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
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年轻的警察为什 什么样的信念可以成 年轻的警察为什么
么会成为英雄? 为持久的人生动力? 最终选择了自杀? 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称赞他
是最勇敢、最坚强的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在卧室
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 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而存在的,理想必 理想概述 什么是 须具有实现的可能。
什么是理想
理想
理想源于现实,但不等同与现实,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 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 现实的 您的标题 理想源于现实, 关系 目标
但又高于现实
理想的现实可能性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的矛盾
关系
美国前总统约翰· 肯尼迪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 什么,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歌手丛飞 个人理想 资助贫困儿童 社会理想 让更多的孩子上学
小故事
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 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 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鉴于他的功绩,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一 位记者采访他,问道:“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这位警察说: “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从那以后,他不顾别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 • • • • • • • • • • 一、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P101 二、在社会发展中规划个人发展 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2、如何实现个人发展①制定一系列目标 ②根据社会发展规划个人发展 三、积极创造实现个人理想的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主观努力 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②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③把握社会提供的机会,及时调整目标。
(4)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政治理想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 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2、个人理想的特点: 现实可能性、超越性、个体差异性 3、个人理想的作用:前进的方向 精神支柱 事业成功的动力
二、社会理想的特点和作用(P98)
1、什么是社会理想?
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 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求和设想。
里割腕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 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 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
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个年轻的警察在抓捕中起了非常关 无理想 正义 有目标
一般情况下,理想越远大,实现的时间就越长。我 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名人名言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要有崇高的目标
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 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 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 理。 ——高尔基


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现实
源于、高于
理想
转化
现实
树 立 理 想
个人理想 个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案例一
袁世凯的理想是:实 启示:理想源 行帝制,独裁统治 于现实,又高 于现实。特别 是科学的社会 理想,达到了 对客观世界规 律性的认识, 从而成为引导 孙中山的理想是: 现实的旗帜、 推翻帝制,建立 把握现实的力 民主共和国 量。
案例二
作者 马克思 司马迁 达尔文 谈迁 曹雪芹
展示图表
著作 《资本论》 《史记》 《物种起源》 《国榷》 《红楼梦》 所用时间 40年 30年 27年 20年 10年
2、社会理想的特点:客观性、整体性、阶段性 3、社会理想的作用: 助推器 精神力量 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理想指引着人生前
进的方向
理想是人生精神的 支柱
方向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理想是人生进步的
支柱
力量源泉
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P120-P121
源泉
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 要作用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 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 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 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 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 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 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 :“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 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 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 就要以此为目标。
一、个人理想的特点和作用 理想:是指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目标。 1、什么是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 中的个人对自己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 生的向往和设想,包括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
理想、道德理想。
选择题。
(1)我的理想是毕业两年后买一辆小轿车,天天开
着车上班。
(2) 我的理想是毕业后成功高级主管。 (3)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人人喜欢、受人尊敬、诚 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人。
三、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决定和制约
社会理想
体现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 想实现的条件,以 个人理想为基础, 社会理想的实现要 靠社会成员当中每 个个体的努力奋斗。
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 想为导向,只有同 国家的前途、民族 命运相结合、只有 同社会的需要、人 民的利益相一致, 才能变成现实
第十一课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 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 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 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 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 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 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 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 ,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的含义。
P116-P118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 现实的 矛盾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 现实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 想
公司总经理 剑桥大学博士
来 源 于
世界冠军 当下、现在
乒乓球运动员
现实基础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奋斗
现实 当下
源于、高于
理想 未来
转化
现实
客观
主观wenku.baidu.com
小故事
青霉素的发明
弗莱明: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 弗莱明从小就有立志学医的崇高理想。 一天,他看见病床上痛苦呻吟的病人, 便去问医生,医生对他说:“孩子,人 们还没有详细研究出来的病症还多着 哪。” 小弗莱明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从 此暗下决心,要研究各种各样的病症, 为人类解除病痛。后来弗莱明被伦敦医 学院聘请担任终身职务并成为举世闻名 的科学家。
符 合
对社会负责 社会理想 社会成员共同的追求 社会价值的实现
向 导
个人价值的实现
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