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文化“山寨剧”浅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寨文化“山寨剧”浅析
山寨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草根娱乐、大众文化,而山寨剧则是山寨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通过对山寨剧追根溯源,对山寨剧的概念,流行原因,发展趋势,以及一些经典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山寨文化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山寨剧未来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使读者对山寨剧的文化特征有了更具体的概念,对山寨剧及山寨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引言
随着“山寨”涵义的不断延伸,许多网友就将那些模仿热播电视剧的剧情、人物和风格,并改头换面的“本土”电视剧,形象地称为“山寨剧”。

“山寨剧”在国内由来已久,比如《将爱情进行到底》、《丑女无敌》等。

在国际上,翻拍其他乃至别国的影视剧,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那么山寨剧的由来是怎样的?山寨剧的背后又包含着怎样的文化背景呢?通过对山寨剧的研究,可以解开我们种种疑问,使我们对“山寨剧”这一特殊的文化产物有更加充分的理解。

二、山寨剧
(一)山寨剧概念的界定
所谓山寨剧,就是从国外知名电视剧改编而来的本土剧,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这一词的突然流行,缘起于湖南卫视近来开播的电视剧《丑
女无敌》,该剧完全根据美剧《丑女贝蒂》改编,山寨味浓烈,引来观众“口水”不少。

山寨剧主要特征是小公司、低成本、低门槛、质量粗糙、重视娱乐性、模仿国内外名剧、但能吸引某个特定消费群体的喜爱。

(二)山寨剧的缘起
山寨剧流行,归根到底是一个原因:国产电视剧原创力匮乏,没有好剧本,只能“借鉴”人家的。

“好的题材大部分都有人写过了,看到人家的成功,总有人想走捷径。

”谈起山寨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编剧说出了大实话。

江南大学影视研究室的青年教师赵翌在接受采访时,从更深的层面表达了对山寨剧现象的忧虑:“长期依靠‘山寨’别人的剧本,而且成为一种风潮,中国的影视剧会越来越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


据他介绍:“其实美剧也会借鉴人家的东西,比如《丑女贝蒂》本身是翻拍委内瑞拉原版,去年NBC电视台又翻拍了澳大利亚的《冤家母女》。

不过他们会选择和自己有相似文化背景的题材,并且有专门的编剧小组进行全方位改编,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所以说,‘山寨’只能作为一种初期的手段,关键还是要创出自己的新意来。

”他建议,中国的编剧们要深入生活体验鲜活的人情、风俗,“大多数电视观众不喜欢和自己生活离得太远的电视剧,越有生活体验越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是《闯关东》、《金婚》之所以能成功的共同特点。


三、山寨剧的发展现状
(一)没有版权的翻拍
在“山寨文化”兴起前,山寨剧有另外一个名字:翻拍剧。

比如,曾经大热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就是翻拍自日剧《爱情白皮书》。

后来美剧火了,又出现了号称中国版《欲望都市》的《好想好想谈恋爱》,《疯狂主妇》也有了山寨版,叫《美丽主妇》,《24小时》则出现了《危情24小时》、《非常24小时》两个“兄弟”……编剧们确实紧跟潮流,韩剧《蓝色生死恋》红了,立马冒出一部如出一辙的《错爱一生》在央视八套播出的《大约在冬季》,则号称是中国版《冬季恋歌》
而正式创下“山寨剧”旗号的,大概要算翻拍自《丑女贝蒂》的《丑女无敌》。

和那些没有得到授权、遮遮掩掩地“借鉴”别人的山寨剧相比,《丑女无敌》正经购买了前者翻拍的版权,可因为造作的表演、充斥着广告的布景、频频出现的穿帮,让它变得山寨味十足。

“山寨剧”的风潮,只在倏忽之间,就带着强劲的风力指数猛烈地席卷而来,让人难以招架。

它打着影视剧界“草根文化”和“仿真品牌”的旗号,大张旗鼓地进军内地偶像剧市场,并名正言顺地互相PK,抢夺收视份额。

(二)媒体工业竞争的结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本就竞争激烈的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

