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不尽是阴虚,自汗非皆属阳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盗汗不尽是阴虚,自汗非皆属阳虚
盗汗不尽就是阴虚
属于血虚者有之,如产妇及一切大失血后引起的盗汗,这是临床上常见的,除主症盗汗外,还兼有口干不欲饮,面色苍白,失眠梦多,纳呆食少,大便秘结,舌质淡,苔心厚腻,脉细数等。

余在临床上自拟养血敛汗汤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一般服两剂即可明显减轻。

药用黄芪生熟地当归丹参白芍白薇地骨皮牡蛎首乌火麻仁等。

曾治王某,产后十天,一直盗汗不止,某医院当产后感染,用大剂银翘散治疗,愈治愈甚,后又延请某医,用当归六黄汤治之,效果亦不著,且饮食锐减,余用上方两剂即止。

属气血虚弱者有之,常见中年妇女杂病之后,病程较久,经血不调,量由多到少,经色淡或乌紫,心跳心累,稍劳加剧,失眠梦多,恶梦纷纭,梦惊汗出,口不干渴,脉沉无力,舌质淡苔少。

缘由气血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

心气虚,气不固液,故常惊汗。

余常用补养气血、宁心安神的人参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白芍远志枣仁白术云苓炒枣仁朱砂五味子龙骨牡蛎炙甘草麻黄根。

一般两剂见效,四剂可以控制病情。

余治刘某,女,30岁,述盗汗近一年,延医约十余位,有用当归六君汤,有用拯阴煎,有用知柏地黄汤,有用交通心肾者,终未见效。

查病者形体消瘦、而唇淡白,动则心跳心累、寐则恶梦纷纭;鬼怪离奇、汗出周身,余谓此乃“惊汗”,由心气虚、心血少、使神不守舍之故。

给予上方两剂,服四剂后汗止。

更有属于食积胃热伤津者。

常见小儿睡眠头身汗出,不思饮食,口渴喜饮较多,腹胀便结或便溏,舌质红,苦心厚腻,脉细数,指纹紫滞,缘由饮食积滞,脾气不升,津液不能止潮,加之郁久化热,热灼胃津所致。

以食积故纳呆,热伤胃津故口渴,胃热上乘故头汗,以口渴饮水、不思饮食、头身汗出为特点,余临床多年自拟养阴清胃汤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药用沙参麦冬石斛花粉胡黄连白芍地骨皮谷麦芽。

此外,有属于肝经湿热上乘而头汗出者。

常见于绝经期及老年妇女,寐时无汗,延及天明则头汗出,伴有口苦腻、烦躁、小便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脉弦数等症,此乃湿热之邪随肝气上逆,致成“但头汗出,齐颈而还”之证,常用龙胆泻肝汤合四苓汤而取效。

上述可见,不论从病因、病机及治疗实践,盗汗均不能概作阴虚论治,当临证细心体察,辨证论治方能奏效。

辨盗汗证机如天王补心丹治疗心阴虚盗汗,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盗汗,百合固金汤治疗肺阴虚盗汗,益胃汤治疗脾胃阴虚盗汗,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盗汗证机则未必尽属于阴虚。

其一,太阳温病证。

如134条:“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

”其证机是邪热肆虐营卫,邪热乘卫气行于内而迫津外泄。

其治当清泻营卫邪热,以桂枝二越婢一汤或用银翘散。

其二,阳明热郁证。

如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其证机是阳明胃热欲外攻而不能且内郁,郁热因阳明之气盛而蒸发于外则盗汗。

其治当清泻郁热,以栀子豉汤或与白虎汤加减治疗。

其三,少阳病证与太阳阳明病证相兼。

如268条:“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注解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但欲眠睡,目合则汗,知三阳合病,胆有热也。

”《伤寒内科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目张则卫气行于外,目合则卫气行于内而失护于营,少阳胆热外蒸营阴则盗汗出。

”其证机是邪热内郁而蒸动阴津外泄,则盗汗出。

其治当从少阳,以小柴胡汤或针刺期门穴。

其四,阴阳两虚证。

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云:“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金匮要略心典·血痹虚劳病》:“平人,不病之人也,脉虚弱细微,则阴阳俱不足矣,阳不足者不能固,阴不足者不能守,是其人必善盗汗。

