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π 共轭体系 共轭体系 π —π 共轭体系 超共轭体系
O C OH
HCOOH
3.76
PKa
4.19
邻位:情况比较复杂,它包括电子、立体、邻位效应。
间位:对酸性影响不如邻、对位明显,不显示立体效应,
共轭效应受阻,主要是诱导效应,且隔了3个C。 对位:主要是共轭效应,诱导效应极弱,隔了4个C。 取代基的性质 +I,+C (CH3)① -I,-C (NO2) ② -I> +C (X) ③ 取代苯甲酸的酸性 间>对。酸性均小于苯甲酸。 对>间。酸性均大于苯甲酸。 间>对。酸性均大于 间>对。间>苯甲酸,对<苯甲酸。
Me COOH
9个碳羧酸(奇数)
COOH Me
8个碳羧酸(偶数)
3.溶解性:短链羧酸能溶于水,随着烃基的增大溶解度( 水中)减小。 4.气味:甲、乙、丙酸有较强的刺鼻气味,水溶液有酸味。 4-9碳原子酸有难闻的酸臭味。 高级脂肪酸无气味,挥发性很低。
5.比重:一元羧酸:甲酸、乙酸比重大于1; 其它羧酸的比重小于1。 二元羧酸、芳香羧酸的比重大于1。 6. 状态: 十个碳原子以下的饱和一元酸是液体。 高级脂肪酸是蜡状固体。 二元脂肪酸和芳香酸都是结晶固体。
① O R C OH
+
H OR`
O R C OR`
+
H2O
H2O
羧酸的酰氧键断裂
醇的烷氧键断裂
② R
O C O-H + HO
R`
O R C OR`
+
O R C OH
+
H OR`
18
O 18 R C OR`
+
H2O
酸催化下,酯化反应一般按酰氧键断裂历程进行。
+
O R C
+
OH : OH
R C
OH
+
H+ OH
+
H2O
O
O
COOH COOH
C

O C O
H2C
COOH

H2C H2C
C O C O
H2C COOH
3. 酰胺的生成
CH3COOH
+
NH3
-H2O CH3COONH 4 △
羧酸铵盐
CH3CONH 2 酰胺
-H2O △
R-CN 腈
4.酯的生成
O R C OH
+
O
R`OH
R C
+
OR`
H2O
酯化反应可采取两种脱水方式:
羧 烃 基 基
裂开面
羧酸结晶中碳链的排列
7. 光谱性质
IR:3000~2500 cm-1,强,宽, -OH; 1750 cm-1,-c=o
1H 13C
NMR:10~12 ppm(COOH), 宽 NMR:165~182(COOH)
12.3 羧酸的反应
12.3.1 酸性
RCO2H
Ka
RCOO[RCOOH]
RCH2COOH + Cl2 红磷P RCHCOOH
Cl
Br2 Br2
RCCl2COOH
CH3COOH
红磷 P
+
Br2
红磷P
CH2COOH
Br
红磷P
红磷P
CBr 3COOH
Br2
Cl2
PBr3
PCl3
机理:
P
+
RCH2COOH + PCl3
OH R CH C Cl Cl -H+
RCH2COOCl
O R CH C Cl Cl
-I< +C (OH) ④

COOH
COOH
COOH

CH3

CH3
COOH
COOH
COOH

NO2
〉 NO2
COOH

COOH
COOH

X

X

COOH
COOH
COOH

OH


OH
12.3.2 1.
羧酸中羟基的反应-生成羧酸衍生物
酰卤的生成
O O
+
R C
OH
SOCl 2
R C
+
Cl
+
SO2↑
β
α
CH CH3 3
3,4—二甲基戊酸 或:β ,γ —二甲基戊酸
c. 如有不饱和键角要标明烯(或炔)键的位次。并主链包括双 键和叁键。 CH3(CH2)7CH=CH(CH2)7COOH 9—十八碳烯—酸(俗称油酸) d. 脂环族羧酸。简单的在脂环烃后加羧酸二字,复杂的环可作 为取代基。 COOH CH CH CH COOH
1.强热脱羧 CH3COONa
2.催化脱羧
2RCOOH
ThO2
400—500℃
+
NaOH
CaO
CH4
+
Na2CO3
O
+
R
CO 2
+
H 2O
R
3.α—C原子连有吸电基的一元羧酸
HOOCCH 2COOH
O2N COOH NO2
H2O △

