题有关的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影 响决策备择方案的分析质量和可行性。研究处理各种信息的过程 同时也是深入分析判断问题、明确具体目标、推敲行动步骤、预 测决策结果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初的决策备择方案。拟 定方案的具体做法根据问题或工作任务的复杂性、重要性来决 定.有时由某个专人拟定,有时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或机构,有 时由不同的人员或机构分头拟定。在初步方案拟定后,有时还需 反复论证或在较大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不断进行修正。
(五)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根据不同的决策依据和手段划分。经验决策指根据 以往的经验、惯例或习惯做法进行决策,科学决策 则指根据科学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决策。 在实际的行政执行活动中,经验决策往往占有较大 比重,特别是在程序化决策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 由于缺乏科学分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科学决策 不仅仅指定量决策,也包括定性决策在内。由于社 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行政目标的特殊性,行政决 策在许多情况下难以采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只 能用科学的定性方法来完成。
8.择优原则
决策总是在几个方案中进行选择。如果只有一个方 案,没有选择,无从优化;不追求优化,就难以作 出最好的决策。初拟方案要越多越好,经过筛选至 少留下两个方案,本着择优精神,权衡利弊,全面 对比,最后择优确定。
9.民主原则
行政决策必须注意听取来自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声 音,然后进行利益聚合,充分考虑社会公平。
(四)行政决策的原则
1.信息原则 2.预测原则 3.系统原则 4.创新原则 5.目标明确原则 6.可行性原则 7.时效原则 8.择优原则 9.民主原则
1.信息原则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取决于决策过程中信息情报 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程度,信息情报资料越全 面、越真实可靠,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就越高。这就 要求在进行行政决策之前和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 建立可靠无误的信息网络,掌握准确、可靠、全面、 系统的信息,绝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凭主观想象贸 然决策,造成重大的决策失误。
6.可行性原则
行政决策就是为了实施,如果只决策不实施,那么 决策也就毫无意义了。为此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人 员在制定决策时,必须因地、因时决策,注意把握 决策的可行程度,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好地为行政管 理的实践活动服务。
7.时效原则
这就是说决策必须不失时机,方能准确有效。如果 行政决策时机不成熟或时机已过,再好的决策也将 失去意义。
五、行政决策的过程
(一)确定问题和目标要求 (二)拟定决策备择方案 (三)选择和决定决策方案 (四)决策实施,追踪反馈
(一)确定问题和目标要求
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及目标要求 是行政决策的前提或出发点。否则,行政决策将流于形 式或“无的放矢”。在公共行政领域中,每天都存在大 量的问题和繁重的任务要求,公共行政组织经常要做的 一项重要工作是确定哪些问题成哪些任务要求应当列入 决策议事日程,根据其重要性或需解决的迫切性,将这 些问题或任务要求按轻重缓急的顺序加以排列。它要求 对有关问题或工作任务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有一个初 步的认识和判断。确定问题或工作任务及其目标要求的 具体方法或依据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某个领导人的判断、 有组织的调查研究、上级指示和布置、下级的紧急报告、 例行的工作安排、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应等等。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 非确定型决策
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和因素划分。确定型决策指决策目 标明确、决策条件(或称自然状态)较为确定、有可供选择 的方案、决策结果可预计到并可得到控制的决策。风险 型决策指在有理想目标和可供选择方案的情况下,决策 条件有不可控因素、决策结果可以进行预测相估算但有 一定风险的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指在比风险型决策更不 确定的条件下,决策结果无法进行预测和估算的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往往和处理重大的公共事务问题相联系, 为处理好这类决策问题,国外学者分别提出了不少原则, 例如大中取大原则(又称乐观原则)、小中取大原则(又称 悲观原则)、大中取小原则(又称最小遗憾原则)、可能性 原则(又称等概率原则)等等。
4.创新原则
决策总是要变革现在,开创未来,要消除或缩小现 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特别是非常规性决策,面临 新情况,没有常规可循,更要勇于创新。在现代社 会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创新精神在决策中尤其 重要。创新精神强的人,决策能力就强,越能作出 英明的决策,取得巨大的成功。
5.目标明确原则
任何一项决策都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制定的,行 政决策的准确与否也与决策目标明确与否、相对稳 定与否、目标适中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行政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制定任何一项行政决策之前都 必须作好明确的目标选择,使决策内容更加接近现 实。
(四)中央决策、地方决策和基层决策
根据不同的决策层次划分。中央决策指中央政府一 级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国家事务或全国性问题进行的 决策,地方决策指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 府规定、处理地区事务或地区性问题进行的决策, 基层决策指乡镇一级行政机关在其管辖权限和上级 规定范围内所进行的决策。按决策层次划分也可分 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下层决策,但其适用范围 比上述类型更为广泛也更为灵活。
二、行政决策的作用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管理就是做 决策。
2、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 族的存亡。
三、行政决策的种类
(一)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二)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四)中央决策、地方决策和基层决策 (五)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七)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三)行政决策特点
根据上述定义,行政决策具有下列特点:1.主体的确定 性。只有具备管理公共事务的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 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目的性。有明确的行政目 标。 3.强制性。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都是代表国家,以 国家的名义开展,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因此行政决策一 经作出,就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凡在管辖范围内的一 切机关、单位、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4.政策性。 有合理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5.选择性。有可供选择的多 种方案。 6.社会性。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地方公共事务 有十分重要的影响。7.非盈利性。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 不是盈利为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