”审盗汗证机既有阴虚生热,迫津外泄,又有阳虚不能固摄。

其治当温阳益气,育阴清热,可用炙甘草汤或薯蓣丸。

其五,虚劳病证。

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云:“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

”其证机是正气虚弱,或虚热内生而迫津外泄则盗汗出。

其治当扶正益虚,可用黄芪建中汤与黄连阿胶汤加减。

一、关于盗汗
盗汗,所谓似盗者,乘寝而出,醒而自止也。

《明医指掌》说:“盗汗者,睡而汗出,觉而收”。

《医学正传》亦说:“盗汗者,寐中
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

他书所述,也大致相同。

盗汗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篇谓:。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在《黄帝内经》中,则称此为“寝汗”。

其主病,临床习以阴虚论治,牡蛎散为其常用代表方剂,若阴虚有火者,则多用当归六黄汤。

结合五脏病辨证,属心阴虚者,常用酸枣仁汤,属肺阴虚者,常用百合固金汤;属肝阴虚者,常用杞菊地黄汤,属肾阴虚者,则常用六味地黄汤,左归饮,以此阴虚辨治,随证加减,多可获效。

但是,盗汗并非全属阴虚,对于传统的“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一之说,早在明代张景岳就提出过异议,《景岳全书·汗证》云:“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

”临床实践印证,引起盗汗的因素甚多,不得概从阴虚论治。

例如:
1.气虚盗汗
沈某,男性,42岁。

盗汗反复发作,已历四年有余,迭经中西医治疗未能根除。

近因工作劳累,盗汗更多,每于睡中汗出,直至汗湿衬衣,醒后方止。

自觉少气,倦怠懒言,肢软乏力,面色不华,纳少便溏,苔薄浮白,脉来浮缓,按之无力。

且不耐风寒,极易感冒。

观其脉症,四诊合参,决非阴虚可言。

此乃劳倦伤气,中气素虚,卫外不固,营失内守之故。

遂拟益气升阳,敛营固卫之法,稍佐宁心敛汗之品。

方用补中益气汤,潞党参15克、炒当归9克、炙黄芪12克,生黄芪12克、软柴胡3克、
煨升麻5克、炒白术9屯,炒白芍9克、炒防风7克、薏苡仁15克、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炒陈皮6克、浮小麦15克、炙甘草6克。

服药四剂,盗汗已止,胃纳渐启,舌淡,脉稍有力,余症减而未除,又续进五剂,并嘱药后改服补中益气丸,以调脾胃。

如此渊治,共服汤药九剂,丸药1500克,八个月后随访,盗汗之证未再复发。

(<中医杂志》) 2.阳虚盗汗
赵某,男性,41岁。

盗汗五年,每_、三天一次,虽长期医治,未能获效。

近三个月来,盗汗日益加重,每至下半夜二:时左右,汗出湿衣,渗及被褥,醒后汗止,全身发凉,白天困倦乏力,动则心悸,下肢浮肿,颜面少华,舌淡苔薄,脉沉细。

脉症合参,证属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故选用扶阳抑阴之真武汤治疗。

药用制附片12克、生白芍12克、生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三片。

服五剂后,盗汗竟止,精神转佳,脚肿消退。

继以金匮肾气丸调治,随访未见盗汗复发。

(《新中医》1984> 阳虚而致盗汗者,阳虚外不能固,阴盛内不能守,反迫汗外出是也。

汗泄则阳更虚,阳更虚则汗愈泄,故延日久。

真武汤振奋真阳,以消阴霾,阳复阴消,俾阴平阳秘,疾病乃愈。

真武汤虽无止汗之功,然治病之理,远在径直止汗之上,此即所谓“不治之治”也。

3,气血两虚盗汗
金某,男性,33岁。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盗汗,形寒。

怕冷,面色,不华,纳食尚可,苔白腻,脉濡。

术后气血亏虚,卫外不固,治拟益气、养血、敛汗。

药用党参12克、炙黄芪12克、熟地12克,白术9克、茯芩9克、白芍6克、砂仁3克、蔻仁3克,浮小麦15克、佛手片4.5克、青皮4·5E、陈皮4·5克、清炙草4.5克。