两家省级卫视刚刚在选秀场上争得个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现在又将擂台的阵地转移到了各自的自制山寨剧上。

眼见着湖南卫视推出了《一起去看流星雨》
和《丑女无敌》,东方卫视在同期与之相抗衡的则是《加油!优雅》、《网球王子》和《苏菲日记》。

而模仿能力极强,总是喜欢渔翁得利的江苏卫视,自然也不甘示弱,精心制作了《麻辣教师》和《我的未来不是梦》,参与到“山寨剧”的热闹大戏之中。

其他各家省级卫视也迅速发现了这块大肥肉蕴藏着的丰富油水,争先恐后地加入这一阵营,开始了风风火火的自产自销之路。

从受众分析的角度来说,主流媒体常常处于这样一种状况,即“媒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其固定受众或目标受众的兴趣、期待和文化品味,形成了某种刻板印象,并且寻求合适的传播内容来与他们的刻板印象相匹配……将那些成功的节目类型和主要产品作一些细微的改动,下一次仍然有效。

”[2]于是,“山寨剧”从不登大雅之堂的CtrlC+Ctrl V,摇身一变成了引领内地影视圈的一种文化现象,还大摇大摆理直气壮地稳坐收视宝座。

这个擦边球打得实在玄妙,足以让主流电视人和电视媒体跌破眼镜,大喊“看不懂”。

(三)惊人的收视率
传播学者罗伯特•金•默顿就传播的社会功能提出过一系列新的概念和观点,如功能替代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现存制度必然存在着局限性,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抗衡也处于变化的过
程中,因此“现存社会结构随时需要一些功能替代的东西来作为补充,以实现社会的整合。

”[3]从这个角度来说,山寨剧并不是凭空出现,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山寨”的名声并不好听,为何还有人如此前赴后继,甚至有电视剧以此为卖点?收视红火是一个重要原因。

将超人、终结者、蝙蝠侠、黑客帝国、唐僧师徒等元素搞到了一起的山寨剧《魔幻手机》,去年在央视八套播出时,以平均收视率4%、单集最高收视率5.76%的成绩,创下2018年中央八套收视新高。

《丑女无敌》第一季播出时,在湖南当地平均收视率排第一,第二季趁势追击,首播就拿下了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二。

抢夺收视率当然是各大卫视打起“山寨剧”擂台战的终极目标。

网络上一番狂轰滥炸的宣传首先就保证了基础收视率,电视台甚至自己炒作“雷剧”概念以吸引更多关注目光,还名正言顺地自诩为“娱乐无处不在”。

这样一种娱人娱己的幽默感和别开生面的kuso(恶搞)精神,倒是给广大观众的平淡暑期增添了一味佐料。

而源源不断地制造话题,也一次次地把观众和网民们的注意力拉拢过来。

四、山寨剧经典案例分析
(一)经典总结
剧名借鉴剧集山寨手段山寨星级简析
《丑女无敌》
《丑女贝蒂》进行了本土化改造,采用美女扮丑女的方式,使观众跟易接受。

四星收视率虽然不错,但没有学到美剧的精髓。

《家有儿女》
《成长的烦恼》《家有儿女》是成功的,把美国式的《成长的烦恼》运作得充满本土味道,笑点不少。

四星翻拍了太多季,剧情没有新意,演员也没有新鲜感。

《远东特遣队》
《兄弟连》
故事设计及其海报近乎全盘山寨《兄弟连》,还打出中国"兄弟连"旗号。

三星
情节设置做到了危机四伏,悬念丛生,是山寨剧中的佼佼者。

《将爱情进行到底》
《爱情白皮书》故事大纲不仅一致,连细节也模仿,特别是大家轮流跑步的那一幕,完全翻版!
三星尽管是模仿出生,但不可否认《将爱情进行到底》翻拍的相当成功。

《绿萝花》
《蓝色生死恋》女儿从小抱错了、女主角漂亮贤慧换上白血病......除了演员是中国人外,剧情、人物包括台词都与韩剧
《蓝色生死恋》如出一辙。

四星虽然剧情与《蓝色生死恋》如出一辙,却拍摄的不够成功,达不到感人的效果。

《危情24小时》
《24小时》同样是发生在24小时里的故事,原版那叫一个错综复杂、思维缜密,而山寨版除了不具备原版以上特质外,催眠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五星剧情平庸,没有新意。

