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立和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建立和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建立和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建立和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建立和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建立和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和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中国红十字总会《关于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和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生活境况为目标,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为实现红十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基本原则:

主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实施人道救助为主要特色的各项活动;坚持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服务于红十字事业发展大局;坚持以提高能力为重点,不断巩固和扩大红十字事业的群众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组织制度建设。

3、目标任务:

大力发展基层组织,争取到201X年4月15日前,在全县各基层组织中建立和完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基本实现基层组织五有目标,即:

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有稳定的会员或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稳固的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创建一批组织建设规范、活动特色鲜明、服务平台巩固、会员和志愿者作用发挥好的模范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要积极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压滤机滤布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不断扩大和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为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提高基层组织工作水平

1、乡镇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建设。以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体现红十字特色的活动为依托,以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为培养骨干,积极开展防灾避险、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和普及健康知识等工作,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提倡互尊互帮、扶危济困的良好风尚,拓宽红十字会工作领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原则上由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负责同志兼任会长,党政办、卫生院、派出所、民政办、财政所、中心学校、交管站、工商所、社会事务服务所、工会、青年、妇联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

2、城市社区组织建设。以红十字服务进社区为契机,结合社区工作特点,大力发展、巩固和扩大社区红十字服务的载体和服务平台,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能;把社区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形成红十字服务在社区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议社区红十字会会长由社区主任兼任、有关同志为成员。

3、村(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建设。村(居)民委员会以及企事业单位、学校年级建立红十字会会员小组。其职责是:

宣传普及红十字会知识,开展人道主义救助活动,进行初级救护培训及健康教育。会员小组由若干人组成,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

4、企业和事业单位组织建设。重点在与红十字会开展活动密切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和发展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以传播人道主义精神为前提,以安全教育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红十字事业的认同感。建议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兼任会长,有关同志为成员。

5、学校组织建设。县直中学和乡镇中心学校都要建立红十字会,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把倡导红十字理念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相结合;把开展学校红十字会工作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红十字会在青少年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扩大红十字会在学校的覆盖面。组织建设按《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建立。

6、医疗机构组织建设。在医疗机构中普遍建立红十字会,组建救护队伍,认真履行红十字会救灾、救护和救助职责,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开展医疗救援、防疫防病工作以及承担救护培训师资、开展救护培训工作和实施现场救护、开展医疗救助,为困难群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议成立以院长为会长,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红十字会;成立以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救护组织。充分发挥县红十字医院传播红十字精神、宣传红十字会的窗口作用,强化参与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救护师资培训基地和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的功能;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加强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

7、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中的会员和志愿者制度建设,要大力发展团体会员,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会工作。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志愿者骨干的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努力使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合力。

8、理事队伍建设。县红十字会要积极帮助和指导基层组织形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理事队伍。要积极引导基层组织注重吸收热心红十字事业的人士担任理事;提高对基层组织中理事的服务意识,完善联系理事的制度,充分发挥理事在红十字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基层组织工作长效机制

1、完善活动制度。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要坚持经常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各项服务活动。鼓励以 5 8世界红十字日和一些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集中组织开展红十字主题活动。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举行各种活动、集会和工作会议,应使用红十字会徽、会旗和标志;会员和志愿者要佩戴会徽和志愿者标识。

2、健全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促进理事会成员结构合理化;

二是明确理事会在制定工作目标、落实重要任务、研究财务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

三是定期召开有志愿者、捐赠者、受益人参加的联系会议和会员代表会议,实行民主管理制度;

四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定期把红十字会组织的重点工作、活动开展情况、筹资和资助情况、会费收缴和使用等信息向会员和志愿者

公布,把会员和志愿者对红十字会工作和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

3、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平台是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依托,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推动将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积极建设红十字(志愿)服务站、红十字之家、博爱超市、博爱卫生院(站)等服务平台,鼓励探索建立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的活动载体和服务平台。

4、建立激励机制。各级红十字会要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进行表彰。

5、强化干部培训制度。县红十字会要针对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采取短期培训班、以会代训、专题学习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基层组织骨干进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四、加强指导和服务意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落实领导责任制。县红十字会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的观念和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建立领导责任制。滤布厂各单位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指导和服务。县红十字会要真正把服务基层思想贯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始终,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经常深入基层,加强指导,搞好服务,推进我县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顺利进行。

附送:

加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

加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政党制度中独树一帜,已经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为政治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制度保障,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从深层次上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概括并总结出能涵盖当代中国现实状况的政党制度理论,构建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总结概括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第一,要明确关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世界各国政党制度的相互关系以及同中国近现代政党制度相互关系问题。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建设上,我们既不能离开中国政治现实来谈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也不能脱离世界各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来谈中国的政党制度。因为人类的知识有两个特点:

从纵向讲是知识的延续性;从横向讲是知识的借鉴性。人类社会知识的发展,纵向靠继承,横向靠借鉴。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建设,首先要处理好继承和借鉴的关系。中国政党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到现在有100年的历史,总结这一百年来中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展脉络和各政党之所以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学理上说明所以形成这样的政党制度。在继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全中国人民

的领导核心,对自己成功的经验要有深刻的总结,中国的其他政党成败之鉴其实也是一份丰富的历史遗产,也有一个继承的问题。比如在民主党派的历史上,有民主党派领导人在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局部执政的蒸蒸日上和朝气蓬勃,对于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后如何避免周期律的问题的提醒;除尘滤布也有民盟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在抗战胜利后对于十足道地的中国式的民主发展道路的设计。同时应该研究借鉴世界各国政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它们的利弊得失中某些关键的成分。没有比较,关起门来,只谈自己如何好如何优越是自说自话,无视中国的历史和具体国情,以西方政党制度评判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研究也绝不可取。只能在比较研究中、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充实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第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运作机制上要加强关于协商式民主和多党合作方式和程序的研究。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应该以如何更好地发扬民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为目标。在政治学上对于民主形式的研究,无怪乎两种形式,多数民主和协商式民主。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架构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机构,它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场所和载体,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式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之一。201X年3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从政党制度和民主理论的高度去认识人民政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此要从制度安排上充分肯定政治协商会议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定位,从实践中认真研究政协的构成、压滤机滤布厂家政协委员条件和产生程序。在多党合作和相互协商的关系

中,中共处于主导和主动的地位,所以也要研究执政党如何利用协商式民主执政兴国,要让全社会的人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高层领导人之间、在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是如何协商的,人们才能理解多党合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才能激发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有新闻媒体关于高层协商的报道,只报道中共领导人讲什么而不报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讲什么,这不利于民主精神的培养,也不利于政党的政治教化功能的发挥。第三,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后,我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阶层变化和多样化,必然要求政党制度在制度安排上有所调整,要保障社会各阶层各方面都有利益表达的渠道和政治参与的平台,所以在政党制度研究问题上也要坚持“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对政治资源如何配置,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和联系界别的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论述,参政党概念的内涵,党际之间的相互监督特别是如何从制度上保障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这些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的前面,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中要进一步研究的。《加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