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的﹔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的佚书﹐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有385种。《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但是﹐《四库全书》毕竟是乾隆皇帝以“稽古右文”为名﹐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产物﹐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分别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和篡改了大批文献。《四库全书》突出了儒家文献和反映清朝统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献﹐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例如一些顺服于大清统治的汉人如汤斌等人的著作受到重视,而黄宗羲、吕留良、顾炎武等一些与汤斌同时代却有骨气的文人著作则受到打击和禁毁。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及戏曲和通俗小说如宋元杂剧﹑话本小说﹑明代传奇等。
《四库全书》保存中国历代不少接近失传的典籍,并校正典籍中的讹误脱漏。但修书期间同时抽毁及禁制一些书籍。乾隆一朝致力编修《四库全书》,但也大兴文字狱,戕害读书人。
1.规模亘古未有。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
2.抄录和辑佚《永乐大典》中孤本书籍。“四库“馆臣先后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失传文献500余种,其中380余种收入《全书》,120余种列为《存目》。
3. 对图书分类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乾嘉以后,凡编纂书目者,无不遵循其制度。
4.开创了多层次的古籍编撰和保存工程。用新造木活字排印流通100多种珍本秘籍,即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书》。开馆之初,命馆臣从应抄诸书中撷其精华,编纂《四库全书荟要》。建造南北七阁,大力倡导藏书文化,体现传统文化尊严和价值。
综合各家观点,目录学知识于学术研究之功用可归纳如下:
一、读书治学入门之学
我国典籍,卷帙浩繁。要进行某一学问的研究,需要读哪些书、先读哪些书,后读哪些书,这些问题是每个初学者都要遇到的,不得其门者,则终身无得,著名学者也不例外。校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搜集资料,利用文献撰写论文等科研能力的培养,更有深远的意义。
二、了解学术源流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学术研究,必须了解学术源流,了解其某些图书的基本内容,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我国近代著名文史学人都极为重视利用目录这个“工具”,以书目了解学术源流,辨别一书的学术流派和学术价值。目录学过去曾在我国许多著名学者的
治学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今日,继承我国目录学的光荣传统,总结它在治学中所起的作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谁,治学都离不开目录学。撰写论文,完成某一科项目时首先是根据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确定归属的时代地区与范畴;其次分析课题涉及的科研的范围;再次,明确课题拟采用的类型,检索图书馆的目录和工具书,在此基础上,开始翻阅图书目录中有关的标题与款目,查找期刊论文索引中的有关类目。这样便省掉许多的暗中摸索之苦,在最短时间查找到课题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目录学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它可以告诉学者某论著出于何处,如何去查,提供治学线索;第二,它可以告诉学者,某问题已有哪些著作,及从哪些角度作过研究,可以少走弯路,避免犯重复性的错误。例如:自己在选出题目后,查看目录,若发现此题别人已经做了很详细的研究论证,那么自己便可放弃此题,另择它题进行研究;第三,它可以告知学者,对某问题以前学术界研究的大趋向,供治学者从宏观上掌握。如看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仔细阅读后提出新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深的研究。
目录学对于博物馆学的研究也是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它既是研究博物馆学的重要工具,也是航标。在当时便已提出了极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为我们研究博物馆学,做了极有价值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