编剧水平远不如原著编剧。

《远东第一监狱》
《越狱》《越狱》戏谑白宫的阴谋论精神到了《远东》这里成了十足的红色革命背景,锐利的锋芒和暗黑的力度不得不和谐在一片红色浪潮中。

三星剧本不符合中国国情,不适合翻拍
《找呀找呀找朋友》
《老友记》运作方法借鉴美版《老友记》,讲一种"摔不死"的友情。

五星剧名比较俗气,剧集乏味没有亮点。

《少年包青天》
《金田一少年事件薄》
大部分案子都是抄袭金田一一的漫画情节。

三星
巧妙地盖上"包青天"的面纱,山寨货就在潜移默化中"本土化"了。

《美丽主妇》
《绝望主妇》去掉了《绝望主妇》里最有看点的情色暴力内容,变成了一部普通的家庭伦理剧。

五星剧集内容不吸引人,水平比不上国内同类电视剧。

(二)优缺点分析
优点1 多以仿效拼贴为手段,操作简单,剧本来源广泛。

经典案例:《十全九美》
李湘投资的电影《十全九美》成为奥运时期的票房黑马,也成为最典型的“山寨电影”。

片中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大量使用卖下流行元素,谈不上对现实有什么讽喻意义,不过是博人会心一笑吧,比如采购推拿椅,让人联想起侯总的电看促销,妓院取名“乾柜”谐音“钱柜”,还有昔人也都懂什么喊“断背山”,还有汪涵饰演“德云社”的班头,而客栈黑心匹俦正在舞台上的一段R&B,其心胸和草根气质又让人想起快男
舞台,还有变形金刚擎天柱、搞笑的方言集萃、酷似007的片头曲和木工分化行动(这不就是邦德电影片头的经典招数嘛)……一切的这一切都只要一个手法,挠你的胳肢窝,至于这笑的身分有几多是由于会心,有几多是由于被雷到的,那就见仁见智了。

优点2 制作成本低廉,制作风险低。

经典案例:《红苹果乐园》
《红苹果乐园》是模仿台版《流星花园》,而台版又是翻自日版,也就是说内地的就是二道市井了,固然从F4到了A5,但是偶像指数和精巧程度却不克等量齐观。

比如晴跟杉菜一样,都是容颜普通、圆脸、仁慈、有本,都是先被F4(A5)联合欺负,英勇回击,但最后都建立了深沉的友谊或恋爱。

还有,天野有一句名言“假如每个别都说实话,那还要签约干什么”让人想起道明寺的名言“假如致歉有用的话,那还要干嘛?”尽管含义差别,但造词式样类似,并且没有什么创意。

这些都是小问题,更夸张的是,明摆能瞧出制作方正在控制本钱,A5固然也是5个大帅哥,但是穿的衣服却透露着土味儿,有瞧众都开端怀疑打扮都是上海里弄的淘货。

并且《红苹果乐园》里没有明星,即便有眼生的黄圣依,那也是《功夫》之前,还有超女Reborn,都不是腕儿,片酬都很低,背景都很冷酸。

缺点1 肆意篡改原著,易引起观众不满
经典案例:东方卫看《网球王子》
卖经典动漫从日原先到中国,并且还要除旧更新,成为真人版电看剧,这就不但仅是要相符国情的标题了,它肯定要面对忠诚粉丝的指责和排挤,哪怕其中有些意见也很无厘头,但是没要领,粉丝的情感就是大过天,略微有一点与原著差别的地方,都是铁一样的罪证,比如龙马的领口是松的,代表他的无所谓,国光的领口是扣着的,代表他的疏松。

