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程模型(DEM)类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课程重点数字地面模型的含义、分类、表示方法
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法
数字地面模型的表面建模
数字地面模型的质量控制
数字地面模型的可视化表达
数字地面模型的地形分析及应用
课后题以及重点:(第一章)
1、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有什么特点?
定义:当DTM(DTM是描述地球表面形态多种信息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中所表示的第三维属性为高程时,DTM即为DEM,因此DEM是DTM的一个子集,它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
特点:(1)精度的恒定性。(2)表达的多样性。(3)更新的实时性。(4)尺度的综合性。
2、数字高程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何关系?
注意:根据自己理解答题,应该容易得分,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略加联系:
DTM是空间数据库中存储并管理的空间地形数据集合的统称,而DEM是DTM的子集。
空间数据库与GIS的联系
GIS中的空间分析如透视分析、趋势面分析等与此紧密相关等等方面拓展
3、{非作业题}3数字地面模型的分类
(1)地貌信息(2)基本地物信息(3)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4)主要的社会经济信息
4、{非作业题}4数字高程模型的分类
根据大小和覆盖范围分:局部DEM、全局DEM、地区DEM
根据模型的连续性:不连续的DEM、连续的DEM、光滑的DEM
根据数据组织方式分:基于面单元的DEM、基于线单元的DEM、基于点的DEM
了解:(基于面单元的DEM:将采样点按某种规则划分成一系列的规则或不规则的格网单元,并用这些格网单元组成的网络逼近原始曲面。)
5、简述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内容:
a、地形数据采样b,地形建模与内插c数据组织与管理d、地形分析与地学应用e、DEM
可视化f、不确定分析和表达
6、数字高程模型系统有哪些部门组成?简述每部分的内容。这个估计不考
7、简述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并结合所学专业谈谈对数字高程模型的认识。科学研究应用、商业应用、工业、工程应用、管理应用、军事应用,——自己拓展
第二章重点:数据组织与管理
DEM即是地形曲面的数字化表达。建立DEM的实质就是地形数据的建模过程。
DEM建模过程:抽象、总结、提炼——地形曲面数据模型(矢量结构、栅格结构、混合结构)——数据组织管理——地形重建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组织的目的:就是要将所有相关的DEM数据通过数据库有效地管理起来,并根据其地理分布建立统一的空间索引,进而可以快速调度数据库中任意范围的数据,实现对整个研究区域DEM数据的无缝漫游。
(感觉下面的镶嵌数据模型太细,自己看一下,如果考试考的话要有概念就行)
镶嵌数据模型:空间对象可用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网络来覆盖和逼近,或者说用在二维区域上的网络划分来覆盖整个研究区域。
规则镶嵌数据模型:用规则的小面块集合来逼近不规则分布的地形曲面
优点:存储量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因而非常适合于大规模的使用与管理。
缺点:对于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难于确定合适的格网大小。
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是指用来进行镶嵌的小面块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边界
优点:能较好的顾及地貌特征点、线,逼真地表示复杂地形起伏特征,并能克服地形起伏变化不大的地区产生冗余数据的问题。
缺点: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且难以建立,TIN一般只适宜于小范围大比例尺高精度的地形建模。
此处有内容略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描述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它特征,帮助人们定位和理解数据。
元数据作用:可用性:用以确定是否存在关于某个地理位置的一组数据。
适用性:用以评估这组数据是否适用。
存取:用以确定获得验证过的数据的手段。
变换:用以成功地处理和使用这组数据。
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元数据库编辑。元数据查询和显示。元数据的报表输出和打印
第三章重点DEM数据获取方法
DEM数据源及特点(或缺点)
地形图的缺点:地形图现势性、地形图存储介质、地形图精度
遥感影像存在的问题: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遥感数据的增强处理、遥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和判读
地面测量数据
既有DEM数据
采样数据的三大属性:
a.数据分布(采样数据的分布通常由数据位置和结构来确定)
位置:由地理坐标系中的经纬度或格网坐标系统中的东北向坐标决定
结构:规则与不规则
b.采样密度
它与研究区域的地貌类型和地形复杂程度有关。可由几种方式指定:如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单元面积内的点数、截止频率等
c.数据精度
采样数据精度与数据源、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数据采集的仪器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各种数据源的精度从高到低是野外测量、影像、地形图扫描。
DEM数据采集方法
1)地形图数据采集方法:手扶跟踪数字化、扫描数字化
2)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3)野外测量数据采集方法:野外测量:大平板、全站仪、GPS、移动测绘系统特点:精度高、效率较低适合范围:小范围GIS数据采集或局部数据更新
DEM数据采集的新方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机载激光扫描数据采集
第四章重点(DEM的表面建模)
DEM质量评价标准:(1)保凸性(所谓保凸性就是指f(x)和F(x)有共同数量的拐点,并且拐点的位置一致或接近的程度)(2)逼近性(3)光滑性(光滑性是指曲线上切线方向变化的连续性,或者说曲线上曲率的连续性)
DEM建立的一般步骤与方法:采用合适的空间模型构造空间结构;采用合适的属性域函数;在空间结构中进行采样,构造空间域函数;利用空间域函数进行分析
数字建模的各种方法:基于点的建模方法基于三角形的表面建模基于格网的建模混合表面的建模
基于三角形的表面建模特点:这种建模方法也能容易地融合断裂线、生成线或其他任何数据基于格网的表面建模特点:简单;常被用于处理覆盖平缓地区的全局数据,但对于有着陡峭斜坡和大量断裂线等地形形态的比较破碎的地区,若不进行特殊的处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
混合表面建模特点:混合建模实际上就是格网与TIN并存的一种混合数据结构。
DEM建立过程的关键环节就是格网点上高程的内插计算。
DEM内插就是根据分布在内插点周围的采样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值,在数学上属于数值分析中的插值问题
DEM 内插:整体内插(整体内插的拟合模型是由研究区域内所有采样点的观测值建立的。)整体内插存在的问题:(1)整体内插函数保凸性较差;(2)不容易得到稳定的数值解;(3)多项式系数物理意义不明显;(4)解算速度慢且对计算机容量要求较高;(5)不能提供内插区域的局部地形特征。
分块内插(DEM分块内插即是将地形区域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块,对每一块根据地形区面特征单独进行曲面拟合和高程内插)
问题:1、如何进行分块?2、如何保证相邻图块之间的连续性?
答案:1、按地形结构线或规则划分块。2、相邻分块之间有一定的重叠度或增加一些限制条件
逐点内插:是以待插点为中心,定义一个局部函数去拟合周围的数据点,数据点的范围随待插点位置的变化而移动,因此又称为移动曲面法。
基本步骤:定义内插点的邻域范围;确定落在邻域内的采样点;选定内插数学模型;通过邻域内的采样点和内插数学模型计算内插点的高程。
Voronoi图把平面分成N个区,每一个区包括一个点,该点所在的区是距离该点最近的点的集合,这样的区域就是V oronoi多边形。用直线段连接两个相邻多边形内的离散点而生成的三角网称为狄洛尼三角网。
等高线构建TIN法
先建立TIN,然后通过内插TIN形成D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