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5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54张PPT)

• (3)体表具有 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 官,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适应陆地生活
(4)④ 为 气门,是蝗
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

ⅡⅢ
门户,相当于植物叶
表皮上的 气孔 。
②① ③ ④⑤
2.缢蛏身体有哪些结构?它们 分别有什么作用?
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8
节肢动物
•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包括人们熟知 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 的三叶虫。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多万种, 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
观察思考并讨论:
⑴观看课本图片:完成P15表格
比较你们观察的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下表。
壳退化的软体动物。壳可退化为一体内片状结构, 成一列颗粒,或完全消失。有的危害园林。
虎斑宝贝
曾经为古代货币。 现为工艺品。
虎斑宝贝
盘鲍
(即鲍鱼), 壳可入药,称 石决明。
红螺:俗名: 海螺。 分布广,以渤海湾产量较高。 主要产地有大连、烟台、威海、青岛等地。
各种软体动物 的贝壳
褐云玛瑙螺:原产东非,引入我国后成为严重入侵种。
动物名称
蝗虫 瓢虫 蜘蛛 蜈蚣
身体是否较硬
较硬
身体是否分节, 分节

分节
较硬
分节
较硬
分节
体节是否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有无触角, 触角是否分节
有无翅
有触角 有触角
分节 分节 有翅 有翅
无触角 无翅
有触角 分节 无翅
有几对足, 足是否分节
三对足 分节
三对足
四对足
每节1--2 对足
分节 分节 分节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 了什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一篇: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二、重点难点重点: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难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河蚌的浸制标本、各种软体动物的图片、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教师猜谜:“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

”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对,是蜗牛。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蜗牛属于哪种动物啊?对,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软体动物。

学生回答:蜗牛、软体动物。

趣味情景引入,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探究新知一、认识常见的软体动物利用多媒体展示蜗牛、河蚌、石鳖、乌贼等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是否一样?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

下面我们通过软体动物的代表——河蚌来了解软体动物的特点。

二、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取出河蚌的浸制标本,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3.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4.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教师总结:(1)河蚌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2)靠足缓慢运动。

(3)用鳃呼吸。

(4)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食物。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观看图片,注意观察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

学生分组观察河蚌标本,边观察边记录。

小组派代表总结观察结果。

学生讨论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提高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篇一: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教学目的:1.科学知识方面(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通过对当地常用的软体动物的观测,并使学生学会观测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方式和观测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写作,并使学生晓得我国就是世界上最早展开人工育珠的国家,进一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唤起其努力学习科学的自信心和努力学习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

2.确认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本课难点。

因为本章没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回去本节课又必须使学生晓得哪些动物属软体动物,它们属软体动物的依据就是什么。

教具准备工作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讨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

归纳共同特征2.教学过程说明:1213板书设计第二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常用的软体动物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坚硬的身体表面存有外套膜,大多具备贝壳;运动器官就是肢。

三、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堂堂清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b)a河蚌b蜗牛c乌贼d扇贝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c)a鳃b贝壳c斧足d腹足3、软体动物用肢缓慢运动,在排出和排泄水的过程中摄食,并确定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展开体温4、完成课后练习题课后反思14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2课时教学目的:1.科学知识方面(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新知讲解
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_______
气管
4.蝗虫体表有外__骨__骼____,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 蒸发
归 纳 总 结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主要特征
身体柔软,表面有 外套膜,大多具有 贝壳,运动器官是 足
新 知 讲 解 (三)其他软体动物
1.河蚌 2.扇贝
5.蜗牛
3.文蛤
4.石鳖
6.乌贼
新知讲解 (四)软体动物的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 是足。
(五)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些可食用、药用。如鱿鱼、牡蛎、鲍鱼等 2.有些可制成工艺品 3.有些能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如钉螺 4.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 5.危害农作物和贝类,如蛞蝓

特 2、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组成。
征 3、靠 或
辅助运动。
常见动物有: 、


温故知新
下图中是线形动物的有:
物的有:

。是环节动
蛔虫 沙蚕
秀丽隐杆线虫
蚯蚓
血吸虫 蛭
问题导引
观察与思考
你见过图中的贝壳吗?长有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子?
坚硬的贝壳会妨碍它们的运动吗?
目标素养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 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16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 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16张PPT)