CH3COOH
NO2
+
CO2↑
O2N
NO2
NO2
CH3CCH 2COOH
二元羧酸酸性比一元羧酸酸性强,且 Pka1
δ δ + C C Cl 场效应 COOH
〉PKa2
诱导效应
Cl
酸性
Cl
C C
COOH

C C
COOH
2、共轭效应对酸性的影响
共轭效应:在共轭体系中(原子间的?)一种相互影响。这
种影响使得分子更稳定,内能更小,键长趋于平均化,并 引起物质性质的一系列改变。
C1 ~ C9酸 20~25% C26~C 30正烷烃
KMnO4
O2,120℃
C10~C2酸 50~60% 深度氧化CO,CO2 10%
2.轻油的氧化 轻油的组成为C5—C7的烷烃,氧化产物为混合物。 3.烯烃的氧化
[O]
RCH=CHR
4.芳烃的氧化
R
[O]
2RCOOH
COOH
+ CH3Br
AlBr 3
R3C-OH
`R C O OH
O O H CR3
+
+
+
H+
R3C
+
R3C+
+
H2O
O O H CR3
+
`R C
O `R C
`R C
O-CR3 +
H+
12.3.3
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
羧酸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盐 RCOO-Mg+X,
故格氏试剂不能同羧酸盐继续反应。
而羧酸与有机锂试剂反应得到的锂盐,可以溶解在醚
π
4 3
甲酸根形成了三中心四电子 π 键
二、分类
1. 按烃基的种类可分为: a、脂肪族羧酸: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 b、 脂环族羧酸 c、 芳香族羧酸 2. 按羧基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 饱和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乙酸 乙二酸 不饱和酸 丙烯酸 顺丁烯二酸 芳香酸 苯甲酸 邻二苯甲酸 #
C O Cl
HCOOH CH3COOH CH3CH2COOH PKa 3.76 4.76 4.78
Me3CCOOH 4.86
Me2CHCOOH 5.03
Cl3CCOOH 〉Cl 2CHCOOH 〉ClCH 2COOH 〉CH 3COOH PKa 0.64 1.30 2.86 4.76
+I效应使羧酸酸性减弱,-I效应使羧酸酸性增强。
R
C H2
α —H反应
C O
羟基被取代
1. 沸点:由于羧酸分子间及羧酸 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羧酸的 沸点高于分子量相近的醇。
O R C O H
H
O C O R
乙醇分子间氢键键能为25KJ/mol; 甲酸分子间氢键键能为30 KJ/mol。
2.熔点:随着C原子的增加呈锯齿状的变化。(偶数C原 子酸的熔点比相邻的两个奇数C原子酸的熔点高。)
2 2 2
环已基甲酸
4—环已基丁酸
e.芳香酸可作脂肪酸的芳基取代物命名。
COOH 苯甲酸 CH2CH2CH2COOH 4—苯基丁酸 α —萘乙酸 CH 2COOH
f. 多元羧酸:选择含两个羧基的碳链为主链,按C原子数目称 为某二酸。
12.2 羧酸的物理性质
脱羧反应
O
还原
O H 酸性 R C OH 酰基 羧基
三、命名
1、俗名:
CHOOH 蚁酸
HOOCCOOH草酸
CH3COOH醋酸
HOOC C H C COOH 富马酸 H
HOOCCH 2CH2COOH 琥珀酸
HOOC C H 马来酸 C H COOH
2、IUPAC法
a.含羧基的最长碳链。 b.编号。从羧基C原子开始编号。(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
4 3 2 1 CH3CHCHCH 2COOH 5
CH 3CH 2CHCOOH > CH 3CHCH 2COOH > ClCH 2CH 2CH 2COOH > CH 3CH 2CH 2COOH Cl Cl PKa 2.81 4.05 4.50 4.81
诱导效应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HOOCCH2COOH PKa1 2.83 ; PKa2 5.69
O