服药十四剂,体质渐复,盗汗亦止。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3--3--1985)
4.脾胃气虚盗汗
顾某,男性,50岁。

盗汗偏于上半身,多梦口干,食少乏力,大便溏,月二行,苔薄,脉濡细。

此乃脾胃虚弱,运化失健,卫气不固所致,故治以健脾、益气、敛汗之法,药用党参12克、焦白术12克、山药12克、制黄精12克、炒薏米12克、北秫米12克、制半夏6克、茯苓lO克、白蔻仁3克、浮小麦15克。

服药七剂,盗汗止。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3。

34,1985)
5.虚阳浮越盗汗
彭某,男性,43岁。

盗汗头晕,齿龈出血,伴有脓液,牙齿松动,腰酸怕冷,手足不温,口舌干燥,不思饮食,二便正常。

舌红、苔薄、脉细。

以往累投滋阴清热之品,均不见效。

今据其脉症,乃。

肾阳不足,阳损及阴,虚火上浮,液失阳护而外泄。

治以温补肾阳,引火归源a熟附片9克、山茱萸9克、上肉桂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熟地12克、山药12克、煅牡蛎30克、煅龙骨30克。

药后盗汗
止,牙龈脓血消,余症亦好转·(…安徽中医学院学报》3:35,1985)
6.营卫不和盗汗
时发盗汗两年,加重并右前臂麻木两月。

曾服当归六黄汤、牡蛎散等罔效。

现时常盗汗,身热,口中和,舌质淡红,舌耸薄白,脉右细缓,左浮缓,无他异常。

此属营卫不和,《伤寒论》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遂投以调和营卫之桂枝汤,桂枝17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生姜10克、大枣三枚,每日睡前一剂,服后饮热开水,革披使微汗。

四剂后,盗汗十去其七。

患者臂麻木,乃兼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之象,上方加黄芪15克、桑枝12克、丝瓜络5克。

二剂后,盗汗痊愈,痹亦好转。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4:4l,1982)
7.邪郁,少阳盗汗
潘某,男性,53岁。

盗汗反复发作五年余,经胸透检查,心肺未见异常。

中医均以阴虚内热,气阴两虚治疗,服药数十剂,效果不著。

每逢冬、春两季,盗汗更甚。

现症夜间盗汗,心烦多梦,两胁满闷,口苦、咽干、欲饮,精神倦怠,大便干结,小溲自调,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

证属邪踞少阳,正邪相争,逼津外出。

治用和解少阳之法,少佐安神固涩敛汗,方取小柴胡汤加昧,药用北柴胡6克、枯条芩10克、煮半夏6克、潞党参15克、老生姜3克、大红枣五枚、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连服五剂,盗汗渐减。

续进三剂,盗汗已止,口苦、咽干、欲饮,两胁满闷亦除,大小便自调,未见复发。

(“福建中医药》1:51,1986) 目前,对于邪阻于半表半里而导致的盗汗,临床报道很少。

作者从《伤寒明理·盗汗》“盗汗者,谓睡而汗出者也。

……杂病盗汗者,责其阴虚也;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的理论中得到启发,根据患者盗汗而伴见两胁满闷,心烦多梦,口苦咽欲饮,舌红苔黄脉弦等少阳郁热之半表半里见症,立和解之法,取小柴胡汤,药中病机,数年盗汗痼疾因而获愈。

此乃“有是证,则用是药”,而不囿于“阴虚盗汗”之说。

8.外感风寒盗汗。

盗汗之证,不仅内伤杂病有之,外感时病亦有之。

例如:某男,花甲之年,盗汗五天。

头昏头胀,四肢骨节酸楚,微恶风寒,以为“脱力”求治。

诊得脉浮,苔白薄。

因一周前外出,天气变幻,未及时加衣,偶感风寒。

后精神疲乏,纳食欠馨,继之盗汗。

投荆防败毒散加减,一剂知,二剂愈。

然未敢自信,更惧世之未信也,后留意观察,确不鲜见。

外感盗汗特点有二,一为盗汗期短,二是多兼有轻微的外感症状。

此时切不可滥投收涩敛汗之品,以遏邪之出路,致生变端,务当以驱邪为主。

风寒者,辛温疏散,风热者,辛凉透解;湿热者,清热化湿……;邪去正安,其汗可不治而止。

外感何以盗汗?盖邪从皮毛而入,邪正相争,驱邪外出,亦必借汗为出路。

考《伤寒论》134条云。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
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