A.气门
B.肺
C.体表
D.头部
12.下列各项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B )
A.身体和附肢分节
B.身体里有脊柱
C.体表有外骨骼
D.足、触角等分节
11
13.蝗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不是( D ) A.支持身体,便于在陆地上运动 B.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发 C.保护身体,防止伤害 D.有利于在空中飞行 14.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D )
14
18.取两只大小、生活状况都相同的活蝗虫,将 A 蝗虫的头部朝下并让其 头部浸没在水中,让 B 蝗虫的头部朝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在水中,结果 是 B 蝗虫很快就死亡了。请你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B 蝗虫很快死亡的原因最可能是( A )
A.不能呼吸
B.不能取食
C.不能运动
D.喝水太多
15
(2)如果 B 蝗虫因不能呼吸而死,实验说明蝗虫的呼吸器官开口在( D )
4.软体动物特有的贝壳,来源于( C )
A.细胞分裂的新细胞
B.贝壳是足分泌的几丁质
C.是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
D.是水中的钙盐形成的
5.在节肢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C )
A.体表具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具有翅
D.适于陆地生活
8
6.世界上已命名的节肢动物有多少种以上( A )
12
15.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D )
A.身体不仅分节,而且分部
B.它们的附肢也分节
C.体表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外骨骼
D.身体分节的动物都是节肢动物
16.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 A )
A.身体分节
B.体表具有外骨骼
C.具有刚毛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 8.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才有蜕皮现象,其理由 是
A.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
D B.长期的飞行生活,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
C.身体表面的角质层随昆虫的生长而脱落
D.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只能脱落
• 9. 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天牛 B.蚊子
节肢动物

蟋蟀


节肢动物
蜈蚣
蜘蛛
蜜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蝴蝶
节肢动物

蝎子


• 讨论 比较观察到的动物 形态结构特征, 完成P15表格
节肢动物
试找出以上动物的 共同特征
节肢动物
动物名称 七星瓢虫 蝗虫
体表是否较硬 是

身体是否分节,
不同体节有无 是/有
差别
有无触角,触 角是否分节
是/有
有无翅

是/有
是/有 有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常见软体动物
河蚌
蜗牛
宝贝
石鳖
乌贼
常见软体动物
缢蛏 牡蛎
扇贝

软体动物
• 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 思考: 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靠什么结构运动? 靠什么结构呼吸? 缢蛏如何获取食物?
软体动物
• 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
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 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 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 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 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 形成的。
• (3)体表具有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
的器官,并防止 体内水分蒸发,以适应陆地生
活④ 气门
(4) 为 ,是蝗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ppt)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ppt)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喜欢右图中的贝壳吗? 长有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 么样子的?坚硬的贝壳会 妨碍它们的运动吗?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12P16文字内容,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 本上圈划出相关答案。若有疑问,小组内进 行交流讨论解决。
学习任务一 软体动物
②气门:蝗虫中胸、后胸和腹部第1~8节的两 侧,各有1对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用于呼吸。
③蝗虫的呼吸: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是气 体进出身体的门户,分布在胸腹部。气管 直接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过程可表示如 下:
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1.软体动物中许多种类有各种形态的贝壳,少数 种类没有贝壳或者退化。你能对此作出科学的 解释吗?
(3)你能归纳出表格中所有动物的共同特征 吗?
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具有 分节的足
2.观察图5-16蝗虫示意图,并说出蝗虫身体 的结构名称。
3.说出蝗虫靠什么来摄食?其运动器官是什 么?呼吸时用于进出气体的部位是哪儿? 其呼吸器官是什么?
4.昆虫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它与人类的 关系怎样?
提示:河蚌等有贝壳的软体动物,一般运动缓慢, 乌贼等贝壳退化的动物,运动较迅速,这是身体 结构对运动方式的适应。
2.蝗虫危害严重,容易成灾的原因 是什么?
提示:蝗虫有翅和足,运动能力强;以农作 物的茎和叶为食,危害农作物;有咀嚼式口 器,咀嚼能力强。
五.巩固训练、自我检测
选择题 1.“五岛一湾”是湛江著名的旅游景区,其海鲜很有
二、节肢动物 2.代表动物——蝗虫:
触角 单眼
口器
胸部 复眼
中足
气门
3.生理: (1)摄食:_口__器__。 (2)运动器官:足和翅。 (3)呼吸:_气__门__用于进出气体。呼吸器官是气管。

八年级生物第三节丨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八年级生物第三节丨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方法透视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同点。 解答时可以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方面来切入。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常考3 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出题角度】考查昆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
典例 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B )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全品大讲堂
生物学
八年级 上册
新课标(RJ)
本课件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常考透视
பைடு நூலகம்
常考1 理解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出题角度】考查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典例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试题链接
核心内容
对应《堂堂练》题号
常考 1 理解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小试身手1 直击中考6、10
能说出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 小试身手4
常考 2
的共同点
直击中考7
常考 3 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小试身手2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常考2 能说出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共同点
【出题角度】综合考查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环节动物和 节肢动物。
典例 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C )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构成;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 体节构成,触角和足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因此环节动物与节肢动 物的相似之处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3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34张PPT)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节肢动物的分类
七星瓢虫
蝴蝶
蚂蚁
动物界中最大的动物类群