CH3CCH 3
O
+
CO 2↑
4.电解脱羧—H.Kolbe反应
2RCOOK
+
H 2O
电解
R—R
+
2CO 2
+
H2
+
2KOH
阳极
阴极
5.洪赛迪克(Hunsdiecker)反应:
C6H5CH2COOAg + Br2
CCl4 76℃
C6H5CH2Br + CO2 + AgBr
脱羧反应的应用: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合成
OH
R C OH R C OH H O
+ +
R`
H
O: +
R C OH
+
R`
O
OH2
OR`
OH OR`
H2O
R C
R C
OR`
+
H+
酯化反应不是简单的取代反应,而是酸催化的加成—消 除反应历程。 醇的相对反应活性:CH3OH 〉10 〉20 〉30
随着烃基结构的增大,酯化反应速度减慢:
HCOOH〉CH3COOH〉RCH2COOH 〉R2CHCOOH 〉R3CCOOH 酯化在少数情况下按醇的烷氧键断裂:
OH R CH C Cl O R CH C Cl Cl
Cl Cl
H2O
应用:
NH3
RCH 2COOH
Br2
P,100℃
RCHCOOH
Br
KOH/醇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RCHCOOH α 氨基酸 NH2 RCHCOOH α 羟基酸
OH
NaOH
RCH=CHCOOK
H+
RCH=CHCOOH
α ,β 不饱和酸
12.3.6 羰基的脱羧反应
12.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结构
1. 羰基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 2. 键长:
甲酸 C=O C O 0.124 0.131
O
甲醛 0.1023
甲醇
0.143
3.
p –π共轭
c 羧基
O
H
4. —COO- 结构
O R C O H C O O O
C
O
O H C O
-
0.127nm
H C
O1 O 2 O O1 O2 O
12.3.4
羧基中羰基的还原反应
LiAlH4
RCOOH RCOOH
H2O
RCH 2OH RCHO
Li
CH3NH2
H+ RCH=NCH3 H O 2
O R C OH
(BH3)2, THF 0oC
RCH2OH
N C
O C OH
(BH3)2, THF 0oC
N C
CH2OH
12.3.5 α—氢原子的取代反应
+
HCl↑
O R C
R C
O
+
OH
O
+
PCl 3
R
R C
O
Cl
+
H3PO3亚磷酸
200℃分解
+ POCl3三氯氧磷
沸点107℃
OH
PCl 5
C Cl
HCl↑
2. 酸酐的生成
一元羧酸的分子间脱水产物
酸酐
二元羧酸的分子内脱水产物
O R C OH
+
O R C OH
P2O5
或乙酸酐
O R C O C R
O
Me
[O]
COOH
C + 9O2 v2 o5 ~K 2 SO4
400~500℃
O O
+
4CO2
+
4H2O
C
O
5.醇醛的氧化
伯醇 醛 酮
O
O
羧酸 羧酸 小分子羧酸
第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目的要求]:
1、掌握羧酸的命名。 2、了解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3、掌握羧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4、掌握羧酸的制备,了解羧酸的来源; 5、掌握二元羧酸和取代酸的化学性质; 6、了解一些重要的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取代酸; 7、理解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8、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9、了解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 10、掌握羧酸衍生物化学性质的共性与特性; 11、掌握酯的水解历程,了解其氨解、醇解历程; 12、了解一些重要的碳酸衍生物的用途;
+
H+
=
[RCOO-] [H3O+]
pKa = - logKa
Ka越大,或pKa越小,酸性越强。 酸:既溶于NaOH,又溶于NaHCO3 鉴别 酚:可溶于NaOH,不溶于NaHCO3 醇:不溶于NaOH,不溶于NaHCO3
1、诱导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O
O R
CH3
H
C O O C O
甲基的供电性,使负电 荷更集中而不稳定。 Cl-的吸电性,使负 电荷分散而稳定。
溶剂中,锂盐可以和锂试剂继续进行加成反应,产物 经过水解后得到酮:
(CH3)3CLi + PhCOOH THF PhCO2- Li+ + (CH3)3C-H 锂盐
PhCO2- Li+ + (CH3)3 CLi THF OLi Ph C C(CH3)3 H2O OLi O - H2O Ph C C(CH3)3 酮 OH Ph C C(CH3)3 OH
己二酸
CH2CH2COOH CH2CH2COOH
O + H2O + CO2 即失水 又失羧 O + H2O + CO2
庚二酸 CH2
CH2CH2COOH CH2CH2COOH
Blanc规则:二元羧酸热分解时,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生 成五元 或六元环。
12.4 一些重要羧酸的来源和应用
一、氧化法
1.石蜡的氧化
OAc COOH Pb(OAc)4 OAc
异构化 OAc
12.3.6
乙二酸 丙二酸
二元酸的脱羧
O
HOOCCOOH HOOCCH2COOH CH2 COOH CH2 COOH
HCOH + CO2 CH3COOH + CO2
O O O O O + H2 O O
失羧
丁二酸
+ H2O
失水
戊二酸
CH2
CH2COOH CH2CO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