201条则谓;“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医宗金鉴》指出,此为阳明表证。

所谓“微盗汗出……表未解”以及“但浮者,必盗汗出”,说明古圣早有外感时病盗汗之明训,并非标新立异,故背经旨。

(《辽宁中医杂志》1134,1985)
9.内伤胃热盗汗
张某,女性,32岁。

近二十多天来,每于夜间眠睡时汗出蒸蒸,醒而汗止。

曾服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等罔效。

现盗汗量多湿衣,渴喜冷饮,面赤烘热,大便干结,并牙齿肿痛三天,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此为胃中积热,法当清胃泻热,投以白虎汤加减,药用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大黄15克、玄参15克、山栀lO克、白芷lO克、生甘草6克。

一剂,盗汗减少,大便通畅:牙痛减轻。

仍以原方生大黄减半,继进三剂,盗汗竟愈,牙痛诸症亦好转。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4--40,1982) 10.湿热交蒸盗汗
屈氏,女性,43岁。

盗汗如冼,夜夜如是,已历十余天。

右胸胀痛,胃脘发凉,入夜胀满,暖气,食欲不振,口干不思饮,五心烦热,梦多纷纭,疲乏无力,大便溏,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数,辨证为湿热盗汗。

惟病时值“乍晴乍雨,天之日下逼,地之湿上蒸,万物感其气则霉,人感其气则病”(《时病论》)。

湿热交蒸,阻遏津液输布,脾胃受累,水谷化失其正,故见五心烦热,口干不思饮,舌质红,苔黄厚腻;湿热薰蒸于皮毛,故见盗汗,湿热酿痰,扰乱心神,则梦纷纭,气随汗泄,湿性重着,故疲乏无力,湿走大肠,则见便溏。

治宜清热和湿,芳香透泄,方用甘露消毒丹改汤加减,茵陈蓠12克、黄芩9克、藿香9克、半夏9克、青黛9克、滑石20克、草豆蔻12克、苍术8克、百合30克、补骨脂15克,服药二剂,盗汗已止,睡眠转佳,胃脘豁然,食欲复常,大便已调。

但胸痛如故,舌红苔白腻,脉濡数,此乃热已清而湿未尽,故原方去黄芩,青黛,继投二剂。

(《陕西中医》1。

502,1985)
11.湿浊困阻盗汗
许某,男性,47岁。

盗汗年余,每夜醒来,必遍体冷汗,伴见足重微冷,溲少而清,头昏目眩如坐舟车之中。

先服西药无效,继进扶阳固表中药多剂,服之虽汗止,但是停药又汗,再服再止,旋止旋作,舌质淡胖湿润,满布白腻苔,脉沉细而弱。

此证汗冷足寒,尿清脉弱,极似阳虚盗汗。

但扶阳暂效而药停即发,显然并非阳气本身不足。

据其腻苔而论,当由湿浊困阻所致,所谓“湿胜则阳微”,故有类似阳虚之见症。

湿为阴邪,得阳药而暂止,卫外之阳既为湿阻而不畅,又逢夜半阴盛,入睡则卫气行里之时,则表更失所护卫而益疏,因而盗汗。


张聿青云:“湿蒸为汗,与阳虚表不固者有殊”。

故扶阳固表,乃舍本而逐末,岂能根治。

理当运脾燥湿,芳化淡渗,以治其本,药用炒苍术lO克、制川朴lO克、
姜半夏10克、茯苓lO克、苦杏仁i0克、生薏仁25克、白豆蔻5克、泽泻20克、藿香12克、佩兰12克。

