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文军
当前社区“四知四清四掌握”、错时工作、24小时双人双岗值班、巡逻,以及大量的“额外”超负荷工作使社区工作者普遍感到巨大的工作压力。低待遇、高付出的不平衡状态,以及普遍存在的“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公平现象,使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社区工作者“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排除机制性问题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得不到落实的原因之外,如何依靠街道社区自身力量,缓解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不高、留不住人的现状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当前亟需解决的首要难题。根据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社区近几年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从工作认可上激发工作积极性,用岗位“留人”
一是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选好配强社区书记、主任是提升社区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金山路街道在4个社区积极推行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给年轻有为的年轻干部给权利、压担子,使社区主要领导得到快速锻炼、提高。同时,街道为每个社区确定2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作为联系点,全力扶持社区书记、主任的工作,树立社区主要领导的威信,推动社区工作。近4年来,金山路街道已有3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被提拔为副科级,2009年又有2社区党组织书记顺利通过全市副科级社区书记公选。社区已经成为培养锻炼干部、出干部的地方。
二是做好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做好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工作,确保后继有人。在重点扶持社区书记、主任的同时,金山路街道及时将工作踏实认真,有发展潜力的干部作为社区副书记、副主任重点培养,使其能够独当一面,解决社区书记、主任提任后接班人的问题。近2年来,金山路街道有1名社区副书记被提拔为副科级,1名后备干部通过公选进入副科级社区书记岗位,1名社区副书记提任为社区书记、主任,选拔配备社区副书记、副主任12人。
三是及时肯定赋予政治荣誉。对工作优异的干部,及时推荐表彰,激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近年来,金山路街道社区获得各类荣誉称号80余项,受到自治区级表彰的个人3人次,受到地区级表彰的个人5人次,受到市级表彰的个人50余人次。金山路街道党工委在推荐上级表彰的同时,通过每年一次的辖区工作会议、社区工作会议、庆七一表彰会,大张旗鼓的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个人160余人次。连续2年,在金山广场隆重举办庆“七一”双先表彰大会,扩大表彰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二、从经济手段上激发工作积极性,用待遇“留人”
一是完善绩效工资制度。通过几年的摸索,金山路街道初步确定了“星级社区工作者”评选办法,以此扭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社区骨
干力量工作积极性受影响的状况。以公开测评的方式,每季度按25%、60%、15%的名额比例在全体社区工作人员中分别评选出红星、蓝星、黄星社区工作者。工作优异的社区工作者全年每人最高可以享受到1600元的绩效工资;工作表现良好的社区工作者全年每人基本可以享受到1200元的绩效工资,获得黄星的社区工作者不享受绩效工资。
二是健全社区工作者奖励制度。在完善社区工作者奖励制度中,金山路街道还先后制定实施了《通讯员奖励制度》、《年度考核奖励制度》。每季度对街道社区通讯员的稿件进行点评,并按照规定兑现通讯员奖金。每年年底,结合干部考核工作,对负责工作受到上级表彰的社区工作者,按照表彰级别分别给予奖励,并优先评优、推优。
三、从关爱服务上激发工作积极性,用感情“留人”
一是建立社区工作者生日档案。金山路街道为在编干部、聘用干部、劳动保障协理员、卫生保洁员建立生日档案。有些社区还建立了社区工作者家人生日档案,将社区工作者家人也纳入关爱范围。街道按时为每一名过生日的社区工作者送去生日礼物,街道办事处机关、社区每月或季度集体举办干部生日聚会,通过集体娱乐活动,团结干部、凝聚干部。
二是建立社区工作者救助制度。针对个别因病致困的社区工作者,通过街道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中出一部分、街道社区工作者捐一部分、协调医疗卫生单位免一部分的办法,帮助生活相对困难的社区工作者度过难关。近年来,金山路街道社区工作者累计捐款达1.5万元,救助生活困难社区工作者8人次。街道社区党组织探望患病的社区工作者或其家人45人次,送去慰问品、慰问金近7000余元,让社区工作者家人同样感受到金山路街道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建立社区工作者关爱制度。金山路街道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近年来累计为社区聘用人员和劳动保障协理员补助取暖费3万余元。每年定期为全体社区工作者免费体检一次,同时针对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接触各类人群多的情况,为社区工作者免费注射乙肝疫苗。为减轻社区工作者入户工作强度,为管辖片区较大的3个社区购买电动自行车。3个社区居委会阵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社区阵地平均面积达到450平方米。投入30余万元添置社区居委会办公设备,全面改善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环境。
在她的记忆里,三四年来工资几乎没涨过。这两年随着“菜篮子”越来越沉,她有点承受不了。
据悉,这些“流失”掉的人员大都是居委会的中坚力量,对政府的政策了解透彻、长期深入基层人脉广,而且处理纠纷、调解纠纷的能力强、经验多。他们大部分被保险公司、物业公司、私人企业聘走,收入是当初的3—5倍。
“其实我们不愿意走,在社区工作这么长时间了,和居民也有感情了。可是工资太低了,我们生存都……”王晓蒙欲言又止。
从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看人才流失
近段时间,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随着社会功能不断扩大,原有单位制模式下的各种社会事物,由单位统包转向社会管理,社区逐步承担起管理社会事物的功能。要做好这项工作,根本在于人,在于需要有一支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而具有这些能力的人才,却不断的因为工资待遇问题离开社区工作岗位,人才流失严重。
“拿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成为大家对社区工作者的普遍共识。据了解,目前我市主城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各区从财政中划拨,标准也由各区自行制定,根据“委员”、“副职”、“主任”三个级别,收入从700元到1400元不等,最高的在2000元左右。
“朋友问起我的收入,只有打哈哈敷衍过去,父母安慰我,好歹是份正式工作,听上去至少比待业青年强。”不少社区工作者在面对工资待遇询问的时候都这样回答。现在社区工作者偏向于年轻化、知识化,他们无其它经济来源,基础相对薄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得不考虑后顾之忧,谈恋爱、结婚、赡养父母、供养子女等等。有的甚至工作好几年了,每月仍需要向父母伸手要钱。这一情况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和人员的稳定性。
在社区工作没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总觉得是一些居委会大妈做的事情;现在,更多的人,把社区工作者和公务员划上了等号,甚至认为是坐着看报纸、喝茶的清闲工作。而事实上,社区工作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相当繁琐。做的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不亚于机关人员的工作量,最小最细微的工作都由社区来做,一到节假日更是24小时待命,工作压力相当大。不少大学生把到社区工作当做是考取公务员的过渡期,一旦考取或找到其他的工作,立刻就走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几年通过增加补贴,社区工作者待遇有所提高,但仍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希望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一个指导性标准,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