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大约有四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一)神话起源说
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有人持这种观点。
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归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二)生物起源说
持这种观点的有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
认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甚至动物界也存在;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和改善、发展;教育从其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这种观点把动物的本能和人类的社会性活动混淆,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但它作为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神话说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三)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说不远。
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但这三种学说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四)劳动起源说
也叫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知道下形成的。
其主要观点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这样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中。
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而教育就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劳动产品极为贫乏,除了维持氏族成员最低的生活需要外,几乎没有什么剩余产品,在劳动中只能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共同生活,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与剥削。
在此条件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教师;教育对象具有广泛的平等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教育内容是传授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意识;教育手段是口耳相传与实际模仿。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无独立形态(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
(2)教育形式简单,内容贫乏(经验型的);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这种结合简单、机械、原始;
(4)教育具有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受教育机会人人平等。
2、古代学校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工具以手工工具为主,生产力水平底下;经济活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农业(牧业)经济为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贫乏;政治制度以寡头制和集权制为主,以“君权神授”为理论基础,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社会文化资源为少数上层社会人士享有,主要知识形态为神秘的宗教知识和古典人文知识。
综上,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
(2)教育具有非生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3)教育是面向少数有特权阶层子弟的,以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为目的;
(4)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事知识、宗教教义和道德经典;
(5)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严酷的纪律和强迫下的反省;
(6)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7)教育实践以教育经验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不独立、不系统、不科学。
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教育目的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教育的生产性日益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范围扩大;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追平教育平等;
(4)拥有前所未有的教育手段;
(5)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
(6)教育不断变革;
(7)教育理论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8)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明显;
(9)教育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和开放性;
(10)教育的终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