服药三剂,盗汗逐晚递减,剂尽而愈,头眩亦瘥。

兰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中医杂志》6--20,1983)
12.肝胆火盛盗汗
一妇人,年三十九,夜间出汗已历十月,必于午夜二、三时许,初睡醒时无汗,约一、二分钟后,觉胸闷烦热,随即汗出如浴,少时即收,逐夜如此,余时无汗。

曾服药四十余剂,而效果殊鲜。

阅其方,如当归六黄汤之滋阴降火;生脉散之气阴两补;玉屏风散之益气固表;归芪建中汤之调和营卫;诸法已遍尝之矣。

按其肋下满,切其脉细弦,观其苔干薄,两唇干燥,便干溲黄,急躁易怒。

此证胸闷烦热,胁下满,急躁易怒,脉细弦,且盗汗多发于夜半之后,乃子丑肝胆旺时,肝胆之火为患,故迫汗外出‟其两唇干燥,便干溲黄,苔干薄,亦缘木火盛而脾胃阴分受灼之故。

证情属实,虽久病亦不可以虚为治,故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入,柴胡12克、黄芩lO克、花粉12克、生大黄6克、党参12克、茯苓10克、桂枝6克、生龙骨18克、生牡蛎25克、浮小麦30克、生甘草5克。

一剂症减,三剂汗收,诸症悉退。

惟唇干仍未尽除,原方加入石斛、怀山药,又数剂而收功。

(…浙江中医杂志》6:274,1985)
13.脾虚湿阻盗汗
顾某,男性,42岁。

寐则汗出,醒则汗止,多梦,已有五年之久,经多方服中西药无效。

肢体倦怠无力,脘闷口腻,纳食尚可,=便通凋,舌苔白腻,舌质浅淡,脉濡而细,据此脉、症,辨证为脾虚湿阻,…营卫失调,用化湿运中法治之,炒苍术12克、炒白术12克、陈皮6克、茯苓12克、厚朴3克、广藿香梗12克、自蔻仁5克,生薏仁20克、糯稻恨30克。

服药四剂后,盗汗即止。

原方加减又服四剂,脘闷口腻等症亦消除。

(《中医杂志》3:38,1982)
14.痰湿盗汗
彭某,女性,40岁。

盗汗半年,加重一月,曾久服中西药,有时症状稍缓,不日盗汗又复如故。

素有喘咳之疾,伴痰多胸闷,食后腹胀,白带清稀,二便如常,舌苔薄腻,脉弦而滑。

投以六君子汤加淮山药31克、炒苏子12克。

服药二剂后,盗汗显著减轻。

续以本方加减,共服十剂,余症大减,盗汗已除。

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陕西中医》9;405,1985)
15.血瘀盗汗
陈某,男性,27岁。

每于下半夜至天明必盗汗2~4次不等,无分寒暑从不间断,
冬甚于夏,梦多纷扰.汗时衣服尽湿,汗后并有畏寒之感,缠延已十年之久。

由于每夜大汗淋漓,不仅衣衫被褥湿透,而且烂掉棕棚床板一只改睡铺板。

纳、便均可,形态如常。

久病多瘀”,故治疗仿《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之意,从瘀论治,加入固摄酸敛之品,药用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五味子5克、乌梅6克、枣仁lO克、玉屏风散10克。

服药七剂,盗汗次数、汗出量减少。

复诊治宗原法,随症加减,共服药二十剂,盗汗全止。

二、关于自汗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说明汗液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而成。

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热、衣被过厚等情况下,可有汗出,属于生理现象。

病理条件下,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称之为自汗。

它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上',谓之“自汗出”。

宋朝陈无择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云:“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

”从陈氏所论可见,宋以前的中医文献所指的自汗,并无清醒与睡着的严格时间上的区别,只要是全身性汗出异常,都包括在自汗的病证范围之内。

而宋代以后的医学文献,为了与睡着时汗出的盗汗加以区别,又鉴于自汗与盗汗的病机各有偏重不同,才逐渐把自汗明确定为清醒时汗出异于平常。

自汗,一般认为是阳气亏虚所致。

例如《景岳全书》谓:“自汗者,属阳虚,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

人以卫气固其表,卫虚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治宜实表补阳。

”《医宗金鉴》亦云:“无故汗出,谓之自汗,自汗为表阳虚,汗出则恶寒冷。

”自汗属阳虚者有之,非阳虚者,亦不鲜见。

如《素问·评热病论篇》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伤寒论》说:“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红炉点雪》日:“夫汗者……因则非一,或冲冒风雨湿邪,薰蒸郁遏,致营卫之气不和,是以腠理开张,溉然汗出,此外邪之所为,惟彻其邪,则汗自止。