蟋蟀
蝗虫
蛛形纲 蜘蛛
蝎子
多足纲 蚰蜒
蜈蚣
甲壳纲 海虾
螃蟹
昆虫纲
请同学们2-4人为组针对课本 P14-15页的资料和图片进行讨论, 完成讨论题1-3
较硬 硬 较硬 较硬 硬 分节 分节 分节 分节 分节
甲和乙两个试管中 哪一只蝗虫先死亡?
甲乙
头部朝下 胸腹部朝下
乙先死亡
蚂蚁
蝎子
七星瓢虫
蟋蟀
找一找,哪些 是昆虫呢?
苍蝇
鼠妇
3、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 传粉
传播疾病
入药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身体分节,刚毛/疣足辅助运动 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三对足 三对足 四对足 13对足 每节1-2
对足
分节 分节 分节 分节 分节
2、昆虫的特征
胸部
(运动中心)
头部
(感觉和摄食)
腹部
(容纳内脏器官)
气管 (气体交换的器官)
气门 (气体出入的门户)
刺吸式口器 (蚊)
咀嚼式口器 (蝗虫)
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蒸发、限制生长——蜕皮
将两只蝗虫分别放在甲乙两支装满 水的试管中,如下图:
分节 分节
无 有触角 有触角
无 分节 分节
有翅 有翅 无 无 无
三对足 三对足 四对足 13对足 每节1-2
对足
分节 分节 分节 分节 分节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观察与思考:
讨论:

比较观察到的动物 形态结构特征,完 成P15表格
试找出以上动物的 共同特征

动物名称 体表是否较 硬 身体是否分 节,不同体 节有无差别 有无触角, 触角是否分 节 有无翅 有几对足, 足是否分节
七星瓢 虫
蝗虫
蜘蛛
蜈蚣

是 是/有 是/有 有 3对/是
是 是/有 是/有 有 3对/是
身体是否柔软
身体柔软
身体柔软
身体柔软
足的种类
斧足
腹足
腕足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 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1、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如蚶、蛏、牡蛎、乌 贼、田螺、河蚌、鲍鱼、扇贝、贻贝等。 2、有些软体动物可以做中药材。如鲍鱼的贝 壳、乌贼的海螵蛸等。 3、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形状独特,色泽美丽, 可以做工艺或装饰品。如宝贝、鸡心螺、榧螺、 竖琴螺等。 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
讨论:
蚕、蝎子、蚊、蝇是昆 虫吗?为什么?
其他节肢动物:
蜜蜂 蝎子 蜈蚣 蝉
蚕 蚊
蟹 蜘蛛
蟋蟀 虾 蝇 蝴蝶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 都分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 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困扰:蚊、蜱虫、螨 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是 是/有 无 无 4对/是
是 是/有 是/有 无 多对/是
是 是/有 是/有 无 5对/是
节肢动物--昆虫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易错警示】 (1)并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乌贼没有贝壳。 (2)气门不是气体交换的结构,蝗虫气体交换的结构是气管。
【知识拓展】 节肢动物的种类 (1)昆虫类:如蝗虫、蝶、蝇、蚊等。 (2)甲壳类:如虾、蟹等。 (3)蛛形类:如蜘蛛、蝎等。 (4)多足类:如蜈蚣等。
知识点 软体动物
1. [2020·广东花都期末]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C )
知识点 节肢动物
6.关于如图四种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 都是昆虫 C. 体表都有外骨骼 D. 都是节肢动物
7. 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C )
A.青蛙、金龟子 B.羊、河蚌 C.螃蟹、苍蝇 D.田螺、水蛭
8. 下列关于蝗虫外骨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①对虾 ②乌贼 ③扇贝
④梭子蟹 ⑤海蜇 ⑥蜗牛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2. 河蚌等双壳类动物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再通过出水
管排出体外。这样做的意义是( D )
A.使身体能运动 B.交换体内多余的水 C.散发体内的热量 D.完成呼吸和取食
3. 下列有关蛏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内形成珍珠的结构主要与图中的_②__(填序号)有关。 (6)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___套__膜__,大多具有 贝壳,运动器官是足___。
核心点 节肢动物 【例 2】 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 蝗虫的身体分[⑩__]_头__部__、[__]胸___部__和[__]_腹___部__(_可__颠___倒__顺__序___)
A.身体柔软
B.具有贝壳或贝壳退化
C.体表有外骨骼