这些粉丝简直希瞧原著怎样画、电看剧就怎样拍。

固然任何人都晓得这是不可能的,山寨只能是危机四伏。

缺点2 很多山寨翻拍的太过粗糙,达不到原著的艺术效果。

经典案例:越南版《还珠格格》
本来不但仅中国内地有山寨,邻国越南也是有的。

比如他们就有一部直接照搬内地《还珠格格》的剧集正在卖地收看率颇高,听起来也让我们有些自得,终究有人“山寨”我们本土国剧了。

不过,这部越南版实在太粗糙了,剧情照搬那是显现我们原版故事吸收人,越南版的演员实力远不如原版,引起网友诸多争议。

自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缺点3 相似太多,易引起版权纠纷。

经典案例:印度版《哈利·波特》
既然是抄袭或者模仿,难免存正在版权标题,假如碰到较真的人,就少不了一场官司。

印度最大的“山寨”——宝莱坞,连名字都那么“山寨”,更何况生产了大量直接照搬好莱坞电影桥段的电影,诸如《风月俏佳人》、
《国王与我》等等整个被“山寨”了,最近又搞出一个印度版《哈利·波特》,就惹起华纳雄司很不爽,立誓要告倒他们,固然结果多数是不了了之。

五、山寨剧的文化解析
(一)山寨文化
“山寨”本义是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或者泛指村庄;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

这一词在广东话里代表占山为王,有不被管辖的意思。

山寨现象始于山寨手机。

在粤语中“山寨”意味着非正规,不受管制,最早是用来描述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厂家生产的手机,这些手机使用了一种台湾研制的低价芯片,以极低的价格融合市面上主流手机的所有先进功能并有所创新,从而迅速地占领了中国大部分低端手机市场,其主要特征便是姜奇平所称的“共享平台+品种多样化”的范围经济性。

[4]通俗地说“山寨”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

精明的广东商人将“山寨”发扬光大,成为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以兼容的强大功能、花哨的包装、低廉的价格赢取消费者而盈利。

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首先涉及手机、游戏机等不同领域,由此衍生的词汇有“山寨机”、“山寨明星”、“山寨鸟巢”等[5] 2019
年,冒出了网络春晚、酱油春晚、中原春晚,就连教育部、三农联合会也来凑热闹,搞起教育春晚、农民春晚 (6)
因此“山寨文化”后来最早特指那些在市场上没有自主创新能力,以模仿其他品牌来达到低价行销自产产品的现象。

在山寨后面的文化二字,主要是说这种山寨的现象多了,接受的人多了,从而意味着这种行为渗透到各个领域里,这样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一种文化了。

(二)山寨文化与山寨剧
我们不妨把“山寨文化”理解成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其物质层面,即“山寨产品”包括山寨手机、山寨数码相机、山寨MP3等。

这些产品如山寨手机多模仿一线品牌如Nokia、Samsung、Sony-Ericsson 等一线品牌的功能以及外观,甚至有些将品牌名改为Nokir、Samsing、Suny-Ericcsun来求得与模仿原本的相似性。

由于这些手机多抄袭手机生产厂家的正规产品从而节省了研发费用,其价格只有正规产品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

加之其虽然材质和做工会稍逊一筹但其功能繁多、外观新潮,从而得到中低端消费者的青睐,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而网络也出现打出“推介国产强机,交流山寨文化”口号的“山寨机网”。

对于“山寨产业”,其出现的原因是正规厂商在中低端市场产品的缺位,消费者觉得“山寨产品”价格低廉而且也很实用,所以出现“山寨产品”销售火爆现象。

[7]同理,山寨剧的出现也正体现着一种草根需求,如《将爱情
进行到底》《绿萝花》等剧,以模仿借鉴为手段,不仅节省了制作费用,而且其“新潮的外观”同样能吸引不少眼球,这也是山寨剧收视率高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层面是精神层面,即我们理解的狭义的“山寨文化”——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其中包括了山寨行为所折射出的行为主体乃至当前大众的社会心理、审美取向以及社会思潮的涌现、价值体系的新建等。

而这一部分正是研究“山寨文化”的核心。

当前对于“山寨现象”的批判正是基于此,“山寨”究竟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对当前中国的文化发展有什么影响? 我们必须从此切入,深度、理性地看待这场“文化秀”。