”朱肱《类证活人书*更认为,“伤寒……自汗者,九证;卫不和、伤风、风温、中湿、中暑、阳明病、亡阳、柔痉、霍乱,皆自汗。

”“丹溪心法·自汗·四十九》中指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

”正如“伤寒明理论》所说:“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虚寒之异焉。

”故自汗不得概从阳虚论治,临床实践,即是例证。

1.血虚自汗
陆某,女性,24岁。

因产后流血过多,恶露未净而自汗淋漓,睡不能安,乳汁缺少,头眩神疲,脉虚细,舌质绛,舌苔薄,证属新产伤血,血虚自汗,治以养血困表,药用炒当归身9克、黄芪9克、炒阿胶9克、白芍6克、枸杞子9克、白术6克、五味子4.5克、通草4.5克、陈皮6克、浮小麦9克、糯稻根12克。

服药后,自汗减轻,恶露亦止,夜寐尚安,刻有胸脘不宽,腰膝酸软,继用补气益血,调和阴阳,自汗止,余症除。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产后自汗‟)
2.阴虚自汗
岳氏,女性,4l岁。

患潮热自汗,一日约潮热二、三次。

潮热一次,则从胸背至头汗出如雨,心中顿感烦乱难忍。

面青,目苍白,眼眶四周发黑,月经提前六至八天,量少色乌,舌质干红无苔,脉细数,沉取乏力,病近四月,久治未愈。

据症分析,此乃阴虚生内热,火扰其津,外泄则自汗。

面目青苍,是阴血衰不能营养之故,舌质红干无苔,自属阴亏液少之兆。

以滋营阴血,兼镇气阴之剂治之,药用生地15克、麦冬15克、石斛18克、淮山药25克、扁豆25克、百合25克、乌梅12克、白芍15克、龙骨20克、牡够。

o克、童便一匙。

服药三剂,汗止。

原方连服至六剂,心烦亦消失而愈。

《河南中医》6:42,1984)
3.气阴两虚自汗
胡某,男,54岁。

自汗出,时有心悸,气短、乏力已历十八年之久。

劳累后诸症加重,曾服药数百剂,均未奏效。

根据患者面色咣白,舌质淡,苔微白微干,脉象两寸微细,两尺无力,辨证为气阴两亏,卫毒不同之自汗证。

治以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之法,药用熟地30克、枸杞30克、麦冬30克、当归身24克、山茱萸15克、黄芪30克、煅牡蛎30克、炒枣仁15克、桂枝12克、白芍24克、生石膏30克、浮小麦30克、甘草6克、红枣10枚。

服药八剂后,自汗及余症稍减。

守上方之意,佐益气温阳之品,令续进十四剂,另用煅牡蛎粉,
纱布包之,全身匀扑。

药已,诸症消失,五年未见复发。

(四川中医1--64·1984) 4.营卫不和自汗
林某,青年渔民。

体索健壮,棠年夏天午饭后,汗渍未干,潜入海中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

自此,不论冬夏昼夜,常自汗出。

曾就诊数次,以卫阳不固论治,用玉屏风散及龙骨、牡蛎、麻黄根等,后来亦用过桂枝汤加黄芪,均稍愈而复发。

疑有肺结核,经x光透视,心肺正常。

经历年余,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浸显灰白色,汗孔增大,出汗时肉眼可见。

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减少,流汗时间,以中午和晚上多而上午少,清晨未起床前略止片刻。