第三节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 表皮上的 气孔
。 No
Image ①
② ③ ④⑤
▪ 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 〕
▪ A鳃C
B贝壳 C斧足 D腹足
▪ 3、以下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 A螃蟹、苍蝇
B羊、牛
▪ C青A蛙、金龟子
D田螺、水蛭
谢谢
第三节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因为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 为软体动物,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10 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因为大多数软体动物有贝壳,所以运动 比较缓慢。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 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 ▪ 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
物传播花粉 ▪ 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
病 ▪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 困扰:蚊、蜱虫、螨 叮咬人并传播疾
病。
五、课本练习
P17 1、 〔×〕〔×) P17 2、〔 A )
1.以下哪组动物都是软体动物 〔 B 〕 A海葵蚶B乌贼田螺C鲍鱼海蜇D鱿鱼海星 2.人们吃河蚌的哪一局部?〔 D 〕 A斧足鳃B外套膜斧足C斧足D外套膜和它以内的器官 3.昆虫特有的特点是〔 B 〕 A身体有许多体节B有翅C体表有外骨骼D身体分为头 胸腹
4.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脱掉的壳在生物学 上叫〔 D 〕
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4〕观察蝗虫触角的特点 触角
触角的特点:分节 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5〕观察蝗虫足的特点 有三对足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2min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举例说出软体动物的典型代表。
2.掌握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理解外套膜和贝壳的关系。
4.举例说出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
5..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6.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7.识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堂小结
3min
学生两两先互相说,然后找一名学生总结
整理总结知识
当堂测评
7min
见课件
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小组评价与反馈总结
2min
找一两名学生针对本节课各组的表现进行小组评价
客观合理,公平公正,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后作业
练习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材分析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两个主要类群。这两种动物大多是学生了解的,但是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不熟悉。这两类群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软体动物的运动和捕食
2.蝗虫的结构特征
3.外骨骼的作用
解决方法
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什么)
落实方式
(方法或手段)
设计意图
(为什么这样教)
激情导入
2min
“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设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设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 1 课时授课目标:1.知识方面(1 )经过本节授课,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 )经过本节授课,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经过对当地常有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着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思想感情方面(1 )经过本课授课,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研究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 )经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骄傲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特别亲近,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定让学生理解。

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点是本课难点。

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点,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定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照是什么。

教具准备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过程1.授课过程设计思路:创办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鉴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议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剖析。

归纳共同特点2.授课过程说明:授课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妄图鉴别常有的软体动物导入新课“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趣味情景引各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入,设疑诱缩短到房里头” 请同学猜一下思,激发学生这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是“蜗兴趣。

利用多媒体显现几种常有软牛”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鉴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可否相同?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别,但是它们却都属于软体动物。

为什么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它们的存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软体动物 ----- 缢蛏教师:观察缢蛏的部结构思学生观察思虑回学生自主学一、实验:观察缢蛏的部考:答习,提高学生结构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自主学习能( 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2、靠什么结构运动?力小周边的石灰质贝壳,因3、靠什么结构呼吸?而称为双壳类。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

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

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

教具准备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讨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

归纳共同特征2.教学过程说明:板书设计第二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常见的软体动物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三、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堂堂清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B )A河蚌 B蜗牛 C乌贼 D扇贝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 C)A鳃 B贝壳 C斧足 D腹足3、软体动物用足缓慢运动,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食,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进行呼吸4、完成课后练习题课后反思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2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件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件

3、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大多具有贝壳;
运动器官是足

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中有很多成为 人工养殖 的对
象。牡蛎 、扇贝 、 鲍 的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脂肪含量低。
鲍的壳( 石决明 )、乌贼的壳(海螵蛸 )、 珍珠粉 可入药,
和 螺壳 是很好珍的珠装饰品。不过,有些种类对人类有一定
4.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生存的意 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
都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不同点:
昆虫的外骨骼具有防止体内水分大 量蒸发的作用。
5.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 多的,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 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身 体分部。躯干,足和触角分节使身体运 动更灵活。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 官,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等。

(感觉和摄食)(运动中心) (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蝗虫的结构示意图
讨论:
1.蝗虫的躯体分为哪几部分?它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 分别集中在身体的哪部分?
头、胸、腹三部分
2.蝗虫身体的哪些部位有分节现象?分节对它的生活有 何意义?
躯干,足,触角分节。身体分节使身体 运动更灵活,也为躯体的分化创造了条 件。
吸虫 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的传播有
关。
二、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 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节肢动物。
课前练习2
节1、肢昆动物虫 胸 和腹
对 触角,三个
单是眼节。肢和蝗动一虫物对头中复部种眼负类责最,多感口的觉器一用类于动和物摄摄。食食蝗虫身体,分感。为觉器头官有、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