传者的传播动机与内心需求有关。

当思想、意见不能得到主流认可,或者当少数人把持、垄断民意出口时,他们的需求表达渠道不够通畅,没有出口,或者出口太小了,自己就必然要选一些渠道使自己得以发泄[8]。

我们表格中列举的山寨剧中九成都是对国外电视剧的“山寨“,这种山寨剧“崇洋媚外”的现象体现什么呢?体现的是人们多发达文化的一种向往,一种对时尚文化的靠拢,对高层审美取向的趋同。

第三个层面乃行为层面。

不仅包括各式具体“山寨行为”,更包括面对“山寨行为”主流文化的应对方式,以及面对山寨产品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管理机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避。

山寨剧中当然也存在着类似侵犯版权,知识产权的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印度版的《哈利·波特》,既然要“山寨”版权问题自然不可避免。

社会系统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山寨产品”对当前消费市场的冲击,“山寨行为”对当前中国当代文化多元并存结构的重新洗牌,无疑都在点滴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进程。

如何应对,如何使其发挥积极效应,正是各个层面相关者的当务之急。

“山寨文化”的精髓在于模仿、复制。

离开复制、仿拟,“山寨”不能称其为“山寨”,“山寨文化”的核心正是对原本的模拟。

湖南台制作的电视剧《丑女无敌》模仿美剧《丑女贝蒂》,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的设置、性格都与原本如出一辙,堪称山寨作品的模本。

“山寨剧”因仿拟取胜,但也因仿拟而产生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山寨剧的发展趋势
在刚刚结束的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在列席政协小组讨论会时表示,文化不分山寨或者正规,只要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本市均支持发展。

其中,包括社区春晚等在内的一批山寨文化有一种草根情结,政府今后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其发展。

此前,有媒体批评“山寨春晚”、“山寨歌手”、“山寨剧”泛滥,影响北京文化形象。

对此,降巩民并不认同,他主张“山寨文化”只要内
容有益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文化不分山寨和正规”。

他表示,“山寨文化”现象其实是民间诉求的一种表达,出现是必然的。

降巩民说,尽管政府暂时不会挤出资金来扶持有益的“山寨文化”,但今后会考虑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积极引导山寨文化的发展。

[9]
虽然,山寨文化并不是完全不被接受。

甚至像北京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这样对“山寨文化”持积极引导态度的大有人在,但山寨剧仍面临自我改进,这是未来山寨剧传播中的一大趋势。

目前的山寨文化,对接受者的影响尚局限于感性层面,人们选择山寨产品是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和外形功能的个性化,人们消费山寨影视剧,是因为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审美疲劳,加之现实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一种轻松搞笑的文化形式。

但是,山寨剧中存在着的一些极端的和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成分仍然在制约着其更大范围地传播。

当山寨剧经历过传播高潮而转入低谷之时,也正是其进行理性调整自我改进的时候,存精去粗,不断促进山寨剧的自我完善。

[10]
与主流文化走向融合也是山寨文化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虽然目前山寨文化摆出一副与主流文化势不两立的态势,这只是其发展初期的一种策略,随着其发展壮大,在文化消费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之后,势必削弱其锋芒,而持一种温和的态度,此时,主流文化也势必关注并开始接受山寨文化,这些文化形式之间也终将走向合作,求同存异,互相借鉴,分别影响不同的文化消费受众群体。

其实,山寨剧的出现打破了主流电视剧一统天下的局面,它使主流电视剧开始反思,认识到了多种文化形式并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的重要性。

山寨剧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正体现了这一趋势。

结语
“山寨剧”作为“山寨文化”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山寨文化,精于模仿,制作成本低,娱乐性强,同时也容易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等特点。

但无论是“山寨文化”还是“山寨剧”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存在都必有其原因和意义,都存在着优势和劣势,我们不能绝对的否定它,也不能持完全肯定态度。

“山寨剧”还能走多久,谁也不能往下定论,相信山寨剧通过不断的自我改进,与主流文化走向合作,求同存异,互相借鉴,相信山寨剧定能保持其高收视率,走的更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