自觉肢末麻痹,头晕,惟饮食如常,脉浮缓,重按无力。

此病起于流汗之际,毛孔疏松,骤然入水,水湿入浸肌腠,汗孔骤闭,汗污不及宣泄,阻于营卫之间,其病虽久,脏气未伤,故脉仍浮缓,应微发其汗,以和营卫。

方用桂枝汤,桂枝梢9克、杭白芍9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7枚,水一碗煎至六分,清晨睡醒时服。

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出已止。

原方加黄芪15克,连进二剂,竟获全功,其后七年未复发。

(《福建中医药》5·35,1964)
5.脾胃湿热自汗
伍某,男性,45岁。

汗出如蒸,头痛欲裂,口渴不思饮,一身尽疼,胸胃痞闷,暖气不出,舌苔厚腻粘滞,脉洪数,病已一周未解。

此胃热脾湿之“湿温”病也。


脉通于脑,湿热之邪郁而不解,其邪上干,则头剧痛,胃热上壅,阳加于阴,致水津外泄,因而自汗出如蒸。

湿邪困脾,脾主肌肉,故一身尽疼‟因其热盛,则身壮热而脉洪数‟因其湿盛,则胸闷苔自而不思饮。

治以清胃彻热,除湿苏脾,方用苍术白虎汤加减,苍术10克、石膏25克、佩兰12克、苇茎30克、甘草3克。

服药四剂后,胃热得彻,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自汗蒸热亦止‟湿行脾苏,余症亦随之而解。

(河南中医6:43,1984)
6:肝胆湿热自汗
丁氏,女性,52岁。

自汗约两年未愈,每觉热气从腹中腾起时,则通身汗出淋漓不止,每日腾热数次,汗亦随之,即使不腾热时,亦微汗湿身。

同时头昏痛,两胁疼,心累懒言,精神萎顿,四肢乏力,脉弦小而数,舌质微胖,苔白腻而滑,体质丰肥,面色晦黄,尤以巩膜黄如桔色。

曾服温补、滋阴、敛汗、摄纳固卫诸药均未效。

分析此案,脉弦为肝郁,数为伏热,郁则鼓运之气不足而脉来自小。

舌苔虽白滑,舌边尖并不暗淡,苔的根脚分布均匀。

面虽黄暗无华,但眼不乏神,且呈如桔之黄色,此肝胆怫郁之湿热深藏不解。

病虽日久,其证仍属实邪为患,况且过去曾屡服补剂,其邪胶固不得外泄。

治以疏肝郁,降心气,泻肝胆怫郁之热,以折其冲逆,佐芳香以化其湿浊,使气机流畅,更以淡渗之药,导其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治其本则汗当自收。

药用柴胡10克、黄连4克、栀子12克、丹皮10克、龙胆草12克、滑石30克、淡竹叶10克、泽泻12克、车前子30克,青皮8克、香元片10克。

服药二剂,自汗腾热立减,原方略事加减,连服八剂,自汗全止,余症亦随之消失。

(《河南中医》6。

42,1984)
7.膀胱失司自汗
欧阳氏,男性,38岁,缘于感冒后开始自汗,以后汗出渐次增多,甚则身如洗浴,每日必换衣一至二次,多达十余次。

夏秋较春冬为甚,白天较夜间为重。

恶风、怕冷,欲盖衣被,神疲乏力,极易感冒。

大便如常,小便随汗多而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两脉弦而缓。

如此三年之久,服中药达数百余剂.有从阳虚论治,用益气温阳,固表敛汗之品,药后反增寒热;有从阴虚论治,滋阴泻火,固阴止汗,则汗出增多。

乃拟茯苓15克、泽泻15克、自术15克、猪苓IO克、黄柏lO克、知母10克,肉桂3克治之。

服药五剂,尿量显著增多,汗出已止大半。

续服五剂而愈,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中医杂志'2;11,1982)
患者小便随汗多而减少,故责之于膀胱气化失司,州都不利,反逆而为自汗。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而投药,方中无一味敛汗之品,意在通利膀胱州都之官,引反逆之汗,从下而泄,故不治汗,而汗自止,三年之顽疾霍然而愈,治自汗之又一法也。

8.湿郁肌腠自汗
李某,男性,26岁。

自汗三年余。

汗后疲乏,畏风。

刻诊面色黄润,舌苔薄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